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化学试题 > 《不自由毋宁死》800字|自由毋宁死

《不自由毋宁死》800字|自由毋宁死

时间:2019-09-12 09:13:3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不自由毋宁死》800字

不自由,毋宁死

[美]帕特里克•亨利

1、基础积累:

钦佩    缄口不语  沉湎   陷阱   桎梏  祈求    虚无缥缈   拯救   镣铐    铿锵

袖手旁观: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  2.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 二、重点难点:

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巩固练习 四、学习过程

(一)简介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演讲家,美国《人权法案》的主要执笔者,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各抒己见:

2、这次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三)课文研习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演讲思路。简要归纳每一小节大意。(讨论) (1) (2) (3) (4) (5)

2、亨利的演讲充满了激情,表现了高超、机敏的技巧,很有鼓动性和说服力。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一下你的体会。(讨论)

3、从课文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段落进行演讲。

(四)拓展练习

请针对“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侵华历史的丑行”,写一个演讲稿的结束语。注意运用排比、反复、反问、呼告等手法。(至少用两种)

作文二:《“不自由,毋宁死”》4700字

自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英美一直未能如其所诺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英美两国陷入一场"情报门"的诚信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质疑美英两国是否为了"师出有名"而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

美国媒体首先披露了布什总统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援引假情报,指控萨达姆政权从非洲国家获取核武器原料铀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大跌。55%的受访者表示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误解了有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甚至有38%的受访者认为布什政府是在有意地误导公众。1

而在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凯利的意外身亡使"情报门"事件愈加纷繁复杂。一直致力于报道重大新闻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因为披露这个事件而成为国际传媒界头条新闻报道的对象。事情的缘由是,2003年5月29日,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安德鲁・吉利根援引一名"匿名英国高级情报官员"提供的消息说,英国政府可能授意对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武器报告"添油加醋",加入了"萨达姆45分钟内即可部署生化武器"的说法。这一报道引发了布莱尔政府和BBC之间极其严重的"口水战"。7月上旬,英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国防部特别顾问、武器专家凯利承认曾与吉利根见过面。凯利本人于15日接受了英国议会下院的"严厉质询",承认自己曾与吉利根进行私下交谈,但始终否认自己是上述报道的主要消息来源,而BBC对此也一直未加证实。7月17日,凯利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自杀身亡。BBC在20日证实,凯利就是该公司有关报道的主要消息来源。8月11日,英国大法官赫顿勋爵组成专门的调查小组对凯利之死进行正式的独立司法调查。

"凯利事件"的悲剧来源是BBC对英国政府"添油加醋"夸大战争理由的公开指责。这并不是历史上BBC与英国政府的首次冲突。BBC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唯一的公营性电视台,公司总经理和总编由政府任命,经济收入主要靠征收电视广播执照费和国家资助。由于大部分的资金来源是老百姓,BBC在报道原则上一直坚持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成立仅仅10年,BBC就因一名前德国一战潜艇艇长的广播事件与当时的英国政府发生了争执。2从那之后,BBC就一直受到历任政府大臣的定期炮轰,指其要么是"激进左派的温床",要么是"狭隘的保守派恐龙"。伦敦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认为,这次的凯利事件与"历史上它与政府之间的其他冲突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管谁在台上,BBC总是会去惹他们"。3

在对外政策上揭露并批评政府,媒体往往需要冲破重重禁锢,付出极大的勇气和代价。BBC"吃着皇粮数落政府"的胆识不禁引发了我们对西方媒体与政府关系的思考。显然,这种关系比我国媒体与政府"步调一致的和谐关系"4来说要复杂和难辨得多。而说西方媒体完全依附或完全独立于政府都是失之偏颇的。

监管与合作--"拴在皮带上的狗"

事实上,传媒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传播行为和政府行为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件,前者利用一定的媒体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传播,后者为了解决利益冲突、维护政府集团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传播行为早于政府行为,"但当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构建起来时,传媒即开始了国家化、政治化的行程,始终受控于政府。"5"掌权者必须知晓影响其价值观的威胁与良机;运用新闻传播手段避开威胁,守护良机--换句话说,新闻媒介是社会控制的机构。"6

所以我们便不难理解英国传播学学者戴维・巴勒特(David Barrat)在《媒介社会学》中所言,即使在传媒自由程度较高的国家,传媒"也像一条拴在长皮带上的狗","新闻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神话,即为了树立民主的形象由政府编造的神话。实际上没有一个政府--无论它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能允许大众媒介免受某种形式的规定或限制而自由发展"。7

除了政府对媒体的监管之外,媒体本身也可能在信息源的依赖、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方面自觉维护政府以及其政策的制定。杰克・卢尔(Jack Lule)在其新著《新闻与神话》(Journalism and Myth)中指出,新闻报道倾向于肯定现状和维护当前的社会共识。8"特别是主流媒体,它们倾向于加强主流价值观念和权势阶层的观点。这不是因为它们听从雇主的命令,而是因为它们自己认同于那些价值观念。"9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乔姆斯基(NoamChomsky)在《制造一致》(《ManufacturingConsent》)中也强调,媒体根本上不是挑战现存秩序,而是在社会上为权势阶层"制造一致"。10

冲突与对立--"用黑色的眼睛来寻找光明"

在西方,新闻媒体一向被认为具有挑战权威的传统。新闻记者敢于质疑甚至反对政府所制定的种种政策,其中也包括外交政策。这次英美两国"情报门"事件就是由新闻媒体发难,使两国政府陷入假情报的尴尬之中。

西方新闻媒体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是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分不开的:

从政治文化的传统上说,西方的政治文化是一种参与性政治文化,自上而下的个人主义和为群体服务的公共精神表现为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西方社会对当政者可能滥用权力保持警觉态度,把媒体看作是与政府抗衡的另一个权力中心。1928年,英国作家马克莱利把报界称为"第四权力"(the fourth estate);1958年,美国作者卡特称报界为"政府的第四部门"(the fourth branch of govemment)。他们都把媒体当作制约、抗衡政府的力量,是"影子政府"。人们认为,媒体的监督(watchdog)作用是重要的政治制衡手段,一个与政府保持对立的媒体即使从短期看可能不利于政策,但从长期看,对健康的政治是有好处的。

从思维方式上看,记者一向被认为有反传统、反权威、挑战权势阶层的倾向,即有些政府官员指责的"自由派偏见"。有人对记者的政治偏向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在选举投票、堕胎、同性恋等国内社会问题和对外援助问题上采取"自由派"立场。凯利事件的主要报道人安德鲁・吉利根"虽然多次揭政府的疮疤,但他本身无党派,同事称他不过是个费尽心思去挖掘新闻而惹来麻烦的人。"11

从工作性质和特点上看,媒体与政府就容易产生对立:新闻媒体以曝光作为使命,而政府则有意操纵信息流动。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认为,官员和媒体的目标迥然不同,政府官员要培育一项政策直到它可以经受政治攻击,而媒体的目标是不论政策是否会受到损害都要得到新闻报道。

对于一个具有政策意义的新闻事件,政府和媒体做出反应的动机往往截然不同:政府的反应首先是消解性的,即试图将其纳入已有政策架构;而媒体的反应首先是扩散性的,即尽快地向广大范围传播出去。沃尔特・李普曼曾说:新闻是"四处搜索、永不停息的探照灯,它将一幕幕的黑幕曝光。"12媒体与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因为政府总是企图掩饰决策过程中的分歧,希望报道有利于自己;而对媒体来说,正是决策过程中冲突的一面才值得注意和渲染。

媒体的操守--"不自由,毋宁死"

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个极其重要而又极为复杂的话题。固然,认为西方的新闻界与政府的利益永远对立、从不重合的看法是错误的;而认为媒体运作惟政府马首是瞻的看法同样不正确。媒体和政府永远都是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只是与我国相比较,西方的媒体具有更大的主动性。

让我们回到"凯利事件"来仔细分析:"凯利事件"是媒体与政府矛盾冲突激化的结果,凯利是死在政府和媒体角力中的非职业化操作之中。凯利曾对记者表示,在他被迫卷入英国政府和BBC关于伊武器"造假"争执后,他整个人就感觉被"放进了绞肉机里"一样,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13政府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弄虚作假并企图控制舆论。代表凯利家人和记者吉利根出席司法调查聆讯的律师们以"骗子、恶霸、伪君子"来指责英国的国防大臣。14对于BBC来说,它明文规定不能根据单独匿名消息源刊登报道,而其记者只根据一个消息来源发布重大新闻,并且报道中有严重不严谨的地方。如吉利根一再称援引的是英国"高级情报官员"提供的消息,而事实上凯利只是一名生物武器专家,在英国情报部门中没有任何头衔和职位。这既间接酿成了惨剧的发生,也多少影响到BBC多年来创下的"客观、公正"的声誉。

但是,我认为BBC在这场惨剧中可以基本不负责任,它在揭露真相时的胆识足以弥补它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任何信奉不受威胁的新闻界在健康的民主社会中的角色的人,都应该坚决支持和捍卫BBC试图做的事情--调查公众是否在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理由上受到误导。"英国西敏斯特大学传媒系教授斯蒂芬・巴奈特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单一消息来源的做法辩护。他在英国报纸《卫报》上撰文说,在国防和安全这些容易触犯保密法的领域中,记者很难找到愿意开口讲话的消息人士,但这些领域又特别需要新闻监督。15

因此,BBC的独立性是没有任何理由受到威胁或伤害的。BBC董事长加文・戴维斯宣布:(如果)"保护了BBC公司80年的体制应该被完全抛弃掉,由一个外部机构来代替,这必然会使BBC的事业一落千丈。"16

弥尔顿在1644年的《阿雷奥帕吉蒂卡》中阐述了出版自由的观点:"虽然各种学说流派可以随便在大地上传播,然而真理却已经亲自上阵,我们如果怀疑她的力量而实行许可制和查禁制,那就是伤害了她。让她和谬误'交手'吧,谁看见过在自由而公开的交战中,真理会一败涂地呢?"17的确,新闻界的独立性对其可信度而言绝对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独立性,就注定灭亡。"不自由,毋宁死",这句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英雄帕特里克・亨利所曾引用过的希腊格言仍然可以作为BBC和其他媒体所遵循的圭臬和操守。

注释:

[1]固山《半数美国人认为政府误解伊情报布什支持率大跌》查于新华网2003-07/13。

[2]小刀《BBC特立独行由来已久》查于中国新闻网。

[3]牛道斌《英政府与BBC的激烈冲突》见《世界新闻报》2003年7月28日第56期。

[4]张桂珍编《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5]唐娟《传媒、政府、政党--对近代欧美国家传媒与政府关系之演进的历史考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6][17]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等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7]戴维・巴勒特著赵伯英等译《媒介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版。

[8][12]吴惠连《美国新闻界纵论》载于《美国研究》2002年第3期。

[9]范士明《美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及其舆论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10]范士明《"CNN"现象与美国外交》《美国研究》1999年第3期。

[11]中和《BBC记者吉利根--屡与政府交手的揭疤人》《海外星云》2003年第24期。

[13]《英媒体公开凯利遗言:感觉被"放进了绞肉机"》载于《北京晨报》2003年7月21日。

[14]《英报称政府、BBC和凯利本人都有错》查于大洋网2003-09/27。

[15]《证实凯利是其报道消息来源BBC遭到媒体群斥》中国新闻网2003/Jul。

[16]《新闻独立权受威胁政府因凯利事件将惩罚BBC》中国新闻网2003-07/28。

作文三:《不自由,毋宁死》800字

束缚,扭曲了天性,是人与动物莫大的悲哀。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国王,热衷于聆听树林里一只金丝雀的歌声。那个歌声婉转动听,恍如天籁。于是国王想:”如果把它抓到皇宫里来,他不就可以天天为我歌唱了吗?“几天后,可怜的金丝雀耷拉着翅膀,被关在镀金的鸟笼中,那鸟笼是多么华丽,那食物时多么美味,可他却中就丧失了歌唱的心情,在自由的束缚与天性的扭曲中痛苦的死去。

试问,此情此哀,于我们人不也一样吗?

有道是“不自由,毋宁死”。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释怀,也是心灵的解脱。

如今,“虎爸虎妈”等词被炒得火热,他们的孩子在鞭策之下,显得有多威风,索菲亚十六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中演出,路易莎十岁就被誉为"音乐神童",但作为同龄人的我却认为他们毕竟是可悲的。他们在幕后所承受的痛苦就如囚笼中的金丝雀一般。旅途中,露露也要在严厉的妈妈的监督下在宾馆里练习小提琴。而好动好玩毕竟是孩子的天性,不是吗?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在《五猖会》中记叙父亲让他再看会前背诵书本的一段,可谓剥夺了孩子的天性。

若是我,一定要选择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绝不做一个用种种心灵的痛苦换取父母眼中所谓的成功人。

想这群同龄的孩子,一出生就要被父母定好人生道路,该往哪条路上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与公园里被喂食的动物又有何异?

于是乎,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考虑,无疑应挣脱这枷锁,《中原镖局》里的赵家三小姐赵艳翎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诸多原因,她从小被父亲要求博古通今,知书达理,而不允许像两个姐姐一样外出护镖,更不允许她习武练剑,可她偏偏只爱练剑,于是每天一个人偷偷跑到林子里练。为此她甚至与父亲三番五次的斗嘴,倔强而又固执地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最终,父亲终于被他打动,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她,她也因此成为一代侠女,走出了人生之路。

从赵艳翎身上可看出,种种枷锁终究是可以挣脱的,只要有一颗强大执着的心,一种倔强的骨气,反抗的勇气,就足以改变命运,创造未来。

不自由,毋宁死。让孩子们“野”吧!

初三:张艳

作文四:《不有趣,毋宁死》3400字

一个红白相间的玻璃柜里,一阵小型的龙卷风正静静肆虐。你可以用吸管吸一口,但小心“吸”醉。   这个“威士忌龙卷风”是Sam Bompas和Harry Parr的一个新项目。威士忌被增湿雾化成蒸汽,并在负气压的作用下扭曲旋转。雾化的威士忌酒味更浓,也更容易让人醉倒,因为酒精会直接进入肺部的血管而不是经由肠胃吸收。   Sam和Harry自称“果冻商人”。果冻是他们最有名的产品,尤其是那些以著名建筑物为模型的果冻—黑樱桃香槟口味的圣保罗大教堂、紫罗兰覆盆子葡萄酒口味的泰姬陵、多种口味混合如彩虹般的马德里Barajas机场……这些果冻不仅口味富于变化,也比普通果冻更加富有弹性,建筑物凝重坚固的形态和果冻轻盈颤动的触感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   但他们并不只是做果冻。Selfridges百货公司的屋顶曾经被他们用伦敦地标建筑造型的巨型蛋糕变成一个迷你九孔高尔夫球场,还变成过一个热带风情的屋顶人工湖,人们在湖里一边划船一边喝酒用餐。他们做过靠嗅觉引导的迷宫,以及高达10米的巧克力攀岩墙。他们的客户既有亨氏这样的食品公司,也有LVMH这样的奢侈品牌,还包括巴比肯艺术中心这样的文化机构,甚至英国首相府也是他们的顾客。   他们在2007年成立的公司Bompas & Parr到现在不过7个人,2009年时年收入大约25万英镑,如今年收入接近100万英镑。   Sam和Harry十几年前在伊顿公学的管弦乐队里认识,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他们决定要一起做点事情,“我们最初只是想在夏天弄点好玩又有创意的事情来消遣。”那时Harry经常在家里做饭请朋友去玩,而他做的果冻尤其受欢迎,于是他们想在伦敦最有名的美食市场Borough申请一个摊位,专门卖果冻。Borough市场拒绝了他们的申请,但他们通过在一些活动上免费派送果冻获得一些零星的订单,开始了最初的生意。   但他们很快发现一个麻烦。   他们想买一些精美的古董果冻模具,但这个市场被收藏者占据,价格太高,他们买不起。两个年轻人想出一个疯狂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D打印。那时3D打印还是最尖端的技术,“用途也很‘严肃’,比如打印特殊形状的飞机零件。”Sam说,“而我们用它来做果冻模型。”   Harry的专业背景这时派上了用场—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建筑,制作模型是基本功。一个3D打印的果冻模型成本大概要150英镑,但也还是比购买古董模具便宜。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个承载创意的媒介。   接下来的“建筑果冻盛宴”,成为Bompas & Parr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2008年的伦敦建筑节上,他们向建筑师们发起比赛,邀请他们来设计果冻模具,寻找“终极果冻建筑师”。“做果冻在那个时候可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人们大多觉得那是孩子的食物,原料也没什么好处,甚至还有人觉得恶心,但是我和Harry都觉得果冻里有一些神奇的东西。”Sam说,“我们想到,给果冻加上点派头,就有可能吸引很多人。”   曾经做过PR工作的Sam花了几个星期四处奔走,游说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来参加这个活动。对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关键在于找准不同人群的诉求点。”Sam说。   这个比赛最后吸引了近百件作品参赛,其中包括普利兹克奖得主Richard Rogers和Norman Foster这样全球顶尖的建筑师—他们都是一个建筑基金会的成员,Sam用为基金会筹款打动了他们。伦敦最热门的米其林三星餐厅Fat Duck的主厨Heston Blumenthal正在做一个名叫《盛宴》(Feast)的电视节目,Sam在一个讲座上拦下他,用自己的果冻为这位主厨提供创意。比赛最后吸引了近百件作品,Heston在最后宣布奖项的宴会上揭晓结果,并亲手呈上得奖的果冻。“当这个活动最后变成食物大战,一群建筑师在果冻里混战一团,我们就知道我们做到了。”Sam说。   正如他们所希望和预计的,建筑果冻盛宴得到了无数的媒体关注。最初不被看好的果冻现在成了优势,在这个极度细分的市场,Bompas & Parr没有竞争者,并且迅速积累起经验、名声、客户以及各种资源。   然而Sam和Harry并不是希望以卖几个果冻来谋生,对他们来说,这始终是一门“兴趣生意”,有趣和创意是一切的基础。   “我们最好的点子都是激烈地吵出来的。”Sam说,“比如让世界上最顶尖的建筑师来做果冻。”Harry觉得这个主意“看上去有点傻气”,但它同时也创意十足,在建筑节相对严肃的氛围里也显得轻松生动。   他们不仅仅提供简单的食物或者宴会,而是对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体验进行整合设计。   这两个年轻人都有着快速的学习能力。这既包括几个人如何在几千人的活动后清理场地这种恼人却现实的问题,也包括在不同项目里的研究和项目后的自我总结。Sam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第三个原因,前两个是“有好创意”和“了解顾客诉求”—每个项目他们都会到图书馆和餐厅研究,确定主题并寻找灵感。   Bompas & Parr的项目分成两类。一类像建筑果冻盛宴这样完全是他们自己觉得有趣想做的事情,对于这样的项目,他们可能会寻找赞助商,另外门票也是一个收入来源。另一类则是由客户主动找来的任务,比如去年梅赛德斯希望在伦敦时装周上合作。   Sam和Harry的想法是一个“最酷的”汽车餐厅,既契合梅赛德斯汽车制造商的身份,又有让自己发挥的空间,因为“在开车的时候吃东西往往都是凑合,打包的汉堡、薯片、瓶装饮料……我们要把汽车餐厅变成一次热辣的体验。”     他们向食物味觉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了解驾车时的环境或是环境音乐的高低音对人的味觉有什么影响,不仅菜谱、菜单经过特殊设计,餐厅里的灯光、声音、气味和空气湿度也都与不同的灯光艺术家、嗅觉专家、音响师合作,制造出一个从心理和生物上都有利于放大用餐者味觉体验的环境。   当用餐者沿着一段40米的抛光大理石路面进入餐厅,灯光随着车的前进而闪烁,一队侍应生踩着轮滑送上食物,餐厅墙上挂着一组4幅的摄影作品—4个手里拿着可乐、炸鸡等快餐的健身运动员—这组摄影被命名为“食道四骑士”,象征着人类两个截然相反的贪欲:方便又美味的食物和健美的身材。   这被定义为一个艺术项目。有人把这对搭档称作食品设计师,有人觉得他们是宴会策划人,也有人认为他们是艺术家,《独立报》甚至把他们选入“影响英国未来艺术的15人”名单。   他们的多数“作品”都像这样,有一点玩乐,有一点艺术,还带着一点Geek的技术实验味道。这一对十几年交情的朋友有着完全不同却正好互补的特质。Sam是更多和人打交道的那个,而Harry更多关注实现的过程和技术,负责如何把那些古怪的点子变成现实。和财务数字打交道的人也是Harry。Sam甚至记不太清一年有多少收入。   比如Sam想了个“金汤力云”的点子—把酒雾化成云,只要走进云里,呼吸就是喝酒。Harry知道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一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有头绪要如何实现。直到他和一位处理极端环境的医生合作,才想出办法如何利用加湿器雾化金汤力酒。除此以外,他还必须和爆炸专家一起确保这易燃易爆的气体不会炸起来。这个点子最后变成一个名叫“酒精建筑”的pop-up酒吧,花5英镑在酒吧待上一小时,就相当于喝了一杯厉害的烈酒。   这个项目后来衍生出一些不同的版本,比如“威士忌龙卷风”就是在它的原始基础上改造的,它的设计背景是Sam在大学时学的专业:地理。   公司里现在除了这两位创始人,还有厨师、建筑师、专业技术人员和平面设计师。他们大概同时准备着五六个项目,其中一个建筑项目位于爱尔兰,不久的将来可能还会因为帝亚吉欧的项目来到中国。他们也出售果冻模具,承接模具定制,推出过一些零星的商品在Selfridges这样的商店销售,还出版了三本书(其中两本由Heston协助出版)。   但Sam和Harry没有引入财务投资的计划,更没有想过是不是有一天会卖掉这家公司。   即使对于客户送上门来的项目,他们也很挑剔。“我们对很多人说No。我们只想做那些自己老了之后仍然会觉得牛的事情。如果这件事缺乏趣味,我们就不会做它。”在他们看来,只要你有足够好的创意,生意自然就会来。   至少有一件事是他们确定想做的—自有果冻品牌。“现在的商店和超市里没有什么好的果冻,而我们知道怎样做出好产品,也有了一定的品牌,我们会很高兴看到自己的果冻出现在货架上。”

作文五:《不自由,毋宁死》5400字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

帕特里克•亨利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

2.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演讲是一门艺术。有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连下数城;也有人单枪匹马,面对众多敌人,慷慨陈辞,结果竟化敌为友;而陈胜当年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天下便能风云呼应,这其中的原因,虽然主要是因为客观因素,但也不能说与他的那篇“演说词”毫无关系。

一场成功的演讲,仍是一枝神奇的枪,一柄锋利的剑。而一场成功的演讲,又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

二、简介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与之相反,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演讲思路

1.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首先,演讲稿的内容、风格要根据对象、场合,甚至演讲者本人的一些特定情况而定。用美国演讲专家多利斯•莎劳夫的话讲,即演讲稿既要适合你,又要适合他,同时,还要适合当时的场合以及规定的时间。

所谓适合你,是说演讲稿正好适合演讲人的年龄、身份、气质以及特长等。否则,不仅会影响演讲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弄得人啼笑皆非。比如你是一个中学生,却偏偏要你去演讲一篇老成持重,带有严重教训口吻的演说词,你试试看?再比如你是一个饱经沧爽的成熟老练的长者,那么,你去对一群天真活泼的青年作一次情绪激昂、甚至不合自己身份的演说试试看?这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演讲稿一般来讲要适合演讲人。像1987年曲啸的题为《我的路》的演讲,就非常适合演讲者本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以及气质。这次演讲的听众是大学生和大学里的老师们。而演讲者本人就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他把自己的遭遇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呈现在听众面前,深深地打动了听众。正因为这篇演讲稿准确地把握住了演讲者本人的身份以及其它一些特定的情况,所以,它隽永动人,易于接受。

所谓适合他,适合场合,这也是写演讲稿时必须考虑的。比如你对一批山区的老农演讲,却不断地使用着“是可忍,孰不可忍”之类的文言句子,那么,尽管你的拳头握得再紧,你的声音提得再高,但听众的表情反映恐怕也只能是一片茫然。而像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瑞典斯得哥尔摩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题为《我在美国的日子》的演讲,尽管它文气十足,讲究优美,但由于它适合到会的听众,适合当时的环境,所以,被认为是一篇著名的演说词。 总之,演讲稿的写作,一定要注意它的适合性。只有适合“你”的,才能易于表达,表达得更好;只有适合“他”的,才容易被人接受,取得应有的、更好的效果。

其次,演讲稿一定要有充沛的感情,有较强的说服力。当然,二者在一篇演讲稿中有时允许有所偏重。如果是一篇呼吁性的演讲,由于要考虑到它的煽动性,可以偏重于充沛的激情;如果是一篇辩论性的或是一篇劝导性的演讲,由于要以理服人,所以,它可以偏重逻辑性、论证性。不过,如果能将二者统一在一篇演讲稿中,则更好。

像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便可以说是一篇富于激情,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演讲稿。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仅在演讲的当时便获得了数次的热烈掌声,而且,它至今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使我们缅怀先烈,痛恨敌人,时时想起闻先生的音容笑貌。

最后,演说词的写作还要注意文学性、技巧性。为了使演说词写得生动、形象,人们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甚至有时采用通篇用比的手法。

为了加强演说词的感人效果和说服力量,还可以在文中适当地采用排比、反问和重复等修辞手法。

2.根据演讲稿的写作要求,看看本文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1)这次演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十分注意策略,采用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方法。

(2)演讲一开始,他先对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表示了钦敬。接着话锋一转,说明自己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并非不敬和冒犯,而是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很自然地转到坚持斗争、反对妥协的观点上来。

亨利对议会中主张和解的保守派的心理了解得十分清楚,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心理倾向,批评他们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然后,以“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领起,详尽陈述求和的历史事实与大兵压境的严峻现实,逐层批驳和解妥协的思想,用连续的问句启发人们从对经验的回顾中判断未来,呼吁人们“再也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了”,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反复强调“必须战斗”,“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接下来针对“力量太单薄”、不能与强敌“抗衡”的畏惧心理,分三层展开说理。先说力量并非指日可待,等待的结果是束手就擒;次说利用自然条件,发动民众为正义而战,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我们;最后说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别无选择!

随着演讲的逐步展开,亨利的语调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激烈,感情越来越高昂,直到最后,以“不自由,毋宁死”的警句表达了誓为自由而战的坚定决心,将整篇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学生选择语段演讲

1.教师指导

亨利的演讲表现了高超、机敏的技巧。他谙熟口语表达的特点,使用大量的排比、呼告、设问、反问,以及感叹、长短句交错等表现手法,强化了听觉效果。例如,最后一段就连用了六个反问句和设问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他为了强调形势的紧迫,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可我们的请愿受到轻侮;我们的抗议招来了新的暴力;我们的哀求被人家置之不理;我们被人家轻蔑地一脚从御座前踢开。”通过这一连串的排比句的运用后,作者接着又采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和重复句:“假如我们想得到自

由„„假如我们„„假如我们„„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必须战斗!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作者“诉诸武力”的思想和理由表达得异常鲜明,异常坚定,异常有力。最后,文章又来一连串的责问和反问:“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到我们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不自由,毋宁死!”由于排比、重复、反问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这篇演说词咄咄逼人,气势酣畅。

2.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有体会的语段进行演讲,小组交流,并进行评点

3.全班交流

[相关资料]

北美独立战争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一18世纪,北美洲成为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争夺殖民的地区。在北美洲,法国人建立了新法兰西(包括圣劳伦斯河流域下游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处);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

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贫苦的劳动人民,也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者,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美的黑人。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詹姆士城。1620年,一批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船来到北美,建立了普利茅茨殖民地。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政策。英、法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掠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英国在北美接管了加拿大,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存七年战争前,英国虽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的航海法、贸易法、工业法,限制北美殖民地经济的独立发展,但当时英、法矛盾甚于英国和殖民地的矛盾,英国还要利用北美殖民地的人力、物力来抵抗法国,因而执行不力。北部殖民地商人通过与西、法所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走私贸易,获利甚巨,促进了北部殖民地工商业的发展。七年战争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全面加强控制,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王室产业,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并征收重税,严厉缉私,限制殖民地人民的经济活动。18世纪60年代,英国颁布《糖税法》、《印花税法》、《唐森德税法》等法令,严重地损害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从1619年弗吉尼亚建立议会起,各殖民地相继成立议会,与英国相抗衡,l765年9个殖民地举行抗议印花税大会,掀起反抗怒潮。

18世纪70年代,英国进一步执行高压政策,1770年波士顿惨案发生。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颁布了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诸如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1772—1774年,各殖民地普遍成立通讯委员会,领导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

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和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系的决议,继而通过《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同时向英王呈递请愿书。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和康科德,殖民地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次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时,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战争进行了8年。到1781年10月,美、法联军

攻下英军最后据点约克镇,独立战争基本胜利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北美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它是由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独立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如大陆军的总司令G•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人T.杰弗逊、外交家B.富兰克林、文化战士T.潘恩。

在战争过程中,大陆会议制定了邦联条例,1781—1787年,13个州组成了邦联国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它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1786年,爆发谢司起义,使资产阶级和奴隶主震惊。他们决心强化中央政权,保护有产者的经济利益。1787年,在费城秘密地召开制宪会议。在会议期间,大州和小州的代表经过争论,同意每州均选出两名参议员;在蓄奴制问题上,北部资产阶级对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也作出了重大妥协,默认奴隶制存在,在征税及分配众议员席位方面,南部黑奴均以3/5的人口计算,最后制定了宪法草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8年6月,由9个州批准生效。

根据宪法,美国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制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对宪法不附载任何权利法案感到不满,掀起抗议运动,由此增加了宪法前10条修正案,于1791年12月,经11个州批准生效。其中,以《权利法案》著称。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4月,华盛顿就任美国首届总统。1792年连任。l789—1791年问组织了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外交上亲英,控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国务卿T.杰弗逊派主张维护国内人民民主权利,同情法国革命,组织了民主共和党。1793年,华盛顿在欧洲列强联合干涉法国革命时,采取中立政策。1794年11月,联邦政府和英国签订了损害美国主权的《杰伊条约》。亲英和亲法成为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在外交政策上的分野。在内政方面,联邦政府制定关税条例,建立银行,稳定经济,但实行不利于贫苦人民的偿还国债、州债的办法,并征收国产税。当西宾夕法尼亚农民因抗缴国产酒税而举行起义时,汉密尔顿亲自率领部队前往镇压。1798年,联邦党人I.亚当斯政府颁布了4项摧残人民民主权利的法令,其中《客籍法》是为驱逐来自法国和爱尔兰的侨民而制定的,《镇压煽动叛乱法》规定对总统或国会以言论、文字“意图中伤”或“加以轻蔑诋毁”的人予以惩处。这些措施激起人民群众的愤慨。联邦党由此声誉衰落。

1801年,由民主共和党T.杰弗逊任总统。杰弗逊政府废除了上述4项法令,削减开支,减轻税收,取消了酒税,鼓励农产品出口。1803年,从法国手中购买了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英国一直不甘心丧失北美殖民地。英舰在公海上继续拦截美国船只,强制征用美国海员。为维护航海自由,1812一1814年美国第二次发动了对英战争。除海战外,优势在英军方面。1814年8月,英军曾攻占华盛顿首府,焚烧总统府及国会。1814年12月,英、美在今比利时的根特签订和约。这次战争使美国得以摆脱英国在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渗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作文六:《不自由毋宁死》500字

不自由 毋宁死 什么是自由?

我认为:广义讲,自由就是不受自然界的约束、不受某种事物的限制。

狭义讲,(1)在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2)不受法律、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家庭的拘束和限制。

(3)不受道德、思想、舆论的制约。

第(1)条的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第(2)、(3)条的自由,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道德的谴责的。

以上是我对自由的理解,有人讲:不自由 不如死。试问您要的是哪种自由???

我以为:人应该像一颗杨树的种子,父母将你带到这个世上,并将你植入她们精心筛选的沃土中,日夜守护、使其生根发芽,渐渐的抽出幼枝。她们根据你的习性,耐心的为你浇水、施肥、剪枝,使你不断的茁壮成长。父母的呵护下不知不觉的你出调成一棵小树,她们和周围的人们都在为身边的这棵小树雀跃。期望她成为栋梁之才。她们和他们都知道,这棵小树长大后,会给大家遮阳、避雨,还能防风固沙。活

着的时候,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死后将自己的身躯变成木材继续奉献给社会,造福于人类。真所谓: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注:1、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2、古人云:没有不对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子孙。

故,不能一味的追求“自由”。

作文七:《不自由毋宁死》4400字

不自由毋宁死

作者:张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