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化学试题 > 我心中的语文1000字【《我心中的语文》5700字】

我心中的语文1000字【《我心中的语文》5700字】

时间:2020-01-13 09:24:14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我心中的语文》5700字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一):

语文是充满神秘的金字塔,让人不懈探索。小说中的精品,总会是很含蓄的表现某一中东西,而又不明确的说出来,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就像充满神秘的金字塔,让人不懈探索。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十):

我心中的语文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星期六,星期日,泡上一杯淡茶,坐在椅子上,捧着书,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让我体验人生哲理,畅游语文词海,走向华丽殿堂。伴着清茶,慢慢咀嚼,果然唇齿留芳。

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智慧学者。学生犯错时,不会伤自尊批评,或者想出各种摧残幼苗心志的教育手段,拉去狠k,逼着学生承认错误,再当做班里的反面教材,来告诫我们不该犯同样的错误。而是会耐心地和学生讲解道理,让同学们明白不改正错误的后果会有多严重,并让同学们互相监督,让我们能够学会正确的看待事情的好坏,不误入歧途。并让我们学会努力,给予我们微笑和鼓励,让我们微笑的应对每一天。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踪迹,只是不曾被我们发现。这样才能表现出语文的特点,爱上语文吧!它使我们明白生活的道理;它使我们明白古人的智慧;他使我们收获很多知识。这世界只有我要学,没有要我学。让我们在语文世界中畅游吧!

细雨初下,绵绵的雨在遥远的天际构成一处灰蒙蒙的雾,远方的景在飘渺的雾中若有若无。这时,伏在家里最明亮的窗子旁,品一杯清茗,手释一卷汪国真的诗词,我开始欣赏远方神秘的天穹。遥远的天空啊,似乎也如我一样经历了世间的坎坎坷坷,浮云无力地漂浮、流浪,与悲伤的我遥相呼应。我开始对生活失望,对生活淡漠。但是,当我翻开《汪国真诗选》,我被诗人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的诗风吸引了。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一句朴实但又激昂的话语深深激荡了我的心。是的,我要飞翔,我要努力地绽放。多谢您,汪国真,抚慰了我的心;多谢您,语文,让我认识了汪国真。     语文是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翻开语文书,我总会被那动人的情节那美丽的词藻所吸引,一口气读完文章后,慢慢品味,发现它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令人神往。

生活如一张白纸,而作为手上拿着七彩画板的我们就要用自我的双手去装点这张白纸。而这七彩的画板,就是语文。我们能够用红色绘出快乐的喜悦,用橙色点下心中的感动,用黄色装点青春的快乐,用绿色勾勒旷达的胸怀,用青色擦拭忧郁的困惑,用蓝色描绘淡定的心境,用紫色渲染浪漫的气息这就是语文。她能够使白茫茫的一片挥洒得五彩斑斓

栖居在诗意的海洋中,语文让我懂得了生活,享受了生活,更学会了生活。语文,始终如一地完美了生活。

春风化雨般的教诲,循循善诱般的启迪,这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语文老师。

春风送暖,而天空却是透明伤感的蓝,像裸露着伤口的孩子,彻心彻肺地疼痛。我的思绪回到了《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最让我心痛的诗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这个愿望他真的实现了吗?带着些许的遗憾和无奈,他义无反顾地走了,不曾回头。背后,我的泪悄然滑下,落在了亚洲铜上,为他叹息。语文,让我理解了海子,却挽不回他那颗毅然决然的心。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九):

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的语文老师十分的幽默,据我四年学习生涯总结的经验,要想学好一样东西,兴趣越浓学得越快越好。语文课总是能生动搞笑,他在课堂上冒出的幽默经典的话语,总能让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慢慢的同学们就爱上了枯燥的语文课,也渐渐的不再害怕其它课程。上作文课的时候,语文老师有着让同学们久久沉浸想象中无法自拔的讲解魅力,

在欢声笑语中简单学会写作,可简单攻破同学们最怕写作的老大难题,可在考试当中扣分最严重最严重的作文上赚到更多的分数,考得更理想。

语文如一泓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让我如花儿般绽放;语文如一缕微风吹拂我丝丝的长发,让我如彩蝶般翩翩起舞;语文如一米阳光温暖我冰冷的手,让我有足够的力量把握此刻。语文如诗,如画,如酒。我心中的语文,就是在生活的海洋中诗意地栖居。

从幼稚园开始接触语言这类童书,上方简短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生动搞笑,从此我便爱上语文。步入小学,语言改为语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插图、妙趣横生的对联,精彩的寓言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小学六年的语文,为我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动搞笑的文学世界。使我明白;语文不仅仅仅是书上的资料,而是整个世界,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在大街上,商店名‘情有独钟’一个成语是语文,‘钟’写出了商店商品,新颖别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五福临门事事顺,吉星高照步步高。对偶的手法,整齐顺口。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的真谛为所有真谛之总和,她大可大到覆盖整个疆土,小可小到连针眼都能穿进。这就是我心中的语文,简单中又不失复杂的韵味

首先我们要用豁达的胸怀包容一切,要明白世间是有爱的,存在真情的,不能总认为我们所生活的是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到处都是欺骗,到处都是虚伪,到处都是阴暗,要明白爱的真谛;之后,我们要用自我的心灵去感知一切,用我们的心去了解他人,感动他人,安慰他人,用爱去净化心灵,使之变得更完美;最后,我们还要感悟人生的道理??从朱自清的〈匆匆〉中明白了时光的匆忙消逝;从毛泽东的〈长征〉中感受到此刻生活的珍贵;从高尔基的〈童年〉中懂得了亲情的大爱无边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八):

所以说,语文亦难,亦简单,关键是用我们的心去包容,用心去感知,用心去感悟     一日,我问语文:你是什么?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五):

她如此般得神奇,给人无限遐想,而我们不能总看到别人创作出来的作品发出感叹,我们要自我去争取,去努力。所以,我们要有一根金手指,用自我的双手去创作。但要创作她说着简单,做着可就不容易了。

语文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让人百看不厌,一本书,一篇故事,每看一便,就会有新的见解,就会有新的感触,故事情节高低起伏,用文笔体现出来,让人看了又看,百看不厌。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三):

我心中的语文

我心中的语文

栖居在诗意的海洋中,语文让我懂得了生活,享受了生活,更学会了生活。语文,始终如一地完美了生活。

细雨初下,绵绵的雨在遥远的天际构成一处灰蒙蒙的雾,远方的景在飘渺的雾中若有若无。这时,伏在家里最明亮的窗子旁,品一杯清茗,手释一卷汪国真的诗词,我开始欣赏远方神秘的天穹。遥远的天空啊,似乎也如我一样经历了世间的坎坎坷坷,浮云无力地漂浮、流浪,与悲伤的我遥相呼应。我开始对生活失望,对生活淡漠。但是,当我翻开《汪国真诗选》,我被诗人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的诗风吸引了。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一句朴实但又激昂的话语深深激荡了我的心。是的,我要飞翔,我要努力地绽放。多谢您,汪国真,抚慰了我的心;多谢您,语文,让我认识了汪国真。     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智慧学者。学生犯错时,不会伤自尊批评,或者想出各种摧残幼苗心志的教育手段,拉去狠k,逼着学生承认错误,再当做班里的反面教材,来告诫我们不该犯同样的错误。而是会耐心地和学生讲解道理,让同学们明白不改正错误的

后果会有多严重,并让同学们互相监督,让我们能够学会正确的看待事情的好坏,不误入歧途。并让我们学会努力,给予我们微笑和鼓励,让我们微笑的应对每一天。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五):

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智慧学者。学生犯错时,不会伤自尊批评,或者想出各种摧残幼苗心志的教育手段,拉去狠k,逼着学生承认错误,再当做班里的反面教材,来告诫我们不该犯同样的错误。而是会耐心地和学生讲解道理,让同学们明白不改正错误的后果会有多严重,并让同学们互相监督,让我们能够学会正确的看待事情的好坏,不误入歧途。并让我们学会努力,给予我们微笑和鼓励,让我们微笑的应对每一天。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踪迹,只是不曾被我们发现。这样才能表现出语文的特点,爱上语文吧!它使我们明白生活的道理;它使我们明白古人的智慧;他使我们收获很多知识。这世界只有我要学,没有要我学。让我们在语文世界中畅游吧!

语文是一杯酒,当你喜爱它时,它是无比的美味;当你厌恶它时,它又如一杯苦涩的酒。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热爱语文吧,语文又是一扇门,是一扇引领我们走向更丰富的生活的大门。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七):

语文如一泓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让我如花儿般绽放;语文如一缕微风吹拂我丝丝的长发,让我如彩蝶般翩翩起舞;语文如一米阳光温暖我冰冷的手,让我有足够的力量把握此刻。语文如诗,如画,如酒。我心中的语文,就是在生活的海洋中诗意地栖居。

语文如一泓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让我如花儿般绽放;语文如一缕微风吹拂我丝丝的长发,让我如彩蝶般翩翩起舞;语文如一米阳光温暖我冰冷的手,让我有足够的力量把握此刻。语文如诗,如画,如酒。我心中的语文,就是在生活的海洋中诗意地栖居。

语文,能够让我描绘那如银河般的瀑布;能够让我表达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心;能够让我感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对人民的关心呵护;能够让我感受到烈士英雄们那颗熊熊燃烧的爱国心。

细雨初下,绵绵的雨在遥远的天际构成一处灰蒙蒙的雾,远方的景在飘渺的雾中若有若无。这时,伏在家里最明亮的窗子旁,品一杯清茗,手释一卷汪国真的诗词,我开始欣赏远方神秘的天穹。遥远的天空啊,似乎也如我一样经历了世间的坎坎坷坷,浮云无力地漂浮、流浪,与悲伤的我遥相呼应。我开始对生活失望,对生活淡漠。但是,当我翻开《汪国真诗选》,我被诗人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的诗风吸引了。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一句朴实但又激昂的话语深深激荡了我的心。是的,我要飞翔,我要努力地绽放。多谢您,汪国真,抚慰了我的心;多谢您,语文,让我认识了汪国真。     春风送暖,而天空却是透明伤感的蓝,像裸露着伤口的孩子,彻心彻肺地疼痛。我的思绪回到了《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最让我心痛的诗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这个愿望他真的实现了吗?带着些许的遗憾和无奈,他义无反顾地走了,不曾回头。背后,我的泪悄然滑下,落在了亚洲铜上,为他叹息。语文,让我理解了海子,却挽不回他那颗毅然决然的心。

春风化雨般的教诲,循循善诱般的启迪,这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语文老师。

细雨初下,绵绵的雨在遥远的天际构成一处灰蒙蒙的雾,远方的景在飘渺的雾中若有若无。这时,伏在家里最明亮的窗子旁,品一杯清茗,手释一卷汪国真的诗词,我开始欣赏远方神秘的天穹。遥远的天空啊,似乎也如我一样经历了世间的坎坎坷坷,浮云无力地漂浮、流浪,与悲伤的我遥相呼应。我开始对生活失望,对生活淡漠。但是,当我翻开《汪国真诗选》,我被诗人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的诗风吸引了。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一句朴实但又激昂的话语深深激荡了我的心。是的,我要飞翔,我要努力地绽放。多谢您,汪国真,抚慰了我的心;多谢您,语文,让我认识了汪国真。

一日,我问语文:你是什么?

从幼稚园开始接触语言这类童书,上方简短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生动搞笑,从此我便爱上语文。步入小学,语言改为语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插图、妙趣横生的对联,精彩的寓言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小学六年的语文,为我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动搞笑的文学世界。使我明白;语文不仅仅仅是书上的资料,而是整个世界,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在大街上,商店名‘情有独钟’一个成语是语文,‘钟’写出了商店商品,新颖别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五福临门事事顺,吉星高照步步高。对偶的手法,整齐顺口。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是一杯酒,当你喜爱它时,它是无比的美味;当你厌恶它时,它又如一杯苦涩的酒。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热爱语文吧,语文又是一扇门,是一扇引领我们走向更丰富的生活的大门。

所以说,语文亦难,亦简单,关键是用我们的心去包容,用心去感知,用心去感悟     语文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让人尽情遨游。枯燥无味的暑假里,不妨拿本名着,一头钻进书中,在108将中看好汉在三国群英会中看智慧在孙悟空驱除妖魔中看正义在金陵十二钗中看人生。一部部名着,栩栩如生的人物数不胜数,靠你细细品味,才会读懂。浩瀚无边的大海啊,你能够尽情遨游。

春风化雨般的教诲,循循善诱般的启迪,这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语文老师。

语文是阳光、雨露,我们是颗颗嫩芽,沐浴着阳光,润吸着雨露茁壮成长,语文是导师、严师,我们是对社会不懂得学生,聆听着教导,明白了人间的是是非非,真恶善美,语文是打开世界的窗口,我们是足不出户的宅女,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语文是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翻开语文书,我总会被那动人的情节那美丽的词藻所吸引,一口气读完文章后,慢慢品味,发现它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令人神往。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十):

所以说,语文亦难,亦简单,关键是用我们的心去包容,用心去感知,用心去感悟     所以说,语文亦难,亦简单,关键是用我们的心去包容,用心去感知,用心去感悟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三):

我心中的语文

语文抒发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对家乡的思念。

原先,语文就如母亲的唠叨,如春风般甜蜜温暖;就如人类进步的阶梯,领着我们向前走去;就如海浪,拍碎了我们那不正确的思想;就如宇宙中那永恒的太阳,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春风送暖,而天空却是透明伤感的蓝,像裸露着伤口的孩子,彻心彻肺地疼痛。我的思绪回到了《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最让我心痛的诗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这个愿望他真的实现了吗?带着些许的遗憾和无奈,他义无反顾地走了,不曾回头。背后,我的泪悄然滑下,落在了亚洲铜上,为他叹息。语文,让我理解了海子,却挽不回他那颗毅然决然的心。

我心中的语文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三):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九):

语文告诉我:我是精神,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我是美景,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是明月青松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海风,吹醒你混浊的大脑的海?;是指示牌,指引你到成功的指示牌。

栖居在诗意的海洋中,语文让我懂得了生活,享受了生活,更学会了生活。语文,始终如一地完美了生活。

作文二:《我心中的语文》3300字

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好文章、好字、书香、健全的人格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带着这份红烛情思,大学毕业的我进入一所初中当起了语文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语文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少的思考,不少的感悟。我常常在想,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呢?什么样的语文才是我心中理想的语文呢?初中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应该收获些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终于,我对语文有了一种更加清晰的认识。我认为通过三年的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一手好文章,给学生留下一手好字,给学生留下一身书香,给学生留下一个健全的人格。

一、给学生留下一手好文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写作水平的高低,一般的能代表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因此,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引起了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要给学生留下一手好文章,除了老师要坚持写作练就过硬的本领率先垂范外,合理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不可缺少。谈几点教学中的体会。1、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他们就会利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就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我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人生,关爱世界,让人生旅途,世界变化,在孩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件件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以及大自然的风花雪月,都训练他们能敏感地从事态表象察觉实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引发思考。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坚持让学生每天写观察日记,写读书感受,写自己的新发现,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使学生在写作中“如同说话一样,心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3、《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很难有第一手的材料,鉴于这种情况,我在班内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可以自由评价。另外,我在班级内还开展听我讲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吧听到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平时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会、学生辩论会、手抄报,观看优秀爱国主义的影片等活动,这就为记事文章收集了材料;鼓励学生假期同家长外出旅游,聆听导游介绍,这就为写游记文章丰富了内容;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习作内容,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4、这些年我还尝试着让学生把读书、写作、自评自改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效果。我所教的学生先后在市乃至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给学生留下一手好字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经常听到语文老师们发这样的牢骚:“我班同学掌握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都不错,就是书写太差,卷子写得一塌糊涂,真是没办法”。“现在学生的错别字太严重了,一篇六百字左右的作文,少说得出现三、五个,真让人头疼。”带着这些疑问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回顾这些年的教学历程,我感到学生的书写问题已经引起教师的普遍关注。现在中考试卷中很多都设置了卷面分,特别是作文阅卷要求卷面整洁、字体美观,文字、格式正确。虽然很多阅卷标准中都强调“切记打及格分、印象分,但从老师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字体规范、端正、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阅卷者往往给予一定的偏爱。因此,书写规范、工整,卷面干净美观,会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像,可使试卷的得分提高一个等次。实际上,在阅卷标准中,书写已经成为一个得分项,从某种意义上说,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尊、尊人的表现,这也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并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重点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逐步让学生的字由规范到美观。

三、给学生留下一身书香

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季节,为学生播下爱读书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少年黄金时代,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积累能量,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引领他们在书海里领略祖国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在书海畅游营造精神家园。读书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我们利用每次家长会、家访的机会与家庭结合、沟通,向家长宣讲全面的质量观,向家长宣传朱永新先生信念——读书能改变人生,激发全体家长关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此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号召家长参与我们的亲子共读的活动。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让学生最亲近和熟悉的榜样来影响和感染他们,让读书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

“多读心中有主,多写妙笔生花”。读书,可以净化心灵,也可以升华人格,产生一种深广的道德境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从读书抓起,和孩子们共同阅读、共同成长,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构建孩子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四、给学生留下一个健全的人格

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需求,更要注重学生的精神需要,要成才更要成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成功比成才更重要,学生除了应获得知识以外,留下一个健全的人格同样重要。因此,新教材中所选的大量文章诣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思想、健全学生人格。面对这许多优秀的作品,如何让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呢?

首先、反复颂读优美文章,让学生感受华美的文辞、领会脉脉的流情的同时,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洗礼。通过颂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渗透其间的情感,领会到文章的真谛。丰富的教材内容,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人”,逐步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塑造自己的人格。

其次、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圣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名言警句,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正面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将课文中有关内容充分挖掘、充分发挥、深入阐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进而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生。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高尚情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诸葛亮的“报先帝忠陛下”的无比忠诚;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追求等等。通过这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通过对教材中人物形象分析,使他们从或善或恶、或奸或忠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于恶;从人物或悲或喜、或败或成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

人格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经常借助主题班会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还引导他们对当前的热点新闻、流行歌词进行评价,培养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语文人格教育,才能拥有健康阳光的下一代。这,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有利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

我心中的语文就是这样的,有语言的熏陶,有精神的滋养,有人文的情怀。它是生活的,是本色的,是丰富的。让走出校园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功底,带着一身书香,面带灿烂的阳光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这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浅论语文教育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作文三:《我心中的语文课》600字

我心中的语文课

语文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中国汉语文文学”,语文的实质是什么?答案则纷纷纭纭,莫衷一是,最权威的观点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是处处都存在的。

听到“语文”这两个字你是什么感觉?是熟悉?是陌生?还是无处不在?记得我从上学起就认识了她,可是,近七年了,我从没有细心思索过。搜索记忆,寻找记忆里的每一个角落„„   可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啊!语文似乎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更是无处不在的!   片段一:进入公园,景区游玩,必定会在草坪、花丛中看见许许多多的装饰和用来告诫人们的牌子,上面会写着:“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或“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的启示,含蓄而又让人接受,处处彰显语文的光芒和魅力。

也许,这就是一堂语文课,一场语文的盛宴。教会了我们应该尊重生命、关心生命、热爱生命的道理。

片段二:在电视上,看到那一条条经典的广告语:“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区区八个字将巧克力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言简意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从另一个层面把爱情的价值提升到足够高度,让人感到爱的永恒。

想到此,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擦亮你的双眼,你会发现,语文课就在你身边的每个角落。

重新审视、看待语文,你会发现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课的范围就有多么广阔。

在人生求学的知识海洋中,语文,就是一个静谧的港湾,她会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帮助你把握正确的航向!

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给你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作文四:《我心中的语文课》2000字

我心中的语文课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应给予学生什么?也许不同的语文教师心目中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我想:让学生既满意又有收获的课堂便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简单而朴实,有趣而快乐,真实而有效,开放而灵动的。

一、语文要返朴归真,文本处理要简洁

中华语言博大精深,教材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讲可学的的知识相当多,教学时不可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舍弃。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在研读中寻找可为之处,舍弃不为之处,并且能扎扎实实地聚集、放大、凸显所“为”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眼”。一方面,要抓住课文中的“亮点”充分挖掘,引导学生去体悟、感受。如《草船借箭》有段话:诸葛亮叫船上的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的,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在这里,诸葛亮的“笑”就是一处“空白点”,教师及时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诸葛亮在笑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纷纷举手,有的说:“诸葛亮是在笑鲁肃胆小怕事,不是大将之材。”有的说:“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多疑,此次必中我妙计!”有的说:“诸葛亮是在笑周瑜(江东小儿,凭你就想用造箭这个借口来算计我,你还嫩的很呢!)”简单一个“笑”字,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升华了学生人文感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其次,教师能够把握文本的整体。把握文本的整体,就是纵向的把握,是深层的整体把握,犹如串珍珠,就要抓住串珍珠的线。一是结构线。即要善于理出文章的结构线索,去皮肉见骨干。二是情感线。即要悟出人物者的情感变化。如《月光曲》中,贝多芬路经皮鞋匠的

家时,说“不,我是来弹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这里其实包含着两条主线:一是明线,贝多芬要为买不起音乐会入场券的盲姑娘弹一首曲子,满足他的愿望;二是暗线,即“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背后浸润着贝多芬对贫苦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教学时,可以抓住“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这条明线展开,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内化,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无比敬意。

二、语文要返朴归真,流程安排要简洁

目前语文课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的现象。那么,该如何给阅读课“减肥”、“瘦身”,实现教学流程的简洁流畅?我们必须学会删繁就简、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繁琐的串联式提问,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特级教师卢雁红就是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的。一条主线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不论发生,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板块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再借助探讨深究、细读推论、听中感悟、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父子的伟大之爱。这样设计,就把教材的线性梳理变成了立体式的整体架构。正应了语文课上的那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三、语文要返朴归真,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简洁

教学方法的功能就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习、完成教学目标,“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还是使用,要具有实效性。而现在的一些公开课,教师不是把劲用在“教什么”上,而是在了“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上投入大量的精力。他们热衷心于选用最“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希望教学能够出彩,结果反而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其实,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在某一种具体情境下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很有成效。所以,教师教学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完全没有必要非要选那些最“时髦”的方法,简简单单才是真,乘法明了的教学方法照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这一方面,一些名家的做法

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教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这些经典的课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好课不是靠茶翻新的游戏、表演塑造出来的,也不是依赖声、色、形俱全的现代媒体包装出来的,而是在读、说、写、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催生出来的。学习语文不是靠烦琐的分析,也不是以来大量机械化的训练,关键是要多读、多背、多写。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学真正回归本位。

最后,我想用薛法根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勉励自己在教育的路上不断追寻和探索:“理想的教育,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而教育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我愿以全部的智慧诠释理想的教育,用自己的生命演绎教育的理想。”

作文五:《我心中的语文》1000字

我心中的语文

语文是一门艺术,懂得语文的人,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丰富多彩,喜欢它的变幻莫测,喜欢它的神秘诱人。对语文,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星期六,星期日,泡上一杯淡茶,坐在椅子上,捧着书,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让我体验人生哲理,畅游语文词海,走向华丽殿堂。伴着清茶,慢慢咀嚼,果然唇齿留芳。

语文是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翻开语文书,我总会被那动人的情节那美丽的词藻所吸引,一口气读完文章后,慢慢品味,发现它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令人神往。

语文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让人尽情遨游。枯燥无味的暑假里,不妨拿本名着,一头钻进书中,在108将中看好汉在三国群英会中看智慧在孙悟空驱除妖 魔中看正义在金陵十二钗中看人生。一部部名着,栩栩如生的人物数不胜数,靠你细细品味,才会读懂。浩瀚无边的大海啊,你可以尽情遨游。

语文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让人百看不厌,一本书,一篇故事,每看一便,就会有新的见解,就会有新的感触,故事情节高低起伏,用文笔体现出来,让人看了又看,百看不厌。

语文是充满神秘的金字塔,让人不懈探索。小说中的精品,总会是很含蓄的表现某一中东西,而又不明确的说出来,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就像充满神秘的金字塔,让人不懈探索。

语文就是这样善变,我喜欢它的变,因为变,才有活力。它诱使人们去努力寻找,探索,使语文造诣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语文。

我心中的语文

语文,是李太白的杯中酒;语文,是曹雪芹的梦中泪;语文,是鲁迅的彷徨呐喊;语文,是郭沫若的凤凰;语文,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寒冬;语文,是朱自清的和风细雨;语文,是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清透和秀气。

语文,是真善美的使者,是悬在假恶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我永远的朋友。

十一月的天空显得那么苍白,独伫旷野,侧耳聆听,有一个声音从几千年前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声若洪钟。十一月的天空,又那么的富有传奇色彩,天空中划过韩麦尔先生的“法兰西万岁”的豪言壮语。

语文,是如此多情,它来自古老的原始社会,它轻轻地从我身边走过,这时,耳边响起“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诗句,它来自于诗圣的笔下,让我深深悟出平平淡淡才是真。

语文,让我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胸怀,它让我坦坦荡荡。

语文,它总是从我身边轻轻走过,却留下那么多永垂青史与那温婉凄美的伟绩于传说。

语文,它轻轻地从我身边走过,却让我受益匪浅。其实,语文并没有走过,它依然在我的心中~

作文六:《咏我心中的语文》4100字

一直常常热爱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好多人在界定你的外延,好多人在诠释你的内涵。我,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触摸你的肌肤,聆听你的心律,感受你的博大。

我知道,你带着历史的沧桑,从远古蹒跚走来。周口店的泥沙,河姆渡的烟云,半坡村的风霜,大汶口的雨雪,见证了你脱胎于蛮荒中的生命。秦砖汉瓦锻造出你的刚强,汉韵唐风铺垫出你的醇厚,泰山昆仑托起了你的身躯,长江黄河疏通了你的血脉------

我知道,你带着岁月的年轮,从智慧中健步走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代先贤们的睿智浸润着你、滋养着你。你曾跟孔圣人周游于列国,你曾随屈大夫行吟于泽畔;你曾陪着关汉卿六月飞雪哭“窦娥”,你曾陪着曹雪芹举家食粥著“红楼”,你化为刀枪和鲁迅一起“呐喊”民族的觉醒,你变成号角与茅盾一道守望“子夜”的钟声------

思壮阔,你则有金戈铁马,大河澎湃;想清新,你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品悠远,你则有秦时明月,汉时雄关;诉悲凉,你则有骨横朔野,魂逐风篷;说凄婉,你则有泪洒斑竹,情寄潇湘;论哲思,你则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

我知道,你用宽阔的胸襟,不断接纳外邦的精华。托尔斯泰和普希金从俄罗斯走进我们的视野,莎士比亚和肖伯纳从英格兰漂入我们的家园,巴尔扎克与莫泊桑带来了法兰西的阳光,惠特曼和海明威送来了美利坚的清泉,还有泰戈尔的深沉,易卜生的浪漫,裴多菲的激昂------异域的姹紫嫣红,装点着你生机勃勃的苗圃。

不,你不只有书山的琳琅满目,你还有大自然的天光云影!

大自然的色彩是你迷人的霓裳,“赤橙黄绿青草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青山巍巍,绿野茫茫,那是你绰约的风姿;白云袅袅,碧水悠悠,是你娉婷的风采;桃红李白,橙黄橘绿,那是你的色彩在流淌;麦浪涌金,棉海泛银,那是你的血液在燃烧……

大自然的声音是你动人的旋律。风卷黄沙裹犷悍,雨打残荷滴凄冷,大海扬波吟壮阔,长河流月听清新;杜鹃啼血采撷了天籁,黄鹂呢喃偷盗了仙音;盛夏的万点蝉声撩拨着丰收的和弦,寒冬的数句鸡鸣酝酿着又一个隽永的新春------

不,你还有绚丽多姿的生活图景!

大地的角角落落,活跃着你的身影。入塞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进江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过村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穿水乡,“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走山坞,“山行六七里醉香犹在,翁去八百载亭影不孤”;临海滨,“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生活的方方面面,演绎着你的率真。赏月吧,“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下棋吧,“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饮酒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喝茶吗,“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忆良人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思故园吗,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

艺术的点点滴滴,流动着你的情韵。“踏花归去马蹄香”--那是绘画的语文;“胡笳十八拍”--那是音乐的语文;“霓裳羽衣曲”--那是舞蹈的语文;“红脸关公,黑脸张飞”--那是戏曲的语文;“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那是书法的语文;楼台高耸,桥梁飞渡--那是建筑的语文;木刻石雕,冰塑根雕--那是雕塑的语文;囊括方圆,贯通古今--那是影视的语文------

不,你还有风情万种的“下里巴人”。

矿山的黑脸注解你的质朴,草原的马背驮着你的野性,农妇的家常聊着你的闲话,渔失的鼾声枕着你的恬静,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吹出原版的童话,墙根下老叟的笑靥装订再版的诗韵,“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山野中的山歌挟裹着山野语文的豪爽;“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黄土高坡的小曲散发着黄土语文的深情,南来北往的俗话格言,走街串巷的乡音俚语,融入语文的滚滚长河,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你的博大,你的丰厚,你的深邃,你的富有!

语文,我心中的语文啊,你岂止一个“分数”了得!

有人说语文是工具,有人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更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在我而言,语文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热爱语文吧,因为语文是一扇门,引领我们走向更丰富的生活的大门。

学语文是快乐的。

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辰,是浩瀚南海中的碧波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印痕;语文是“锁”进日记、深藏心里的小秘密,是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牛奶;语文是时事报道中的点点问题……

在学习涵盖千古、渊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语文时,我们拥有了理想主义的激情和多愁善感的浪漫情怀,我们喜欢李杜诗篇,喜欢鲁迅茅盾,喜欢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喜欢马克吐温巴尔扎克,喜欢人类历史上一切高贵的精神文化!

我心中的语文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盘古利斧下的开天辟地,是荆轲喋血秦王殿、陈胜吴广置书鱼腹,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沉浮,是岳飞怒发冲冠,愤极而书“还我河山”的豪迈誓言。

语文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悯情怀,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吟唱,是茅盾守望“子夜”的钟声发出的充满哲思的声声浩叹,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字气概。

语文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带着年轮的“大仁和大义”,是司马迁惨遭宫刑后的“史家之绝唱”,是曹雪芹举家食粥后的“一把辛酸泪”,是蒲松龄茶余饭后的“不了情”,是巴尔扎克流浪街头后的《人间喜剧》。

语文是随血脉流淌着的至爱亲情,是冰心老人笔下的童真母爱,是《骆驼祥子》里苦命人的悲情泪水,是保尔?柯察金的人生历练,是鲁滨逊在黄岛上的愁苦日记,是《二泉映月》里阿炳的沧桑岁月。

语文是弥漫在天宇中的一杯浓浓的“乡色酒”,是萦绕在山水间吟咏的一曲“枫桥夜泊”,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曾是昏黄的灯光下缝进的不老情思。

语文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柔情,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美好愿望,是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是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安贫乐道,是屈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的宁死不屈。

品读语文,就是与智者倾心对话,感受语文,就会开启智慧的大门。

语文告诉我们追求过程中人生历练的重要。让我们在风平浪静时积蓄实力,在惊涛骇浪时从容面对,在披沙拣金的历练中丰富知识的库存,去开采蕴藏丰富的矿脉。

语文教我们正直善良、勤劳俭朴、乐于奉献,让我们的心灵在碰撞中发出璀璨的火花;语文教我们意志坚强、不畏困难、执著追求,让我们跨越时空,探索充满奥秘的世界;语文教我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珍惜时间,让我们在求索中燃烧创造的激情。

语文是世外桃源的闲适,是心灵深处洁白无瑕的美玉。悠悠华夏文明史,代代相传,让我们在“山重水复”中耕耘,在“柳暗花明”中收获。

把语文读薄,就能读厚人生。

我的语文世界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你给我清风与明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每当手捧着一本《李白诗集》,嗅着茗品的馨香,吟着他那些或清新隽永,或语意明快,或感人肺腑的诗章,心也随着一起陶醉在这些作品中。我的喜怒哀乐也一起随它们荡漾了。

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字字如珍珠般跳入我的眼帘时,我脑中立即展现出李白站在瀑布脚下,眉梢舒展,把酒当歌,无限风光在眼前的画面,其喜洋洋者矣。此时此刻在我心中也同样涌出一种舒畅喜悦的感觉。

当读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被李白的激愤感情所感染,一腔怒火全喷向腐败的当权者。当我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被他那坚定的信念及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所震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用婉约凄美的笔调,有涂写出另一种心情——哀伤。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读到这里,我不禁黯然泪下,同情那些因长安政治运动失败后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饿劳苦大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终于把我从悲惨世界中拉了出来。我耳听着悠扬的饿乐曲,想象着能与知己永不分离,心情也如当初般喜悦了。

精彩的你,如细雨过后的白杨,洗去了浮华,透出青绿,在清闲午后,在日落黄昏,用眼睛读你,用心灵读你,读不尽我心中的语文。

我爱语文

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对生活一颗炽热的心,不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家乡父老、妻子儿女的关爱,怎能有“却看妻子悉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热泪盈眶?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拳拳深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语文应该是关怀,“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人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发,友情因诗情而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陌路人萍水相逢,因而更具人文关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爱情、友情因诗句而弥久香醇,悠远绵长……

屈子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屈糟贬谪,壮志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窦娥冤屈难伸高呼“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屈原说“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将高驰而不顾。”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陶渊明“问君何耳,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和悠闲的情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一代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的洪钟巨响……

语文,是热爱,是关怀,是追求,是思想,是幻想。

语文是生活,生活是语文。

作文七:《我心中的语文课》3200字

我以中的语文课,可有十六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一、          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牲。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强调了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古人对读书的重要性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可当今课堂教学现状怎样呢?为什么小学生的读写能力不强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语文课上读的训练太少。我在听课中常常发现老师讲读课文,实际上变成了教师提出一连串问题,学生忙着应付回答,问题回答完了,课文也学完了而此时,好多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顺畅。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难怪一些有误识之士大声疾呼:“语文课要上成读书课!”

书声琅琅,要求语文教师把读书训练摆在第一位,既要提高读书的数量,更应提高其质量。短的文章要让学生熟读成诵;长的文章可选取重点部分、精彩章节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消化吸收;浅显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顺畅流利;深奥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明白,读出滋味。教师要十分重视三个层次的朗读训练,一要重视感知性的读。初学课文时,通过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要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二要重视理解性的读。即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聘书节奏感来。三要重视品味性的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分角色地读或表演式地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读出来,真正达到叶老师所说的“美读”的境界。

我想,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读的训练,一篇课文教完了,学生能把课文读得琅琅上口,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朗读的训练就算真正到家了。

二、          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议论纷纷”强调的是说的训练。当前课堂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不够,方法不多,说话训练的形式可多样化,有一问一答一式、各人自说式、同桌互说式、四人小组讨论式、分组辩论式、一人主讲其他同学补充式,能达到不同的训练的目的。一问一答式训练的是一个人,而各人自练自说式训练了全班每一个同学。一般来说,有一定思考价值和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用“小组辩论式”;有争议性的问题,可用“分组辩论式”;需大段阐述的问题,可用“各人自说式”或“同桌互说式”;常规性的问题可用“一问一答式”。这样因问题、因训练目的而异,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才能真正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

如果我们仅满足于表面上热热闹闹那是不行的,还要求我们讲究说话训练的质量。对学生发言,要从“只求其对”向“更求其好”发展。发言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可用“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三句话来表述。言之有序,就是要求学生说话要有顺序,有条理,不东一榔头西一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言之有序,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言之有理,就是要求学生发言必须有根有据,为什么这样说?理由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不信口开河乱说一通,而必须从课文中找到说话的依据,言之有理,训练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言之有情,就是要求学生发言必须带有一定的感情,这是针对当前学生发言平淡无情这一弊端提出来的。语文课本中课文是饱含作者深厚感情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我们“观文者”应“披文而入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课文写得如泣如诉,老师讲得情真意切,热泪盈眶,可学生的发言却毫无感情,甚至无动于衷,这们的发言即使他讲得再有条理、有根有据,也称不上是好发言。既注意说话训练的形式,又重视说话的质量;既议论纷纷,又精彩纷呈,这机关报说话训练就达到目的了。

三、          高潮迭起

所谓高潮,就是指学生思维最兴奋、最活跃的阶段,学生智慧的火花时时闪现的时候。有的课表面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一节课下来,学生思维不活跃,收获无几,因此我提出“高潮迭起”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当然,一凶课如果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自然十分成功、精彩。但即使高潮不能迭起,作为一堂好课必须得有一两个精彩处、闪光点。而在我所所听的150节课中,有高潮的课不足15节,而高潮迭起的课科寥寥无几。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高潮迭起呢?我以为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是前提,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是关键。根据我的体会,掀起高潮常用的方法有这么几种:

(1)      紧扣文眼掀高潮

“文眼”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我们能抓“文眼”组织教学,往往事半功倍、高潮迭起。如我教王安石《泊船瓜洲》时,紧扣“诗眼”——“还”宄来组织教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说明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诗人“思家切”,但却“不能还”。这样,紧扣“还”字。步步深入,层层挖掘,高潮迭起。张田若先生听了我的课后称赞说:“想不到古诗教学还能这样引人入胜。”

(2)      平中出奇掀高潮

于平淡中掀高潮,这更显教师的教学功力。比如《跳水》一文开头说:“有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站在甲板上……”这段文字看似平淡,但对文章情节的展开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笔。学生往往一眼扫过去,不会引起重视。老师可等学生学完课文后在这里设问:“风平浪静”这个环境描写和跳水故事的发展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回答:正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能都聚在甲板上,才有兴致拿猴子取乐,猴子和孩子爬桅杆才能又快捷,又顺利,那帽子才能挂到桅杆横木的一端而不被风刮下,船长才有兴致打海鸥,船长也才能叫孩子跳到水里去,水手们才能在四十秒钟内把孩子救出来……

(3)      层层剥笋掀高潮

层层剥笋,就是紧扣语言文字,从一点切入,然后逐层展开,层层递进,直至最后揭示文章主旨,达到训练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有利于训练学生敏锐的语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如《落花生》中有这么一句关键句:“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教学时,我就采用了层层剥笋法掀起了教学高潮:A“体面”是什么意思?B“讲体面”是什么意思?我们要不要讲体面?C“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D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不该做什么样的人?以上四个问题形成了“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要……不要……”的问题系列,紧扣词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体面”和“讲体面”,以及“讲体面”与“只讲体面”的差别,为准确把握《落花生》一文的主旨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这样扣词析句,字词落实,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火花不时闪现,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当然,掀起教学高潮的方法绝不仅限于以上几种,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得针对课文的特点,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四、          写写练练

当前课堂教学中一个通病是讲风、问风太盛,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尤其是笔头练习时间更少。针对时弊,我以为“写写练练”,除了针对时弊外,我以为还有以下理由:A练习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唯一途径,如果缺乏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B满堂问、满堂讲这样倾盆大雨式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皮层的疲劳,如果讲讲练练,调动了学生眼、口、耳、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学习内容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方面,我以为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做主练习的时间。一节课写写练练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十分钟。在讲风、问风太盛的今天,强调这一点尤其必要。二是要注意练习的方法。强调写写练练,并不是要练得越多越好。好的练习要“练得准、练得及时”。练习的设计要和本单元、本课文的训练目的一致,讲什么就应练什么,讲练结合。不同时段,不同课文,训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其次练习设计要巧妙、新颖、有吸引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乐此不疲”,不能一种形式一练到底,更不能让学生抄十遍八遍的生字词。另外,练讲要紧密配合,讲了什么马上就练什么,不能今天讲的拖到明后天才去练,否则讲练脱节,势必造成讲与练两张皮,练习起不到及时巩固的作用,也就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作文八:《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6200字

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周纪新

语文是什么?

我曾经这样千百次的问过自己。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积淀语感。

„„

课堂是什么?

我曾经这样千百次的问过自己。

曾经以为,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

曾经以为,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

曾经以为,是传递知识的场所;

曾经以为,是发展智力的场所;

曾经以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

„„

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上生活,学生的时光也大都在课堂上度过。新课改呼唤“新课堂”。我们要通过构建语文“新课堂”,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味。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旧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知识课堂”。传授知识本身无错,但由此而使课堂成为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知识之中,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发展所需的活力,使人成了知识的奴隶,违背了教学的真谛。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的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旧课堂”致力于知识的机械训练,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学究气息。 “新课堂”是形象生动的、具体可感的。学生可听、可说、可乐、可想、可做、可议、可争„„

三、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对话的“聊天室”。“旧课堂”或以教师为中心,一切围绕教师转;或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师生双双被动。“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提升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多类型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充满情趣的。这种对话不是说教式的,也不是认知式的,而是富于情感和趣味式的。“教育无痕”、“教学无痕”,对话应该是坦诚自然的。教师在对话时起指导作用。教师是编导、向导,是平等中的首席。

四、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教材创生和开发的“加工厂”。“旧课堂”具有明显的“教材决定论”倾向,教材既决定教师的讲解,也决定学生的学习,教师和学生成了教材的属附品。这种情形有人这样形容:书上详细的详细讲,书上简单的简单讲,书上设有的千万不能讲。这种“本本主义”扼杀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新课堂”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新理念,对教材要进行二次“加工”。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和开发教材。

五、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自主实践和活动的“操作车间”。在“旧课堂”上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阻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新课堂”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活动的主要方式:以表演为重点的活动,如编课本剧、语文游艺宫、会话表演等。以搜集为重点的阅读实践活动。如阅读报刊搜集资料、阅读名篇摘录佳句、阅读心得交流、背古诗文比赛、读书报告等等。以调查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设计广告词等。以创作为重点的书面表达类活动。如故事接龙、诗歌创作、写广播稿、写观察日记等。以讨论为重点的口语交际类活动。如短新闻发布会、热门话题讨论会、专题辩论会、即兴对话表演、生活见闻交流等。“新课堂”追求的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的效果。

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交通站”。“旧课堂”过份关注知识本身,把知识质量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衡量尺度。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不可取的。知识与人文的统一,才能使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新课堂”注重课堂教学中人文知识的传授、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文素养的熏陶,注重弘扬知识的人文性,注重揭示课文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新课堂”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七、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多样文化熏陶的“殿堂”。“旧课堂”思想性太强,政治性太浓,把课堂变相地演化为思想教育场所,政治教育的熔炉。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文化,师生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文化。新课堂“文化观”的基本内涵是: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文化、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了解外国多元文化、尊重各民族的多样文化。

八、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教学资源的“交易所”。“旧课堂”的教学资源来源于课文,课堂教学资源贫乏。“新课堂”把课堂当着一个丰富与开放的教育场所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把现实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到网络中去查找资料,把虚拟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或说或写或画自己心中的感悟,把心里世界引入课堂。现实的、虚拟的、心理的世界,教师、学生、教材„„反映出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九、理想的语文课堂是现实生活、未来生活的“镜子”。“旧课堂”恪守的“三中心”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旧课堂”是以语言、文字、数字、图表、公式、定理、法则等符号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同生活世界有很大距离。语文“新课堂”应着力于3个基本点:(1)发扬语文教学的生活意义。社会即课堂,生活即课堂,要加强语文教学全过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弘扬语文教学的现实作用。语文教学固然要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但应与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这样的知识才是活的。(3)张扬语文教学的未来价值。语文教学

要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终身发展的“将来”服务。

十、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学生作品的“展览室”。“旧课堂”是一种“你讲我听”、 “秩序井然”的课堂。语文“新课堂”教学是一种展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当然,语文课堂像展台,但毕竟不是展览室;学生像推销员,但毕竟不是生意人;作业像作品,但只是习作。展示的目的是为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信息的增值。

理想的课堂需要实践作为桥梁,需要在实践中生成智慧,需要在实践中寻找解决的策略。实践才能彰显理想的魅力,我认为在实践中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体现目中有人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体现目中有人的语文课,意味着老师的眼里有学生。

体现目中有人的语文课,同时还意味着老师的眼里有自己。孰不知老师和学生都是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在“新课程”的这面镜子里,教师和学生一样可以“影镜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自我。

走向目中有人的语文课,教学氛围:“民主、平等,和谐、融洽,鱼水亲和”;教学场景:“身心解放,思维开放,个性奔放”。

二、体现心中有本

语文教学着力点应放在“本”上。这里的“本“一是指语文的本体,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听说读写,是“识、写、读、背、做、说、习”七字经。二是指文本。当代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她40多年从教的主要精力就是放在钻研教材上的。我想: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路、学路;唯有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应对学生各种疑难问题;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潇洒走一回”。就目前的现状来说: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不能代替教师个人踏踏实实的钻研。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能以学生的积极讨论替代学生的个人思考,也不能离开文本作过多的拓展。

我上《特殊的葬礼》这一课,确定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悬念揭题

二、初读课文,说感受

三、赛读、说话

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说话

四、再读深究

1、读了课文,在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

(原来的瀑布:雄伟壮观    几年后的瀑布:奄奄一息)

2、想像练说。

(1)原来的瀑布: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能赞美一番吗?

(2)几年后的瀑布:假如瀑布会说话,此时此刻,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五、拓展思考

在生活中,你还了解或经历过哪些环境“悲剧”?

六、延伸升华

想一想,在这个特殊的葬礼上,塞特凯达斯总统会说些什么?请你为他设计一下葬礼演说词。 当教学进入“想像说话”环节,我就没有急于让学生一口气往下说,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非常精彩 。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你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让全世界游客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我一定要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送给你。”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

三、体现教中有情

谁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文章不是无情物,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体现“教中有情”的语文课一是要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语文课本是情的载体,一篇篇课文无不依附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既有浓烈的亲情,又有火热的友情;既有澎湃的豪情,又有温润的柔情„„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其次,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此外,教师要具有较为深厚的语言功底,善于以情激情。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教师的激情,就是内心对文本的感动,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体验,外显于他的言行举止,用语言、用表情,用眼神传递给学生,展示一个内心丰富的自我,伴随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体现课中有智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没有智慧。我认为:体现“课中有智”的语文课要求教师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里。”同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透视课堂,展现给我们的实际上是不同的场景。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交融的画面;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呈现的又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冲突、调适的画面。因此,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之中,师生的心理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所有这一切是教师备课难以面面俱到的,

这一切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机智,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上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灵活准确地判断,采取恰当的措施。因此,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智慧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智慧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具有机敏、幽默、豁达、洞察的智慧。教师的魅力在于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我呼唤有智慧的教育,我渴望我们的语文教学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语文课应该绽放出教师自己的生命个性,应该体现教师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应该充溢着教师高超的学养和机智;也应该具有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投入,也应该展示每一个学生生命光彩,也应该诱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创造因子。

《春联》一课的教学,我一改以往的读春联、说春联、对春联的方式,而是让学生把黑板当作门,贴春联。学生争先空后,满满的一黑板春联既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又帮助学生体会贴春联的种种学问。文中有一幅春联这样写道: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我问:“谁喜欢这幅春联?”全班只有两个学生举手。这时我并不着急,而是面带微笑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朗读这幅春联。在抑扬顿挫的语调里,学生一边聆听,一边遐想。我又问:“听了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看到小草发芽了,绿绿的。”有的说:“我看到杏花开了,红红的。”还有的说:“我好像闻到杏花的芬芳,蜜蜂在辛勤地采蜜。”此时我适时出示了一幅动画:碧绿的芳草地,飘逸的杏花雨,蓝天白云,小鸟依依。抒情的音乐,动情的朗诵,使得学生个个屏住呼吸,睁大双眼。当我再次问起谁愿意来读读这副春联时,全班学生竟“唰”地站起美美地朗读起来。上述案例中,我抓住浓缩的文学作品与丰富的生活实际的连接点,恰到好处地用提示点拨,用语言传情,用画面铺垫,用音乐渲染,使学生的思维如水墨画般慢慢散开,层层出彩。

五、体现走向生活

大教育观认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倡导:“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我认为:“语文即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体现“走向生活”可以主要表现为两大形式:一是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中的生活化: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等。二是以课外为续点实现生活中的语文化。如①日常生活“语文化”——在看报、看电视、听广播、谈产品说明等活动中学用语文。②校园生活“语文化”——在办文学社、出黑板报、演讲比赛、读书节等活动中学用语文。③社会生活“语文化”——在社会调查、参与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学用语文。

语文是什么?或许,有一千个语文教师就会有一千种关于语文是什么的答案;或许,昨天的语文有着昨天的答案、今天的语文又有今天的答案、明天的语文也将会有明天的答案。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有最终答案的问题,但却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回答的问题。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理想的?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在有意无意地做着属于他自己的诠释和演绎。理想的语文课堂需要理念、胆量和学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汪潮《试论语文“新课堂”的构建》《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2期18页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

3、《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作文九:《我心中的好语文课》2800字

我心中的好语文课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要有以下三个特点: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

一堂好课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有意思,这就要求有自然而精巧的导引,即导语和引领要能激趣,把学生的思维从开始到结束都锁定在课堂上。就导语而言,要言简而切题。由于一堂课时间有限,所以开讲就要和课文结合起来,少用大量的开场白,少用过量的音像来渲染气氛。因为我们学习的是课文,导语最好和课文的内容相联系。其中“解题导入”是一种较便捷有效的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眼睛”中可以寻出文章的内容、主题及行文的线索等。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由题目来看,紫藤萝和瀑布是两个名词,不可以看成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那么两者只能是并列关系或比与被比的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文章就该写紫藤萝和瀑布两种事物;如果是比与被比的关系,哪个是本体和喻体?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读就有了目标,就有了思考的方向,也就有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此外,导语还可以从文章的部分内容中选取。如《社戏》的结尾:“真的,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由此可问:那夜的戏好看吗?他吃的豆是怎么做的呢?这样就引起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内容的关注。这种简而精的导入,既引发思考,又节约了时间,是课堂高效的一个环节。

除了导语的精炼外,课堂问题的设计更需精炼。要努力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个问题既能引领学生去理解文章,同时又有思考价值,即学生有讨论的空间,思考的空间,寻找的空间。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问:“你认为课文中那几个关键字引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的特点?为什么?”(“思”:字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正是有了“思”,才有了讽这行文的一大转折——由闺中小事转向了国家大事,从而突出了邹忌的智者形象。“善”字是课文内容最为关键的深化,引出了全文的高潮,同时表现了齐王的贤者形象,尊贵形象。)这种引领才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思考,才有价值。在这种能引发兴趣的导引下,语文课才会让学生觉得有意思。

有意思能把学生留在积极的思维之中,但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它最重要的目的是习得技能和涵养人生。习得了技能的语文课才有意义。所以一堂好的语文课要有明确恰当的方法指导。

新课程改革是针对工具性开始的,很多人从一端走向了另一端,否定了工具性,确立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能力性。但是语文教学如果没有丰满的知识,这个能力从哪里来?没有工具性,如何获得人物形象,即人文性呢?语文课只要给了学生课程知识,也就给了人文性,也就有了能力。在知识的学习中,我较认同叶圣陶先生的“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从中我们既需要让学生习得写作的知识,文体的知识,阅读的知识等,还要借助这个例子教给学生习得知识的技能与方法。比如:阅读一篇文章时要关注文章的题目,推断文章的内容、文体、线索。赏析句子时要从表层的词语、修饰、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入手,也要从

句子表达的情感,表述的中心,蕴含的道理,给人的启示以及达到的表达效果等内容入手。借助课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不仅理解什么是对比,照应,伏笔,欲扬先抑等表现手法,而且让学生在写作中练习运用。学生只有习得触类旁通的求知方法,学生才能真的提升语文素养,这就是一堂好课,这样的语文课才有意义。

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即除了基本知识的获得和基本技能的提升外,语文教育最终的目标是涵养人生,给人生打底,给民族打底。尤其是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一个民族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有着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有对学生认知深度的提升,即语文课要有意境。这种提升只能由老师来承担。很久以来,我们片面地认为,学生主体性体现在把话语权全部交给学生,老师不说话,这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一个满堂灌的老师能让学生快乐,听得陶醉也同样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这种课的本质不在于老师一个人在一统课堂,而是让他所讲的内容成为这堂课的主体。这种主体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进而使学生收获很多,同样使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思考老师讲的知识,有的是觉得眼界大开(以前没有这种知识的学生);有的在受到启迪(由此知识又想到了另外的知识)。这远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他们理解能力的水平上去理解的所谓发展学生主体的课堂有价值。因为这样的课堂是对学生学习是一种提升,也是为学生的人生领航。比如《社戏》中所传递出的人生经验的通感,即利用读者常会遇到的相似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当这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时,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就参与了一种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就是用自身的人生经历去补充和证实作家作品的可信性。接受美学认为,作家与读者之间“心灵相通”的“最良导体”就是“人生经验的通感”。当读者以这种“通感”参与创造时,他才觉得这位作家的作品是和谐而完美的,代表他说出了他自己想说的话。

《社戏》中“真的,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种怅然若失的情愫,拨动了许多读者的心弦,它使我们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的童年,点燃了读者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而且人人都具备这种“通感”的燃点。

童年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的消逝了。每每忆及,总会有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而人们对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总会去追寻出它的美感来,再用感情镀上金色的光泽。即使是忧患的童年,也会因时距而寻觅出忧患余生中的“忧患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同样。鲁迅用“荆川纸”影写了一大本绣像。“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结尾写道“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这种惆怅的失落感极其浓郁。因为那是童年时带着最美好的情愫描摹的“心艺”,又何况是一大本呢。这是纯正的童心的结晶。可叹的是“明珠投暗”了。真情被铜臭所玷污了,这是莫大的痛惜。这种人生经验的通感是学生所不能概括和理解的,又是最能打动学生的,也是文章最美的地方。

又如,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充溢于全篇文章。

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尊重人,关心人。这个“人”当然包括犹太人。所以作者赞美鲍西亚,安东尼奥等人所体现的无私的友谊,坚贞的爱情,幸福的生活和非凡的才智,同时也寄托了对犹太民族遭受歧视的不平和同情,正是基于此,作者并没有把夏洛克写成一个简单的恶棍,而是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的性格、遭遇的多个侧面。文章中鲍西亚等人称呼夏洛克为“犹太人”,这其实就是对夏洛克归属的群体的侮辱,这就是歧视犹太民族。此时的夏洛克的身份不是商人,而是一个要求平等,要求被尊重的人。这种认知深度是学生能力达不到的高度,这种提升也是对学生人生境界的一种提升,是老师真正价值的体现,也是语文课的境界。

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是一条理解现实的途径。教者与学生都能沉醉其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

作文十:《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700字

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

我爱清泉,它是那样碧波盈盈,它是那样温润细腻,他是那样清纯明净。情韵悠悠,美妙动人。语文,就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给我无限美的享受。

语文,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挚意,体会到美好的亲情、友情,使我热泪盈眶、倍感温暖。母亲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母亲喜欢花,可我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道: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地活,好好地活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妈妈的肝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是《秋天的怀念》使我懂得了什么是母爱,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感人的爱!它教会了要怎么去爱母亲、爱亲人、爱朋友。

语文,不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人,还教会了我要做一位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从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我懂得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懂得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懂得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语文带我步入了美妙的文学天堂,徜徉其间,给我诗情画意般的享受,令我如痴如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词采飞动中,激荡着苏轼赞羡公瑾年少得志的豪气和自身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豪爽奔放中,体现了李白淡于富贵,蔑视权贵的性格。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轻松洒脱中,有陶渊明渴望回归自然的迫切希望

语文就是这样带给我真情真趣,它就像一泓清纯明净、温柔恬静的清泉,使我明智、使我怡情、使我奋进!我爱这一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