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课件合集 > 化学课件 > 【《老红军曾志的信仰》4000字】老红军

【《老红军曾志的信仰》4000字】老红军

时间:2019-09-21 09:14:5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老红军曾志的信仰》4000字

摘要:在曾志同志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过无数的痛苦和磨难,但始终保持“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坚定信仰。从曾志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我们要学习曾志同志,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相信党,永远跟党走。  关键词:曾志:信仰  信仰一词,在曾志这位革命者的心里,有着“高于一切”的涵义,她在回忆实录中写道:“我之所以幸存下来,不是什么‘福大’、‘命大’,而是靠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靠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坚信三座大…一定能被推翻,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能胜利,坚信无产阶级革命、世界大同一定能成功。”  一、信仰——时代的召唤和一生的抉择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人生价值因信仰而有所体现或实现。纵观曾志同志的革命人生,从少儿时代在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就开始了对人生信仰的思考。  正如她在回忆实录中写道:“1925年春,新学开学,学校教务长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说不许学生参加共产党活动,不许听信共产党宣传,违者开除,重者判刑甚至杀头……思考之后,她不怕开除,不怕判刑,更不怕杀头,参加了共产党。她说:“我第一次听说中国还有个共产党,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时隔一年后,我不仅参加了这个党,而且与这个党永不分离……”“我初步接触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原理,懂得了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了解了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任务……这些全新的知识和丰富的营养,开始思考一些革命和人生的重大问题……”  十五岁那年,曾志面对着党旗表达誓言:“从今以后,生为党人。死为党鬼,奋斗终身,永不叛党……”这是她对党的最高承诺。为了这种承诺,她愿意无条件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当她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事业中,也就获得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得以彰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具体场合,她都表现出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等等。总的说来,是信仰赋予了她以血肉之躯奋战在血雨腥风的年代的力量,也是信仰,赋予了她高贵的光华和永恒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又使她在革命人生中创造了种种奇迹。  二、信仰的坚定—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注脚  任何信仰都是与信仰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信仰的活动,也就没有了这种信仰。当初,她举起拳头向党旗宣誓时,就有为党、为革命奉献终生的理想和激情。曾志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她在苏区、游击区、白区、国统区、解放区等各种复杂环境下都工作过。曾志同志作为一个革命者,她的学习生活、工作、战斗是与她声称“坚定信仰”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她初涉洪流,踏进湖南农民讲习所,换上了一套军装,成为讲习所里唯一的女兵;她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开始思考人生问题;湖南暴动轰轰烈烈,她成为抛头露面的风云人物,头上裹着红头巾,背支红缨枪,人称“红姑娘”,路过城门楼,一阵热血冲动,她把城楼点着了,险些下不来;为送一份秘密报告,行程数百里,好几次化险为夷;教导队抓来一个领头破口大骂共产党的坏人,她拿起梭镖朝他的肚子扎去……  上井冈山,她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她参加了朱毛井冈山会师大会;她骑上毛委员的马,带着简单的行李,从宁冈出发,沿着崎岖山路,艰难地翻过了黄洋界山头,到达位于大井的红四军后方留守处;在后方总医院当总支部书记,她同伤病员打成一片,同生活,同娱乐。毛委员的一张条子,让她移交总医院的工作,随队伍下山,她问,为什么让我下山?毛泽东一指贺子珍等女将:是她们推举你的。  到了苏区,毛泽东建议她任闽西团特委书记,儿童团、少先队、共青团在闽西各县普遍建立,膏少年踊跃投身革命,特委一声令下,就能集合上千人的队伍。组织上决定把她调离苏区去厦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厦门。驰骋闽东,她把农民组织起来,起名“红带会”;南埕盐霸盘剥盐民,她指导盐工协会开展有计划的斗争,六百多人到宁德请愿。她担任福霞县委书记,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对付敌人的进攻,敌人每次“围剿”都没有收获。  告别闽东,她到了长乐县的梅花镇,得知连罗根据地的苏维埃已垮掉,党组织不知去向,她离开闽东,离开福建,开始漫长的天南地北的“千里寻党”历程。到了广州,仍然找不到党的关系于是作出决定,先回宜章老家等消息,后又抵上海,继续四处寻找党组织。她从1935年2月离开闽,到1936年10月找到党,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她在回忆实录中写道:“这一年八个月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党组织,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党组织,从广州到上海,从酷署到寒冬,我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彷徨烦恼。现在好了,我又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  恢复了党组织关系,组织上决定她继续参加“武自会”的工作,同时,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抗日救国活动,“八·一三”淞沪战役,她动员了三名护士参加火线救护。她一个人统管荆门、当阳、远安三县中心县委秘密与公开两摊工作,公开工作是“军民合作饭店”,接近国民党军队高层人物,秘密工作是建立党组织,建立秘密武装,掌握地方政权……  到了延安,她给毛泽东写信,两天后,毛泽东写来亲笔回信,让她在马列学院读三年书;转战东北,她骑马去铁岭,从马背上跳下摔昏过去,鼻子里流出乳白色的东西,她一惊:这不是脑浆吧?她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副部长,作为一个女人,她破天荒地第一次爬进了萍乡煤矿的井下,有些不穿衣裤的工人只好趴在地上不动;调到广州任电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她拼命学习,努力成为内行,与工人们甚是融洽;作为广州市委工业书记的她,几乎是广州工业的晴雨表等等。  三、信仰的坚守——历经磨难方显英雄本色  纵观曾志同志的革命人生,她笑对磨难,永远以向上的姿态和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即使屡遭挫折也永不放弃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与追求。正是这样,不仅使她经得起烈火淬炼永葆革命本色,还得耐得住革命之潮、历史之潮、时间之潮的淘漉,一个是“经得起”,一个是“耐得住”,不仅仅在她心里存在,而且在她经历的革命活动中真真切切地存在。   她在回忆实录中写道:“我在苏区、游击区、白区、国统区、解放区等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工作过,从事过武装游击斗争、地下斗争、统战工作、抗日工作等。我有过成功与胜利,然而也有过挫折和失误。我曾多次受过处分,而其中也有过冤枉和委屈……”  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的前委书记落选,与谭震林等人离开红四军,她也被划入“毛派”,无法再呆在红四军,也就跟着毛泽东去了福建;毛泽东要她照顾怀孕的贺子珍,她以为“照顾”,就是要她离开工作,她不同意,第一次与毛泽东吵架。  闽南党内开展了“反蔡协民路线”的斗争,给她扣上“保守主义、逃跑主义”这些大帽子。她据理力争,提出申辩,最后,厦门市委还是作出决定,给蔡协民撤职和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对“固执己见”的她也作出撤职和留党察看一个月处分;由于她向蔡协民透露了“中央通知”,泄露了党的机密,市委给了她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由于谣传陶铸叛变,为了市委的安全将她调离福州,“发配”闽东。  她离开闽东,离开福建,开始天南地北地寻找党组织的漫长历程。然而,“离开闽东”一事,被作为政治历史问题,在党内受到多次审查,折腾了几十年,直到一九七九年才有“本来就清楚的”七个字。组织上调她到中共中央长江局的干部训练班学习,尚未开学,却突然接到通知,要她卷起铺盖返回汤池,回到汤池,她已被撤销了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成为没有任何任务的闲人,说她是从闽东苏区逃跑出来的。  在延安,到中央妇委工作时不知从何人手,王明山口伤人骂她是“笨猪”、“讨厌”;延安整风期间,“抢救运动”阴风陡起,河南省委成了“红旗党”,她成为小组审查的重点对象;“临时支部”实为监狱,一顶“特务嫌疑”的帽子把她挂起来。  1967年1月,她家被停送文件,拆掉红电话机,武汉“七·二〇”事件后,造反派抄了她的家;她那时病痛交加,瘦得只剩六十多斤,经过这场野蛮批斗以后,更显得虚弱不堪;她到粤北插队劳动,属军队管制,在生产队找到一间旧民房,那房不是住人的,到处是蜘蛛网,保卫科长无情地对她说:“你和群众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不拿工分,给你一个粮油供应证”……所有这些,但绝对不仅仅限于这些,总的说来,曾志在革命人生道路上是何等的艰难,何等的痛苦,又是何等的坎坷。  她在回忆实录中写道:“相信党中央、毛主席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一年多的审查批斗中,她没说过一句违心的话,没流过一滴泪。她在回忆实录中写道:“我唯一的武器就是实事求是,这也是我能做的对党的最大忠诚……”  正是凭借坚强的信仰力量,她熬过了“文化大革命”,后到粤北插队劳动,六十多岁的人,愿意做一辈子的农民,自己又不甘落后,一边参加劳动,一边组织村里人学习,她的房东和另一位大嫂居然能把《纪念白求恩》一文基本背下来,在她离开插队的邱屋,全村人都来为她送行,个个都泪流满面,面对此情此景,她感动得流泪了。  与女儿、侄女在临潼团聚于干休所里,她对生活很满足的,但是,她的情感渴求、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还是她的坚定信仰。她在回忆实录中写道:“我安于临潼干休所的生活现状,并不是悲观消极的思想,并不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党失去信心,也不是动摇了对毛主席的信仰……只要全国人民都享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温暖,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少数共产党人没有工作,受些委屈,一辈子当老百姓都没有关系。”  尽管历经种种磨难,但她坚信,乌云是挡不住阳光的。她说:“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从曾志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我们要学习曾志同志,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相信党,永远跟党走。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文二:《致老红军战士的慰问信》1200字

全省老红军战士:

值此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谨向你们及你们的亲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七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转战二万五千里,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完成了举世瞩目的英雄壮举——长征。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壮丽英雄史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要永远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在过去的岁月里,全省广大老红军战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国家富强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陕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大量心血。多年来,你们胸怀大局、壮心不已,仍以多种方式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陕西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发展陕西、建设陕西贡献着力量。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红军优良传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我们及后来人的神圣职责。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粮食连年获得丰收,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优势产业主导作用增强,财政收入增幅较大,引进外资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包括老红军、老干部待遇落实、服务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面向未来,陕西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要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工业强省、科教兴陕、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两个基础,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关中装备制造业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渭北果业基地及其相关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和陕南突破发展。大力培育壮大旅游、文化和现代物流业,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和谐陕西、平安陕西。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进一步落实老红军、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丰富老红军、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认真研究解决老红军、老干部生活保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衷心祝愿,全省广大老红军战士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xx年10月3日

作文三:《给老红军爷爷的一封信(405陈礼贤)》400字

敬爱的老红军爷爷:

你们好!

我叫陈礼贤,今年十岁了,是宾山小学405班的学生。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你们写信,虽然你们大多数已牺牲,但却永远活在我心中,你们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因为今天的和平生活是你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当年,你们端着土枪洋枪,挥着大刀长矛,在中国的土地上,英勇地抗击日寇,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9月3日那天,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庄严地升旗仪式。阅兵活动中,当你们的方阵驶过天安门前,全场沸腾了,习主席向你们方阵挥手致意,观众们向你们高喊,表示心中的敬意。当时,你们脸上含着微笑,想必一定激动万分吧!确实,你们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值得万人敬仰,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敬爱的爷爷们,你们放心,我一定以你为榜样,好好学习,努力报效祖国。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武器发明家,我将研制出更先进的武器,让侵略者再也不敢再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

我希望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成为真正的强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此致

敬礼!

陈礼贤                                        2015年10月7日

作文四:《老红军的后生们》700字

“啊呀勒,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一曲深情无限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随着电视剧《井冈山》的播出,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据说,它的演唱者是一位生在井冈山长在井冈山的红军后代。

阳春三月,借人民日报总编室“创先争优”教育活动之机,在井冈山有幸结识到了这位演唱者。但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位红军的后代,竟然是井冈山龙潭景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她的名字叫江满凤,她的家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的小井村。在这里,曾有无数英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烈士的鲜血浸染过,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心中都保留着关于当年红军的回忆。

江满凤的爷爷江治华,就曾是一位负责文艺宣传的红军干部,后来牺牲在井冈山的下庄村,留给家里唯一的遗物就是那本记载了30多首红军歌谣的歌本。随着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没有经过一天专业声乐训练的江满凤,渐渐地把演唱红色革命歌曲作为自己工作之外最主要的事情。她演唱的,除了《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还有颂扬军民鱼水情的《红军团结歌》、歌颂革命爱情的《送郎当红军》等红色歌谣以及江满凤自编自唱的歌曲。她走到哪里,就把这些歌唱到哪里。她的歌声也因此飞出了大山深处,飞进了电视荧屏。

面对鲜花与掌声,面对数次走出大山的绝好机遇,江满凤的回答格外简单。她说,在井冈山、在江西,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红军后生,真是太多太多了。我唱的歌,是我的爷爷留下的,当年他们那一代红军战士,连自己的生命都献出了,和他们相比,我已经够幸运了。我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一直留在井冈山,把红歌唱给更多的人!

作文五:《北大荒的老红军》2400字

奔向党最需要的地方  一九五四年六月。铁道兵×师在东北正待向鹰厦线转移的前夕,王震司令员来到工地。他在工地上,与一批将要退伍的战士作了亲切的谈话。战士们要司令员介绍工作,他们要到党和国家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时候,王震同志就回忆起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指示要自力更生开垦南泥湾;解放新疆后又指示要自力更生开发祖国边疆,这样就产生了在北大荒屯垦安置退伍战士的主意。他想要一个好的带头干部……  “余友清,去北大荒 办农场怎么样?”这是在另一段工地上王震司令员见到余副师长的第一句话。  余副师长并不感到突然,在这以前他们谈论过采伐兴安岭的森林;开垦黑龙江省的荒地。在过去频繁、紧张的战争岁月中,他已习惯了这样接受上级所交给的任务。于是他毫不犹预地答道:“党需要我去,我马上就去!”  将军和蔼地笑着,说道:“考虑考虑,开荒种地这是一个艰苦的战斗岗位啊!”  余副师长斩贸钉截铁地答道:“早就考虑好了!”他一边说看,一边将手指头捏得咔咔直响,这是他在心情激动时的习惯动作。  到北大荒办农场,不是司令员刚才告诉他的吗?为什么他说早就考虑好了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余副师长看见许多老战友都调到国家经济建设岗位,上去了。他心想:打了几十年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这只是搬掉了前进路上的一块大石头。毛主席教导我门说,这只是万里长征中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任务是更加繁重、艰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很需要人,那自己也应该有调去搞经济工作的思想准备。当部队调到东北修铁路时,他深深为沉睡着的沃土痛惜,心想,能到东北开荒,种这样的地,才幸福呢!  司令员见余副师长的态度很坚决,于是高兴地说:“你先带一部分转业官兵去。你们是打头阵的,是去点火的,得搞个样子,搞得红红火火的才行,以后的发展很大,后来的要按你们的脚窝子走。你们要想一切办法多搞些粮食。有了粮食,社会主义工业化也就好办了!……”  余副师长兴奋地说道:“保证全心全意地与退伍战士同甘共苦,把农场办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请首长放心吧!”  司令员满意地点了点头。二十多年的战斗友谊,使他们了解对方,就好象了解自己一样.他说:“余友清的脑袋上有几根头发我都知道!”因为余友清同志从来都是党需要他到那里,他就满腔热情地坚决地奔向那里;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地想法克服,从没有过三心二意,畏难不前。  余友清同志原名周玉庭,出身在湖南省慈利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在十六岁时就跟父亲一块,担负起一个成年人的繁重劳动。他当过长工,撑过船。父子俩虽然累断了腰杆,但是一家人仍然挣扎在饥饿上。边年军阀混战,抽丁派款,穷人活不下去了。一九三四年,贺龙、任弼时等同志所领导的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长征中,和红六军会合,声势浩大。穷苦人的救星来了,人们奔走相告。一个夜里,他父亲把他从睡梦中唤醒,说道:“玉庭,找自己人去吧!不把地主、恶霸、蒋介石打倒,不要回来!”他噙着眼泪告别了父亲,披了一条麻袋,撑着一只舴艋舟,沿着沣水,晓宿夜行。经过于辛万苦,越过白匪的层层封锁,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  他参加红军时一字不识,领导要他到营里当管理员,他毫没犹豫地就去上任。战士们每天走一百二,他走一百八。不管雪山、草地,征途艰难,就凭爱同志的一片心,和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诚,杂粮、野菜管够同志们吃饱。他也经常将自己的一份口粮,分一半,悄悄地放在体弱、负伤的同志的挂包里……到延安后,为了加强战斗力量,又把他调到战斗连当排长。临走时,他坐在供应处的凳子上,不用账本,就凭记忆,把一年的伙食账一文不差地算了出来。会计惊得瞪大了眼睛,说:“余管理员,你记性真好啊!”这何尝只是记性好呢!?这是对党和革命事业的一片忠诚啊!在几年的红军生活中,他多次请求入党,就在这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小的时候,曾被马踢过一次,因此,以后见马就让路。可是一九四0年部队到绥远后,骑兵要干部。于是领导派他去当骑兵团长。为了很快地掌握骑术,他请了一名骑术好的战士当老师。又选了一匹劣性的枣红马,每天从早练到晚。不知摔了多少次,留下了多少青、红的伤疤。摔下来,再爬上去……有一次把右胳膀摔脱了节,在床上躺了十几天,当接好的胳膀刚能转动,他又去练习。那匹有名的枣红马,终归被他驯服了。有一次战斗,他骑着这匹枣红马,带着一队骑兵,象团烈火似的,沿着长城追击日寇。连坐着六轮大汽车逃亡的日本鬼子也未幸免。  余友清同志就是这样接受和执行党交给他的每一项任务的。  在王震将军和他谈话的第二天,他就背了一个小被包,带了一个警卫员,同将军一道,到北大荒踏荒,选择建场地点来了。  丰饶的荒原 伟大的理想  一九五四年十月,余副师长踏荒回来。我们五百四十多个转建官兵,在他的率领下,背着被包,扛着铁镐、铁锹、枪枝,向黑龙江省虎林县出发。  辽阔的草原展现在我们面前。左边,隐藏在灰色大气中的完达山脉,象条长龙似的,蜿蜒伸向遥远的白云深处;右边,在远远的蓝天与大地接触的地方,弯曲的穆棱河闪耀着波光;中间,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没有尽头。一群群野鹅鼓动着翅膀,咯咯咯……地在我们前后左右飞来扑去。  余副师长抓起一把黑士,一展手,满掌都是湿漉漉的黑水,象油一样。多肥的土啊!余副师长容光焕发,嘴唇在兴奋地颤动。走着,走着,他一扭头看见我,于是大声地说道:“张干事,叫文化教员指挥唱歌!”望着这荒凉但又丰饶的草原,谁不激动呢?于是我们以志愿军战歌的曲子,唱起了我们自己填的新词:  雄赳赳,气昂昂  奔向北大荒  为人民、为理想  建设新家乡。  毛泽东的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艰苦奋斗  翻天复地干一场。  正当我们唱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声,一只刚待飞起的野鹅,哀叫了一声,堕入草中.余副师长提着枪,赶过去,抢起了野鹅,哈哈地笑着:“乖乖!好肥的家伙,今天我们又该打牙祭了。”

作文六:《失散的老红军》500字

失散老红军主要是指战争年代因被俘、被捕、伤病等原因离队的红军战士。在“文革”时期,他们受到了很多委屈和歧视,很多已经凄凉谢世。2014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爱好摄影的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阳红光将自己的镜头对准湖南平江失散老红军,记录下他们晚年简朴而平静的生活。

1.钟解连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江现存年龄最大的失散老红军

2.1930年5月钟耕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村干部

3.已逝老红军钟慕桃,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16师,因战斗左腿受伤

4.曾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6师通讯员的杨晏泉,身体硬朗,是村里闻名的木匠

5.危松涛1937年因战斗失利被捕,直到国共合作才获释回家

6.余银祥当年跟随父兄参加红军,因战摔伤后,每天用静坐来消磨岁月

7.曾参加过多次战役的苏育生,晚年生活自娱自乐,闲暇时也练练字

8.1930年,在江西南昌作战时被敌击伤右腿的黄仿琴,如今生活清苦、简朴

9.当过伤病护理员的童活香记忆力惊人,会唱多首红军歌曲,还经常教子孙们唱

10.1934年7月杜斐文随母参加革命工作,母亲去世后,与老伴相依为命

作文七:《老红军的精神》2000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米公小学小记者   李子林

二OO九年八月四日,我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听说第二天去参加采访老红军的活动,我的心里是又兴奋又紧张。第二天,我和其他几位小记者相约来到老红军所在的干休所。

刚入干休所的会议室,一种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路,生怕有大的声音影响到老红军们准备资料。过了一会儿,采访开始了:先是肖松林老爷爷讲,再是崔宗杰老爷爷讲,最后是刘长岭老爷爷讲。

肖松林老爷爷已经89岁,他7岁开始给地主放牛,13岁给地主挑水,18岁参加新四军。为什么参加新四军呢?是因为他亲身体验到新四军不打人,不骂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一九四五年的时候,日本人开始投降了,一九四九年,爷爷去学文化,一九五O年回部队,那时部队已经开始抗美援朝了,这场战斗打完了以后,新四军就变成现在我们所说的解放军了。他说:“我一个放牛的孩子被培养成了一个新四军的干部全靠毛主席。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革命战争是艰苦的,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肖松林老爷爷一讲完,我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按爷爷说的去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来崔宗杰爷爷和刘常岭爷爷都讲完了,我觉得三位爷爷都讲得很好,我一定要想他们学习!

这次采访中,我从现实生活回到了战争年代,知道了幸福生

活来之不易,也知道了三位爷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相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成功!当然我也牢牢记住了爷爷说的那句话: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指导老师:杨莉   邓银

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米公小学小记者 张心怡

今天,小记者们一起去干休所里,倾听革命老战士的抗日故事。     到了干休所,我看见了三位都以花甲的革命老战士。他们穿着很朴素的衣服,看上去很慈祥也很亲切。

其中有一位名叫肖松岭的革命老爷爷,他已是90岁高龄了,但他依然精神抖擞。听爷爷说,因为家里很穷,在村里7岁就放牛,13岁给地主挑水,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1921年,爷爷参加了新四军,爷爷那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希望通过抗日的成功,能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在部队里,爷爷曾当过班长、执法排长、干部。小时候家里没有钱给他读书,所以爷爷从没上过学,解放后,爷爷才去学文化。

1943年,爷爷带兵要去把日本人抢夺得粮食给抢回来,那时,日本人差不多有300多人,但在爷爷他們英勇奋战,還是把敌人全都歼灭了,还活捉了一个日本副官呢!

有一次,爷爷他们顶着烈日炎炎,埋伏在西瓜地里,一动不动,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汗水湿透了衣服,条件很苛刻。当时他们非常渴,如果拿一把小刀把西瓜挖一小块儿,就可以吃到西瓜来

解渴了。但是爷爷他们谁都不敢吃一口西瓜,因为组织上有着严格的纪律。没办法,但爷爷他们依然坚持了下来,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啊。 听了爷爷的讲述,我十分惭愧,现在我们有着那么优越的环境,那么好的条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爷爷那时,什么都不能,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去打鬼子,好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的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很多战斗英雄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的这一切,好好学习,争取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指导教师:邓银    杨莉

没有以前的苦,哪来现在的甜

米公小学小记者站刘雯萱 小记者证号:0001314

今天,我和几名同学、老师一起来到襄樊军分区中原路干休所采访老红军。听完已经82岁高龄的崔宗杰爷爷的讲述,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以前的苦,哪来现在的甜。

崔宗杰爷爷说:“孩子们呀,看见你们这些小学生,我就想起了我们小时候上学。那时候,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是上不起学的,后来参加了游击队,才学了点儿文化。那时候的学校是游击学校,今天在这儿,明天就有可能又换个地方。学校也就是安在那些破庙里……”什么 ?学校安在破庙里?看着我们吃惊的表情,崔爷爷笑了:“是啊!就是在破庙里。以前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的艰苦,你们现在多幸福啊!我给你们讲这段经历就是要告诉你们,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听完爷爷的话,再想想我们,吃要吃最好的,穿要穿最好的,整

天像生活在蜜糖罐里一样甜,原来这些都是用爷爷们的苦换来的呀!

爷爷接着又说:“孩子们,正是为了给你们这些下一代创造幸福的生活,我们才要闹革命的。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月里,除了打仗要死人,在睡觉中也会死人的。打仗的时候,我们白天要行军,晚上就随便找个地方,把头往小背包上一搁,就地一躺,眼睛一闭,一夜就过去了。第二天早上,就有一些战友再也起不来了。他们有的是累死的,有的就是热死的,有时候又太冷。我们也顾不上难过,只能随便挖个坑埋起来又继续行军打仗。所以孩子们,你们要记住,没有以前的苦,哪有今天的甜哪!我们是不能忘记,而你们更不能忘记呀!”

听了崔宗杰的爷爷的话后,再想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深深地懂得了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牢牢地记住了崔爷爷的话,没有以前的苦,哪来现在的甜?

指导教师:邓银  杨莉

作文八:《我们村的老红军》400字

我的家在一个叫西辽西的小村里,在这个小村子里有一位坚守革命贞操的老红军——杨德千。

杨德千爷爷于1915年出生在集义乡西辽西村,1936年参加了革命。他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杨德千爷爷坚强勇敢的奋斗着,要为祖国做出贡献。现在杨德千爷爷离休了,但他以成为了我们西辽西人的骄傲。

就是现在杨德千爷爷还是想着“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他写了一封遗嘱交给了党委:“死后遗体供科研用,有用的器官摘去,剩下的火化,骨灰不保留,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一切从简。不给组织添麻烦。”几十年来杨德千爷爷始终与党的思想与行动上保持一致。他还与年轻人比赛背诵胡主席的“八荣八耻”。他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在他那唯一的孙子结婚时他送给他一封亲笔信、一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1000元钱这三样礼物。他节省下来的那些钱大都帮助了那些贫困的学生,现在已经帮助了36名学生,让他们能继续学习。

这就是我们村的杨德千爷爷,是我们全村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文九:《老红军的呼唤给家乡福建人民的一封信》1000字

老红军的呼唤给家乡福建人民的一封信

亲爱的父老乡亲:

你们好!

我们想念你们啊!你们有空时能来看看我们吗?

我们一万多名福建人离开家乡已经78年啦——  现“安住”在广西桂林兴安县,永远也回不去啦!

也许你们逐渐把我们淡忘,也许有的根本就不知道福建有那么多人“安住”在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

那是78年前的旧事了。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共8万多人,先后从我们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长征,于11月底到达广西桂北湘江江畔,与数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殊死鏖战,最终以中央红军损失过半的惨重代价渡过湘江,血染湘江,胜利突破了国民党军设立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从此一步步走向强盛。

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知道吗?在参加长征的8万多中央红军队伍中,我们福建籍的红军将士就有近3万名。在湘江战役中,我们福建籍战士和其他红军战士一样,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确保了中央红军度过湘江。在湘江战役中我们福建籍将士就有上万人英勇捐躯啊!

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知道吗?我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致使当地百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啊!

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知道吗?当时,我们或沉浸在湘江里,或横躺在湘江的两岸,惨不忍睹。是当地百姓凑钱凑米凑木材把我们 “安置”的啊!我们各自独处了几十年,很少有人来“看望”我们,我们感到很孤独啊!

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知道吗?后经中央军委提出建议,由聂荣臻元帅向中央提议,经国务院批准,在兴安县城南1公里的狮子山上划出了120亩地,于1993年动工1996年元月竣工为我们修建了一座“公寓”。从此,我们可以在这里“聚会”、在这里“交流”。我们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每年都有二十多万人来这里“看望”我们,我们终于不再那么“孤独”了!

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知道吗?2011年3月,我们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民政厅·老区办、龙岩市委市政府、三明市委市政府组织庞大的队伍到我们的“公寓”看望了我们,并为我们立了一块高3米多、宽近10米的铜碑,使我们的灵魂进一步得到慰藉。

感谢你们啊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在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家乡的变化!非常希望有人来告诉我们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知道吗?还有二十多天就是我们的节日,我们真心希望得到更多家乡人民的关注,只要你能多转告一个人对我们的关注,我们的灵魂就会多一次升华,就会多一份安慰。

我们长留在兴安的一万多名福建籍红军将士共同保佑家乡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身体安康!

“长居”在兴安的福建籍 老红军

2012年3月9日

作文十:《写给信的信》1500字

亲爱的信爷爷:

您好!好久不见,近来身体可好?

您还记得那个“一笺信纸情悠悠”的年代吗?那是我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村子里没有电话,像电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就更没有啦——他们最普遍的通讯方式就是写信。一个土黄色的信封、几张雪白的纸、真诚的文字,还有那满满的思念,便构成了简简单单的您。那时候,他们经常写信。写好、寄出、等待、收到回信……这一来二去,一个月的时间便过去了。关于那个书信年代,我爸爸现在还难以忘怀。爸爸说,那些信带给了他许多的快乐与期待。那些鼓励与问候,总是深深打动他。即使是现在再翻看,他也仍然十分激动不已。

“书信”最早并不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听电脑弟弟说,早在周朝的时候您便诞生了。想必您在周朝的时候就很受欢迎吧?屈指数来,您也已经一千多岁了。千百年来,您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我们也对您十分感激。但最近,“写信”的通讯方式却越来越不受欢迎了,我想您也一定很苦恼吧?因为电话、手机、电脑等通讯产品的发明使您在它们中逊色了不少。也许您觉得自己很委屈,认为是新产品剥夺了自己的声望。但在这里,我还是要说说您的缺点。您虽然是很好的通讯方式,但却有个大缺点——慢!看看电话姐姐,可以为我们传递声音呢!那可没得说,就是一个“快”字!而您呢?被写好、贴邮票、送到邮局、盖章、寄出去,收信人再回信,即使是同一座城市里少说也要一整天。可如果换成是打电话,那就方便多了——只需提起话筒,再按下几个数字键就可以与别人通话了。不论多远,电话姐姐都可以轻松地为人类传递彼此的声音!手机哥哥虽然比电话姐姐的制造时间晚一些,但却继承了电话的所有优点。而且手机不仅可以为人们传递声音,还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为人们传递文字,能够将他随身携带,方便极了!

咱们再说说电脑弟弟吧,尽管他的出生时间比您晚得多,但却发展迅速。从刚开始的只能计算,到现在的无数功能;从刚开始的庞大体型,到现在的小巧玲珑;从刚开始的耗电巨大,到现在的环保节能;……这一切变化都只在几十年间而已!电脑弟弟的学名叫“计算机”,人们之所以习惯称呼他为“电脑”,是因为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向“智能”发展了,已经接近于人脑,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所以形象地称他为“电脑”。说到“电脑”,他的通讯功能可是不一般呢!先说说E-mail(电子邮箱)吧,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伊妹儿”。电子邮件可是21世纪的一种时尚哦!因为新世纪中的资源紧缺,而写信又浪费纸张,所以通过网络来传递话语是十分节约的方式。而且电子邮件与信相比要方便得多,它的“邮寄”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发送”,对方只需几秒钟便可以接收到了。除了电子邮件,网络中还有一种十分流行的通讯方式——QQ。在QQ中,双方有了一个交流平台。彼此无需长篇大论,只要把一些家常话通过键盘打成文字,再点击“发送”。即使是初来乍到、不会打字的人,也无所谓——QQ中还有“视频”的功能呢!打开这个功能,人们就能通过显示屏彼此看到对方了。再点击“语音”功能,拿起话筒来聊天吧。既有视频又有语音,是不是像两人在一起一样呢?是呀,电脑弟弟的诞生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我说了这么多,信爷爷您也许很难过吧?其实,收到一封信时的那种喜悦是电脑、电话等通讯方式所代替不了的。新的世纪,新的通讯,时代的进步总会让一些事物有所改变。瞧——“短信”、“电子邮件”、“QQ”不都是您的另一种形式吗?通讯的变迁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即使您走下通讯的舞台,更多的通讯方式也会造福于人类。

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一名小学生:张清霞

2009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