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外语考试 > 法语学习 > [《我的小学老师》1600字] 我的小学老师作文600字

[《我的小学老师》1600字] 我的小学老师作文600字

时间:2019-10-06 09:21:27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我的小学老师》1600字

朋友们: 我演讲的内容是我与我的小学教师之间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一段平平凡凡的感情. 八岁那年,我肩挎小书包,从家庭走向了学校. 提起家,人们都神魂颠倒般留恋,彻心彻骨地向往;家是游子心灵的港湾,是人们温柔馨香的梦.然而,我的家庭却是一个畸形的家庭,贫困的重压不说,我的父母天生不和.在家里,我排行老大,整天除上学之外,就是钻在没完没了的家务堆中,责任田里,再不就是看管我的两个年幼的弟弟.什么儿童的欢乐呀,憧憬呀,一概与我无缘.听着墙外边孩子们嘻笑盈天的欢叫声,我只有努力想象才能得到些许的欢愉.在家中,我埋头干活,失落,孤僻,寡言少语.在父母无休无止的吵骂中,在便饭般的打架之中,我战战兢兢,度日如年,一直到我走出家门到外地上学.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全部的思维,灵感,生存能力,思想行为,都得益于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没有她,我根本不可能健康地生存,不可能考上大学走出家门,当然也就更没有我的现在. 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姑娘,刚从师范学校毕业.记得我上学那年夏天,她穿一件黄色的连衣裙,乌黑的秀发上翩然飘飞着一只美丽的蝴蝶结.上学的第一天,当我的父亲亲手为我交付了他抠搜了半天的一元钱学费,把我交到老师的面前时,她睁大了漂亮的大眼睛,吃力地点点头,诚恳地只说了一句话:"请 放心吧." 老师说话的声音真好听,柔柔的,细细的,一如风摆银铃;老师走路的姿势真好看,好像花儿摇曳在微风中.不知怎么的,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幼小的心灵深处,便涌起一股对老师深深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我永远难以忘记,那天,春风和熙,杨柳轻扬.老师带着我们如同一列出笼的小鸟,欢叫着飞向那春天的原野.依依杨柳树下,老师让我们盘腿坐成一圈,一个接着一个唱歌.提起唱歌,强烈的自卑感压得我低下了头.我寂静的心湖如猛然间狂风大作,汹涌翻腾起来.望着同学们一个个甜甜地唱着歌,落寞,自卑如乌云一样顿时涌上我心灵的晴空.长期以来所受的压抑,长期以来落在我幼小心灵上的重负,恐怕在座的朋友们谁也体会不到.当老师清脆的嗓音点到我的名字时,我满脸通红,呆呆地坐在地上,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耳朵里充斥着同学们恶意的哄笑,我真想把脑袋扎进我的破袄中.猛然间,我瞥 见了老师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我清楚地感觉到,老师眸子中满含期望,满含母性对子女的温情.我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浑身瑟缩着唱了一首《我们的校园是花园》……朋友们,我会唱歌了!在老师柔柔的目光包绕之中,我第一次放开了喉咙,这对我自卑的心灵将是一场多么大的革命. 我忘情地唱着,唱着我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与憧憬.父母啊!你们何时才能言归于好 我家庭的生活节奏啊!何时才能跟上歌声这美好的节拍 大家很难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我幼小的心灵,当时竟会有那么多的感受.第一次,我发现我会唱歌,并且唱得非常好;第一次,在老师慈爱的目光包绕下,我站了起来,冲破懦怯,冲破孤独,我昂首站到了同学们的中间…… 自从那次以后,我便感觉到,一踏进校门,心中顿有一种欢欣愉悦之感.亲爱的老师啊,你是我心中的天使;校园啊,你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生命的维系. 农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什么都干.记得那一天,我们上体育课学习跳高.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跳过了那根我也认为并不高的横杆,身子却畏畏缩缩,脚一个劲地朝后移.当老师问我为什么不跳时,我满脸通红,嘴里挤出三个字:"我不敢."老师蹲下身来,用手摸着我的头说:"要知道,你已经上 三年级了,已经不小了,连这个小杆都不敢跨越,那将来你还怎么生活呢 来,老师架杆,跳!大胆些!"看着老师那认真的表情,望着老师那期盼的眼睛,我"奋不顾身",大吼一声,牛犊子一样"噌"地跨了过去.老师啊,你说得对,如许小杆尚不得过,今后如何生存 直到今天,一碰到麻烦,我就时常想起我的老师,想起那双眼睛,然后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每一件事情当中.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作文二:《我的小学老师们》2500字

作者:杜春蕾

教师博览:原创版 2009年09期

我很早就知道,我不是一个讨老师喜欢的孩子。

那时,家乡的小学里只有一个学前班,我五岁入学,一口气读了三年。三年里都是同一个老师,老师总是跟我们说,谁坐得最好,就奖一只纸飞机。每到这时,我总是把双手端正地放在桌子上,腰杆挺得笔直,眼巴巴地望着老师手里的纸飞机。三年里,我没有得到过一只纸飞机,倒是坐在我前排那个白白净净的男孩,一个星期就能收获好几只。那小子除了皮肤白净,还有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穿得也很洋气。而我那时圆圆胖胖,眼睛绿豆一般小,常常是一脸泥。如果我是那个老师,也会更喜欢那男孩一些。回想起上学前班的日子,每年学的都是一样的内容,我混了三年,居然连首儿歌都没学会,笨成这样,哪个老师会喜欢呢?由此,我认为不讨老师喜欢,不仅仅是因为长得丑。

七岁半时,我上了小学一年级,想必那时我的个子一定很高,所以我一开始就坐在最后一排。姐姐常常问我老师讲了什么,我总是一点也想不起来,想不起来的原因可能是我耳背,因为第一次测验的时候,我明明听到老师念我的分数——99.9。姐姐去老师那里查实,发现我其实只考了55.5分。念分数的时候,教室里非常安静,我居然连老师在说些什么都听不清,可不就是耳背?此外,我觉得每天的作业都非常多,从吃过晚饭开始做起,一直做到晚上12点才能完成。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而我的看法,多半是错误的。据姐姐说,我的作业其实并不多,之所以要做那么久,是因为我写字慢得出奇。关于我写字慢,姐姐用了一个比喻:就像拿刀子往石头上刻字似的。我曾经和一个同班同学一起做作业,结果证实我姐姐说的一点也不夸张。

二年级的时候,我依然坐在最后一排。那时,我的笨发展到了极致。那个爱拎人耳朵的语文老师几乎每节课都要拎我的耳朵。拎耳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上课讲了闲话,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那时我周围的人都在讲闲话,而老师只拎我一个人的耳朵。

数学老师是个年轻的男教师,他其实是非常负责任的,每天下午都把我留下来背乘法口诀,起初有十来个同学和我一起背,他们陆续都过了关,几天后只剩我和小鹿了。趁着老师上厕所的间隙,小鹿和我商量了一个办法:她背书的时候,我就站在老师的背后举着乘法口诀让她偷看;等到我背时,则由她举着书站在老师身后。

数学老师很快回来了,小鹿先背,我在数学老师后面举着书,果然没被老师发现,于是小鹿顺利过关。可是轮到我时,数学老师却让小鹿先回去,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除了发呆还能干什么呢?从此以后老师每天就留下我一个人背书,留了几天,他失去了耐心,便发给我一张纸,干脆让我默写一遍,在我默写的时候,他却跑去吃饭了。今天想来,他当初如此安排,大概是想给我一个作弊的机会,可惜我那时实在太笨,居然用连加的方法去推演乘法口诀,三乘以五就用三个五相加,这套办法最大的问题是太慢,等我算完的时候月亮都出来了。一年以后,我就发现数学老师把我留下来背乘法口诀的深远意义:后来的所有学习内容都要用到乘法口诀,而我总是用连加法,所以每次考试都时间不够。

三年级时,我遇上一位很和气的语文教师。他姓张,说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话。张老师从不拎学生的耳朵,也不把我们留下来罚抄课文。有时候值日生逃跑了,她会叫我过去帮着扫地,这让我非常高兴,因为以前这种事只有学习好的同学才有资格做。从此,我常常留在教室里不按时回家,每天都希望值日生逃跑。张老师常常叫我帮着摆摆桌子、擦擦讲台。她教给我一些以前从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桌子要摆成横竖一条线才好看,讲台要用湿布擦一遍再用干布擦才干净……

张老师从来不和我谈学习,更不会拿我贫寒的家境来增加我学习的压力,她常常借书给我,常常叫我回答问题,常常表扬我的课文读得好,常常在我的作文本上划出写得好的句子……所有这一切让我对她的课堂入了迷,试卷上的分数也一路飙升。张老师教了我两年,两年里我一直担任班干部,先是小组长,接着是副班长,然后是班长、大队干部、大队长。当到大队长的时候,我语文成绩已经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则继续保持在60分左右。

五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是学校里的副校长,据说是本校文凭最高的老师,然而在我看来,他怎么能和张老师比呢?他的普通话那么生硬,甚至连“渴”和“喝”都混淆不清;他从来不教我们写作,只是每个星期抄一篇作文在黑板上,让我们抄下来,先背后默写,再告诉我们这一篇可以嫁接到哪些题目的作文中;他的课堂以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为主,从来不让我们读课文;他从不对我们笑,谁要是讲几句闲话,他那双秃鹰般凶恶的眼睛便瞪了过来。现在想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好心,但那时我们都对他恨之入骨,男生们常常商量着拔他的气门芯,给他起外号,女生们则热衷于交流如何在默写作文的时候作弊。有一次,也不知他怎么得罪了大家,几个顽皮的男生竟在他必经的路上放了一块钉满钉子的木板,于是第二天他只好走路来学校,据数学老师说,他的自行车前后胎被扎了无数个眼,于是只好送去大修。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个干瘦的老头,当了一辈子民办教师,教了十多年毕业班。我们常常拿着他刚讲完的题目去请教,他从不责备我们的不专心,总是清清喉咙再讲一遍。如果上课有人讲闲话,他会把一切停下来,用慈祥的目光看着讲闲话的同学,待对方惊觉,他又接着讲课。就算有人打架,他也从不动怒,问清是怎么回事,再劝解几句,便放回教室了事。他这样的好脾气,班里的同学自然谁也不怵他,他自己还落得一个极好的名声,所有同学都对他爱戴有加。

就在这一年里,我的成绩稳步上升,小学升学考试时,我的成绩据说排在了全乡第50名。而这个成绩却让父亲很觉抬不起头来,他显然忘了我一年级时的55.5分和二年级时永远的不及格,或者他本来就是如此粗心的一个人,不知道他的女儿原本是资质愚钝的。

后来,我自己也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回母校看望我的那些老师时,居然一个也找不着了,听说除了五年级时教我的两位老先生退休在家,其余都已调离。我已经没有机会去让曾经不看好我的老师们惊讶,也没有机会去让曾经看好我的老师们欣慰。站在母校的柳树下,我细细回味着那些小小的情节,突然明白他们其实都是很好的老师,虽然他们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在那样的年代里,他们对学生的成长已经尽了自己的本分。

作文三:《我的小学老师》3600字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年秋,新的红石崖小学正式成立。上级派来了校长、老师,学校也从破庙搬进了地主家的大宅子(原来的校舍在解放战争时被毁)。

校长田质斋,老师有田松甫、宋兆约、李树椿,女教师有尚卫华,还有两位女教师,一位姓焦,一位姓薛,名字忘记了。田老师和校长同村,是胶南田家窑人,年龄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其他教师都是刚出校门的学生。如宋兆约,青岛李村师范毕业;李树椿,在杭州上的中学。女教师穿着时髦,尚老师,烫发,穿旗袍;薛老师,齐肩短发,穿旗袍;焦老师,短发,列宁装。这些年轻教师富有朝气,他们一来,学校马上活跃了,学校也一派生机。尽管这时教学条件差,但青岛解放了,政局稳定了,教师可以安心教,学生可以安心学。学校不但有了读书声,还有了歌声。

田校长除了早操、周会讲话外,还兼任几节修身课。他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左右开弓,名气很大。红石崖镇机关的大牌子,多数是他用左手写的。每当他写牌子时,同学们争相围观。只见他把木牌放在两个凳子之间,上下打量,仔细端详,然后,绾起袖子,左手抓笔,蘸上油漆,一挥而就,大家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写毛笔字好的还有田松甫老师,他平时穿中式便装,典型的农村先生打扮,非常精干的样子。他曾给我写过仿格子,让我照着练字。给我印象深的是,他不光字写得好,画也好。当时每个教室前都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标准木刻画像,田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用粉笔毫不费力地画下来,像极了,这令我惊叹不已,他怎么有那么大的能耐。当时,有调皮的学生,常常找一些生僻字难为老师,可田老师你难不倒他。一次,一个学生在纸上写了一个“尻”字,问田老师,他不慌不忙回答说:“这个字念kao,尻骨的尻,就是尾巴梢上那快骨头。”从那时起,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至今不忘。有一次历史课上,他讲到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占领了天津、北京,清政府无力抵抗,被迫议和。某国代表在议和时利用对联形式羞辱中国人。他出的上联是: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我方代表拍案而起,立即反驳,对上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占边,合手即拿。他讲得有声有色,很鼓舞人,这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正因为田老师会写会画,讲课生动活泼,大家很乐意听他讲课。

李树椿老师身着学生装,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最初,有两件事令我记忆很深。一是他上第一节课教给我们一首歌:“手榴弹,准备好,看好目标向前打,轰隆隆一声开了花,打的敌人回不了家。”歌曲很短,很好唱,一段歌词,重复一遍,最后一句高八度结束。他能调动起我们的情绪,不知不觉一堂课结束,歌也学会了。再是,一次上课,我喊报告要出去小便,他说“憋着吧,下课再去”,结果我尿了裤子。我是班长,他也不给我面子,怪丢人的。

1949年11月,李老师和宋兆约老师,找我说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事。经过一番筹备,学校成立了少先队组织。我成了红石崖小学第一批队员,第一任大队长。回家叫我妈找红布做了红领巾,还剪了三条红布缝在袖子上。

一次,考试历史,我找李老师问:“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有的同学答案是因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对吗?”他说,“答上也不能算错”。结果从这以后,凡是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这样的题目,我们都答上这一条。你别说,凡是答上的,都得分。还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因一点小事争论起来,他发现后把我批评了一顿,说:“你是班长,大队干部,要注意态度,注意团结。知道吗,你这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怪。”个人英雄主义的概念我不清楚,不过从那以后,在各种形式的检讨中,我都要说上这一条,直到有人说我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以后,才把这一条置换出去。

慢慢地和老师熟悉了,我常看到他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有时,还听到他们在一起议论某某工资多少,挣多少分,折合多少斤小米。当时,他们大约挣八十到一百二十斤小米不等,然后再把小米兑换成现款——一种当时流行的北海银行发行的钞票。

一个学期结束了,到再开学的时候,得知焦老师调走了。当年,我妈给我织的一副绒线手套掉了,我吓得直哭,她知道了,赶紧给我织了一副,至今我想着她。穿旗袍的张老师、尚老师不知是调走了还是辞职不干了;再就是没见到田松甫老师。

期间,我们学校又搬了一次家,搬到镇西头原来大地主“南堂”的老房子,这里比原来的校舍宽大一些。之后,断断续续又调来一些新老师,不断出现一些新面孔。但来往最多的还是李树椿老师、宋兆约老师,因为他俩继续给我们高年级任课,再是他俩分管少先队的工作,我和他俩经常保持联系;再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经常排练戏剧等文艺节目,像《王秀鸾》、《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等,他俩是主要策划者组织者,我是文艺骨干,主要演员,这样课余时间接触的就特别多一些。

有一次,大约是1951年春,那天红石崖大集,在上学的路上,我突然看见了田松甫老师。他在路边设了一个地摊,铺着一张阴阳八卦图,旁边竖着一张纸牌写着“占卦”二字。他坐在马扎上,目不转睛地埋头看手里那本《易经》。我很吃惊,他怎么干起算命先生来了?我没有敢走到他面前打个招呼,绕道匆匆忙忙赶到学校,心里乱乱的,课堂上讲的什么一点也不清楚,脑子里全是田老师当年上课的情景。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当教师了,后来听说他成分不好,成分不好就不能当老师?他有学问,他的古文底子厚,书画技艺高,偌大的教育阵地怎么就不能给他一席之地,让他挣口饭吃。读书人的脸皮薄,再困难也是倒肉不倒架子的,像孔乙己,穷困潦倒到那般地步,也不肯脱下长袍来。像他这样的老师,要不是到了万般无奈的地步,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做算命先生吧。

1952年我小学毕业。记得毕业后和李树椿老师的一次见面,是在我上中学后的一个暑假,我们寒暄了几句后,他说,你能不能给六年级的同学讲一次话。我说不会讲,也没有什么讲的。他说,就讲学习,谈体会,有多少算多少。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从讲话以后,就极少见面了。

1957年秋冬,我母亲去世,我唯一的亲人走了;我和红石崖的关系断了。这时,小学老师的事知道得就更少了。一次,听说宋兆约老师提拔当了校长,李树椿老师当了教导主任;不久,又听说他俩被打成了右派。先是觉得这怎么可能,再是觉得非常可惜。后来听说整风反右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揪出了不少反革命分子,反而不那么大惊小怪了。

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1960年生活困难的时候,李树椿老师竟然到日照一中找我。原来他的老家是日照,住地离我们学校不远。多年没见,见面觉得特别亲热,他还戴着那副近视眼镜,从着装到举止,仍是老样子,一看就是个读书人。交谈之后,李老师说明来意,说他已回到家乡,因生活困难想借点钱度过难关。这真教我为难,因为我手中确实无钱。他可能知道我把红石崖的老屋卖了,可钱在村委会里。他见我难为情的样子,急忙说:“你不必为难,我再另想想法子。”送走他以后,我心情很沉重,很不是滋味。他为什么回到家乡的,是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还是忿忿不平愤然辞职的呢?他和他的夫人都是教师,从小上学读书,不熟习田间劳作,突然回到农村,这日子怎么过?我能体谅到,他进一中大门,张口问我借钱是多么不容易。想来想去,我不仅是同情,而是有些不平了。

可一想,我工作的单位也有右派分子,他们在监督下劳动改造,只准老老实实,不准乱说乱动,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委屈,是不敢怒也不敢言的。同他们之间只有划清界限,更谈不上帮助了。

说来凑巧,又过了十年,大约是1970年秋,学校领导带着几个教师去城里办事,中午时顺便到饭店就餐。就在我们等待上饭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在饭店角落的一张饭桌上坐着的那个人,正是李树椿老师。他穿着一件中式夹袄,脸色黝黑,除了那副近视眼镜能证明他曾经是个读书人外,他分明是个地道的老农了。他很可能早已注意到我了,当我发现他时我俩的眼光正好碰到了一起。我吃了一惊,赶紧掉头避开,当时的样子肯定很狼狈。我不知道他是来买饭吃还是来要饭吃。此时此刻,我很犯难为,我过去不过去?过去说什么?就在我脑子里盘算,试着再去看那饭桌时,他人已经不在了。

我很内疚,很惭愧,我知道我不是个好学生。他借钱我没有借给他,现在我也帮不上忙的。当时正处在“文革”期间,一个个政治运动搞得人人自危,真希望他能够谅解。

然而,这仍不能叫我平静。一个好好的人,突然给你戴上个帽子,像孙悟空那样给戴上紧箍咒,让你自由不得;一个好好的家庭,突然生活没有了着落,天天生活在忧虑不安惊恐万状之中,这是何等的悲哀?在那个时代,要安分地生活而不可得,要活得有尊严而不可得,我不知道,这是个人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

1975年秋,我从日照调到黄岛工作。我离红石崖近了,多次想打听以前小学老师的情况,但一直没有机会;不知道李老师平反了没有?现在,距我上小学的时光已经五十多年了,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小学老师们,你们可好?田松甫老师不知是否还在人世,李树椿老师如果还健在的话,大概接近八十了吧?

(写于2007年3月)

杨义敏,1938年生于青岛。当了一辈子中学语文教师,退休后每日看书看报,养花养鱼,游山玩水,还学会了看博客、聊QQ。著有《回到海西》。他的《阅卷》曾刊发于《读库1102》。

作文四:《我的小学老师》4500字

一拿起笔,我的小学老师就一一浮现在我的脑际,清晰,真切,一如六十多年前。

最难忘的张敬斋老师是我初小的老师,即1―4年级的老师,教我们语文、音乐、美术和体育。难忘张老师的微笑。1947年,张老师刚到我们山东莱阳徐家夼初级小学时,不过十八九岁。瘦高挑儿,大眼睛,尖下颏,留着分头,一天到晚,乐呵呵的。他目光敏锐、亲切、热情,总是笑着和我们说话。四年中,我只见他发过一次脾气。升入四年级时,班长“执法过度”,上自习课推搡了一位同学,张老师批评时,班长涨红了脸,犟了一句。张老师斥责道:“你身为班长,怎么可以这样呢?”片刻,张老师叹了口气,拍拍班长的肩,转身走了。四年,我只见张老师发过这一次短暂的脾气;四年,微笑只离开过他的脸5分钟。

难忘张老师教我们写字。张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柳体字,还能写美术字。升入三年级,我们每天上午最后一节课是写字课。先是写“仿”,张老师给每个人写一张字,每张12个,让我们把纸蒙在上面描。也不过描三四次吧,老师写的字就被洇模糊了。张老师就再给我们写一张。张老师不厌其烦地写,我们不厌其烦地描,一描描了一年。升入四年级,开始“临帖”――每天照着字帖写12个字。张老师喜欢柳体,我们临的都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帖》。一临又是一年。

写得好的字,张老师则画个红圈,特别好的,画双圈。我们每天为“红圈”而奋斗。作为孩子,学习动力就是这么简单。我的写字兴趣是被张老师的“红圈”激发出来的。张老师的“红圈”吸引我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至今,我还能回味出儿时研墨散发出来的墨香,“非人磨墨墨磨人”。且不说写字的过程让我获得的其他养分,在我的生活里,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我至少多了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无论是欣赏古今书法家的作品,还是自己挥毫泼墨,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种感觉不可言喻。这也是我当了老师后,之所以重视写字、希望学生能写一手好字的原因。

说到红圈圈,又想起了张老师在我作文簿上画的一条条红色波浪线。那醒目的波浪线,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张老师很重视作文教学,每周一篇,我们用小楷笔竖写。张老师用朱笔批改,有眉批,有总批。老师用毛笔画的竖波浪线一顿一顿的,非常好看。有时几乎画满了全篇。如果说,我的写字兴趣是被张老师的红圈圈激发出来的,那么我的作文兴趣则是被张老师的红波浪线激发出来的。我当了老师后,深知波浪线的作用,也就从不吝啬红墨水了。

一年放寒假前,张老师为考试成绩好的同学画奖状(给多少同学画,记不清了),我的奖状上画了一只蹲在树枝上展翅欲飞的小鸟,然后写了一句勉励的话。我回到家就临摹那只小鸟,居然画得很像。没想到,从此竟喜欢画画了。那时的美术课没有教材,张老师叫大家“随便画”。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越画越爱画。那时没有家庭作业,我的课余时间几乎全用来画画和拉京胡了。而今,我们的学生有多少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叫“应付”,被动学习很难出天才。

忘不了张老师的音乐课。音乐课上,张老师教我们唱《志愿�战歌》《歌唱祖国》《嗨啦啦啦啦》(一首关于抗美援朝的儿童歌曲)。能教的歌儿教完了,张老师便教我们拉京胡、唱京戏。后来发现我有小嗓(假嗓),又“因材施教”,单教我一段《汾河湾》中柳迎春唱的“儿的父去投军无音信”。张老师应该是新中国把器乐演奏引入音乐课的第一人――1950年在音乐课上就教我们拉京胡,不是第一人吗?

张老师还教我们打锣鼓。“胶东秧歌锣鼓”热烈欢快,振奋人心,我们打得酣畅淋漓、如痴如醉。节假日,张老师带领我们敲锣打鼓去附近村庄宣传抗美援朝。我除了打锣鼓,还演活报剧。我演过李承晚(剧本是张老师编的)。至今还记得其中的台词:“我叫李承晚,南朝鲜,我来坐江山。我的江山坐不稳,认了个干爹杜鲁门……”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艺术教育也不只是教唱歌,教画画儿。

那时农村条件差,学校只有一个空荡荡的操场。张老师亲自为我们挖了一个大沙坑。体育课上,张老师教我们跳高、跳远。至今,张老师那“剪式跳高”的身影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课间,沙坑成了男生的摔跤场。张老师常常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有时还教我们一手。我的摔跤本领就是在沙坑里,在富水河畔的沙滩上练出来的。

就我所知,那时农村小学没有体育课,张老师是凭着他的直觉和爱好,自己“开发”的。我和同学津津乐道的还有张老师带领我们游泳、给梨树掐花、慰问军属、拾粪等活动。

说到“拾粪”,现在还脸红。“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升入四年级,张老师要求我们每天早晨背着粪箕拾粪(即牲畜的粪便),然后背到学校,在校门口一字摆开“展览”。晨读后,再把粪背回家(那时我们每天先到校晨读,晨读后回家吃早饭,饭后再回校上课)。一年中,我只拾到过一次牛粪,其余的都是挖河里的淤泥充数。张老师说:“淤泥也是好肥料!”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教师素质的教育,即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张老师是凭着他的品格、热情、认识、直觉和悟性来从事教育的。我断定张老师那时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更不知何谓“素质教育”,他是凭着他出众的才华、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爱好从事教育并影响着他的学生的。

非常庆幸,在我刚跨进校门的时候,遇到了张敬斋老师。张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升入五年级,有了地理课。教地理的是徐国芳老师。徐老师快50岁了,头发梳理得极为规整,分向左右的头发从来都是服服帖帖的,没有一根张牙舞爪脱离集体的。他嘴巴上翘,行动稳健,说话轻松。徐老师好脾气,从来都是笑嘻嘻的。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小学《中国地理》课本是分省编的,即一个省一课。徐老师上课时,边画地图边讲。譬如讲我们山东省,他边画边说:“我们山东省像一头蹲下的大骆驼,头伸进渤海和黄海里,它的头就叫胶东半岛。”这句话讲完,山东的轮廓也就出现在黑板上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哇!真像骆驼!”然后,徐老师又标出省会济南和其他大城市,自然少不了我们烟台,顺便又标出了我们莱阳(课本中的山东地图并没标上莱阳)。接着画铁路,画泰山山脉,再讲物产,最后讲邻省和濒临的海。讲到“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蜜桃大如拳,乐陵小枣甜如蜜”时,我们都很自豪。紧接着,徐老师又加了一句:“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我们都大叫:“吹牛!萝卜皮有什么好吃的?”徐老师说:“潍坊也是咱们山东的,那里的萝卜确实好吃。”说完,又在地图上标出了潍坊所在的位置,我们又高兴起来。     我看到山东半岛“伸”进大海里,十分担心地向徐老师提了个问题:“老师,咱们山东半岛要是‘断’了,我们不就掉进大海里了吗?”徐老师嘿嘿一笑,道:“半岛可不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你这不是杞人忧天吗?”

徐老师的地理作业“千篇一律”――画地图。第一课讲全国行政区,就叫我们画全国地图,以后每教一个省,就画一个省。我有绘画的基础,每个省都能画得很像书上的地图,经常得到徐老师的夸赞。我的同桌孙绍君画得潦草,他画的山东地图活像一个不规整的梨,徐老师却说:“不错,不错,有点儿意思就行。”徐老师的口头禅是“有毛就是鸡”。孙绍君写的大字,笔画粗,同时担任我们五六年级书法课的徐老师却说:“孙绍君的字有颜体的味道。”常常在他写的某一笔、某一画上画个小红圈儿。圈儿虽然小,却让绍君每次写字都全力以赴。当了老师,我明白了,不是徐老师要求不严格,这叫“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我当了老师,也学会了在学生写的字的某一笔、某一画上画红圈,也能在每个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

学完了中国地理,画完了中国地图和各省地图,祖国就镌刻在我心中,永不磨灭。到中学读《世界地理》时,我依然保留画地图的习惯,画完了五洲四海,世界就在我心里了。

画地图让我养成了看地图的习惯。每当我站在中国地图前,徐国芳老师和善的面容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耳畔就会响起他那“嘿嘿”的、近乎天真的笑声。

我的小学男老师喜欢起女性的名字。和徐国芳老师一样,白晓云老师也是男性。白老师姓白,人和他的姓一样,也白。他穿着整洁,爱戴一顶蓝色“解放帽”,而且帽檐是“黑化学”的(即一种黑塑料,在当时非常时髦)。

白老师教我们历史。每讲一课,他就让我们看课后的思考题。“第一个问题怎么回答呢?”白老师问,然后引领我们画出书上的有关句子。我们把这些看似零散的句子连起来一读,居然通顺、完整。个别连接不好的地方,白老师会给我们添加几个词语,说:“这就是第一题的答案。”依此类推,把课后问题的答案,都在书上圈画出来了。一篇长文,我们只需记住其中十来句即可。就这样一课课地画下去,让我学会了读书抓要点、重点。白老师从不布置书面作业,复习时,只是要求我��熟读每课圈画的句子。期中、期末考试,我们的历史成绩都很优秀。我们学历史感到非常轻松。

读中学和师范的时候,我把这个方法迁移到所有学科。期末复习时,我先把各科课本通读一遍,边读边用红笔圈画出每课的重点、要点(好多地方平时就画了,但用的不是红笔)。复习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我只读并记住我画的重点、要点,既省时又省力。每次考试,各科都得高分。95%以上的考试内容都在我的圈画之中。在初中和师范,我都是“三好”学生。

1977年,我到徐州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每次考试,同班的大学本科生都考不过我。这得益于白老师教给我的读书方法。我能把厚书读薄,同样也能把薄书读厚。

白老师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授之以渔”。

王其欣老师高高的,瘦瘦的,和白老师相反,他的皮肤黝黑。他是校长,兼上我们的自然课和美术课。

我们从不称他为校长,都称他为“老师”。对此,他很高兴。他常说:“我不是称职的美术老师,我不会画画儿。”他常用“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滥竽充数”自我解嘲。

但王老师善于激励。他的办法是让我们的画儿“上墙”――一进校门的过道两边的“学习园地”上,贴满了我们画的画和写的大字。每期都有我画的人物、动物,还有京剧脸谱儿。

王老师经常站在“园地”前欣赏我们的字、画,连声赞叹:“好,好!”他那像欣赏心爱的宝贝似的眼神,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永远让我感动。

小学毕业,我到了徐州。王老师还亲自给我父亲写信,说我有绘画天赋,建议将来读美术学院。这让我深受鼓舞,立志长大当画家。

读中学时,我“移情别恋”,想当一名作家。但几十年来,业余时间仍不时挥笔作画,自得其乐。得意之中,总会想到瘦瘦高高的王其欣老师,想到他对我们儿时的欣赏与鼓励。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王其欣老师让我学会了欣赏学生。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一切是那么清晰,亲切,一如六十多年前。

岁月无情。如今,四位老师都走了。倘若他们健在――

我一定会为老师们双手呈上我的新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请老师批阅;我一定会为他们清唱一段《汾河湾》中的“儿的父去投军无音信”,再次请老师指正;我一定会为他们画几幅京剧脸谱,博老师一笑;我一定会为他们挥毫书写“师恩永沐”四个大字,以表达我对老师们的谢意与敬意……

(选自《人民教育》)

作文五:《我的小学老师》700字

黄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有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瓜子脸上镶着一双宝石般的大眼睛,他的嘴巴算不上大,声音却很洪亮,听他讲起课来,我们也变得特有精神。

记得有一次期中考试,我的数学成绩考砸了。我订正好所有错题以后,紧紧的抓住试卷的一角,小心地一步步走向黄老师。就快要到了,可是过去会不会被老师给教训一顿?我犹豫不决,停下了脚步。忽然,黄老师微笑着转过头来,看着我,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温柔与和蔼,我也就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

我在一边站着,他瞅了瞅我,眉毛自然地皱了起来。黄老师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试卷后,才开始批改。他一边用红笔批改,一边让我讲错误的原因给她听。她耐心地听着,对的地方点点头,并在纸上画图、列算式深入地分析给我听;如果讲得有错,黄老师就叫我自己去研究这道题目,想是运用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这样很快便能迎刃而解了。黄老师在一道问题上停了下来,认真地盯着题目,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字眼,找到重点的地方就圈圈划划。在草稿纸上更是仔细了,验算了一遍又一遍,密密麻麻的竖式在我眼中成为了一只只小蚂蚁,在不断地繁殖生长。经过了反复的验算后,证明了她原先的思路是对的,这才放心地打了一个勾。试卷是批好了,黄老师在打勾的时候叫住了我:“晓磊,你看看这几次的考试,也就有一次是在90分以上的,其余都在80到90徘徊,你自己回去好好反省一下,找找原因,下一次可别这样了。”听了这句话以后,我更是羞愧,自己暗自下决心:下一次一定要考高分!     在那个月的成长记录册是黄老师写的,我轻轻地打开了它,一串文字感动了我:“你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干部,虽然成绩有时会有一点小波动,但老师相信你。在最后一年的小学生活中,为自己打好底色,加油!”

这点小小的股历史的我在不久后的一次考试中成为了“黑马”。

作文六:《我的小学老师》1800字

我的小学老师

朋友们

我演讲的内容是我与我的小学教师之间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一段平平凡凡的感情

八岁那年,我肩挎小书包,

从家庭走向了学校

提起家,人们都神魂颠倒般留恋,彻心彻骨地向往;家是游子心灵的港湾,是人们温柔馨香的梦.然而,我的家庭却是一个畸形的家庭,贫困的重压不说,我的父母天生不和.在家里,我排行老大,整天除上学之外,就是钻在没完没了的家务堆中,责任田里,再不就是看管我的两个年幼的弟弟.什么儿童的欢乐呀,憧憬呀,一概与我无缘.听着墙外边孩子们嘻笑盈天的欢叫声,我只有努力想象才能得到些许的欢愉.在家中,我埋头干活,失落,孤僻,寡言少语.在父母无休无止的吵骂中,在便饭般的打架之中,我战战兢兢,度日如年,

一直到我走出家门到外地上学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全部的思维,灵感,生存能力,思想行为,都得益于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没有她,我根本不可能健康地生存,不可能考上大学走出家门,当然也

就更没有我的现在

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姑娘,刚从师范学校毕业.记得我上学那年夏天,她穿一件黄色的连衣裙,乌黑的秀发上翩然飘飞着一只美丽的蝴蝶结.上学的第一天,当我的父亲亲手为我交付了他抠搜了半天的一元钱学费,把我交到老师的面前时,她睁大了漂亮的大眼睛,吃力地点点头,诚恳地只说了一句话:"请  放心吧

老师说话的声音真好听,柔柔的,细细的,一如风摆银铃;老师走路的姿势真好看,好像花儿摇曳在微风中.不知怎么的,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幼小的心灵深处,便涌起一股对老师深深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我永远难以忘记,那天,春风和熙,杨柳轻扬.老师带着我们如同一列出笼的小鸟,欢叫着飞向那春天的原野.依依杨柳树下,老师让我们盘腿坐成一圈,一个接着一个唱歌.提起唱歌,强烈的自卑感压得我低下了头.我寂静的心湖如猛然间狂风大作,汹涌翻腾起来.望着同学们一个个甜甜地唱着歌,落寞,自卑如乌云一样顿时涌上我心灵的晴空.长期以来所受的压抑,长期以来落在我幼小心灵上的重负,恐怕在座的朋友们谁也体会

不到.当老师清脆的嗓音点到我的名字时,我满脸通红,呆呆地坐在地上,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耳朵里充斥着同学们恶意的哄笑,我真想把脑袋扎进我的破袄中.猛然间,我瞥

见了老师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我清楚地感觉到,老师眸子中满含期望,满含母性对子女的温情.我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浑身瑟缩着唱了一首《我们的校园是花园》……朋友们,我会唱歌了!在老师柔柔的目光包绕之中,我第一次放开了喉咙,这对我自卑的心灵将是一场多么大的革命.

我忘情地唱着,唱着我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与憧憬.父母啊!你们何时才能言归于好 我家庭的生活节奏啊!何时才能跟上歌声这美好的节拍 大家很难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我幼小的心灵,当时竟会有那么多的感受.第一次,我发现我会唱歌,并且唱得非常好;第一次,在老师慈爱的目光包绕下,我站了起来,冲破懦怯,冲破孤独,

我昂首站到了同学们的中间

自从那次以后,我便感觉到,一踏进校门,心中顿有一种欢欣愉悦之感.亲爱的老师啊,你是我心中的天使;校园啊,你是我心灵的寄托,

是我生命的维系 农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什么都干.记得那一天,我们上体育课学习跳高.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跳过了那根我也认为并不高的横杆,身子却畏畏缩缩,脚一个劲地朝后移.当老师问我为什么不跳时,我满脸通红,嘴里挤出三个字:"我不敢."老师蹲下身来,用手摸着我的头说:"要知道,你已经上

三年级了,已经不小了,连这个小杆都不敢跨越,那将来你还怎么生活呢 来,老师架杆,跳!大胆些!"看着老师那认真的表情,望着老师那期盼的眼睛,我"奋不顾身",大吼一声,牛犊子一样"噌"地跨了过去.老师啊,你说得对,如许小杆尚不得过,今后如何生存 直到今天,一碰到麻烦,我就时常想起我的老师,想起那双眼睛,然

后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每一件事情当中

家庭战争仍在持续,父母仍然沉浸在那毫无意义的马拉松式的争吵之中.那天,父母摔锅砸碗,竭尽肆虐之能事,大肆"拼杀"一番后,双双离开了家.学校离我家很近,猛然间,我听到了学校那老牛唤仔一般的上课钟声.无奈,我只好抱起睡梦中的小弟,冲进了课堂.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射向了我.当我

的老师问我为什么抱着孩子来上课时,我的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我能说什么呢 父母啊,由于你们的浅薄与无聊,

使得子女幼小的心灵一次次地在流血啊聪明的教师扑闪了几下大眼睛,她终于看出了苗头.从此,上课来的时候,她总要

作文七:《我的小学老师》3600字

徐长银

近段时间,每当夜阑人静时,如烟的往事就会自然而然地萦绕在我的脑际。唉!人到了知命之年后,那种“春色无情容易去、耄耋渐至独潸然”的悲凉景致,常常会引发出我对人生的诸多感叹;而在感叹之余,父母情、姊妹情、兄弟情、师生情、朋友情……各种情愫熔铸在一起,时常在虚幻的梦魇中噬咬着我的心;一旦梦魇过后,这些情愫倏然间幻化为遏制不住的涟漪,每时每刻都在撞击着我的心扉……。

人世间的种种情愫,有如人生长河中弹奏出来的音符。谛听之,在陶人情趣、启人幽思的同时,还会令人对一生中所投缘的人滋生出一种莫名的、难以割舍的眷恋。我的小学老师罗世顺,就属我30年来无比眷恋的、魂牵梦萦的人。

人若在追忆往事时,难免会对自己逾越过人生历程感慨万千。曾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父亲因饥寒致病,刚满50岁就撒手人寰,撇下“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母亲、大姐、二姐和我。父亲辞世后,母亲带着我们姊妹3人,终岁奔波劳碌于山间、地头,可以说是“于艰难竭蹶之中,仅存苟活其命之想”。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龄满七岁时,寨邻中与我同龄的孩子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进入校门。而我,因家庭贫弱和经济窘困之原因,只能在家中协助大姐、二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猪草、挑水、放牛、薅铲苞谷等。此时,我多么翼望和其它孩子一起,去吮吸知识的养料。可是,残酷的现实,不容许我有这样的念头,其稚嫩的心中窃思,看来唯有蛰居穷窟,面朝黄土背朝天以终其生。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恰在这个时候,罗世顺老师来到我家,动员母亲送我进校读书;当时,母亲所持的态度是:让我读书是她最大的心愿;因为“男儿不读书,如同一头猪”。但是,每半个学期3元的学费,实在无力上交。罗世顺老师听后说道:“我知道你们家里困难,但再困难也不能耽误娃儿的前途;你家这个娃儿很聪明,不读书就太可惜了;半个学期3元的学费,交不起就不交了,我少收一个人也无所谓……”。就这样,第二天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进校门,圆了读书的梦想。

小学的的学习生涯,对于我来说属人生里程的一个重要起步。那时,由于“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泛滥,进入三年级后,我们这一届同学就没有正式的语文课本学习,每天所学的,要么就是毛主席语录,要么就是“老三篇”,要么就是毛主席诗词,要么就是被视作“新闻”实则是“旧闻”的报纸。但是,恰是在这种特定的学习氛围里,造就出我这个年仅10余岁的“少年英雄”。那时的我,曾以“文章写得好”、“毛笔字写得好”、“记忆力好”“而蜚声百里。至今令我难以忘怀的,大抵有四件事:一是在读四年级上学期时,我写了一篇名为“丁兰刻木”的作文,借“孝义”二字来鞭笞现实生活中对父母不敬不孝、忤逆犯上的人和事。就是这篇文章,博得了罗世顺老师的高度赞赏,他除了多次在全校师生中对我进行褒奖外,还将此文作为新光小学的范文,推荐到区、县所属的一些公办学校进行展出。二是与此同时,出于猎奇,我写了一首小诗投递到省级报刊后居然被采用,一时间在当地传为佳话。这样,从根本上激发了我偏爱文学的兴趣,为今天能够吃这碗笔墨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是在我读四年级下学期时,在一天下午的“写字”课上,我写的一篇毛笔字使罗世顺老师惊诧不已。他说:“不错,下笔有力,笔锋曲直分明,结构严谨;想不到,你能写出这样好的毛笔字,实在是难得;只要你继续努力下去,以后有可能成为一名书法家”。这一席话语,同样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爱好。此后的时间里,无论是毛笔字、钢笔字,只要一有闲暇,我就“鬼画桃符”地练,然而,练来练去,练到今天,还是没有练就出一手好字,其书法家的梦想,业已灰飞烟灭了。这一点,我有负罗世顺老师的厚望,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对不起他。四是在就读小学六年的时间里,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我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原因,归咎于我在童年、少年时代的记忆力。真的,并非自吹自诩,我少年、青年时代潜在的记忆,虽然谈不上过目不忘,但在同龄人中,鲜有匹敌。我清楚地记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曾以熟背毛主席语录全本、37首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著作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五篇文章(老五篇)闻名噪遐迩。为这,我被公社、区、县三级党委和政府塑造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多次在公社的千人大会上、区里的万人大会上、县里举办的经验交流会上背诵和大侃如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可以这样说,10来岁的我,那时已经“红得发紫”。倘若不是后来的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我有可能像古时候的“甘罗”一样,不到十五岁就步入仕途。但是,“命运唯所遇,循环岂可知?”我非但学不了“甘罗”,连“八十遇文王的姜太公”也不如。导致我今天“背时倒运”的样子,“非为人谋,仰亦天时。”面对我当时因特佳的学习成绩和超强的记忆而赢得的种种荣誉,无论是什么人,见我都要客气三分,就连县里某领导的千金,也慕名托媒上门,说要与我结为“连理”,可是,处于悠悠然、飘飘然的我,根本对她不屑一顾。而罗世顺老师呢,在对我特别青睐,特别器重,特别关心的同时,也特别担忧我。在他看来,我是新光小学的骄傲、是新光小学的牌子,于是乎,他每在人前或人后,都对我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小家伙真行,是我一生中难得一遇的奇才;如若家庭环境好一点,再加之有人提携,前途定然不可限量。”罗世顺老师虽然在赞誉我,但对我的缺点从不姑息迁就,在对我进行“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诫喻我说:“‘莫因逆境生悲感,且把困难作等闲’,挺起腰杆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不要被一些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他还对我说道: “长银,在人生的长河里,最危险的不是刀山火海,不是悬崖峭壁,而是在如花似锦的坦途上,因迷恋路旁的花朵止步不前或误入歧途。应细思之。”此段淳朴的教诲,不仅折射出罗世顺老师的做人真谛,而且为我当时的骄纵指点出了迷津。无庸讳言,进入“知命”之年的我,一生中能够做到谦虚谨慎、朴实无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卑躬屈膝做人、不趟仕途急流险滩,很大程度上,与罗世顺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罗世顺老师执教,在退休前已逾40年。他的一生,已无私地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献给了他所钟爱的那片贫瘠的土地,献给了毕节市田坝乡沙碳沟村(原名新光大队)的父老乡亲。在他执教的那一隅,经他教出去升入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的学生,一茬又一茬;在这些学生中,有机关干部,有企业职工,有从教者,有在家务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当时国家经济尚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他作为民办老师,每年所得的报酬,仅有450斤粮食和180元钱的工资。而这点微薄的收入,除了自己的生活所需外,还要供养全家人,其家庭的重负、生活的艰辛是难以言喻的。而且,在新光这个“鬼地方”,离县城有60多里,较为偏僻,当时存在着“不通电、不通路、不通水”的“三不通”现象,这无疑给罗世顺老师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但是,艰苦的条件、工作的重荷、生活的坎坷,不仅没有使罗世顺老师在前进的道路上望而却步,而是更加磨砺了他敢于与生活抗争、搏击的勇气和毅力。自始至终,他都是乐在其中。他常说:“生活的重担压不垮我,只要我教的学生有出息,我就高兴了!”的确,罗世顺老师堪为其它老师学习的楷模,无论是“传道授业”、也无论是批改作业、更无论是信访家访,用“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八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正因为如此,他所从教的新光小学,在每届六年级毕业班的语文、数学考试中,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在全县榜上有名。其次,在我的潜意识里,罗世顺老师的爱好极为广泛。一是书法:他除了会写一手流利的钢笔字,还能写出一手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二是球类: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是他强身健体的必修课;三是棋类:象棋、围棋技艺有一定的造诣;四是懂音律:除了会谱曲外,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弹琴等。而尤为令我敬佩的,是罗世顺老师的那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精神,这一点,从他的整个教学生涯中、人生信念中、生活抗争中、平凡点滴中,就足可窥见出一斑。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十年前,我所就读的新光小学,已由民办转为公办,罗世顺老师呢,因教学业绩斐然,也转为公办教师。前不久,我偶从一老同学处获悉,罗世顺老师如今已退休在家赋闲;对我在贵化的一切,他仍十分关注。对此,令我颇感汗颜:龄近古稀的老师,始终不忘他的学生;而学生呢,30余年未与老师沟通,未向老师请安,实在有愧。不过,这方面的缺憾,待我55岁退休后再弥补;我相信,暮年我们师生之间情谊,不仅会恢复如初,甚至还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谨以小诗一首,献给我最崇敬的罗世顺老师:

耕耘一生无所求,育人堪称老黄牛。

勤在书山觅真谛,乐于教海苦作舟。

桌前笑释乾坤事,案头伏笔青史稠。

授业解惑摧苗壮,雕塑灵魂显风流。

桃李不言溪自成,熠熠烛光耀九州。

百年大计孰为最?尊师重教是大头。

作文八:《我的90岁小学老师》1500字

2013年3月在陈善兰家与其合影

我48年没有见到自己小学老师陈善兰了,几经转折,去年的3月终于见到了近九十岁老师,但已卧床。今天我将支离零散的信息,组织一下,以纪念今天的教师节。

我是65年夏天就学于青岛台东六路小学,清楚记得陈善兰是我们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那时候她刚刚教完三年级那个班,即转到我们班接新生,我至今记得三十多岁的陈善兰老师当初形象,一副近视镜,一身蓝布褂,齐耳短发利落朴素。给人感觉慈眉善目,表情温柔。记得第二年夏,文革开始,其风暴同样毫不留情的席卷了我们学校的犄角旮旯,随之停课闹革命。陈善兰家出身是地主,多大的地主我也不知道,但一定很殷实的。很快接踵而来的是不间断的戴大纸帽子揪斗。我很清楚记着那一天,我们被聚集在操场上,看着他们轮流批斗所谓有问题的老师。在批斗陈善兰的时候,六年级有个外号叫吴大鼻子的学生,站在她的背后,并扭着我们的老师,我们那时很小,不知是非,但吴大鼻子这件事我记的很清楚,至今抹不掉。如今每每谈起这件事,有人不相信老实孩子吴大鼻子会干这种事,那时候的人们思想意识是多么的扭曲。据说陈善兰的老公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校官(教官),后来被定为“历史反革命”遣送回家,一年后陈善兰和孩子们也遣返到原籍胶县,再后来根据“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的精神,陈善兰和孩子们又回到青岛,但陈善兰被剥夺了教课权利,每天打扫学校卫生,谓之劳动改造,我们常常见到她的背影。2012年下半年,她得了脑栓,所幸治疗的很好,回复的很快,但行动不方便啦。听她孙女讲,长病期间,常常说些文化大革命的事,胡言乱语,脑子很恍惚。可见文化大革命给了她多大刺激。去年我们见到近九十岁陈善兰老师的时候,她脑子仍然很清晰,善谈,她听力、阅读一点都没有问题,还不时给我们开玩笑。她虽然给我们教课时间不长,留给我们的信息不多,但目睹自己的老师挨斗,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重创伤,其印象磨舍不掉。

前几天,与同学黄鸿章相遇,聊起小学的经历,我告诉他陈善兰老师还健在。他急不可待的要看看老师。我急忙联系,听他儿子讲8月7号陈老师再次脑栓,已住院,至今不清醒,情况不乐观。8月28号我约好黄鸿章和原来的班长牟钟杰到医院看望老师陈善兰。我们按照她儿子给的住院地址,在病房我们看到了昏迷不醒的老师。黄鸿章对陪床的陈老师儿子说:“当年我家很穷,父亲是盲人,陈善兰老师看到他穿的旧衣服袖子很短,就给他缝了两只套袖。”黄鸿章至今在单位常常说起这件事,近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陈老师,想当面感谢老师,今天如愿了,可是不能和老师交流几句,也很遗憾。处于昏迷状态的陈老师,似乎感觉到我们的呼唤,她的眼神亮了起来,并湿润润的,喉咙咕咕噜噜的响似乎诉说什么。黄鸿章动情地说:“我们快50年没有见面了。”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我们离开的时候,黄鸿章留下了些钱,算是了却心事。

在回来的路上,牟钟杰说:“当年我们不懂事,揪斗老师的时候,他们把‘地主婆’陈善兰,‘敌特分子’成会川,‘三开分子’王志坚,‘右派’刘钊揪到我们班上现场批斗,我是班长,他们逼我领头喊口号,一想起这件事,我的内心充满懊悔痛苦。”

黄鸿章还回忆说:“1969年召开九大,我们连夜集合到街上游行,我那时候看到街上满是热闹、沸腾的游行队伍,顺口说了句《红灯记》里‘痛说家史’里一句台词:‘总工会一声号令,全线的工人都罢了工。江岸,一万多工人---都---上---街---游---行---啊!’不知怎么此事谁告了教务处,他们好一个整我,还叫我写检查,挖掘背景、用意。再后来学校东院的厕所里发现有人写了句“打猫”,被判断成反动标语,派出所叫我去写写这俩字,看看是不是我写的,当然不是我写的。”可想而知文革对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 孩子伤害有多大。

……

往事并不如烟,且不堪回首。

衷心祝愿陈善兰老师早日康复。

2014.8.28在医院探视陈善兰老师(白衣服是黄洪章,另一位

作文九:《我的小学老师(3)》700字

我的小学老师

我的小学老师是个幽默风趣的,他姓胡,他厉害极了。

他是我们五年级时来接手我们班的,当时,我们班可算是最吵、成绩也最差的班。可胡老师却一点儿,一点儿地把我们从倒数第一给拉上了正数第一的“宝座”,我们全班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是一个十分敬业的老师,在2012年的9月2日,胡老师的儿子龙卡出生了,可是,那一天,他至始至终都站在课堂上陪着我们,直到放学,才飞一般地跑去产房看他的龙卡。

他幽默起来谁都爱,他发起火来谁都怕。在一次科学课上,英语老师留了几个人补做业,科学老师恼了,给胡老师打了电话,在科学课下课后,我们都有些胆战心惊,因为胡老师一发火,地都要震三下。随着胡老师的脚步声由远到时近,我们的心怦怦地跳,可意想不到的是,胡老师笑眯眯的进来了,他说:“有人科学课没去上是不?”几个同学低下了头。他又说:“哪几个同学,让我

见识见识。”几个同学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哦,原来是你们呀!”“科学不学是不行的,像在一个雷雨天,你急急忙忙跑到一棵大树下躲雨,结果,轰的一声,就变成非洲人了。”我们全班都笑了。从此,再也没有人不去上科学课了。

胡老师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就跟“加菲猫”似的。但如果再加个大肚腩的话,就跟弥勒佛似的。

他对我们来说,就是个神一样的人物,他无所不能。

他的办事效率极高,一般早上的试卷,下午就可以发下来了,速战速决,能面批的尽量面批。

他的作业也布置的合情合理。有一次,英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许多作业,我们叫苦不迭,胡老师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出马了。天下没有胡老师办不成的事,他骄傲地回来了,对我们说:“单词改成抄两遍啊!”我们欢呼雀跃。

他幽默、风趣、可爱、调皮,他可以为我们不去产房看儿子,他可以把倒数第一拉成

第一,他为了我们做了太多太多,他为我们可以做任何事,他就像我们的爸爸一样关爱着我们,他是我们永远都爱的老师——胡老师。

作文十:《我的小学老师们》2200字

这些都是教过我学的老师。我努力的翻动记忆,我有些发毛,我只记得一些零碎,而且已经生锈,是老师的失误,还是自己当年是个不开化的石头?我觉得现在已经不需要答案,需要的是进入回忆,所以无论好坏我都要写下来,凭吊自己,怀念我的乡村老师。

秀是我的启蒙老师,女的,穿着很干净的蓝布衣服,黑色皮鞋,身子苗条挺拔,被称为我们学校的一朵金花。秀老师没有多高学历,所以,一直做启蒙老师,送到二年级,又倒回来带一年级,我们村里的人知道她的能耐,但都信任她。

我第一次见秀老师的时候,很羞涩,她问了我名字,我父亲的名字,我还怕生,答得有些结巴,让我数数,从一数到百。我不打愣吞的数了过去,秀老师笑着说:“好了,帮你登记了。”秀老师说话声音温和,让我觉得高贵神秘。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的学习平淡无奇,但我们的成绩都很好,我想,都是秀老师用她的美丽为我们的学习加油。

离开低年级,挪到了另一个校舍,就很少见到秀老师了。直到快毕业了,又见到了秀老师,领着一个孩子,红着脸,眼睛冒火的走到我们班,那孩子随手一指,指到我,说:“就是他。”

秀老师走到我的课桌边,很生气地拍响了我的课桌,问:“我儿子撩你了?你为什么吐口水吐在他身上?”

我莫名其妙,死不承认。我申辩,她就抓住我的肩,把我拉到走廊上,要把我送到校长那里去。我的同学都跟出来,看这一场热闹。这时我们班主任看到了,过来问情况,也相信了秀老师的说法,只是,他为了息事宁人,没让我去校长哪,而是让秀老师找我的家长。秀老师找了我的家长,威胁说:如果不看家长的面子,早就赏你两耳刮子了。

自那以后,每看见秀老师,我就感到这个世界都很恐怖,躲得远远的,不跟她照面。

力老师教我们三年级的数学。

他是退伍兵,经常穿一身军装到课堂,写字很用力,粉笔直掉灰。在指导学生看公式的时候,教鞭经常在黑板上敲出啪啦声。课堂上有人开小差,他就停下讲解,俯身在讲台上捡一个粉笔头,用力砸那开小差的同学。刚开始,开小差的同学被砸了,还一脸懵懂,不知道被谁砸的。大家哄笑,才血红了脸,低下头不说话。

力老师教了我们一年,学校里搞优化组合,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李老师被优化掉了,扛着铺盖回家了。他有一块地在我们上学的路边,平常都是他老婆在管理。我们放学的时候,经常能在路上碰到他,挑着一担粪桶,咚咚地走路。我们叫他力老师,他就哎一声。

有一次,力老师喝醉了,跑到学校,骂骂咧咧,从校门口骂到礼堂,从礼堂骂到老师宿舍区,要找校长理论,他年年教学成绩优良,为什么优化掉他。他不是为了一个月十五块的工资,只是要一个说法。他骂来骂去,竟然没有一个老师出面劝他。

过了两年,我们校长调走,他恢复教职,人却衰老了很多。他自学,参加自考,拿到了中师文凭,调到了另外一所学校教高年级,来往不方便,凑了点钱,买了一辆自行车,放学的时候就往家赶,被一辆拉石头的小四轮撞到水沟里,闭上眼就再也没醒来。

死的是时候,力老师身上还穿着那一身老军装,口袋里挂着一支笔,穿着一双开了口的胶凉鞋。学校里给他开追悼会,村里人却在讲当个民办老师太不容易了。

慧是一个男人,上牙顶在外面,上下牙就离得远,看起来很令人难受,说话却很清晰。他教我们四年级数学。他跟我家或多或少有一点亲戚关系,他跟我爸郑重承诺,他要教好我。我不喜欢他道貌岸然的样子,于是他上课,我学习,他走他的路,我过我的桥。但事情却没这么简单。我是小院子的人,到大院子读书,经常受到班里一些同学的挤兑和欺负。

在慧老师上课前,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同学又一边用脚踢我一边喊我爸爸的名字,弄得我心烦意躁,站起来还击他,被我打得鼻子流血,慧老师本来在走廊上等待第二遍铃声响,听到教室里乒乒乓乓响起来,就走了进来,看到了我们的打斗场面。看到我的邻桌鼻子流血了,慧老师不问青红皂白,一教鞭就先落在我屁股上,还数落我爸爸,乃至一班同学都以为我爸爸为了我搞好学习急得吐血了。

为了这事,我的爸爸也到了学校了解情况。慧老师跟我爸说三道四,我爸走了,我继续挨同学欺负,说我爸急得在吐血了。这些都是拜慧老师所赐,慧老师是睁只眼闭只眼,让我觉得读四年级的那段时间如同坐牢。

不知道怎的,自我小学毕业后,我们在路上撞见,彼此都觉得难堪。而那些欺负我的同学,现在也没有往来。

惠高高的,村里人都叫他“搞把”,搅潲用的一条木片片,既高又单薄的意思。他先是教我们体育,做操、打球、扔飞盘„„下雨,室内活动,他却不安排我们打牌、下棋,而是给我们讲故事。一个学期,利用雨天的室内活动,他给我们讲完了《说岳全传》。回到家,跟爸爸一提起,爸爸也知道惠老师是个人物,阅历多,口才好,是读过书的。

我们读五年级的时候,教语文的蒋老师在课间中风了,被抬走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但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单衣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里永久定格了。惠老师就由教我们体育改教我们语文。爸爸担心我考不上,惠老师也觉得我小升初有问题,建议我留级。我觉得该去试一试,于是报名。惠老师说:不要试了,浪费那十块钱。我执意要去考,碰碰运气。

这边,我的爸爸不去帮我联系初中,而是在小学安排我留级,读多一年,再去考。

小升初成绩公布的时候,语文数学两门课,140分才可以进乡中学,我语文98分,数学56分,加起来,可以到清水桥中学读初中了。惠老师觉得很意外,我的语文成绩全区列第二。他恭喜我,我爸爸却执意让我留级。惠老师跟我爸爸说,让我走。我爸不同意,死活让我再读一年小学。哎,我的一点积极性又一次受挫。遇到惠老师,惠老师可能觉得我是孺子可教,鼓励我:不要怕,再考好一点。因了他的这份鼓励,到现在,我们还有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