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教学论文 > 音乐教学 > 《红色革命_550字》500字_红色故事1500字

《红色革命_550字》500字_红色故事1500字

时间:2019-09-09 09:19:3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红色革命_550字》500字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八月一日,在今年的这个时候已经是第80个八一了.这是为了纪念红军们80年的红色的革命精神.  在毛泽东主席的诗里有这样的几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体现了我们的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因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红色革命的精神。  这个传达着个革命精神的一天是怎么来的呢,我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吧。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工产党为挽救革命,于这年的8月1日在中国工产党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率领中国工产党影响的北伐军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起义部队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建立了在中国工产党领导下的属于人民的革命“中国工产党”,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以,8月1日这一天被规定为建军节。  大家明白为什么八月一日是建军节了吧,就是这么有意义的一天传达了孙中山所说的红色革命精神.所以我们要记住着一天;记住红色革命精神。     桐柏县城关二小六年级:胡雨

作文二:《红色象征革命》600字

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红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

国旗是按照黄金距形设计的,宽与长的比值为0.618 五星红旗是由鲜血染红的,所红色代表鲜血

战争时期:烈士的鲜血

和谐时期:人民的血汗

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旗面为长方形,长与宽比为3:2,五颗星在旗面左上方1/4处,旗杆套为白色。  1949年4月,英勇的,以之势,一举占领了反动政府的巢穴--南京,挂在伪总统府上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落在了地下。同时,一个象征新中国主权和尊严的标志--国旗,已在党和革命人民的心底开始描绘。

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在解放不久的北平正式成立,该会所担负的筹备工作中,就包括制定新中国的国旗这项重要任务,并指定由筹备会的第六小组负责。这个小组的成员有16人,他们是:马叙伦、叶剑英、张澜、郭沫若、陈嘉庚、马寅初、蔡畅、李立

三、张奚若、廖承志、田汉、郑振铎、欧阳予倩、翦伯赞、钱三强、沈雁冰。

作文三:《红色革命征文》1200字

“弘扬抗战精神,寻找红色故事”-——张显贵革命事件

无愧于中流砥柱的共产党员——张显贵。张显贵生于1910年2月,祖籍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斋堂村。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奋斗了终生。

1937年8月,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指出“红军可出一部分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以雾灵山为中心有广大发展前途,且是独立作战区域。派去干部要精干,且不宜过多,党政领导人员需要有独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根据这一指示,于当年11月就在东斋堂建立起了平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宛平县政府。

1938年入党以后,于39年7月张显贵奉命调往县政府,任民政科科员,兼任党内机关党支部书记,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当年9月侵华日军和伪蒙疆军的一部分5000余人向斋堂进攻,目的是彻底消灭晋查进军区和边区根据地,当时我党为暂避锋芒,保存实力,随主力部队进入灵丘一带。日伪趁此机会于九月二十三日占领斋堂,大施淫威,烧杀掠抢,抓捕革命干部及家属,妻子被迫丢下婆婆和不满周岁的女儿随军西行。从此八年抗战,从未回乡见过家人。   在此期间,敌伪曾获我党地下党名单,扬言要抓获县领导焦若愚,杜存川等赏银千元,抓住县党员赏银五百元,张显贵也在被抓行列,斗争十分残酷,为避免领导被抓,县政府工作人员,以灵山,百花山,为依托,与敌人辗转迂回,特别是42年,由于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连树皮树叶都被吃光了,抗战进入最艰难时期。直到43年初,在全

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战争有了转机,敌人龟缩在炮楼里,不敢轻举妄动。而我军则越战越强,在敌后部队和主力部队的配合下,激战百余天,终于将敌人赶出了平西根据地,斋堂解放了。

1966年文革期间,群众将他推上批斗台,另他交代罪行,张显贵站在台上,义正言辞的说:“我自始至终从未做过任何有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也无罪可言。”群众见他历史上没有任何污点,现实中也没有什么把柄,只能把他搁置在一边。拨乱反正之后,立即恢复了他原有职位。

张显贵为革命丢掉了四个孩子,因革命事业无力抚养,能存活下来的三个女儿也几度托别人抚养的。其老母亲和一女人,因在沦陷区也受尽苦难,解放后才得以相见。

张显贵医生经历: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也经历了“反左右倾机会主义”“党内整风运动”,在这重大的政治运动中,他始终坚持正确立场,为党员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2年,张显贵与世长辞。留下遗嘱:不要开追悼会。组织给他做了最后鉴定说:“张显贵同志,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兢兢业业,忠党爱民,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立场坚定,体现了一名党员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习他忠于革命事业,勤勤恳恳忘我的革命热情,坚持原则,克己奉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会计1403s 谭梦楠

作文四:《红色的革命圣地》500字

学校: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类:五年四年级名称:梁浩杰

没有共产党,没有新的中国这是老师经常说一个字,但是,战争发挥更多,革命圣地将更多。

像井冈山,西柏坡这些革命性的圣地是众所周知的

井冈山是一个阳光明媚,新鲜空气的好地方。毛炳华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形成归功于他的光荣历史。

在秋收后失败后,毛主席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决定放弃原计划攻击湖南和中国西部,把敌对势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带进农村,围绕乡村战略,改变农村包围的道路。 1927年10月,毛主席和其他老年无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中国工人和农民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基地 - 井冈山革命基地。

西柏坡是一个非傲慢,急躁,艰苦的斗争,他的优势值得我们学习。

西柏坡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独特的贡献,这被称为圣地的圣地。    西柏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市普通山村。 1948年5月,毛主席领导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党和党中央坡向北京,这段时间,毛泽东在最后的农村指挥中心解读了美妙的非凡战争运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总是在我心中涟漪。对于祖国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每天学习,为祖国长大了一支力量。

作文五:《红色革命我传承》700字

红色革命我传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红色革命我传承》。

缅怀过去,追溯未来,跨越时空是隧道,你会为之惊叹,革命英雄宁死不屈的决心,你会为之感动,壮士们不畏艰难,辛苦,只为解放 ,祖国的山河中,处处闪烁着红色革命命的光芒,透过历史的年轮,我们不仅公了解到历史故事,体会中华人民,共同抗战,体会中华人民的成果。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我们的家,所以,我们必须为中国的和平而努力。为中国维护中国的人高马大领土而奋斗。绝不允许中国土地被侵占。为了维护中国和平,大批勇士前赴后继,他们用热血与信念为历史写下不配的一页,他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动声色。他——邓铁梅,是一个自发组织革命志士进行反抗的英雄,在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下刑拷打,审讯中慷慨地说:“我是中国人,国军用兴亡,匹春有责,我生为中国人,死是中鬼,绝不投降。”就这样,一个满腔热血的爱国之人又被无情的绞灭了。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都打在敌人的脑门,那怕山高水深,也不怕。

在日军侵略华北地区进,是这些伟人领导着人民,与人民一齐抗日,狠狠打击了日军,鼓舞了全国人民必胜的信心。

1949年10月1日,终于迎来了胜利上,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战在那天结束了,在这一天,中国站起来了,真正成为了中国的主人,直到今日,我们也不应忘怀革命先烈精神永远记在心中,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而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亚洲则国雄于亚洲。我们应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高举国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意变成爱国之行。我们要感激前人,学习前人,把从前的精神付在现在的行动之上,无愧于后人,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让我们从现在起开始努力吧!

谢谢大家!!!

作文六:《红色革命诗歌》1400字

篇一:纪念辛亥革命

作者:戒念

曾记得那一年,

一声枪响,

从此翻开了,

一段新的历史。

这段时光的尽头,

是那无尽黑暗的,

一丝星火,

渐渐变得明亮。

历史的长廊,

总是会带给我们,

诸多的启示,

却永远不会磨灭。

我们的今天,

是用他们的昨天换来的,

我们的笑脸,

夹杂着先辈们血泪辛酸。红色革命诗歌。

想起这段历史,

我们斗志昂扬,

回首过去,

是我们新的开始。

请不要忘记,

我们的先辈,

请不要忘记,

他们的奋斗。

辛亥革命,

萤光闪亮的一刹那,

是便新中国,

生命历程的开始。

篇二:辛亥革命

作者:妙笔

五千年的封建

蒙蔽了人们善良的眼睛

一声枪响

劳苦民众

一字排开

前赴后继

辛亥革命

打倒一张张狰狞的面孔

雨水情

自古有

水亦载舟亦覆舟

败帝制

彻根除

篇三:话革命

作者:南湖水

辛亥年走了王朝,

明明清清的恶霸清走了无处。

光复了,民主、共和,

来了,生命。

这只是开始;

有了,思想、习俗,

别了,一切。

华夏才成了华夏,

中华才复了中华。红色革命诗歌。

是否此刻起,人才是人,

他说,握手、鞠躬,

走了,屈跪、万岁。

是,还是否,

东方迎来了希望,

我想是的,定是的。

雪蛮子的耻,

不,不,不,不是,

好像这只是,只是开始,

会振兴了我华,

熟识三民义,

谁料有贼篡谋,

失了义,

你是否还能记起,

那年的义旗,

升起。

有了南湖水上的木船,

载起了黄土,

迎来了,镰刀、铁锤。

始了,

开始了。

你是否还要听,

听满山的杜鹃红,

你,

还是那个你,

我,

依旧铁骨的我。

许诺了沉默的大地满仓,

熏出了稻香。

篇四:革命四季(组诗)

作者:张东进

——战地黄花

明朝或许雾鬓雨鬟

身后纠结枪声凌乱

风里雨里南北辗转

即使是粉身碎骨

也要沁人心脾

——芬芳明艳!

——笔尖星火

笔下最爱圈点

北走南飞视若等闲

倔强执着只为炽烈燃烧   于是

山沟村坳里

那一点微弱的星火

嘹亮了繁华

绮丽了东方!

——意气长沙

井冈山外不容忽视的据点

乘风破浪指点万里江山

咧咧秋风里浪遏飞舟

誓把革命红叶

——镶嵌橘子洲头!

——北国冰雪

笑用三千里地云月

悬挂强虏楼头

玉壶冰心彰显赤胆忠诚

难掩你心系家国眉间一缕忧

待到风吹日晒 玉陨冰消

只把丝丝桀骜

——闪烁千古风流!

篇五:革命

作者:过桥米线

一条命支撑的躯体

在旧时光里行走

你说灯点亮了黑暗

我说灯在黑暗里熬着

它们不愿相见

中间一层窗纸 风一吹

又薄了

病了吃香灰

饿了吃泥巴

一个国家病了

一起吃香灰

吃路上的树皮

然后一队一队被赶去

与命相认

从大泽乡

到长城

一枝竹竿的距离

却走了几千年

半路上走失的几个

从另一条路上回来了

怀揣的一撮泥巴  却舍不得吃

那是要留到最后

埋了那命的

他们举着榔头

腰里插着镰刀

篇六:革命

作者:wish

也许战争不可采取

也许武力不可避免

任何事物都需要革命

思想 语言 知识等

我们要不断发明创造

适合人本性需要

我们要不断变革革新

便于记忆理解

这是关于人脑轻松的灵丹妙药

这是关于力量发挥的绝佳搭档

这是关于伟大使命的壮观创举

这是继往将来的里程碑

这是前赴后继的领路军

这是天拓进取的奠基人

分页:ﻩﻩﻩﻩﻩﻩ1                        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2                        ﻩﻩﻩﻩﻩﻩ3

作文七:《红色遵义革命乡》1000字

前言.

遵义一座伟大城市与中国革命有血脉相连的情缘,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一次会议就是在红色的遵义城召开的,当我带着对中国革命仰慕的心情来到这座革命圣城的时候,秋雨绵绵中寄托着我对中国革命无限的眷恋,革命的中国就是一座遵义的丰碑,在那叱咤风云,星火燎原的革命岁月中,书写着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一页民族春秋。写首诗歌送给这座蕴藏着红色革命伟大真理的城市,表达一下我对红色革命圣地的仰慕与热爱

正文:

一座红色的城与中国革命血脉相连

一座红色的城与中国革命风雨同舟

一座红色的城与中国革命心心相印

一座红色的城与中国革命情同手足

美丽的遵义

春天的城掩映着革命的美

神圣的遵义

历史的城点燃着革命的火

伟大的遵义

古老的城腾飞着革命的龙

一片红色的土地上

历史的晚霞云散着革命的苍茫席卷九州中国

一派春天的家园里

一座革命的楼阁召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遵义会议

这次伟大的革命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也扭转了革命的形势

从此中国革命似流云飞瀑

从那九天银河奔腾直倾万里云霄沧海中

遵义会议点燃了中国革命那星火燎原的恢弘浩瀚的气势

从此红色的遵义成为了中国革命最雄伟的丰碑

沐浴在秋雨中的遵义

绵绵的雨中默默回忆着中国革命在遵义走过的历史足迹

登上雨中的遵义楼

仰慕着中国革命先驱者的风采

仰慕着中华民族领袖们的风采

这是革命的风采也是中国的风采

这是革命的风采也是民族的风采

这是革命的风采也是炎黄的风采

万里长征从这里走出了中国革命那红旗飘扬的胜利

硝烟岁月从这里度过了中国革命那艰苦奋斗的征程

美丽的遵义啊

你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

一座历史的遵义楼承载着多少革命的风雨革命的梦想

神圣的遵义啊

中国革命就是在你的指引下走出了迷茫彷徨走向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当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神州大地时

当中国革命的风雨飘摇中华家园时

当中国革命的旗帜飘扬华夏民族时

当中国革命的领袖回首峥嵘岁月时

伟大的遵义城啊

你依然站在那革命的风雨中

目送着长征的红军踏上漫漫的革命路

神圣的遵义城啊

你依然点燃着革命的灯指引着中国走向一个个更辉煌更伟大的新时代        古老的遵义历史的骄傲

红色的遵义中国的自豪

神圣的遵义民族的圣地

美丽的遵义春天的家园

当我带着对中国革命的无限仰慕走进这座红色的遵义时

我看到了那些革命领袖们正坐在遵义楼阁上

用深邃博大的智慧指引着迷途的革命重新回家

用自信豪迈的话语鼓舞着中国的革命面对未来

一次历史的会议一次革命的风云席卷苍茫神州

一次革命的会议一次中国的巨变九州龙腾新盛世

一次革命的会议一次民族的呐喊那气吞河山的恢弘气势

美丽的遵义啊

你依然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

红色的雨中你在用革命的旗帜微笑招展着中国母亲那深情的陶醉

作文八:《红色革命诗歌》1300字

篇一:纪念辛亥革命

作者:戒念

曾记得那一年,

一声枪响,

从此翻开了,

一段新的历史。

这段时光的尽头,

是那无尽黑暗的,

一丝星火,

渐渐变得明亮。

历史的长廊,

总是会带给我们,

诸多的启示,

却永远不会磨灭。

我们的今天,

是用他们的昨天换来的,

我们的笑脸,

夹杂着先辈们血泪辛酸。

想起这段历史,

我们斗志昂扬,

回首过去,

是我们新的开始。

请不要忘记,

我们的先辈,

请不要忘记,

他们的奋斗。

辛亥革命,

萤光闪亮的一刹那,

是便新中国,

生命历程的开始。

篇二:辛亥革命

作者:妙笔

五千年的封建

蒙蔽了人们善良的眼睛

一声枪响

劳苦民众

一字排开

前赴后继

辛亥革命

打倒一张张狰狞的面孔

雨水情

自古有

水亦载舟亦覆舟

败帝制

彻根除

篇三:话革命

作者:南湖水

辛亥年走了王朝,

明明清清的恶霸清走了无处。

光复了,民主、共和,

来了,生命。

这只是开始;

有了,思想、习俗,

别了,一切。

华夏才成了华夏,

中华才复了中华。

是否此刻起,人才是人,

他说,握手、鞠躬,

走了,屈跪、万岁。

是,还是否,

东方迎来了希望,

我想是的,定是的。

雪蛮子的耻,

不,不,不,不是,

好像这只是,只是开始,

会振兴了我华,

熟识三民义,

谁料有贼篡谋,

失了义,

你是否还能记起,

那年的义旗,

升起。

有了南湖水上的木船,

载起了黄土,

迎来了,镰刀、铁锤。

始了,

开始了。

你是否还要听,

听满山的杜鹃红,

你,

还是那个你,

我,

依旧铁骨的我。

许诺了沉默的大地满仓,

熏出了稻香。

篇四:革命四季(组诗)

作者:张东进

——战地黄花

明朝或许雾鬓雨鬟

身后纠结枪声凌乱

风里雨里南北辗转

即使是粉身碎骨

也要沁人心脾

——芬芳明艳!

——笔尖星火

笔下最爱圈点

北走南飞视若等闲

倔强执着只为炽烈燃烧    于是

山沟村坳里

那一点微弱的星火

嘹亮了繁华

绮丽了东方!

——意气长沙

井冈山外不容忽视的据点

乘风破浪指点万里江山

咧咧秋风里浪遏飞舟

誓把革命红叶

——镶嵌橘子洲头!

——北国冰雪

笑用三千里地云月

悬挂强虏楼头

玉壶冰心彰显赤胆忠诚

难掩你心系家国眉间一缕忧

待到风吹日晒 玉陨冰消

只把丝丝桀骜

——闪烁千古风流!

篇五:革命

作者:过桥米线

一条命支撑的躯体

在旧时光里行走

你说灯点亮了黑暗

我说灯在黑暗里熬着

它们不愿相见

中间一层窗纸 风一吹

又薄了

病了吃香灰

饿了吃泥巴

一个国家病了

一起吃香灰

吃路上的树皮

然后一队一队被赶去

与命相认

从大泽乡

到长城

一枝竹竿的距离

却走了几千年

半路上走失的几个

从另一条路上回来了

怀揣的一撮泥巴  却舍不得吃

那是要留到最后

埋了那命的

他们举着榔头

腰里插着镰刀

篇六:革命

作者:wish

也许战争不可采取

也许武力不可避免

任何事物都需要革命

思想 语言 知识等

我们要不断发明创造

适合人本性需要

我们要不断变革革新

便于记忆理解

这是关于人脑轻松的灵丹妙药

这是关于力量发挥的绝佳搭档

这是关于伟大使命的壮观创举

这是继往将来的里程碑

这是前赴后继的领路军

这是天拓进取的奠基人

作文九:《红色革命的经典》3800字

摘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同名电影改编并于1969年9月在北京首演。舞剧中,《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两首合唱曲不仅打破舞剧音乐的陈旧风格,创造了新型的音乐形式,更是在表达人物内心细腻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剧是在“破旧立新”的舞剧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剧中的人物、情节、内容等表达蕴意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两首合唱曲进行艺术层面的分析,从而挖掘合唱音乐在现代化视角下的崭新蜕变。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 《娘子军连连歌》 《万泉河水清又清》 音乐分析 合唱音乐

合唱曲《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真挚抒情、亲切动人的表达,为整部舞剧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戏剧色彩。合唱是舞剧中一项新的尝试与创新,不仅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提高了听众对舞剧音乐的艺术陶冶与情操。本文从舞剧《红色娘子军》《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的音乐分析、合唱曲艺术特征进行剖析,将其中的音乐魅力以不同的诠释角度进行论述。

一、舞剧《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在我国第一次舞剧的发展高潮背景下产生的,也是继《鱼美人》之后一大舞剧探索,在新中国的艺术史上有很高的借鉴与研究价值。该舞剧的音乐由之前已参加过舞剧《鱼美人》创作的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以及施万春、王燕樵一起担任,编导则由李承祥和两位留苏归来的王锡贤、将祖慧负责编排。在创作之前,1962年2月作曲家与编导人员特地到海南走访了一些娘子军的老战士,走访期间创作人员在当地感受到浓烈风土人情之外,还采集了一些民间歌舞的音乐素材,该舞剧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共有六场。在音乐上由三个主要的音乐主题贯穿发展,分别是“洪常青主题”、“吴清华主题以及“娘子军主题”。这部舞剧以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震撼的音乐效果、恢宏的场面情景把西方的芭蕾舞蹈文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结合起来融为了一体,为音乐的革新迈出了重大的探索步伐。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成功地借鉴欧洲的芭蕾舞蹈形式创作的,对于我国的舞剧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直到今日,依旧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魅力展现在国内乃至国际的舞台上,它多元化的艺术特性与本质都值得借鉴。

二、《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的音乐分析

(一)《娘子军连连歌》的音乐特征

《娘子军连连歌》是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黄准根据电影剧本《红色娘子军》创作的歌曲。在创作之前,黄准曾多次随导演摄制组到海南深入生活,收集当地的民歌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在经过不断的琢磨与积累,这首带有进行曲韵律的音乐终于在电影中问世。《娘子军连连歌》在电影里以人声合唱的形式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是电影的片头曲,主要以女声齐唱、轮唱为主,为整部电影的情节拉开了主题序幕。第二次出现在娘子军操练的故事情节中,将娘子军英勇慷慨的精神面貌形象地突显出来。第三次则是以娘子军齐唱的形式出现,在电影剧情中,表现的是娘子军与反动派坚决斗争到底、勇敢顽强的革命意志与决心。而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片尾,音乐的表现形式为整部电影拉上了统一完美的帷幕。这首歌曲在当时获得了大多数观众强烈的反响与共鸣。舞剧中,这首歌曲不仅以女声齐唱方式出现在“娘子军操练”的表演情节中,而且在闭幕中还加入了男声部的齐唱,这样的表现手法与电影版的女声齐唱明显有了不同。

这首歌的音乐特征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循环式”结构,歌词为“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可以看出是以“三加四加一”的节奏组成,短小而精炼。旋律方面,乐句结构方整统一,律动感强。在词与句的结合上,不仅有革命歌曲声势的特征,而且还诱发了音乐发展的动力性因素。这首歌曲出现在《红色娘子军》中第二场“清华控诉,参加红军”的幕间,是“娘子军的主题”音乐。这部分音乐的出现与舞剧中娘子军操练整理军队的内容相结合,突显了舞剧的舞台戏剧性以及内容上承接性。从舞剧版的《娘子军连连歌》中,可以透视出娘子军英姿飒爽的革命精神面貌,这种情节深度的加厚与拓宽,不仅延续电影音乐时代的创造性,而且还加深了赋予多变情感的革命主题。

(二)《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创新运用

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以舞蹈与合唱结合的方式出现在舞剧第四场“党育英雄,军民一家”的场景中。音乐与舞蹈的配合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情境深刻地描绘了出来。这首歌曲根据海南黎族民歌《五指山歌》的音乐旋律素材进行加工改编,在海南当地流传甚广,音调上淳朴嘹亮,优美动人,节奏上舒畅自由。表达了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凝聚了黎族人民善良淳朴的性格与感情。

歌曲是以合唱的形式出现在舞剧中,在节奏与旋律上与《五指山歌》有明显的区别。《五指山歌》的节奏是以3/4拍为主,而经过改编后的《万泉河水清又清》是以2/4拍的节奏为主,旋律上引用了《五指山歌》开头的旋律,将海南黎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明显地带进了舞剧中。从调式上看,这首歌选用了海南黎族民族音乐惯用的徵调式特点,调式中强调了主属关系。音程的走向突出为上行四度跳进以及下行至五度跳进的特点,这种跳进是通过对旋律的加花而进入,特别具有鲜明的黎族音乐风格。在保持浓郁民族风情的同时,音乐的结构也十分讲究。合唱部分由三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每四小节为一个乐句,第一与第二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第三段的旋律在调性上转到了D宫调,将音乐带到高潮,随后在转调的前提下又继续重复之前的旋律,最后在热烈、激动的情绪中结束。在创作时,作曲家为了能让广大的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而没有使用复杂的配器、和声,力求保持以民族音乐为主的旋律。

这首合唱曲在整部舞剧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舞剧表演中,海南的乡亲们编斗笠、采荔枝慰问红军,与红军一起载歌载舞,欢唱军民鱼水情,就如歌词中写道“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红区风光好,军民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民团结向前进。”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红军的爱戴和信任之情,响应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与政治立场需求。     直到今日,处于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环境下成长的我们再唱起这首歌曲时,依然可以感受时代所赋予的革命精神与动力,这种民族凝聚力的独特面貌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这首歌曲现在被众多音乐书籍列入到民歌演唱曲中必备的一首,说明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得到了精细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不可超越的艺术价值。

三、两首合唱曲的艺术特征

《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唯一两首合唱歌曲,以舞蹈加伴唱的形式出现。这样创作手法,在当时的舞剧音乐发展与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大胆地打破了芭蕾舞剧的陈规,创造了芭蕾舞剧载歌载舞的新形式,而且在揭露细致化的人物内心情感中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这种革新的变化有利于加强戏剧化矛盾,帮助观众更加具体地理解剧情内容,拉近与舞剧的距离。

两首合唱曲是在革命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并且都是以齐唱的方式出现在情节内容的发展中。创作的音乐都来自海南民间音乐素材,响应了当时的时代革命性特征,具有高度的民族特性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音乐的情绪语言与内容的表达上两者又有明显区别的。《娘子军连连歌》的齐唱形式是以女声部为主,与电影歌曲的特征一样,音乐欢快磅礴,节奏动力感强,具有激进、斗志、昂扬的音乐情感,描绘的是娘子军在操练队伍时的情节。虽然《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合唱形式也以齐唱为主,但是齐唱的表现方式与前者有所区别。第一段先由女声部的齐唱开始,随后男声部加入到第二段与第三段的齐唱,随着第三段调性的转变,音乐的音量与情感也越来越激昂有力。这段合唱乐的音乐情绪以优美婉转为主,掀起了音乐的高潮。

在现当下的音乐创作中,追求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和潮流,题材的选择多样、丰富。这两首六十年代具有革命政治斗争的合唱曲是民族音乐中典型的时代特征,在面临音乐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中,这两首合唱曲既作为一种民族音乐化的借鉴代表,又成为了音乐文化领域的艺术标杆,许多作曲家对这两首合唱曲进行时代化的改编,从之前单一的齐唱方式转换到了领唱、重唱、轮唱等多方向的表现形式,多声部的阵容得到逐渐的扩大,男女声部的分工更加具体化。

现在中国合唱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艺术的思想内涵,而这两首合唱曲不仅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象屹立在中国音乐发展的领域,而且对我国民族性合唱音乐朝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发挥了艺术的鉴赏作用,为中国合唱音乐走向世界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4.

[2]吴琼.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吴琼.《万泉河水清又清》三题--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选曲音乐[J].艺术殿堂,2007,(06).

[4]李镝.黄准电影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5]汤其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与舞蹈探析[J].音乐创作,2012,(06).

作文十:《红色革命小故事》2800字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负人了!”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嚷道。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于是第二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兵痞不听。

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校长也赶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一定会烧。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快走吧。”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杨靖宇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