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化学试题 > [《女娲精神的失落与启示_女娲神话浅析》5600字]女娲的神话故事

[《女娲精神的失落与启示_女娲神话浅析》5600字]女娲的神话故事

时间:2019-11-04 09:34:36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女娲精神的失落与启示_女娲神话浅析》5600字

大 众 文 艺

女娲精神的失落与启示

──女娲神话浅析

徐丽云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文化医学基础系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女娲是华夏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性大神。女娲精神源远流传。但在后世神话体系中,女娲的形象一度被改造,弱化成第二性,处于从属地位。这正是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并被取而代之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一流变过程及其因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女娲;创世女神;精神;母系社会;父权社会

女娲是华夏上古神话中的女神,她的伟大功绩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在父权文化色彩十分浓重的中国神话体系里,女娲神话自古相传却被扭曲。女娲作为创世女神的宇宙权威形象正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性格单一、专司人类繁衍的温顺母神。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一流变过程及其因缘进行分析。

天。《淮南子·览冥训》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洪荒时代的惨象:天塌地陷,水火成灾,禽兽啮人。就在人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女娲挺身而出,承担起拯救人类的重任。女娲不但生前为人类造福,死后还让自己的肠子化成十个大神,为人类守护着广阔的原野。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上古初民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可以这样认为,女娲是原始社会中广大劳动妇女的化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缔结婚姻,制作乐器,繁衍后世:为了繁衍后代,女娲让阴阳两两结合。正因为如此,女娲又被后人拜为送子娘娘。

二、母系氏族的辉煌

由此可以看出,女娲是我国神话中的一位女性造物大神。她智慧超人,创造了人类,繁衍后代。这一形象,其实是上古初民的图腾崇拜和母系社会的生活情景在神话中的反映。

母系社会是最早的氏族社会。在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自然假定本氏族是由一位老祖母繁衍而来。于是原始神话中的始祖神往往是一位女性。女娲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的女性祖先。在甲骨文中“帝”字是天神“上帝”的专称,卫聚贤认为:“人类由女子生,故崇拜女子生殖器。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多有三角形如‘▽’的花纹,即是崇拜女子生殖器的象征。由三角形后演变为上帝的‘帝’字。”[1](P19)这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代表至高无上天神的“帝”字,最早与生殖有关,因此人类最早的始祖为女性,大约是可信的。

在始祖神话中,最早的始祖母的孕育,通常与性欲无关。早期原始人并不了解性与生育有直接关系。在图腾文化中,通常是述世界的荒诞、无序、阴暗、冷酷、血腥和暴力,借此来揭示人性的黑暗和丑陋。这造成了余华死亡叙事大量的荒诞描写。

另外五年的牙医生涯,也是造成余华20世纪80年代作品冷酷和阴暗的重要因素。如他在《现实一种》中对山岗被一群医生瓜分的描述,笔调冷酷、阴森到了极点。人在这里变成了任人肢解的“物”,丝毫引不起肢解者的同情和恐惧。

综上所述,先锋文学的时代氛围、童年经历、卡夫卡等共同构成了余华笔下多“暴力”“死亡”叙事的影响因素。90年代以后,当余华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文坛之后,当他以充满宽容、温情的眼光去看待世俗百态时,仍然喜欢将“死亡”“暴力”作为他写作的重点,就不难肯定上述因素对余华影响之深远。

注释

①朱艳婷:《余华作品涉及的西方死亡叙事特点》,《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②邢建昌、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③余华:《活着》前言,《余华作品集》(一),第2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④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第28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⑤余华:《自传》,第384页,《余华作品集》(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⑥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第98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任亚芳,河南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平顶山教育学院中文系助教。

一、创世女性大神

在上古神话中,女娲是作为一位创世大神形象源远流传的。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功劳上达九天、下到黄泉,被人们尊称为伟大的人类母亲。关于女娲,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

抟土造人:后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就是说天地开辟后,大地上还没有人类,于是造物神女娲就抓把黄泥捏成人的样子,然后吹口气就成了活生生的人。但是一个一个地捏毕竟也太麻烦了些,所以女娲就干脆牵了根绳子于泥中,举以为人。

炼石补天:除了抟土造人,女娲的另一伟大功绩就是炼石补和孤僻的个性。也许,余华20世纪80年代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世界的不信任感、畏惧感就萌芽于他童年时的这种生活。

其次是“文革”的影响。当余华稍微长大一些时,“文革”正处于高潮,血腥、暴力、荒诞、混乱无处不在,它对少年余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字报”上常有人身攻击、语言漫骂,昨天还是亲人、邻居和朋友,今天就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这使余华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性产生了怀疑。

拥有如此童年记忆的余华,使余华对世界、对他人失去了信任感、亲切感。而且正值青春期的余华又遇上了20世纪80年代的叛逆气息和怀疑精神,这样便形成了这一时期余华创作面貌的冷酷、阴暗。

卡夫卡的影响。当余华1984年开始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他最初的作品时,他不过才20岁出头。在他极为关键的文学探索期,遇上了英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句话:“宁可读拜伦的一句诗,也不要去看一千本杂志。”这句话使余华的阅读有了经典意识。余华读过很多经典作家的作品,受到很多著名作家的影响。在接触余华作品的过程中,结合西方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死亡叙事和西方的死亡叙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最大。

卡夫卡笔下独特的艺术世界使余华感到极度震惊。卡夫卡展现在余华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世界。它不服从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抛弃了日常生活的理性逻辑。独特的荒诞手法牢牢吸引住了余华。让余华最为惊叹的是在卡夫卡的《乡村医生》里的那匹马,“他想让那匹马出现,它就出现。他不想让那匹马出现,那匹马就没了。”⑥在卡夫卡的艺术世界中,一切游戏规则都失去了其理性色彩。卡夫卡的出现,打破了余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文学模式和文学概念。他开始重视非理性世界的叙述,描

83

始祖母与其图腾神交感而受孕。他们又往往将这一能力与神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在早期的神圣殿堂里供奉的祭祀对象往往是女神,这便是原始人从女性生育能力的崇敬而生衍出来女神崇拜,也是母系社会存在的重要观念形态。

与生育崇拜相伴随的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与艰难。在母系社会,妇女在当时的物质资料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在生产技术极其落后的条件下,氏族的生存全凭劳动力的强弱和多少去获取生活资料,因此,人丁兴旺、人口繁衍非常重要。在这样的时代,女性在人类生存活动中是挑大梁的角色,再加上群婚制和杂婚制的习俗,女性就自然而然成为“掌门者”。女娲形象就是这样一个氏族社会生活的反映。

向男性的背后。

文艺评论

五、失落的启示

生殖崇拜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繁衍过程的认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母性崇拜发生在母系氏族时期,曾为女人赢得了极高的地位。进入父权社会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认识却并没有超越生殖功能的范畴。随着男性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此时,女人的生育功能并不能使她们获取平等地位,相反,女人的特殊生育功能成了男权社会压迫女人的切入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女人沦为了生育的工具。当女娲形象被改造,神格发生倾斜,以生育神作为其神格的基点时,在现实中,与之对应的是生育成了女人生存的价值和中心,她们在生育功能之外的求生存、求发展的巨大潜力被人们(包括女人自己)否定,这正是被改造后的女娲与女人的共同悲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的历史与技术发展史息息相关。男女的体力差别曾使女性居于明显的劣势,但技术可以消除男女体力上的不平等。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为女性提供了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当今的社会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享有平等教育权的女性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社会的承认;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女性逐渐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她们面临着新的社会角色的转换,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新的依托。在这种情况下,对自身认识上的局限成为女性解放的主要绊脚石,观念的革新是女性解放的第一要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娲或许能给我们以精神启示。女娲集中体现了对女性力量的肯定和赞美,是对“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的腐朽观念的否定。神话是现实的曲折反映。从女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早期女性显出的力量。

到了父权社会后,人们却习惯于以弱者的标准规范女性,将柔弱与女性气质等同起来。这种观念贬斥女性的力量,把女性引向被动、客体的地位。这导致的恶劣后果是使一般女性认为自己天生就不如男性。更可怕的是,男权社会将弱者的名义强加给女人,接踵而来的便是要求女性成为男性“强者”的陪衬,从而使女性的独立性丧失。因此,女性要真正实现自我价值,首先应充分肯定自身的力量,以自信积极的心态参与人类的创造活动,而女娲造人补天的壮举不正是对女性的赞颂与讴歌吗?当然,女性解放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要树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而全面提高妇女素质也是女性解放的必备条件。女性解放任重而道远。

三、创世女神的失落

无论是造人、补天治水,还是制定婚姻,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创世大神女娲的本领和业绩。然而,在华夏的神谱中,女娲形象产生了变异。我们看看女娲是如何被改造成第二性的神类的。

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据《淮南子·说林篇》记载:“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在华夏族接纳女娲这位女性大神的时候,不甘心让女娲有这么多的功能。因此,他们用这则神话故事说明,女娲之所以能生很多的人,是女娲与男性神祇共同造人的结果。之所以对女娲造人的神话做出这种修正,主要是想让男性大神抢夺神话世界最前列的几把座椅!

男神们对女娲神圣功劳的抢夺并没有到此为止。在把女娲改造成第二性的神的“创意”中,最为拿手的还是把女娲嫁了出去,让她成为伏羲的妻子。在汉代以前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之间毫无关系,女娲忙着补天造人,非常独立。

从以上有关女娲造人神话的改造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如下演变轨迹:女娲独立生殖──女娲与诸神、群婚生殖──伏羲与女娲对偶生殖。第一阶段,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至上地位毋庸置疑,神话反映出母系社会生殖观念中女性被视为第一性也是唯一者的现实;第三阶段,伏羲虽与女娲共同生养人类,但前者居主后者居次则显而易见。第二阶段可谓一、三阶段之间的过渡,此时女娲居主的地位虽未改变,但男性辅助女性参与人类生殖的作用开始被承认。而以上三个阶段,又恰好反映出先民对性与生育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从无知到有知的发展过程。生殖观念上男性缺席必然伴随女性地位独尊。这种先于“两性对偶生殖”意识的“女性独体生殖”观念,恰恰是“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精神内核。而把女娲嫁作伏羲妇,不能不说是女性地位的转折点。

四、父权社会的崛起

为什么女娲这位曾经如日中天的女性大神会被改造成这幅模样呢?这主要是因为华夏女性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更进一步地说,是因为华夏社会发生了变化。

华夏族进入到父权社会。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分工产生后,男子在生产中处于主要地位。“因此,必须废除母权制,而它也就被废除了。”[2](P11)恩格斯认为,废除母权制,建立父权制是人类所经历的最激进的革命之一,但这个革命并不困难,并不需要侵害任何一个活着的氏族成员。父系氏族就这样产生了。

父系氏族产生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即家长制家庭。这是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经济的发展为稳定的一家一户式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从而结束了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失去了第一性的社会角色,而变成了社会生活中的第二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明确地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2](p11)换句话说 ,父权制产生以后,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男女不平等。

到了阶级社会,由于私有制的产生,这种观念继续发展甚至加剧,男权思想开始了长达几千年的统治。现实生活中,男女职能和地位的分化,必然反映到人们所创造的神话中去,并在其主要神话人物身上折射出来。这样看来,女娲在华夏神谱中所发生的改变就是很自然的了。

女娲精神的衰落,表征着女性走向社会历史舞台的边缘,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创世大神的女娲,是远古先民心目中力量的化身,她化生人类,炼石补天,是人类力量的源泉。而在后世神话中,女娲的形象一度被改造、弱化成第二性,处于从属地位。这正是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并被取而代之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在现实社会,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男性与女性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极,女娲精神的发掘将为女性充分实现社会与个人价值,并最终获得自身的解放提供借鉴,这也正是女娲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德保.神话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静之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陈世珍.众神的起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4]王德恒,张宝树.造神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山海经全译[M].袁珂译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6] 王孝廉.岭云关雪(民族神话学论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徐丽云(1977—),女,江西省赣州市人,硕士,赣州卫生学校讲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作文二:《作文女娲造人》400字

女娲造人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在就在盘古刚开天辟地的时候,有一位女神诞生了,她的名字叫女娲.

这位女娲娘娘可和神话里的女娲娘娘不一样,她可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石匠,大地的万物基本上都是她雕刻出来的。有一天她看到天上的鸟儿是成双成对的,树上的松鼠也是成双成对的,心里感到有一点孤单。她忽然想到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同类,可单单就是自己没有同类,为什么不创造一个更自己一样的生物呢?说干就干,女娲娘娘从山上拿了一块大石头,按照小溪边自己的样子雕刻着,不一会,一个机灵的小人就诞生了,女娲双手合拢施法,小人马上就有了生命,不停地向女娲叫:“MOTHER,MOTHER.”女娲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而且这种小人和那些低等动物不一样,一眼看上去就感觉特别得聪明,还刚诞生就会说英语,女娲娘娘一直想让这种生物覆满整个大地,就一直不停地工作,可是力不从心,小人总是达不到女王想要的那个数量,想了很久,灵机一动,不如让这些人类自己雕刻自己,她只要施法就可以了,这样果然省事,人不一会就覆满了整个大地。

可是人总是要死的,然到还要重新制造吗?所以女娲要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繁衍,从此以后人越来越多,最后管理了整个世界!

作文三:《作文女娲补天》800字

女娲补天

我们蛇口人都知道海上世界有一尊庄严而美丽的雕像——女娲补天。

这尊雕像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雕工精细、图案精美。远远望去,这尊雕像不但高大,而且雄伟,大约有5米多高,宽2米多。走近一看,她的眼睛明亮传神、脸庞(páng)清秀、体态匀称。只见她从容地托着一块巨石,目光坚毅,神情凝重。

雕塑家把女娲雕刻成人首蛇身,上半身没有穿衣服,下半身是蛇尾巴的样子,蛇尾巴上布满了我数一辈子也数不完的鳞(lín)片,就像穿山甲的鳞片一样,一层一层的,井然有序。蛇尾巴是缠绕在一起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团白云堆在一起,又好像一堆乱麻互相缠绕。女娲手里托着一块巨大的石头,表情十分严肃,仿佛非要把破了的天空补起来不可。

石头上有避雷针,夏天,避雷针就一直在那儿尽情的享受舒服阳光和清新的雨露,还可以遥望大海和繁华的香港。可惜冬天,避雷针就只能呼吸令人感到发颤的寒风了。只有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避雷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避免雷电劈倒这神秘的雕像。

听说“女娲补天”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有一次水神工共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被打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bēng)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柱子折断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kū)窿(long),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liè)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折下一只大乌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补天的传说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女娲不屈不饶(ráo)的精神鼓舞了中华民族的万千儿女。她象征了美丽、智慧和勇气,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才干。

作文四:《作文女娲造人》300字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万物生机勃勃,一片兴旺。山川秀美,草木葱茏。各种野兽在森林里自由奔走,无数飞禽在空中自由飞翔。

可是,这个世界上却没有人类。

这时,一个女神在大地上出现了,他叫女娲。

女娲在大地上行走,放远望去,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她总的世界好像缺少了什么,自己也非常孤独。

有一次女娲在黄河边游荡,河水映出了他的倒影。他突发奇想,于是用黄土和黄泥照着自己的倒影你一个个小东西,女娲个这些小东西取名为“人”。这些小人一落地,就有了生命,他们在女娲的周围跑来跑去欢快的叫她“妈妈”。女娲高兴极了,她捏呀捏呀,捏了许多,实在太累了,于是拿了一根绳子在泥水里中挥舞起来,奇怪的是,绳子溅起了的点点黄泥,竟也变成了一个个的人。女娲把他们分成男女两类,让他们自由结婚,时代繁衍下去。

从此,人类诞生了。

作文五:《女娲造人作文300字》1400字

女娲造人作文300字一:女娲造人补天(328字)

盘古氏去世以后,天地间一直是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后来不知到经过了多少多少年,才出现了一个人类的始祖,名叫女娲天氏。这个女娲氏是个女的,他一个人孤独生活在天地之间,感到太寂寞了,就想造出一批人来,跟她一块生活。

有一天,女娲氏用水和好了一大堆黄泥,用黄泥捏起泥人来。她一会儿捏个男的,一会捏个女的。说也奇怪,女娲氏捏好了一个,向泥人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放,这泥人就变成了一个会跑会跳会说会笑的话人。捏一个,活一个。捏两个,活一双。她捏多少,就活多少。他们成群结队地围在女娲氏周围,吵嚷跳跃。

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母系氏族社会里由一个老祖母担任氏族公社的首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采集食物、烧制陶器、养老托幼等工作,主要由妇女来担任。

女娲造人作文300字二:女娲造人的故事(361字)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那里生机勃勃,有很多的小生命。有一天,天上来了一个女神,名字叫做女娲,她独自走在河边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她觉得那好象少点什么?

她坐在河边,看着水中自己的样子,她想到:怎么没有我这样的小生命呢?她抓了一把黄泥,照着自己的样子,做了一个象自己一样的小泥人,她把小泥人放到地上,她做的小泥人既然活了起来,她很高兴,小泥人也很高兴。小人们高兴的叫着:“妈妈,妈妈!”,小人们又说:“妈妈,妈妈,我叫什么?”女娲看他们很象“人”,就回答到:“你们就叫人吧!”“哦,我们是人,我们有名字了,哦。”小泥人们高兴的叫着。

在这之后,女娲又造了娶嫁等习俗。为了让人永远生存下去,女娲用“生孩子”来让人生存下去。就这样,我们人永远生存了下去,直到现在科技发达,有大多数的国家和人类的今天。

就这样,女娲的故事永远流传了下去。

女娲造人作文300字三:女娲造人新编(353字)

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那时,神的女儿——女娲经常到凡间来作客。她与鸟儿一起歌唱,与花儿一起舞蹈,与凡间的生物成了好朋友。

一次,动物们召开了一场歌唱比赛,邀请女娲做评委,女娲欣然答应。歌唱比赛开到一半,大家兴趣正浓,可天空却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女娲和她的朋友赶紧跑,想避雨。女娲跑着,脚底下飞溅的泥点子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小生物,而且跟着女娲跑,还“妈妈、妈妈”叫个不停。

发娲很惊奇,问道:“你们是谁?”小生灵回答道:“我们是人,感谢你创造出我们,我们愿为您付出一切。”女娲于是和人交了朋友,人类的生日到了,女娲想送给人类一个礼物,于是她向神讨了一颗仙丹,将它捣碎后撒向大地,人类吸入了气体,便有了男女之分,可以婚配生出小孩,人类非常感谢女娲。女娲看着大地越发繁荣热闹,高兴得眉飞色舞。从此,她更加喜欢凡间了。

女娲造人作文300字四:女娲造人(309字)

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对未知的事物的想象却是无限的。

天地混沌初开,世界有了生命,可人是从何处而来的呢?人们不知道,他们就猜想,或许是一位神人用泥巴捏的吧,这个神人叫什么呢?干脆就叫她女娲。那么,这位女神又为何捏人呢?一定是看见那一片片莽莽榛榛的原野,感到荒凉寂寞了吧。女娲为什么会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呢?估计是她来到上个池子旁边,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并且池了旁边有许多黄泥,便突发奇想,抟土造人了吧。

就这样一个个提出疑问,又接二连三的给出想像的解答。问答环环相扣,既出乎意料之外,又符合情理之中。于是,世间有了人类,人类分为男女,男女自己配合,配合创造后代……于是,我们不得不对古人丰富合理的想像竖起大拇指。

作文六:《女娲精神的现代价值和意义》2600字

女娲精神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作者:江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