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宗教 > 【《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范文》3900字】传统文化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范文》3900字】传统文化话题作文

时间:2019-12-09 09:18:2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范文》3900字

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范文作文教学 2012-09-22 22:04【作文题目】 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 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 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传统节日日渐 淡化,传统歌舞正逐步被放弃,曾在民间大放异彩的种种民间 艺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站在文化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必须 保存现实社会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艺术;但从另一些观点来看 恐也未必。对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以“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 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 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 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 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 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 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也未为不 可,也能写出优秀之作!关键在于能否在行文中透漏出一种责 任和使命意识! 【考场佳作】 屈子的悲歌 一考生 汨罗江畔的沉重一纵,留下旷世的遗憾,污浊的尘世容不 下透明的眼睛,空带一腔情愁,一缕忠魂独守着寒水三千。 耳边依稀的还萦绕着响彻九天的鼓噪,那热血沸腾的呐喊 加足了龙舟的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飞驰。无数的桨影掀翻 无际的江水,在无边的岁月里,升起无限的情思。那粒粒饱米 被揉在了一起,夹着几点枣甜与几点苇叶的清香,跟着怀念情 结一起沉进了江底。ﻬ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时往昔。 长发飘飘,屈子对月独酌,他举杯,饮尽了风雪。如今的 寂寞,向谁倾诉? 又是端午,江水依旧,屈子只身来此,江面的寒风吹皱了 青雾,忽左忽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他无力看清。那艘叫 龙的大船不再起锚,岸边也没有了熟悉的呐喊声音,只剩萧萧 的风撕碎几点野鸭的残鸣。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来回踱步,他在彷徨 着,也许是为了一个民族。 如今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一种最纯朴的民族情结,对自己的 文化传统慢慢淡忘殆尽。 屈子侧耳倾听远方的晨钟,而人们似乎不晓得,或者已经 忘记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寻到端午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粽 叶踪影,包粽子成了工厂机械化的动作,五花八门的粽子被精 美的包装,商家如此的炒作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了味,人 们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 屈子不禁悲叹,一些他未听过的“洋节”挤占了我们传统 的民族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圣诞节”„„他不懂这 些都是什么意思,而人们为什么如此的热衷? 屈子低首不语,猛地,望着远方的迷离茫雾,他慨当以 慷,代之昨日啼血的《离骚》的是今日临江的悲歌,它想用这 悲凉的歌声唤住忙碌的人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我们舍弃的 是否太多,不经大脑的拿来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万年不要 紧,要紧的是一个民族迷失了原来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 传统,而太过于热衷外来文化。 曾经六角形的思念被母亲捏在手中,一缕清香,被一个童 年将手指含在唇间,那是文化的经久不息。如今,屈子唱着悲 歌,卷起波澜,消失远方„„ 【点评】本文构思巧妙,行文中能够激发人的想象,给人 以思考的深度。屈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 征,作者通过形象的描叙屈原的悲叹,表达出自己对民族传统 文化迷失的忧虑。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郁达夫的话“一个没有 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 哀的。”同样的,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不幸的,而一 个拥有了自己传统文化却不知发扬的民族是悲哀的。ﻬ没有月的夜晚 一考生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 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 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 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 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 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 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 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 “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 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 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 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 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 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 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 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 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 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 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 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 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 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 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 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 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 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 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 月”照彻前方的道路。ﻬ【点评】本文标题新颖,选材上独特。乍一看,月似与传 统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细读之,琢磨之,才明白作者行文的妙 处,月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文章开头由李白之 月写起,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望月情怀,又自然的与今人的 “忘”月作比,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信中华民族嫦娥奔 月梦想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 守望·腾飞 一考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 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 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 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 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 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 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 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 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 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 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 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 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 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 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 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 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 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 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 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 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 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 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ﻬ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 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 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 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 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点评】行文上的非凡气势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开头以 引用歌词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现状的反问,然后纵横古今,侃侃 而谈,至结尾与文题紧紧照应,可谓一气呵成。 传统文化不再哭泣 一考生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端午节只是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节 似乎只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似乎只是一个长长的假期,浓 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已荡然无存了,有谁会去关注曾经屈原留给 我们的感动,有谁会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黄酒;中秋时 节有有谁去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似乎月亮的光辉都被明亮的 烟火夺走;春节期间,有能有多少人记得许多美好的习俗,而现 在本是祝福与希望象征的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 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但是发展是合理的发展,如 果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 他的灭亡!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他需要 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众人的保护和发展才能给传 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么希望传统文化不会再哭泣,而是在于现代文化的碰撞 中微笑前进!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 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 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 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 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作文二:《传统文化,我们是否正在渐渐失去你》9500字

删除古诗词是“去中国化” 做法很悲哀

前些天中小学开学时,上海的家长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有记者旋即比对了新旧版本,原来新版的删除了不少课文,其中包括旧版中的全部8首古诗。对语文课本的这一“瘦身”,当时便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以余之所见及感觉,似乎对删除古诗词不认同的居多。9月9日,教师节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时也有个明确表态:很不赞成。总书记视这种做法为“去中国化”,指出这“是很悲哀的”。

习总书记的话无疑将一锤定音。北京就立即行动了起来,昨天,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不仅如此,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也都增加了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和《百家姓》等”。当然我并不知道,任所长这番表态能否代表官方,且无论是否,旁观人等都该不容置喙。只是讲到民族传统文化嘛,不免想到子曰“过犹不及”的教诲,于是觉得小学教材中到底多少篇古诗词合适,不该“啪”地只是拍一下胸脯,总该经过一个叫做论证的程序。

习总书记显然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词,那句“去中国化”所上升的高度,表达得最清楚不过。的确,古代经典诗词早已烙上了鲜明的“中国化”印记。唐诗、宋词、元曲,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引以为自豪的辉煌成就。上海删除的那8首古诗都是什么?从已知的看,有李白的《夜宿山寺》、白居易的《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还有高鼎的《画》。前几首均出自清朝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是从数万首唐诗中爬梳而成,以其脍炙人口、超越时空,而令其他唐诗选本黯然失色。或者可以反过来说,惟其脍炙人口、超越时空,才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谁不知?上海为什么要删掉那8首古诗?其市教委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解释,虽然教材里删了,听力材料中却依然保留了,“让学生体验古诗的美妙,但无需背诵识字”。不难看出,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减负”。但上海一些家长认为:“古诗是很好的文学形式,如果能保留一两首,让孩子适当学习,并不会增加多少负担。”其实,蘅塘退士在自序中开宗明义,他编选的目的就是觉得原本的蒙学教材《千家诗》不够严谨,“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而莫能废”,主要是选给小学生的,成人当然也能受用。小学生也许不能理解古诗,但背诵那些“其尤要者”,未必就有多大难度。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等等,不是我们过来人站着说话不腰疼,难在哪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古代经典诗词琅琅上口的韵律,加上字词搭配的形式结合,诵读之,每每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所以会产生这种魅力,正在于汉语这种单音节的声调语,最适宜运用声音的相似、相异、相错与相间,来构建出这种和谐。这该是“中国化”的最鲜明烙印所在,这种烙印必须得到珍视,像习总书记说的,“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有句话讲得很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潮 白)

传统文化,我们是否正在渐渐失去你

1、全球化大环境下,华夏传统即将遗失?

最近,社会公众明确地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即将遗失,并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新的反思,就是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

中国文化曾经有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辉煌不朽的一笔。“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忧内患的重重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

2、不得不清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还剩下几许?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地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全球化》?

3、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西方文化的如浪冲击和我们知识分子的试图摆脱。    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曾经被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着。李约瑟有一些很著名的观点: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实际上,这种影响至今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社会中,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对科学和创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杨振宁在讲到中国本土为什么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也明确指出:“中庸之道对于科学发展不是最好。中国为何没有得出欧几里德的几何定律,在于它所揭示出的打

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与中国倡导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的文化传统相背离,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我们自己的知识分子,也几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倡导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4、正视现实:谁能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作为中国内地语文界的精英尚且如此,等而下之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水准如何可想而知。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课当政治课上,重的是思想灌输,要的是政治正确,“文革”十年破“四旧”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成长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必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正如岳飞“保全”不了北宋或者南宋,靠这样的教师,沿袭旧的为政治服务的语文教育模式,是“保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5、另外一种现实:白领们如奉圭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在进行时。   在韩国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有一篇标题为《“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作者韩福东)这样说,“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没有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了‘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人。„„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落,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及邻国。我们心有不甘,不过我们真的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主动把文化遗产拱手让语文轩/  转贴请注明。人。”

那么,在一个日益物质化、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保持一种传统文化习惯,保持用传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可能呢?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但在新中国白领张勋眼里却仍旧如奉圭臬。这个白领阶层的出现,其实不过20几年的时间。这一个群体,通常被描绘成为西装革履、讲英语、崇尚西方文化、抛弃传统的形象。但是他说,“我曾经想过,以后要发起一个‘四书五经基金会’,谁能把它背出来就发给一笔奖金,以此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很多人都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写字楼文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如果这样看待传统文化,那就证明我们对传统文化确实已经有很多误解了。

同样,传统民俗负担着承载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当端午节申遗的消息如一记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邻国的经验,对自己的鞭炮、年画倍加珍惜。

6、观点:我们必须向邻国日本学习。

日本就很注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提寺等。它们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日本很多城市也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名古屋、熊本古城等。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书籍、模型和画像,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日本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确实是用心良苦!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但作为无形的文化传承,日本人延续了几百年前的生活习俗和形式。每年各地例行节日很多,举

行的活动各式各样,比如岐阜县的高山节之类。东京的隅田焰火大会每年8月都要举行一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焰火大会都有上百万人观看。虽然只能从高楼大厦的夹缝里观赏,但五光十色的焰火在楼与楼之间升腾,引起阵阵欢呼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人的观念中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又是现代人,有时间观念、金钱观念和效益观念。个性张扬不够,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个性张扬不够却并没有阻碍日本的进步,恰恰相反,团队意识对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还大有帮助。

对传统我们不应一概拒绝,而是应该更多地反思,这样就不会迷失。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忽视,更多的来至于追求现代化的实用主义态度的扬弃论。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存在着两种极端行为,不是盲目“崇洋”,就是盲目“排外”。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要强调传统的价值,但也必须警惕报仇雪恨的义和团式的心态以及大中华主义和泛中华主义情结,因为这种心态极易演化成为极端的国家主义,使人丧失价值理性。

【针刺文选编】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理想和真实生活样态,无不活生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对中国人来说,尤以春节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会像春节那样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内涵。对于没有西方民族那样的圣诞节的中华民族来说,每年农历的初一甚至绵延整个正月的春节,就是我们的“圣诞节”。春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生日”——这从传统中每个人的年龄的增长不以自己的生日而以春节为标志清晰可见。

春节的真实意义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如之前的过分操劳和精心筹备等,昭示我们一种非世俗的生活样态,如沉浸在没有实际功利的纯粹民俗仪式的,纯粹是资源消费的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喝玩乐之类。“欢度春节”就是具有人性光芒的样态。这种生活样态是审美的、情感性的、狂欢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让平淡生活有味道的盐和漫漫长夜中的光。这是生活的一种升华和超越:一种神圣对世俗的超越。春节,是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的复活。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艳羡:要是日子天天像过年那样该有多好啊!——那是一种怎样的包含着无限幸福、成长和收获的憧憬与渴望啊!

遗憾的是,如今的春节,正在无情地失落。

一方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让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西方民族的节日在我们的年轻一代身上扩展。另一方面,彻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识形态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将春节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绞杀。人们无不慨叹: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丧失了神圣性的节日,无不充斥着世俗的庸俗和粗鄙,它彻底混同于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甚至疲于应酬而甚于平日。人们无不感到忧伤:过年太累了!本来具有超越世俗生活的贫乏的节日狂欢性质的春节,几乎同质为13亿人的“新年团拜”。这无疑是我们的悲哀。春节,这一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样态的事件一旦堕落为纯世俗,它就表征了我们这个民族和个体人生的虚无状态。这种虚无状态,就是整个民族精

神的衰落和缺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严冬的人,更懂得春天的温暖。这一点,我们从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所谓“国学热”,从有些城市如北京由前些年的禁放鞭炮到今年的“禁”改“限”可窥一斑。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我曾用“人、从、众”三个字的双向排列来表达我们民族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丧失自我与回归自我的必然趋势:人——从——众,全球化过程中丧失自我的社会化之路;众——从——人,深入地全球化之后回归自我的个体化之路。这两条路是互补的,同时进行的。今天,我们正走在“人——从——众”这条社会化之路上,我们必须将这条路走到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回归自我”,重新检视有着不可取代的精神价值的优秀传统。而春节,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个标志性符码。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灵魂和生命!

我们究竟穿的是什么?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有什么意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蔑视甚至仇恨的民族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民族?(选自《中国青年》)

【述评】

春节,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码。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一直盛行。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普遍发现“过年”的欢愉与日递减,除了吃吃喝喝,“过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春节这个最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在逐渐失落。如果我们淡化了传统节日的特色,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怎样?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怎样保持民族精髓?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春节:不能成为正在失落的传统文化样板。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炊烟是什么?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在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

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着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烟囱。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挑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己„„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的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的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选自《教师报》)

【述评】

炊烟有代表贫穷落后的一面,但在作者的眼里,它更代表自然古朴、未受现代物质文明浸染的诗意的生存环境;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母体的链接载体;它也是精神家园,是一种让人怀恋的纯朴、远去的宁静。在文章中,作者对炊烟怀有深深的眷恋,这眷恋是对质朴世态人情的一种追念;这眷恋是对一种纯朴、宁静、诗意的生存环境的向往;这眷恋也蕴涵着作者对温馨精神家园将逝的一种深深的忧虑;这眷恋是更作者对现代物质文明消蚀古朴自然生活形态的伤感。

人造鸟语与人造礼貌语

——传统文化的失落与悲哀

(一)

在泰山山腰有一个不知名的山谷,在这谷中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坪,人们从山脚上坐旅游车到这里后,或步行登山,或乘缆车上山,各随其便。停车坪三面环山,古树苍劲挺拔,枝叶繁茂,坪的周围人工种植了不少的鲜花,道路修得宽敞,环境卫生工作做得也十分到

位,一下车,就让人有一种极好的心境。

从旅游车下来后,忽听得一阵悠扬的小鸟鸣叫,“鸟噪林愈静,蝉鸣山更幽”,鸟语之声给泰山增添了不少宁谧,泰山在鸟的啼叫声中,倍觉可爱。 忽然有了对鸟的感激之情,于是,看一看鸟,与鸟亲和亲和的愿望也便由然而生,可以任我如何决眦入归鸟,如何仔细地搜寻,却总是连鸟的影子也找不到,更不可能找到一根鸟毛来,后来,游移的目光终于停留在一个奇怪的匣子上,然来,那是一个发音器,鸟的叫声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呵!呵!然来是机器鸟的叫声代替了原声的鸟叫,恍然大悟!忽然想起了在某市政府的广场是鸟语,忽然想到了某集团公司广场的鸟啼,„„呵呵,然来都是假货!忽然又想起了,哈尔滨、北京、深圳、香港海洋公园、长沙岳鹿山的鸟语林。不错,那里的确有各种各样的鸟,而且是活的鸟,可是鸟语林的鸟是关在网子里面叫的,这种叫也许是对自由的呼唤,对山林的象往,是一种悲切的哀鸣,天可怜见,他们的悲鸣之声有几人能懂。哀哉!

(二)

游完泰山回济南的路上,汽车从一个收费站经过,我恰好坐在司机的后面,看到那司机诚恐诚惶地把过路费交经目无表情的交警,交警开具了票据后,忽听得一声问候:“收费五元,一路好走!”收票交警是位四十多的先生,问侯声却是一位年青的小姐发出的甜甜的声音,好不悦耳动听。忽然记起了小时侯听到的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拦路抢劫,对过往的行旅商人总是一句这样的话:“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地过,路钱先交来!”如今收路钱比以前可是文明多了,至少还有一声问候,而且这路钱交的一点也不冤枉,本来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借贷修路,收费还贷,无可厚非。可惜的是文明语的表情、动作,性别与声音配合得那样不一致,听了以后感觉有些令人作呕,总让人觉得被温柔的宰了一刀。这机器的问候,代替了人的问侯,真令人莫明其妙。

(三)

机器鸟的啼叫代替了自然鸟的欢歌,复读机的礼貌语代替了自然人的微笑。这不知是科学进步给我们带来的福音,还是为我们谱写的一首哀歌。依稀记得古诗中咏叹鸟叫的歌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上九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黄鹂也好,白鹭也罢,仙鹤也行,鸥鹭也可,我想我们的高科技都是可以制造得活灵活现,以假乱真,但这再现出来的家伙和这以假弄真的东东,毕竟是假的,总是缺少自然物的那种特有的灵气。这些死了灵魂的自然物,未必会对因灵气感应而生情的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再看看那些经过培训的小姐们朗读出来的礼貌语言,这种语言,如今在许多的地方都是可以听到的,在各种类型的收费站,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轮船上,呵,呵,几乎凡是提供了服务,而又存在着不合理的收费的地方,都会听到这温情的礼貌语,真可谓是温情一刀,宰你没商量。我想人类的礼貌语本来是一种关心,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表现,它应该真诚地发自内心,体现于体表,如脸上,嘴上,眼神,动作中。否则再美的礼貌语都是虚假的,都是言不由衷的。孔子说:“自 以上,吾未尝观也”,又说:“祭在,如神在”。说的虽然都是祭祀中的礼节,但讲的实质内容却是诚实,是发至内心的真诚,如果在进行重大的祭礼

活动中没有真诚可言,他老人家是不愿看的,如祭奠祖先时,觉得祖先不在,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祭祀了。按孔老夫子的这个标准,我们这些由机器发出来的言不由衷的文明用语,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意义。

未了,我想呼吁:拒绝在森林中听到机器鸟语!让鸟儿们自由地歌唱,让鸟儿们回到他们自己的故乡,让我们与自然更亲近更和谐,让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华重放光芒!我还想呼吁:拒绝在收费站听到机器文明语!让我们的言语与行动真正统一,让我们真诚的服务感动每一位“上帝”,让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和不被机器的媒介隔绝。

从“圣诞垃圾”说到作为“扩胸运动”的文化

张耀南

圣诞树、圣诞树挂饰品、仿真藤条花链、彩灯、圣诞帽、荧光棒、圣诞卡片、圣诞大餐之残羹剩饭、圣诞礼物之包装、聚会开车排放到空气中之污染物等等,统称为“圣诞垃圾”。2005年圣诞节那一天,北京的“圣诞垃圾”达到了1000吨,占到北京城市垃圾日产生量的九分之一。难怪有人惊呼“污染京城”„„

追星族对他们所追的那个星的痴迷,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同样,中国人对洋节的痴迷,似也已到令人莫名其妙的程度。伴随而来的,便是“圣诞垃圾”几倍、几十倍地疯长。

学得像还好,问题是学不像。人家洋人过圣诞节都是阖家团聚,几乎所有商场、饭店、超市都关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人;而我们却涌到街上,造成前所未有的交通大拥堵以及饭馆门口的长龙大排队。人家洋人的圣诞树都是真树,是由技术专家专门培育栽种出来的;而我们把玩的那些矮到一厘米、高到一两米的圣诞树全是假的,且百分之百是用无法降解的塑料泡沫做的,即使填埋几十年也不得“超度”。人家洋人的圣诞装饰品是循环使用的,今年用过了,擦洗干净保存起来明年照用;而我们手中的圣诞彩灯及能发光的荧光棒之类却是随手乱扔,不仅无法循环使用,且成为潜在的化学污染源„„

在有些人眼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已然不值一提,被要求作为垃圾“扔到茅坑里去”。若果真是中不如洋,昔不如今,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我们这十多亿人又是如何活到今天的呢?这民族能不灭,这人民能不亡,一定有它“生存的秘密”,一定有它高于“垃圾”的内在精神。

这精神用一个字来描述就是“大”,用四个字来描述就是“可久可大”。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追求“可久可大”的文化:它只想把你的下作变得崇高一点;它只想把你的小肚鸡肠变得广大一点;它只想把你的鼠目寸光变得长远一点;„„它只想告诉你,世界比你那个“自我”要大,比你那个“国家”要大,比你那个“人类”要大,比你那个“生物”还是要大„„我们的文化千言万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你把“心”放大再放大,把“胸”扩大再扩大——我们的文化不过就是一场“扩胸运动”,或者叫作“大心运动”。

洋人有洋人的上帝,我们有我们的“大人”。东施效颦?你能不能给出一个理由! “不过是找个由头乐一乐!”这也许是一个理由。好吧,那你就去乐吧,不过要在家里而不是在街上,不过要养一棵真的圣诞树而非假的“垃圾树”„„

作文三:《2013新作文: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范文》4200字

【作文题目】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传统节日日渐淡化,传统歌舞正逐步被放弃,曾在民间大放异彩的种种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站在文化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必须保存现实社会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艺术;但从另一些观点来看恐也未必。对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以“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也未为不可,也能写出优秀之作!关键在于能否在行文中透漏出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

【考场佳作】

屈子的悲歌

一考生

汨罗江畔的沉重一纵,留下旷世的遗憾,污浊的尘世容不下透明的眼睛,空带一腔情愁,一缕忠魂独守着寒水三千。

耳边依稀的还萦绕着响彻九天的鼓噪,那热血沸腾的呐喊加足了龙舟的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飞驰。无数的桨影掀翻无际的江水,在无边的岁月里,升起无限的情思。那粒粒饱米被揉在了一起,夹着几点枣甜与几点苇叶的清香,跟着怀念情结一起沉进了江底。

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时往昔。

长发飘飘,屈子对月独酌,他举杯,饮尽了风雪。如今的寂寞,向谁倾诉?

又是端午,江水依旧,屈子只身来此,江面的寒风吹皱了青雾,忽左忽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他无力看清。那艘叫龙的大船不再起锚,岸边也没有了熟悉的呐喊声音,只剩萧萧的风撕碎几点野鸭的残鸣。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来回踱步,他在彷徨着,也许是为了一个民族。

如今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一种最纯朴的民族情结,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慢慢淡忘殆尽。

屈子侧耳倾听远方的晨钟,而人们似乎不晓得,或者已经忘记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寻到端午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粽叶踪影,包粽子成了工厂机械化的动作,五花八门的粽子被精美的包装,商家如此的炒作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了味,人们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

屈子不禁悲叹,一些他未听过的“洋节”挤占了我们传统的民族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圣诞节”……他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意思,而人们为什么如此的热衷?

屈子低首不语,猛地,望着远方的迷离茫雾,他慨当以慷,代之昨日啼血的《离骚》的是今日临江的悲歌,它想用这悲凉的歌声唤住忙碌的人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我们舍弃的是否太多,不经大脑的拿来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万年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民族迷失了原来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传统,而太过于热衷外来文化。

曾经六角形的思念被母亲捏在手中,一缕清香,被一个童年将手指含在唇间,那是文化的经久不息。如今,屈子唱着悲歌,卷起波澜,消失远方……

【点评】:本文构思巧妙,行文中能够激发人的想象,给人以思考的深度。屈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作者通过形象的描叙屈原的悲叹,表达出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迷失的忧虑。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郁达夫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同样的,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了自己传统文化却不知发扬的民族是悲哀的。

没有月的夜晚

一考生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点评】:本文标题新颖,选材上独特。乍一看,月似与传统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细读之,琢磨之,才明白作者行文的妙处,月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文章开头由李白之月写起,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望月情怀,又自然的与今人的“忘”月作比,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信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

守望·腾飞

一考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点评】:行文上的非凡气势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开头以引用歌词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现状的反问,然后纵横古今,侃侃而谈,至结尾与文题紧紧照应,可谓一气呵成。

传统文化不再哭泣

一考生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端午节只是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节似乎只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似乎只是一个长长的假期,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已荡然无存了,有谁会去关注曾经屈原留给我们的感动,有谁会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黄酒;中秋时节有有谁去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似乎月亮的光辉都被明亮的烟火夺走;春节期间,有能有多少人记得许多美好的习俗,而现在本是祝福与希望象征的"压岁钱"却被有浓厚金钱味"红包"取代,许许多多人都说:过年没年味了。这些都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们现在都没人冷落成这个样子,其他传统文化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唉!我听见传统文化在哭泣,这哭泣声中有失望,有无奈,还有的是对我们的期望。

当听到韩国人成功的将端午节申请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震惊了,在震惊的同时,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就成了他邦异族文化遗产?我们于是开始反思,我们何时认真的对待过传统文化,只有在别人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抢走,我们正在失去的时候,我们还猛然的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够呢!

面对这愈来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我们想到了保护,正如最近才颁发的新的节假日条例,将清明,端午货物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其中,以后,在这些节日里就会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护能起到效果,而不是传统节日变成了纯粹的假期。

在我看来,保护不是挽救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办法,而更在于发展。在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但是发展是合理的发展,如果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他的灭亡!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众人的保护和发展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么希望传统文化不会再哭泣,而是在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进!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作文四:《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导写及例文》4100字

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导写及例文 作文专题

1116 1807

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导写及例文

【作文题目】: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传统节日日渐淡化,传统歌舞正逐步被放弃,曾在民间大放异彩的种种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站在文化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必须保存现实社会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艺术;但从另一些观点来看恐也未必。对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以“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也未为不可,也能写出优秀之作!关键在于能否在行文中透漏出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

【精彩例文】:

屈子的悲歌

汨罗江畔的沉重一纵,留下旷世的遗憾,污浊的尘世容不下透明的眼睛,空带一腔情愁,一缕忠魂独守着寒水三千。

耳边依稀的还萦绕着响彻九天的鼓噪,那热血沸腾的呐喊加足了龙舟的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飞驰。无数的桨影掀翻无际的江水,在无边的岁月里,升起无限的情思。那粒粒饱米被揉在了一起,夹着几点枣甜与几点苇叶的清香,跟着怀念情结一起沉进了江底。

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时往昔。

长发飘飘,屈子对月独酌,他举杯,饮尽了风雪。如今的寂寞,向谁倾诉?

又是端午,江水依旧,屈子只身来此,江面的寒风吹皱了青雾,忽左忽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他无力看清。那艘叫龙的大船不再起锚,岸边也没有了熟悉的呐喊声音,只剩萧萧的风撕碎几点野鸭的残鸣。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来回踱步,他在彷徨着,也许是为了一个民族。

如今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一种最纯朴的民族情结,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慢慢淡忘殆尽。

屈子侧耳倾听远方的晨钟,而人们似乎不晓得,或者已经忘记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寻到端午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粽叶踪影,包粽子成了工厂机械化的动作,五花八门的粽子被精美的包装,商家如此的炒作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了味,人们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

屈子不禁悲叹,一些他未听过的“洋节”挤占了我们传统的民族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圣诞节”„„他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意思,而人们为什么如此的热衷?

屈子低首不语,猛地,望着远方的迷离茫雾,他慨当以慷,代之昨日啼血的《离骚》的是今日临江的悲歌,它想用这悲凉的歌声唤住忙碌的人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我们舍弃的是否太多,不经大脑的拿来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万年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民族迷失了原来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传统,而太过于热衷外来文化。

曾经六角形的思念被母亲捏在手中,一缕清香,被一个童年将手指含在唇间,那是文化的经久不息。如今,屈子唱着悲歌,卷起波澜,消失远方„„

【点评】:本文构思巧妙,行文中能够激发人的想象,给人以思考的深度。屈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通过形象的描叙屈原的悲叹,表达出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迷失的忧虑。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郁达夫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同样的,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了自己传统文化却不知发扬的民族是悲哀的。

没有月的夜晚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点评:本文标题新颖,选材上独特。乍一看,月似与传统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细读之,琢磨之,才明白行文的妙处,月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文章开头由李白之月写起,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望月情怀,又自然的与今人的“忘”月作比,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信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点评】:行文上的非凡气势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开头以引用歌词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现状的反问,然后纵横古今,侃侃而谈,至结尾与文题紧紧照应,可谓一气呵成。

传统文化不再哭泣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端午节只是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节似乎只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似乎只是一个长长的假期,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已荡然无存了,有谁会去关注曾经屈原留给我们的感动,有谁会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黄酒;中秋时节有有谁去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似乎月亮的光辉都被明亮的烟火夺走;春节期间,有能有多少人记得许多美好的习俗,而现在本是祝福与希望象征的

当听到韩国人成功的将端午节申请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震惊了,在震惊的同时,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就成了他邦异族文化遗产?我们于是开始反思,我们何时认真的对待过传统文化,只有在别人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抢走,我们正在失去的时候,我们还猛然的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够呢!

面对这愈来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我们想到了保护,正如最近才颁发的新的节假日条例,将清明,端午货物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其中,以后,在这些节日里就会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护能起到效果,而不是传统节日变成了纯粹的假期。

在我看来,保护不是挽救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办法,而更在于发展。在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但是发展是合理的发展,如果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他的灭亡!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众人的保护和发展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么希望传统文化不会再哭泣,而是在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进!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作文五:《高考语文备考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例文》4200字

话题作文“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写作指导及例文

【作文题目】: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传统节日日渐淡化,传统歌舞正逐步被放弃,曾在民间大放异彩的种种民间艺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站在文化的观点来看,我们似乎必须保存现实社会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艺术;但从另一些观点来看恐也未必。对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以“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也未为不可,也能写出优秀之作!关键在于能否在行文中透漏出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

【精彩例文】:

屈子的悲歌

汨罗江畔的沉重一纵,留下旷世的遗憾,污浊的尘世容不下透明的眼睛,空带一腔情愁,一缕忠魂独守着寒水三千。

耳边依稀的还萦绕着响彻九天的鼓噪,那热血沸腾的呐喊加足了龙舟的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飞驰。无数的桨影掀翻无际的江水,在无边的岁月里,升起无限的情思。那粒粒饱米被揉在了一起,夹着几点枣甜与几点苇叶的清香,跟着怀念情结一起沉进了江底。

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时往昔。

长发飘飘,屈子对月独酌,他举杯,饮尽了风雪。如今的寂寞,向谁倾诉? 又是端午,江水依旧,屈子只身来此,江面的寒风吹皱了青雾,忽左忽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他无力看清。那艘叫龙的大船不再起锚,岸边也没有了熟悉的呐喊声音,只剩萧萧的风撕碎几点野鸭的残鸣。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来回踱步,他在彷徨着,也许是为了一个民族。 如今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一种最纯朴的民族情结,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慢慢淡忘殆尽。 屈子侧耳倾听远方的晨钟,而人们似乎不晓得,或者已经忘记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寻到端午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粽叶踪影,包粽子成了工厂机械化的动作,五花八门的粽子被精美的包装,商家如此的炒作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了味,人们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

屈子不禁悲叹,一些他未听过的“洋节”挤占了我们传统的民族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圣诞节”……他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意思,而人们为什么如此的热衷?

屈子低首不语,猛地,望着远方的迷离茫雾,他慨当以慷,代之昨日啼血的《离骚》的是今日临江的悲歌,它想用这悲凉的歌声唤住忙碌的人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我们舍弃的是否太多,不经大脑的拿来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万年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民族迷失了原来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传统,而太过于热衷外来文化。

曾经六角形的思念被母亲捏在手中,一缕清香,被一个童年将手指含在唇间,那是文化的经久不息。如今,屈子唱着悲歌,卷起波澜,消失远方……

【点评】:本文构思巧妙,行文中能够激发人的想象,给人以思考的深度。屈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作者通过形象的描叙屈原的悲叹,表达出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迷失的忧虑。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郁达夫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同样的,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了自己传统文化却不知发扬的民族是悲哀的。

没有月的夜晚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点评】:本文标题新颖,选材上独特。乍一看,月似与传统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细读之,琢磨之,才明白作者行文的妙处,月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文章开头由李白之月写起,写尽了古代文人的望月情怀,又自然的与今人的“忘”月作比,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相信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点评】:行文上的非凡气势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开头以引用歌词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现状的反问,然后纵横古今,侃侃而谈,至结尾与文题紧紧照应,可谓一气呵成。

传统文化不再哭泣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端午节只是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节似乎只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似乎只是一个长长的假期,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已荡然无存了,有谁会去关注曾经

屈原留给我们的感动,有谁会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黄酒;中秋时节有有谁去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似乎月亮的光辉都被明亮的烟火夺走;春节期间,有能有多少人记得许多美好的习俗,而现在本是祝福与希望象征的"压岁钱"却被有浓厚金钱味"红包"取代,许许多多人都说:过年没年味了。这些都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们现在都没人冷落成这个样子,其他传统文化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唉!我听见传统文化在哭泣,这哭泣声中有失望,有无奈,还有的是对我们的期望。

当听到韩国人成功的将端午节申请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震惊了,在震惊的同时,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就成了他邦异族文化遗产?我们于是开始反思,我们何时认真的对待过传统文化,只有在别人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抢走,我们正在失去的时候,我们还猛然的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够呢!

面对这愈来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我们想到了保护,正如最近才颁发的新的节假日条例,将清明,端午货物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其中,以后,在这些节日里就会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护能起到效果,而不是传统节日变成了纯粹的假期。

在我看来,保护不是挽救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办法,而更在于发展。在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但是发展是合理的发展,如果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他的灭亡!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众人的保护和发展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么希望传统文化不会再哭泣,而是在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进!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作文六:《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600字

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根源于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然而时代的进步正在一步步的向这些传统文化所侵蚀。新一代的人更愿意接受新潮的东西而不愿意接受传统的东西,认为是土掉渣。

在这种新潮的东西的影响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从端午节,到中医,再到龙的传人,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乞丐,在一路伸手乞讨的同时,又把自己的饭碗、筷子等一些生活用品到处乱扔,等到需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该去哪里找回来呢?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逐渐发展的同时,居然忘了自己是谁?而且还把自己潜在的财富,拱手乱扔。韩国佬拣走了端午节和中医,小日本拣走了龙,他们像得到宝物一样珍藏了这些被中国所丢弃的财富,要知道这样的财富不是一日就能生成的啊!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呀!

下一个被抛弃的将会是什么呢?作为中华大国的国民,我们该做些什么吧?我们怎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传统文化的消失?一个没了传统、没了信仰的民族将是多么可怕!

而我们面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就是这般嫌弃,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却似宝贝一样。就是这么大的差别待遇,人们却丝毫没有真正注意到我们的文化传统逐渐的消逝。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流传于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为了保护它,就算是保护我们先祖留下来的遗产吧,我们要继承这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培养我们的美育能力,自己民族创新能力,在继承辉煌的传统的同时,也要发扬这个时代适合的东西,为了不让这文化消逝,我们要为它做点什么。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是中华民族,所以我们应该为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其发出最灿烂的光芒。

作文七:《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900字

沙格龙舟赛是泉州市泉港区,特别是南埔镇沙格村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始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沙格村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除龙舟竞渡外,还有传统的祭神仪式,人们借屈原英灵和妈祖神威以求来年人丁兴旺,风调雨顺。此外还有海神巡游,搭台唱戏等活动,这些传统不管刮风下雨,年年照样进行,其热闹气息不亚于春节。;

沙格的龙舟竞渡是数百年来人民传统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它融入了当代的体育竞技活动,每年都有众多的参赛队伍在此一决胜负。

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特色项目,泉港区委、区政府曾把它作为泉港文化的一个品牌,深入挖掘推广,使一年一度的传统民间文化进行的更加有序。

南埔镇沙格村位于泉港区最北部,濒临海处,海滩广阔。俗语道:“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然而,这样的民俗气息究竟还能延续多久,我未置可否。是的,我们的文化正在遭受灭顶之灾,一旦被摧毁,就可能会永远的离开我们。;

近年来,泉港区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只讲求经济环境,不注重生态环境,给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癌症爆发率更是与日俱增。前不久的“污水故障”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如今的泉港,仅石化工业区就有25。47平方公里(非石化的工业区不计)。我们早已不再奢望什么碧水蓝天,也早已不再幻想拥有清新的空气了。只是希望这样的恶化速度能够有所收敛或平缓。;( 文章阅读网:.san.net )

然而,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正在猖獗-填海造地!挖土机的声音一日比一日清晰了。

我们的海快消失了,而与之相生的传统习俗也将荡然无存了。

“没有海,龙舟何用!”有村民愤慨地说出这样的话。

我痛心的是:先是摒弃了我们美好的宝贵的生活环境,再是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那下一个又会是什么呢?

我想知道,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为什么很多的文化遗产、大量的传统建筑,在人类经意或不经意间就消失了?

我想知道,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长此以往会不会带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

文化遗产的留与存,其意义关乎未来,真正的发展,不能摒弃历史,而是应当在历史上发展起来的。

泉港区只是个小地方,小到没有人会在这里谈治理、讲环保。衷心希望社会有关部门能给予重视。;

首发散文网:://.san.net/subject/125441/

作文八:《正在失去的“地方”》3100字

地方新闻网站经过11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重要的网络传播平台,在坚持正面新闻报道,积极参与和支持地方建设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全国性商业网站不断加大力度进军地方的背景下,地方新闻网站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地方网站面临混战

从2000年北京千龙网成立之日起,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拉开序幕。11年来,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均建立了三级网络新闻传播体系。地方新闻网站在各自行政区内的优势,长期以来是相当稳固的,可由于自身机制和体制的限制,地方新闻网站在过去十年只是保持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增长,仍不足以全面应对市场竞争。

最早对地方市场进行开拓的商业门户网站是搜狐。2000年开始搜狐就在全国各地设立分站,雄心勃勃将业务扩展开来。但随着地方新闻网站的逐步发展,搜狐的地方战略一度受挫,最终全线收缩,目前只保留了上海、广东等少数几个地方站。

从2006年开始,腾讯以每年一家地方站的发展速度,分别发布了大秦网、大渝网(重庆)、大楚网(湖北)、大闽网(福建)等,进入2011年以来,腾讯在地方上的动作突然加大,先后发布了大粤网(广东)和大豫网(河南)两个地方站,这显示腾讯在地方的扩张脚步有所加快。

与腾讯逐步蚕食的策略有所不同,新浪采取了遍地开花的方式。2011年以来,新浪借力微博推广,在地方门户业务上也进行了大力开拓,意图通过进军地方,保住其第一中文门户的地位。

目前腾讯除开设了“大”字系列的七家地方站外,还有上海、北京、江苏等几个地方频道;而新浪也在地方开设了六家分站,拥有另外几个地方频道。腾讯和新浪的地方站均突出为当地“第一生活门户”,对新闻门户的说法讳莫如深。打开他们的地方站,刊登的也都为地方新闻,时尚和生活类内容占主要篇幅。从表面上看,它们的业务与地方新闻网站并无太大冲突,但深入思考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过去十年中,地方新闻网站的主要功能是网络新闻传播平台,其发展方向是新闻传播的专业化和权威性。在2009年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工作启动之后,地方新闻网站的平台化和服务功能备受瞩目。新闻网站要想走向市场,从市场中获取收益,必须在深耕主业的基础上,向其他更便于市场操作的领域进军。可就在地方新闻网站纷纷进行调整之时,商业门户却来抢生意了。

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生活类内容和服务功能很明显是未来的利润源,从新闻传播平滑升级到功能齐全的地方综合门户,本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商业网站的介入,却使得留给地方新闻网站的时问和空间大大紧缩了。商业网站的新闻业务,在政策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但目前已完胜各新闻网站;而新闻网站并不擅长的生活类内容,在商业网站的强势介入下,未来还能有多大发展,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换句话说,商业网站的地方分站,其存在的根基是新闻网站未来的发展空间,如新闻网站不直面严峻现实,奋起反击巩固阵地,未来将面临深刻的危机。

危机在前没有退路

根据测评,腾讯地方站目前在其总访问量中已超过10%,新浪地方站在新浪总访问量中也占有5%左右的份额。从硬性指标来看,腾讯和新浪的地方站根本不落后。从软实力来看,腾讯和新浪的策略是联合地方传统媒体,成立合资公司运营地方站,将利益与各方绑起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因此,说地方新闻网站有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

腾讯和新浪的地方站不做跨地区的新闻,而是在当地合作媒体的支持下做本地新闻,并投入更大的力量开拓生活类服务内容。这是个很巧妙的安排,目标明确,本地化特色突出。而反观地方新闻网站,在新闻上大多贪图大而仝,坐拥本地化优势却并没有善加利用。很多网站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家立足全国的综合性新闻门户,背离了本地化特色,做不好实属必然。

地方新闻网站的最大优势之一是本地化,离开了这个前提,即是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了。过去的新闻网站什么都想做,面面俱到,却什么也做不好。有新闻资源,做不精;有生活类内容,少人问津;有各种应用,形同虚设。很难见到一家地方新闻网站能同时拥有几个以上的精品栏目,多是打造一两个精品就没了后续动静,在产品体系上无法连贯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强劲发展。

地方新闻网站未来要逐步进入市场,以平等身份参与竞争,但市场因素有其自有的运行规律,商业网站进军地方,正是给地方新闻网站带来的最大意外。根据市场反馈,腾讯地方站已开始抢夺新闻网站原有的广告份额,有些地方新闻网站的广告客户已逐渐流失过去,给新闻网站的生存造成了一定压力。在一些商业网站还没有进驻的省份,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

各大网站之所以近几年对地方市场极有兴趣,反应了他们对本地化在认识上的转变。固有的观点是,互联网没有边界,新浪在北京的网页可以被仝世界看到,无所谓本地化。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有些事情离开本地化是办不成的。如市场前景广阔的城市生活类服务、LBS地理定位等,一个很长的业务链,都需要靠本地化策略加以实施。

新闻领域目前的态势是,四大门户占据主要份额,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和人民网等,也牢固占据主要位置,地方新闻网站与之相比弱势明显。新华网和人民网在全国各省都开设了地方频道,中新网甚至把地方频道开进了县一级。所有这些,再加上商业网站对地方的进军,有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促使搜狐和网易等商业网站也快速跟进,形成地方门户混战大潮。

地方新闻网站,应该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混战有充分认识,及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调整,从机制、战略、方向、人才、运作模式等方面充分完善自身。地方门户争夺战的目的,是对潜力无限的地方市场进行无情瓜分。在这场争夺战中,地方新闻网站应占据主角位置。因为对地方新闻网站来说,前方已没有退路,唯有放手奋力一搏。

直面竞争尚有可为

在强力竞争来袭的局面下,未来地方新闻网站的处境会很困难,却也并非没有机会。关键问题是,地方新闻网站要正确认识竞争的性质,肯定其正面意义,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直面挑战。万不可寄望于政策调控和行政手段干预,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唯有修炼自身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地方新闻网站的体制和机制改变起来非常困难,距离完全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这个群体缺乏竞争,没有在市场的环境中摸爬滚打,很难拉出去迎战商业网站。虽然在某些省份,不同的新闻网站之间还是有一些竞争的,但终归是茶壶里的风暴,竞争双方都找错了对手,激不起太大波浪。如今真正的竞争就要来了,这既是挑战,也是考验地方新闻网站根本素质和生存能力的重大机遇。

地方新闻网站拥有很多资源,业务资质,信息来源,电子政务,便民服务等,很多都是商业网站并不具备的。但在考虑市场的问题时,既不能过高估计自身实力,也不能对自身毫无信心。地方新闻网站的新闻资源是命根子,前些年某些网站却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商业网站,这就是种没有自信的表现,对自己手握资源的价值,认识不够充分。

另一方面,近两年各团购网站兴起,它们在建立地方站的时候却刻意回避地方门户,这也是不正常的。地方门户的本地化优势很明显,团购网站与之进行合作本身就是天作之合。但通过接触之后,团购站却发现利益分歧太过严重,遂放弃了合作的计划。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在市场层面的短处,切不可摆出 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应虚心学习各种市场化操作手法,为全面走向市场打好基础。

当前的形势已很明显,商业网站就是要在地方传统势力范围站稳脚跟,搞好卡位工作,为将来的团购、游戏、LBS、销售等市场拓展打好基础。地方是新闻网站的核心利益、生存空问,应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加大投入,有序调整自身适应市场,在巩固新闻传播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主动出击,直面竞争,争取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作文九:《正在消失的中国的传统文化》900字

正在消失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端午节,到中医,再到龙的传人,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乞丐,在一路伸手乞讨的同时,又把自己的饭碗、筷子等一些生活用品到处乱扔,等到需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该去哪里找回来呢?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逐渐发展的同时,居然忘了自己是谁?而且还把自己潜在的财富,拱手乱扔。韩国佬拣走了端午节和中医,小日本拣走了龙,他们像得到宝物一样珍藏了这些被中国所丢弃的财富,要知道这样的财富不是一日就能生成的啊!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呀!

下一个被抛弃的将会是什么呢?作为中华大国的国民,我们该做些什么吧?我们怎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传统文化的消失?一个没了传统、没了信仰的民族将是多么可怕!   传统文化正在城市中消失

90高龄的南怀瑾先生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这位著作等身的老先生学养极其深厚,对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卜天文、拳术剑道及儒释道等均有研习。昨天下午在一场题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讲座中,南怀瑾与沪上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传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长袍”的文化力量

多年来,南怀瑾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老先生笑言:“我这一生走南闯北,不管去哪里,总是一身长袍。”而这一身“中国标志”在关键时刻还帮了南怀瑾不少忙。据说他有次出访美国,在通过旧金山海关时,带的几大箱草药让海关官员产生了怀疑,但长袍在身的南怀瑾仪态慈祥,随行人员指着他对官员说:“这位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现代的孔子。”关检人员立即恭恭敬敬地将他们放行了。对此,南怀瑾感慨良深:“衣冠文物素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代表日本文化的和服实际上是我们三国时从吴地传到日本去的,舶来品尚且成为他们的国粹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当今社会逐渐丢失。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我们现代人守住和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太少了。”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人生中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很重的压力,这是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种心态。“而且现在的孩子,倒是数理和英文都不错,反而是古文底子差,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是亟待增强的。”

作文十:《我们正在忘却的传统文化》1900字

我们正在忘却的传统文化

新周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可以依稀地看见。可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减少,他们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上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秩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似乎都比道德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忙。

四书五经

从前的书生,15 岁前要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于心,几乎都是一群“拜经教徒”,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绝望。

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后,已经没有多少人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

任侠之气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是荆柯、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

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再不见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的女子。

高晓松在《青春无悔》里,这样幽幽地写道,从小就接受教育要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

从来没有年少轻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读再多的金庸、古龙,也不管用。

匹夫有责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多座大山。《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

于是,我们坚持不再长大,看日本漫画,穿满身口袋的阔脚裤,口号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

年方十几岁的那一拨孩子,耳濡目染的是这一代人放任自流、无限延长的青春期,他们怎么知道责任感是何物呢?

诗词曲赋

如果20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开始接触古典诗词之美,这是不是有点迟了?《全唐诗》有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 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 9000多首,这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背的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如何让我们爱上浩瀚诗海呢?不

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幅度地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涉江采芙蓉”、“袅情丝吹来闲庭院”、“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滋养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心灵或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

琴棋书画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

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一定要考级,下棋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

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唯美的形状。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

“孔融为什么让梨?”

“因为大的梨是坏的。”

那个固执而陈腐的孔融,如果听到现在的孩子这样回答,肯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是的,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20世纪90年代的孩子被教导: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几乎从懂事开始就置身于竞争中,天生就是达尔文主义者。

没人会感激孔融。当整个社会开始认同“谦逊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时,中国古人那种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没了。

民风民俗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获得的野趣,也被逐渐稀释。

20世纪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

在他们看来,传统的东西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