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法学 > 字慎独 [《静静的慎独》5100字]

字慎独 [《静静的慎独》5100字]

时间:2019-10-09 09:18:13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静静的慎独》5100字

慎  独

陈 静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彦语,那么大家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吗?这句话是出自《杨震却金》历史故事。

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杨震,当他在做荆州刺史时推荐了秀才王密做昌邑县令。后来来杨震离开荆州去东莱赴任太守时途经昌邑,王密得知后,就在晚上,在怀中揣了十斤金子去拜见杨震,要把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以为是杨震不敢收,便说“暮夜无知者”( 意思就是“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 ),杨震却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此后,“四知”的名言和“杨震却金”的故事就成为了千古佳话。在杨震却金的故事中最重要的不是“却金”而是“暮夜”二字,在众人眼前,人总是会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戴一个体面的面具,而在独处时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谨慎自己的行为,甚至会作出不光彩的事来,也许基督徒都会拒绝这种来路不明的钱财,但在知道完全不会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能否拒绝所有的诱惑呢?杨震在明知无人会知的情况下的坚持自己的德行,这种“暮夜”时“却金”的行为就是慎独精神,“慎独”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慎独一词出自《中庸.礼记》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即是自律,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标准,简单的说,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中国历代各个学派对慎独的观念都很看重,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圣经对于慎独之道有什么教训。

我们首先一起读一处经文:

诗139:2-3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我们看第一种慎独:一个人的慎独

说到慎独,在旧约中,就有一个我们十分熟悉并喜爱的人物,他在慎独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创世纪39章我们看到当约瑟被波提乏的妻子引诱的时候,三番几次,旁无别人,但约瑟有敬畏神的心,明处暗处言行一致,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他知道得罪女主人的结果是什么,但仍然不肯做这大恶得罪神,他说: “我怎能做这大恶呢,得罪神呢?”(创39:9)他胜过了这个极大的试探。

像是这样的试探,我们在一生的年月中不知要遇到多少回,各式各样,千变万化。以扫一碗红豆汤就卖了自己的长子名分,犹大三十块钱买了自己的救主,其

实他们的堕落我们现在看来根本无法理解,因为仇敌是很狡猾的,撒旦就是会趁着我们最软弱之时,攻击我们生命中最软弱之处。仇敌要引我们犯罪,他还会特别为我们“考虑”,为我们精心地挑选一个众人眼光触及不到的情况下,让我们可以完全地放松地,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里面的罪性,就像夏娃一样,如果当时多一个人在身边,即便是自己的丈夫,也会在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上拘束一些。那么我们怎样做到慎独呢,首先坚定地相信真的有上帝,并且相信那是一位以马内利的神,在这里说这个话似乎有些太不必要了,不信神也不会来这里,那么,各位笃信上帝的弟兄姊妹,你们有不可告人的行为吗,你们完全的光明磊落吗,你们心里想的和说出口的一样吗,你们人前人后是同样一张脸吗?如果以上问题中有一个答案是no的话,那么在以马内利这个问题上还需要更多的进深,我们都在喜欢以马内利的福气,当你完全笃信以马内利的时候就是你得到以马内利的时候。要做到慎独,在我们确信了以马内利后,还要从因惧怕惩罚而慎独转变为以慎独为喜乐。怎么理解呢?就像我们所读的经文,诗139:2:“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诗人在说这话的时候并不是以一种被神紧紧盯着害怕的心情说的,而是一种完全信赖交托的喜乐心情。也就是说真正的慎独,不是因为你知道神正在察看着你的一举一动而谨慎言行,仅仅因为惧怕是不能战胜罪性的,难道犹大不害怕吗,他明明知道耶稣是神子,难道以扫不害怕吗,他只是轻看长子名分,在那样的大家庭里长大,他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知道失去长子名分意味着什么,但是人的贪念是可以战胜恐惧的,就像那个掉进海里还不愿意解开身上的钱袋子的水手一样,难道约瑟不知道拒绝女主人的后果吗?他知道,但他不害怕,因为相信神察看他的一言一行,神是公义的,不仅看见人的罪,也看见人的无辜,林前4:5“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约瑟就是以慎独为乐的人,他就是那成全律法,活在律法之上的人,记得小时候的那首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他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中国恐怕是最早对孩子进行慎独教育的国家了,如同孩子的天真纯洁一样,我们抵挡诱惑的慎独生活就是要像把捡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一样自然。

第二大点  众人之中的慎独

基督徒中做各样工作的都有,士工农商,各个工作岗位各个社会阶层的都有,因为当今中国基督教的发展纬度有限,所以当我们出了教堂门以后,无论我们是什么人做什么工作,包括传道人,我们在我们所处的那个环境中总是相对独立的一群人,是“局外人”,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金钱观、世界观,都和他们不一样,其实也不是说中国人素质有多差,只是按着圣经的标准,我们的言行在外邦人当中肯定是鹤立鸡群的。古代的修道士要在远离尘世的地方过修道生活就是因

为人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当我们在教会范围内已经可以做到人前或独居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时,当我们来到外邦人之中的时候,我们能否不被朱墨所染呢?能否更进深一步地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慎独呢?那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其实仔细想想,基督徒本就是在这世界上“独醒”着的这么一批人,前面说了,基督徒中士农工商都有,各个行业都有一些潜规则,这些潜规则之中肯定是又和圣经相违背的,不钻牛角尖,一些得过且过的问题我们都会“难得糊涂”地让它过去,这是实话,那么遇到了不能忽视的问题呢?当官的有人贿赂你或是你要贿赂人才能过那个坎,经商的,如果你不发挥“无商不奸”的传统品质,你很可能就会在你的同行中被淘汰,农民是我很尊敬的一类人,但是现在给番茄用催红剂为了更快的上市,给作物不断地打农药为了得到更多的产量,民工是我最尊敬的一批人,但现在“瘦身钢筋”“泡沫地板”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坚守自己,但当身边的人都是这么做,到了现今这个时代一些不合真理的行为已经被当作了理所当然,你不和众人一样你就是不识时务,你就是异类,甚至你的“不染淤泥”是遭敌视的遭受攻击的,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该怎么样呢?挪亚和我们的状况是一样的,在创世纪6章9节说“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时代是个完全人”,11节又说“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圣经上没有说挪亚遭受了什么,但我们合理想象一下,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受了多么大的压力,人类总是可以原谅别人的错误,但却不能轻易原谅别人的正确,因为承认别人的正确就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自己身上的黑色在别人白色的映衬下会更明显,如果大家在黑暗中,那无所谓,但当有光明来到的时候,就会觉得刺眼,就像约1:5所记“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但是挪亚坚持了,很明显他虽然遭受舆论,遭受压力甚至有各种攻击,也许还包括家人的不理解,但是他坚持做到了众人之中的慎独,他在罪恶的时代中分别为圣,做了拿细耳人,最终他得了最大的奖赏,创世纪6:8“唯有挪亚在耶和华面前蒙恩”,6:13“神就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们的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7:1“耶和华对挪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因为在这世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弟兄姊妹们,每当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要稍微妥协一下的时候,请千万坚持不要放弃,请莫以恶小而为之,古语有训“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我们一起恒心慎独,忍受苦难,相信神不亏待人,神的眼目察看我们的罪也察看我们的义,我们恒心慎独,最后必然会被神带入方舟之中。

第三大点  众人之上的慎独

也许对于基督徒来说,在人前做的漂亮是很简单的事,因为托圣经教诲的

福,我们虽然做不到,却知道怎么做是能得人赞赏的,特别是传道人,在教会里已经习惯了集众人的目光于一身,时间长了,我们就像是那些天天在镁光灯下生活的偶像明星一看见镜头就会自动给出最合适的笑容,我们在信众面前也可以做到条件反射似的扮演成圣洁亲切的牧人形象,这并不是在说我们的工作是作假的,但在人前戴面具是人的本能,并且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我们的面具也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最近我和身边的同学渐渐领悟到一件事,如果你想长期的尊敬一个人,那么请远离的TA的生活,不要靠得太近,人都是不经看的,我们也是一样,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在众人面前说造就人的话做造就人的事,我们的面具也能短暂地给人安慰和带领,但隐藏的东西总是要显露出来的。有一个说法,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的,一个是打喷嚏,还有一件就是爱。爱是藏不住的,不爱也是藏不住的,教会的领导阶层若是没有谨慎自守的心,那么工龄不会长,即使靠着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可以继续上升,在上帝面前的无爱的工作也是算不上“工龄”的,并且最后的审判的是绝对躲不过的。如果要把这份工作真的做好,真的做得有价值,不能只在乎外表的装饰工夫,要从里到外的改变,首先要从内心的自律开始,对于传道人,我们不仅是要独自的时候谨慎,也不仅是在众人之中要慎独,更重要的是做到众人之上的慎独。我们回到教会后,肯定是做领头的工作的,即使不是马上,总有一天在教会之中总会达到“众人之上”的地位,那个第一把交椅上没有和我们一起,没有人约束我们,教会的负责人一方面很孤独,相反的一方面也很自由,我们所做的一切没人知道,我们的工作时间非常有弹性,除了该讲的几堂课,剩下的所有时间都是自己做主,负责的传道人很忙,不负责的则可以很悠闲,有真爱心的传道人会让信徒感受到基督大家庭里的温暖,若只是假意地对信徒嘘寒问暖,那不仅不能带领生命,可能还会绊倒人。在教会里面,谈到负责人管理的问题,最敏感的就是财务,因为现在大多教会的财产管理都没有那么系统化,出入帐不透明,进出账多少信徒都不知道,说的直白一点,传道人想从奉献款里拿钱,动一点小脑筋就可以了,而偏偏我们传道人的工资还是那么低,若生活中正好出现了大的经济困难,那张小小的教会存折就会变成传道人心里的一个大妖怪。除了钱财教会里的诱惑有很多,用传道人的身份想从弟兄姊妹那里得到一些东西,是轻而易举的,那么我们如何抵抗保守我心呢?在周恩来总理百年诞辰的时候有人对他评价,说他“以倾国之权坚守平民之德”,我们也许只是一个小教会的负责人,但从某个角度思想,我不觉得,传道人的权利小,因为神给我们的责任是要我们改变人心,给我们责任同时神也赐下了权柄,还有比人心更大的国家吗?“以倾国之权坚守平民之德”也是我们应该拥有

的品质。如果觉得很难,那就看看我们的主耶稣吧,主耶稣在任何事上都是我们的榜样,在慎独的功课上也是。主耶稣的权柄何止是倾国之权啊,他也不仅是坚守自己,而是降卑,从至高圣洁的宝座上下来,和我们这些肮脏的人类同居,那样圣洁的神在这污秽的尘世中,他没有被污染,在客西马尼园的那个他独自祷告的晚上,他知道他将要面对什么,他知道那痛苦是何等的大,那虽是天父的旨意,但他是可以选择的,并且那真真正正是众人之上的慎独,没有人可以控制他要求他,一切全在他自己的选择,是近是退,全在他的一念之间,最后他为我们作出了慎独的最高表率,他甘愿被钉十架,甘愿流血救赎,因着主耶稣的慎独,因着他的被举高在十架上,我们才从粪堆被高举。

主耶稣的慎独言行不但在他在世时,直至今日,直至万代都会一直拯救人类的心灵。有一个很著名的布道家带着他的学生去一个村庄上传福音,他们很和蔼地和村庄上的村民交谈,亲切地和小孩子做游戏,到了傍晚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学生回了隐修院.他的学生很好奇,问道:“我们今天不是出去传道的吗,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做呢?”那位布道家就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做的没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篇讲章。”是的,弟兄姊妹,行动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虽然我们的力量没有耶稣那么伟大,但靠着耶稣基督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在慎独功课上不断地进深和操练。虽然是慎独在暗处,但上帝总要叫事实在人前显明,我们暗中的慎独也可在人前显出上帝的荣耀。

无论是个人的慎独,众人之中的慎独或是众人之上的慎独都要坚持,坚持地很辛苦的时候,可以心中默默地念“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我们从不孤独,也不缺乏力量,因为神在我们前面引导我们,神在我们后面看顾我们,神在我们上面拯救我们,神在我们下面托住我们,神在我们里面帮助我们。

愿神祝福。

作文二:《慎独的境界》1200字

作者:阮直

文汇报 2011年04期

“慎独”是儒家的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一定会、一定能够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慎独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我有时也反省一下自己,我能不能在“独处”的时候,做到“慎独”呢?不能,没人看见的时候我随地吐痰过,没人看管的瓜园我偷过瓜,没人注目的时候我丢过垃圾,没有监考的课堂我打过小抄……我不敢往下想了,多亏银行总是有人把守,要是让我单独面对无数的钱,我也会拿起来停不下手,最后会被钱压死。但要是让我单独面对一个美女,我不会胡来,因为我怕她告我“性骚扰”,那可就是逮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了。

由此,可以断定,我是个做不到慎独的人。做不到慎独,就是一个缺德、修养极差的人吗?好像也不是。我们单位卫生间的水龙头没关,我发现后总是拧紧;楼道里的灯没熄,我从不视而不见;没有警察把守的路口,我也不闯红灯;老婆的手机忘在家里,我从不偷看。

曾在报上读过一篇文章,一位英国老人在中国旅游,她因找不到回收废电池的地方,竟然把它带回了英国,交给专门回收废电池的部门。这样的事儿我能做到吗?不能,我只能做到扔进垃圾桶,在没人的时候也不往农田、河里扔就是了。

像英国老太太那样的慎独我是做不到的,但伤天害理、损人利己、贪赃枉法的事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做,无论是独处一隅,还是“群居共处”,因为那样做了我会厌恶我自己,灵魂肮脏就像身上沾上了屎,会让我坐立不安。

人活着可以有小坏,但不可以有大坏,可以接受无德,但不能生活在无德之中。我喜欢慎独,不是非要把自己修持成神仙,慎独的成果不是打造“公众的形象”,而是我灵魂干净了才舒服,保持心意上的愉快状态就容不得卑鄙,当一个人觉得灵魂也需要沐浴的时候,他也就找到了慎独的境界。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讽刺地回答:“天知,神知,予知,我知,何谓无知?”结果行贿者灰溜溜地离去。“慎独”是杨震灵魂干净的需要。“慎独”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真正的慎独是生命的自觉,它自觉成了神圣,自觉成了主观的愿意才行。如果还停留在“不得不如此”的道德自律层面,还不算真正的慎独。

那么,为什么我有些能做到而有些则不能呢?至少是,还没认为那些事情很丑陋吧?自己对此,还并不怎么厌恶吧?毕达哥拉斯说过:“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这是洋人笔下的“慎独”,看来中西还是相通的。所以,对自己来说,关键还是先要提高自己的境界。

作文三:《慎独的作文》3300字

人生不能没有慎独

湖南新化一中 高星云

第一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鲁国郭门里

内容概要: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美貌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画外音:柳下惠之所以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是因他能够坚守慎独。深更半夜,面对楚楚动人的美女毫不动心,能挑战自我,战胜色欲,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尚人生修养。

第二幕

时间:宋朝

地点:子罕家中

内容概要:宋国有个人给大夫子罕送来了一块好玉,子罕却不肯收。送玉者误以为他嫌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它是块经玉匠断定的宝玉。岂料子罕却说:“我把不贪图别人的财物当作‘宝’,而你把这块宝玉当作‘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那么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宝’。还是让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吧!”

画外音:子罕“以不贪宝”,被誉为千古美谈。他身居高位,却能两袖清风,面对价值连城的美玉,能挑战自我,战胜物欲,坚持操守,毫不动心,表现出为官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三幕

时间:元代战乱的某个夏日

地点:大梨树旁边

内容概要: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画外音:“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言约意丰!它充分显示了许衡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咬定做人的崇高准则,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时时牢记心中有主,不随波逐流,挑战自我,战胜口欲,恪守慎独。

第四幕

时间: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地点:云南马班邮路

内容概要: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走在一条路的艰苦而寂寞的邮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摔倒了,爬起来;口渴了,喝口泉水;肚饿了,吃点干粮;天雨了,躲进帐篷。马驮人送,走村串户。深山独行53万里。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画外音:“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行行重行行,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慎独,堪称典范。

结束语:柳下惠坐怀不乱,宋子罕以不贪宝,许衡不食无主梨,王顺友认真送信:同样的慎独,不一样的表达。人间慎独,时时处处闪光。

【简评】

构思新颖,层次清晰地以四幕剧形式,概述了人生中时时处处应坚守慎独,绝不可错过,不然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人与事,按照时间顺序紧紧扣住话题,意义深远。文章总体上是分——总的结构,而中间部分,采用内容“概要+评价”的方式,十分新奇,足见作者对文章的把握。文章通体明亮,夺人眼球;古今结合,辐射性强。(高星云)

【例文2】

君子慎独

湖南师大附中 张 乔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当一轮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独生的兰花,冰清玉洁,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他赢得了满天星光。

【简评】

中学生对“慎独”一般不大容易写好。本文能准确理解题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谋篇。主体部分从“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慎独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展开论述,论述中事实论据的运用和对所用材料的理解准确到位。作文结构、材料虽不新颖,但显示了作者的文化和思想的积淀。(高星云)

【满分作文】

“慎独”与“莲”

湖北一考生

我一个人坐在花园中,静静看着塘中饱满欲爆的莲花,清风带来夏日夕阳的暗香。花苞盈盈颤动,粉色嫩尖好似少女的粉腮,惹人怜爱……站起身来,走至塘边,轻抚如纱诱人的瓣边,我多想折下一枝,插在书房中,让这香气伴我左右!四下无人,仅有我与满池莲花,相对默默无言。

纤长指尖终还是滑下花脉,收于身侧。慎独啊,慎独!我默念着这重似千钧的至理之言,离开了花园,夕阳从身后进来,送我一条暗色影,伴我踏上归途。

星空闪烁,月华流转,书桌前缺了一枝清莲,却并不让人遗憾,我甚至任性地想,一池莲花,是否会在深夜窃窃私语,悄悄回味着暮色四合之时,手指与瓣脉离开一瞬的韵味?

想着想着竟有几分痴了,忽然又冒出几分涩味:若换成别人,莲的境遇又会是何般?

这也许就是自己才解得开的谜题罢。”慎独”二字,在我咿呀学语之间,满腹诗书的祖父便一遍又一遍地让我记得,小时不明所以,却是在此时此刻,暮色四合,才恍然大悟。确是至理名言,不枉人一生铭记。

独处时,人心有些不似平常。似乎一切都可以松弛下来。平日里的善行善举,行端言慎,又是几分真心,几分假意?这都市光怪陆离,世界变数无穷,又有谁能有通天彻地之晓,掐指一算,告诉你什么是该,什么不该?不知不觉中,生活也许已经不由人反抗,在你脸上牵上一幅面纱,喜怒不由人!一副伪装,让人变成另一人,人生如戏,丐子将相,又有谁知那面纱下真面目?独处时,一切都可以卸下,周身散发一切,只留下自己和自己,抚心低语。

或许你在人前满腹经纶,可自己却明白,全是虚伪的装饰;或许在人前善行屡屡,可自己却明白,这样非自私的本意……独自一人,你如何对待自己?是无赖撒泼,还是喜怒无常,全然不似平日?

举手投足间,泄露一个人如何与自己对话。对自己诚恳的人,是为人的最高褒赏,人独自来这繁华世间,又独自静静离去,修身自养比乞巧于人更值得去躬行,无人之时,一个眼神都能泄露最真实的自己,独自走过断柳,躬身而行透出你的温良;独自面对病狗,怜悯避开透出你的和善;独自面向困难,安之若素地经过,透出你的不卑不亢……

是所渴望“慎独”!独处时,用良善温俭之心面对一颗赤子之心,这不经意的举动,泄露了你的真实与诚恳。

我面窗临月,仿佛嗅到不远处的莲香,独处时,如此清新美好的时光,绝不只有自己在体味,还有的,是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留下的气质与芬芳。

【简评】全文充满了一种文化气息,“慎独”是一种境界,显现在举手投足之间,与儒家追求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文章有文化内涵。“慎独”与“莲”结合,“慎独”的内涵变得更丰富,又饱含了审美所求。考生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结构全篇,穿插自己的人生经验,容易让读者产生亲切感。在表述方式上,避免了正面议论的枯燥,既体现议论文的深沉,又有散文的灵动。(高星云

作文四:《“慎独”的境界》800字

最伤自尊的事情莫过于灵魂中有了卑鄙,洗涤卑鄙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心灵慎独。“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国粹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早见于《礼记・大学》。

我有时也反省一下自己,我能不能在“独处”的时候,也做到“慎独”呢?不能,没人看见的时候我随地吐痰过,没人看管的瓜园我偷过瓜,没人注目的时候我丢过垃圾,没有监考的课堂我打过小抄……我不敢往下想了,多亏银行总是有人把守,要是让我单独面对无数的钱,我也许会被钱压死。可以断定,我是个做不到“慎独”的人。做不到“慎独”,就是一个缺德、修养极差的人吗?当然不是,我们单位卫生间的水龙头没关,我发现后总是拧紧,楼道里的灯没熄,我从不视而不见,没有警察把守的路口,我也不闯红灯……但我不是一个自觉“慎独”的人。

曾在报上读过一篇文章,说一位英国老人在中国旅游,她因找不到回收废电池的地方,竟然把它带回了英国,交给专门回收废电池的部门。这样的事我能做到吗?不能,我只能做到扔进垃圾桶里,在没人的时候不往农田、河里扔就不错了。像英国老太太那样的“慎独”我是做不到。但伤天害理、损人利己、贪赃枉法的事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做,无论是独处一隅,还是“群居共处”,因为那样做了我会厌恶我自己,灵魂肮脏就像身上沾上了臭狗屎,让我会坐立不安。

人活着可以有小坏,但不可以有大坏;可以接受无德,但不能生活在无德之中。我喜欢“慎独”,不是非要把自己修成神仙,“慎独”的成果不是打造“公众的形象”,而是自己灵魂干净了才舒服,保持心意上的愉快状态就容不得卑鄙,当一个人觉得灵魂也需要沐浴时候,他也就找到了“慎独”的境界。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讽刺地回答:“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结果行贿者灰溜溜地离去。“慎独”是杨震灵魂干净的需要。“慎独”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只有经过个人的艰苦努力和修持磨炼才能逐步做到“慎独”。“慎独”的过程也许痛苦,但自觉地进入了“慎独”的境界一定很美、很爽。

【原载2015年第10期《学习月刊》】

插图 / 独处 / 尚 军

作文五:《关于“慎独”的训释》1900字

梁  涛

笔者曾撰《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一文,提出慎独的原意应该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指诚其意,郑玄、朱熹以来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准确的地方。文章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很多学者表示赞同笔者的看法。但对于慎独二字如何训释,特别是“独”字作何解?却感到一直是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最近偶读马王堆帛书《五行·说》,发现它对独有明确解说:“独也者,舍体也。”以前对于“舍体”没有很好理解,这次阅读却豁然有悟,于是草成小文,供大家指正。

如果不是70年代马王堆帛书和90年代郭店竹简的发现,慎独的原意可能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被我们所知。分别在这两次发现出土的《五行》篇中,都提到一种慎独,帮助我们理解了慎独的本来含义。其文云: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第8章)

对于这个慎独,传文的解释是:“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疑当补为“一”)心也,然后得之。”这里所说的“五”,是指“仁义礼智圣”,按照《五行》的规定,它乃是五种“形于内”的“德之行”。不过在《五行》看来,仁义礼智圣虽然是“形于内”,形成于内心的,但它还有“多”的嫌疑,还没有真正统一于心,故需要舍弃仁义礼智圣形式上的外在差别,将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使其真正统一于内心,故说“一也者,夫五为一心也”。《五行》说:“德之行五和,谓之德。”(第2章)认为仁义礼智圣和谐相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得之于心,才能称为是“德”,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传文的作者也即是根据《五行》的这一思想来对“能为一”的“一”进行解释的。因此,这里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具体讲,是指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专注、统一于内心的状态。《五行》又说: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同上)

传文的解释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世间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人们过分关注外在的形式时,内心的真情反而无法自然流露,所以真正懂得丧礼的人能够超越丧服(衰绖)的外在形式,而关注内心的真情,“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在传文作者看来,这即是“独”:“独也者,舍体也。”所谓“舍体”,即舍弃身体感官对外物的知觉、感受,回到内在的意志、意念。所以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内在的意志、意念。“独”的这种含义也见于先秦其他典籍之中,如《庄子·大宗师》云: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所描绘的“见独”颇类似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即舍弃对外物的自然主义认识态度,而回到纯粹的先验意识,见独即发现内在、先验的意志、意念。这里的“独”与《五行》一样,都是在“舍体”的意义上使用的。所以庄子的“见独”与儒家的慎独在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内心的精神状态而言,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显然是建立在他们对“独”的共同理解之上。独也可以做动词,作“内”讲。《五行》传文解释“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第9章)一句时说:“有与始者,言与其体始;无与终者,言舍其体而独其心也。”这里的独即作“内”讲,“独其心”即内其心。“内心”的说法也见于先秦典籍,并与慎独联系在一起,如《礼记·礼器》云: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对于“内心”,郑玄的注释是“用心于内,尚其德在内”。《礼器》以“内心”来理解慎独,与《五行》显然是一致的,这应该即是慎独的本来含义。《尔雅》云:“慎,诚也。”而“独”据《五行》传文,是指“舍体”,也即内在的意志、意念,故慎独即是诚其意。只不过慎独在当时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其内涵已广为人知,所以人们往往又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如《五行》的“能为一”、《礼器》的“内心”等等;但不论是“能为一”还是“内心”,其实都是指诚其意,只是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这样通过《五行》篇,我们便发现了“独”的一个重要含义,对慎独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了结了学术史上一桩久而未决的疑案。至于将慎独释为诚其意,是《五行》等篇的特殊理解,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笔者认为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先秦典籍中的慎独都是作诚其意讲,这一点在上引拙文中已有论述,故这里不再赘述。

作文六:《慎独,人生的至境》700字

慎独,人生的至境

4月,是七年级同学践行“慎独”的主题月。“慎独”是指谨慎地独处,即使无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慎独”是君子的品格,是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孔子云:“食不言,寝不语。”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雨田学子用心践行着“慎独”。每个阳光灿烂的午间,同学们安静就餐,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既保证了营养全面,又形成了节俭的美德;每个繁星点点的晚间,同学们在洁净、温馨的寝室悄然入睡,没有任何吵闹和喧哗,每颗小小的心灵中都流淌着宁静的夜曲,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慎独”是我们道德品质的试金石。3班赵天铎,主动向小卖部阿姨交还多找的50元钱;4班的      同学,拾金不昧,上交德育处„这些同学用行动见证了自己的人品,用行动为班级赢得了荣誉,一如元代的许衡,乱世之中,饥渴之时,仍能淡然地说一句“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一位教育家说:“只有把学习当做享受的人,才是一个懂得真正享受的人。” 在学习中实现“慎独”,可使我们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没有老师的自习课,是“默而识之”,欣然书写,还是趁机睡觉、说话?周末独自在家的时候,是巩固一下所学知识,还是玩一会电脑?考试或测验的时候,是像莲花一样“不蔓不枝,亭亭净植”,还是左顾右盼,与诚信为敌?在践行“慎独”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蜕变,实现了“成人”和“成才”的双丰收。

“慎独”是一面盾牌,助我们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慎独”是一盏明灯,帮我们照亮前行之路;“慎独”是一剂良药,使我们内心清朗,精神昂扬。虽然“慎独”主题月即将结束,但我们决心用“慎独”时时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打造属于自己的“慎独”人生。

七年4班全体同学

2011年4月25日

作文七:《慎独的议论文》18200字

慎独,这个词,就是说在独处的时候要慎重的坚守原则。                                               一个人,如果做到慎独,小则能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则,能益国益民,为后人树立精神的榜样。                                                             古往今来,一个个名人志士的例子,也告诉着我们慎独的重要性。                                       一代伟人毛泽东,便是个慎独的人。在那个众人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许多的同学都参加

科举考试,想考个功名,以享有名利。但毛泽东,却恪守着报国报民这个原则。他于功名利

禄不屑一顾,粪土当年万年侯。投身于危险的救国运动中,并几十年不变。                                   报国救民,是毛泽东的慎独。正因为他的这种慎独,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能让新

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崛起。                                                                               邓亚平,一代乒乓巨将。遇入国家队时,她身高不足1米5,没有乒乓训练的基础与天

赋。但是,她却有着不放弃的慎独精神。凭着这种精神,别人吃饭时她练球,别人睡觉时她

练球,别人放假时她还练球。坚守刻苦便是邓亚平的慎独。                                                 正因为她有着这样慎独的精神,让她练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发球速度,让她成为了世界上

最好的乒乓运动员,让她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更让她成了全民敬仰的对象。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亚平,都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想要做成大事,必须慎独!                       当然,这个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丢弃了慎独,不坚守原则,而身败名裂。                                 一些黑心商家制造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为了谋利,而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一些不

法分子制造分裂,滥杀无辜,造成了多少的恐慌与不幸;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硬是要抢夺别

国的土地,又造成了多少民愤民怨。                                                                     丢弃了慎独,不管是人,还是国家,都受到人民的唾弃。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坚守

慎独,切不可置原则于不顾。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慎独体现在那里呢?                                                     学习时,当别人谈天说地时,我却静心读书,这是慎独;吃饭时,当别人浪费无度时,

我克己节约,这是慎独;睡觉时,当别人上网看小说,我尽早安睡,以保持明天的好精力,

这是慎独;遭遇到与老师,同学的矛盾时,我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这更是慎独。                             慎独,那是修身的根本;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成功的桥梁。一个人学会慎

独,生活会美好;一群人都学会慎独,世界会美好!篇二:慎独高中议论文                                   做到慎独,获得双赢

“慎独”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应坚守一个人的品格,做到一种自

律和坦荡。

做到慎独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季羡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仅有着深厚的学识,更有

着令人尊敬的品质。他为一名北大的学生看包整整1个小时并且没有丝毫怨言。在学校的开

学典礼时,学生才发现为他看包的竟是校长。季羡林有这为人的最起码的诚信,更有着虽身

为校长却可放下身段为学生服务的品质。尽管在没人观察时,他依旧能做到“慎独”,做到为

人的诚信和美德,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做到慎独可以创造出精品。顾炎武的《日知

录》被誉为学术界的精品,成为一代又一代文学家研读的作品。这种精品的出现,需要的是

像顾炎武一样有一颗对文学尊敬的心。他大量阅读古籍,对待著述精益求精,慎之又慎的精

品意识让他每每写完文章,就会反复斟酌,最后历经几十年,终成一书。被后人誉为精品。

宫崎骏最为日本最杰出的漫画家,也有着不同他人的对漫画的要求。他因看不惯现代的电脑

的制作,便将自己亲笔画的漫画一帧一帧的整合形成连续的动画。这么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个

年过半百的老人的确是一大挑战,不过他说这就是他的原则,一种精品的意识。不论是顾炎

武还是宫崎骏,都因他们有着一种对待作品的一丝不苟,一种做事的原则,一种内心的“慎

独”,使得他们的作品被人称赞。                                                                     其实,一种信赖的获得,同样离不开做事的“慎独”。同仁堂,全聚德等许多老字号,都

凭着自己的经营的“慎独”,在时代的变迁中,                                                            保持着人们对其的信赖。但同样有些现代企业像三鹿,肯德基等,因只求得一时的利益,

而没有做到“慎独”。在经营中遇到了问题,轻则遭到了全社会的谴责,重则将多年的成果毁

于一旦。所以说,做到“慎独”还可获得人们对企业的信赖,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

想想我们当今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许多的社会问题,不都是因为我们许多人都没有做到“慎

独”吗?我们一直提倡所谓的和谐社会,其实说到底还是需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慎独”。

不因没人发觉而乱扔纸屑,不因无人管辖就放任自己的行为,做一些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更

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放弃做人做事的原则。                                                           所以,“慎独”是一个人做人做事,一个企业经营的最基本准则,做到慎独不仅可以赢得

尊重,更能获得信赖!篇三:《谈慎独》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谈慎独》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谈慎独

曾彦彦

①何谓“慎独”?《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有                      表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的一个君

子品行——慎独,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②依我看,“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就是慎独。                       ③慎独是一种气度,是杨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                      子知,何谓无知者!如此话语,坚定得无力可撼,这是对生活的彻悟,更是对人生的真

诚。 ④慎独是一种信念,是许衡面对满树香梨时泰然自若的感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即                     使梨子再怎么好吃,也不能吃,因为它不是自己的,虽然这梨树种在路旁,看似无主,

但依旧,我心有主,因为有主,所以心正,因为心正,所以知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⑤慎独是一种哲学。因为慎独,所以身修,因为身修,所以家齐,因为家齐,所以国治,

因为国治,才终得以平天下。尧舜者,慎其独也,虽无人在旁,亦恪守礼教,不逾矩,终得

以天下仁,桀纣者,凡事依照个人喜恶而定,率天下以暴,终难免亡国。                                     ⑥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⑦然小人反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品行低下的人,独自一人时常做坏事,见到品行

好的人便竭力掩饰,那又有什么用呢?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

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呢?倒是更让人觉虚伪与造作,

而毫无益处。

⑧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要在独处时过分克制呢?可是,要知道,一屋不                     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了,又怎能管好别人,怎能有所作为?                           ⑨所以,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要想有所为,必先做到慎独。                                         ⑩做到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做到克己复礼,诚意处世,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那么,                     离慎独的境界,也就不远了,离君子之道,也就不远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因为—

— ?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24版)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                                                               19阅读读第④段、第⑤段,思考:

(1)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其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内容。(1分)

(2)第⑤段中划线部分在段中起什么作用?(2分)

20.联系生活,举一实例谈谈如何做到“慎独”。(2分)

参考答案:

17. 答案:中心论点是“要想有所作为,必先做到慎独”或“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18. 答案:论证过程:开宗明义提出什么是“慎独”,然后从三个角度正面论述“慎独”,

从反面分两层论述,不慎独则无益,最后得出结论:“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19. 答案:(1)慎独是一种信念。

(2)举尧舜者慎独终得天下,桀纣者不慎独而致亡国两个例子,正反两方面证明慎独是

种哲学。

20. 答案:例如过马路时遇上红灯要耐心等待,不要没有交警或没有车辆通过而闯红灯。                     (只要是生活中的实例,能够体现“慎独”即可。)篇四:慎独_作文[1]                                  话题作文“慎独”

【写作指导】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

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

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足:                                                                     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独

自反省”等等。“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谨慎不

苟”;“独自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思路点拨】

(一)写议论文:

递进结构

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

十分必要的。

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                                                                 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                                                                     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                                                                     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                                   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 结

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                                                                   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                                                                   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

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                                            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

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                                                                     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

和言行上稍微离“道”。

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

是一种坦荡。怎样才能“慎独”。                                                                     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②对自

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

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并列结构:                                                                                       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 慎独

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

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辉;                                                                 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另辟蹊径。                                                                   以此结构谋篇,文章层次清晰,做到了议论文论述应有的宽度。

(二)写记叙文:

1.可以“书记的后悔”为题,编写故事,以小见大,通过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台上君子、

台后小人,因不能“慎独”,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最终

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的故事,表现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主旨。

2.可以“在无人的时候”为题,构想一个“无人”的场景,设置与“慎独”相关的情节,

描写人物与“慎独”相关的言行。无论是歌颂正面典型,还是鞭挞反面人物,都要围绕“慎

独”做文章,并通过逼真的细节来表现。但情节一定要有波澜。

(三)写短剧:

可以“‘慎独永驻’三幕剧”为题,把古今常见的材料组织到一块,选取三个具有典型性

的“慎独”片段,从“守住慎独”的角度谋篇,组成三幕短剧,表现人应该“慎独”,不然会

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的人和事,按时间顺序紧扣话题来写。

【拟题参考】

1.慎独,人生的至境;

2.千金难买是慎独;

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4.在无人的时候;

5.也说“慎独”;

6.慎独?慎始?慎终;

7.满城尽是电子眼。

8.做“真实的自己”,你能吗?

9.慎独是检验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试金石;

10.人在做,天在看;

11.难得“慎独”

12.慎独伴随你成功;

13.人前人后我们都能是君子;

14.为“以不贪宝”叫好;

15.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

素材连接】

1.柳下惠的节操  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

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槐)不乱”的

正人君子。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

之。”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

告曰:“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

而后使复其所。(《左传·襄公十五年》)

3.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

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

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

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4.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冯志圻有收藏碑帖字画之好。一个下属寻得一帧宋拓名碑,用古

锦包好送冯志。冯连看也没看就当即退还。有人劝冯志看看无妨。冯志说:“一看恐怕就不想

退了,而接受它就难免为送礼者所利用”。此乃慎始之举,守住第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清

朝野史大观》)

5.据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

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

处随便落脚。这说明轿夫虽“慎始”,但坚持时间不长,自然就没有“慎终”之说了。

6.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对慎独做了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

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范文】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

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

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

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

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

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

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

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

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

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

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

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

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

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

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

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

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

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

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

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                       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

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

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

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

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

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简评】

这是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从身边的种种“摆平”现象入手,很自然的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接着,用三个自然段阐述了“慎独”的内涵,即“慎独是什么?”每段开头都以一个形

象的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论点,三句构成排比,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把“慎独”比作“自我

完善的必修课”、“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从个人上升到社会,三个比

喻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这是本文的一大亮色,作者在这里可谓“颇

具匠心”!

接下来,提出了一个观点: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这个观点把“慎独”这个观点诠释得“入木三分”!                                                        紧接着,又提出慎独的方法:①严格要求自己;②自我反省:举了2005年感动人物:王

顺友的事例,贴进社会生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给文章注以“新鲜的血液”,使论据充分,

有说服力。结尾更是本文的“一道风景”,一组排比句中又含有耐人寻味的比喻,清新自然、

文采飞扬!

【例文】

人生不能没有慎独

第一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鲁国郭门里

内容概要: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美貌女子来投

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

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画外音:柳下惠之所以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是因他能够坚守慎独。深更半

夜,面对楚楚动人的美女毫不动心,能挑战自我,战胜色欲,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尚人生修养。

第二幕

时间:宋朝

地点:子罕家中

内容概要:宋国有个人给大夫子罕送来了一块好玉,子罕却不肯收。送玉者误以为他嫌

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它是块经玉匠断定的宝玉。岂料子罕却说:“我把不贪图别人的财物

当作‘宝’,而你把这块宝玉当作‘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那么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宝’。

还是让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吧!”                                                                  画外音:子罕“以不贪宝”,被誉为千古美谈。他身居高位,却能两袖清风,面对价值连

城的美玉,能挑战自我,战胜物欲,坚持操守,毫不动心,表现出为官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三幕                                                                                           时间:元代战乱的某个夏日                                                                     地点:大梨树旁边

内容概要: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

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

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

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画外音:“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言约意丰!它充分显示了许衡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

是,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咬定做人的崇高准则,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

化,都要时时牢记心中有主,不随波逐流,挑战自我,战胜口欲,恪守慎独。                                 第四幕                                                                                           时间: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地点:云南马班邮路

内容概要: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走在一条路的艰苦而寂

寞的邮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摔倒了,爬起来;口渴了,喝口

泉水;肚饿了,吃点干粮;天雨了,躲进帐篷。马驮人送,走村串户。深山独行53万里。尽

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

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画外音:“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

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行行重行行,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慎独,堪称典范。     结

束语:柳下惠坐怀不乱,宋子罕以不贪宝,许衡不食无主梨,王顺友认真送信:同样的慎独,

不一样的表达。人间慎独,时时处处闪光。

【简评】

构思新颖,层次清晰地以四幕剧形式,概述了人生中时时处处应坚守慎独,绝不可错过,

不然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人与事,按照时间顺序紧紧扣住话题,意义深远。文

章总体上是分——总的结构,而中间部分,采用内容“概要+评价”的方式,十分新奇,足见

作者对文章的把握。文章通体明亮,夺人眼球;古今结合,辐射性强。

【例文2】                                                                                        君子慎独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

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

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

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

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

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

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

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

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

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

篇五:话题作文_慎独                                                                                 话题作文“慎独”导写及例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

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

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

修养。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

“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

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

典范。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

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

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

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

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

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足:                                                                     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独

自反省”等等。“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谨慎不

苟”;“独自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典型事例】                                                                                     ◇     曾子“一日三省”的名言:《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

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

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     秀才慎独的故事。从前,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秀才,路过一片熟透的桃林,虽然

他对桃子充满了渴望,但最终他只是咽了咽口水,便继续低头匆匆赶路。别人问他为什么不

摘个桃子解解渴,他回答道:?桃李无主,我心有主。?”                                                   ◇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

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

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

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

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彩文段】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慎独”乃人生的至高境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无私才能无

畏,无畏才能无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无所不为!才能坦然面对一切世间沉浮荣枯!

我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就好象“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样,当我们在无拘无

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放纵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很有可能会驱使我

们去为所欲为。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修养是否高深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便是考验他立场是否坚定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能力是否强大的时候。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我们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

是一条忠犬,可帮你避开处处陷阱,躲开种种是非;“慎独”是一剂良方,可使你内心清爽,

外形昂然。对我们而言,无论是对前程、对事业,也无论是对时下、对将来,“慎独”都是十

分必要的,一刻都不可疏忽。我们时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所谓清醒,也就是“慎独”。                     人生如酒,或可口,或浓烈,或芳香,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醇厚;                                   人生如画,或素雅,或黯淡,或明丽,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美丽;                                   人生如歌,或悲戚,或低沉,或高昂,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动听

【思路点拨】

写议论文:   纵向结构

1.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

十分必要的。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②慎独让社会

公德得以净化。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④假

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结论: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

重自律。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

(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

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

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

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为什么要“慎独”:

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怎样才能

“慎独”。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②

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

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横向结构:

3.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

独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辉;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

另辟蹊径。以此结构谋篇,文章层次清晰,做到了议论文论述应有的宽度。   写记叙文:

4.可以“书记的后悔”为题,编写故事,以小见大,通过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台上君子、

台后小人,因不能“慎独”,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最终

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的故事,表现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主旨。

5.可以“在无人的时候”为题,构想一个“无人”的场景,设置与“慎独”相关的情节,

描写人物与“慎独”相关的言行。无论是歌颂正面典型,还是鞭挞反面人物,都要围绕“慎

独”做文章,并通过逼真的细节来表现。但情节一定要有波澜。                                             写短剧:

6.可以“‘慎独永驻’三幕剧”为题,把古今常见的材料组织到一块,选取三个具有典型

性的“慎独”片段,从“守住慎独”的角度谋篇,组成三幕短剧,表现人应该“慎独”,不然

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的人和事,按时间顺序紧扣话题来写。

【拟题参考】

1.慎独,人生的至境;2.千金难买是慎独;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4.在无人的时

候;5.也说“慎独”;6.慎独?慎始?慎终;7.为官要“四慎”;8.做“真实的自己”,你能

吗?9.慎独是检验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试金石;10.人在做,天在看;11.人生第一要义;12.慎

独伴随你成功;13.人前人后我们都能是君子;14.为“以不贪宝”叫好;15.作一棵在孤

寂夜空下看守心灵月亮的树;16.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17.拒绝第一回;18.难得“慎独”

19.书记的后悔20.满城尽是电子眼。

【素材连接】

1.柳下惠的节操  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

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槐)不乱”的

正人君子。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

之。”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

曰:“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

复其所。(《左传·襄公十五年》)

3.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

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

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

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4.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冯志圻有收藏碑帖字画之好。一个下属寻得一帧宋拓名碑,用古

锦包好送冯志。冯连看也没看就当即退还。有人劝冯志看看无妨。冯志说:“一看恐怕就不想

退了,而接受它就难免为送礼者所利用”。此乃慎始之举,守住第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清

朝野史大观》)

5.据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

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

处随便落脚。这说明轿夫虽“慎始”,但坚持时间不长,自然就没有“慎终”之说了。

6.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对慎独做了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

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针刺文】

小议“慎独”

佚名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

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

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

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

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

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

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

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

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

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

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

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

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

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文八:《慎独的高考作文》1100字

“慎独”

我一个人坐在花园中,静静看着塘中饱满欲爆的莲花,清风带来夏日夕阳的暗香。花苞盈盈颤动,粉色嫩尖好似少女的粉腮,惹人怜爱……站起身来,走至塘边,轻抚如纱诱人的瓣边,我多想折下一枝,插在书房中,让这香气伴我左右!四下无人,仅有我与满池莲花,相对默默无言。

纤长指尖终还是滑下花脉,收于身侧。慎独啊,慎独!我默念着这重似千钧的至理之言,离开了花园,夕阳从身后进来,送我一条暗色影,伴我踏上归途。

星空闪烁,月华流转,书桌前缺了一枝清莲,却并不让人遗憾,我甚至任性地想,一池莲花,是否会在深夜窃窃私语,悄悄回味着暮色四合之时,手指与瓣脉离开一瞬的韵味?

想着想着竟有几分痴了,忽然又冒出几分涩味:若换成别人,莲的境遇又会是何般?

这也许就是自己才解得开的谜题罢。”慎独”二字,在我咿呀学语之间,满腹诗书的祖父便一遍又一遍地让我记得,小时不明所以,却是在此时此刻,暮色四合,才恍然大悟。确是至理名言,不枉人一生铭记。

独处时,人心有些不似平常。似乎一切都可以松弛下来。平日里的善行善举,行端言慎,又是几分真心,几分假意?这都市光怪陆离,世界变数无穷,又有谁能有通天彻地之晓,掐指一算,告诉你什么是该,什么不该?不知不觉中,生活也许已经不由人反抗,在你脸上牵上一幅面纱,喜怒不由人!一副伪装,让人变成另一人,人生如戏,丐子将相,又有谁知那面纱下真面目?独处时,一切都可以卸下,周身散发一切,只留下自己和自己,抚心低语。

或许你在人前满腹经纶,可自己却明白,全是虚伪的装饰;或许在人前善行屡屡,可自己却明白,这样非自私的本意……独自一人,你如何对待自己?是无赖撒泼,还是喜怒无常,全然不似平日?

举手投足间,泄露一个人如何与自己对话。对自己诚恳的人,是为人的最高褒赏,人独自来这繁华世间,又独自静静离去,修身自养比乞巧于人更值得去躬行,无人之时,一个眼神都能泄露最真实的自己,独自走过断柳,躬身而行透出你的温良;独自面对病狗,怜悯避开透出你的和善;独自面向困难,安之若素地经过,透出你的不卑不亢……

是所渴望“慎独”!独处时,用良善温俭之心面对一颗赤子之心,这不经意的举动,泄露了你的真实与诚恳。

我面窗临月,仿佛嗅到不远处的莲香,独处时,如此清新美好的时光,绝不只有自己在体味,还有的,是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留下的气质与芬芳。

【简评】全文充满了一种文化气息,“慎独”是一种境界,显现在举手投足之间,与儒家追求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文章有文化内涵。“慎独”与“莲”结合,“慎独”的内涵变得更丰富,又饱含了审美所求。考生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结构全篇,穿插自己的人生经验,容易让读者产生亲切感。在表述方式上,避免了正面议论的枯燥,既体现议论文的深沉,又有散文的灵动。

作文九:《曾国藩的“慎独”观》1100字

曾国藩的“慎独”观

民生周刊(2013年12月10日)

“慎独”只有两个字,但“真诚地面对自己内心”,却是一切学问和为政之道的开始。

文化市场的“曾国藩热”已持续了多年,各种与曾国藩相关的图书也卖得异常红火,官员、商人、学者似乎都能从曾国藩那里找到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这表明曾国藩的人格魅力,至少在当代现实中并不多见。

曾国藩作为晚清官员,能赢得同代及后代尊重,主因是他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所建树。“三不朽”是儒家士子的人生理想,但能实现者,少之又少。他为湘军之父,也顺应潮流、举办洋务,此为立功;他被视为最后的理学家,古文写作私淑姚鼐、创湘乡派,义理词章均有所得,此为立言;他身居高位,仍主张慎独、求仁、习劳,教子细致入微,此为立德。

“三不朽”与“内圣外王”一样,都是儒家对理想人格的建构。它关注个人人格的完成,这种完成既要身心灵魂的修炼,也需通过参与社会和政治,才能实现一个完整的自我。在儒家文化衰落的年代,曾国藩这一形象的出现,有点像回光返照。他费尽心力得来的“同治中兴”,也只是昙花一现,以败局收场。同治中兴未取得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成功,究其主因,还是其改革得不彻底。这场“中兴”,不仅没有让中国走出权力垄断、官商勾结、贪污腐败的历史怪圈,民间资本也未能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曾国藩年轻时曾性情浮躁、毛病多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样的人是如何修炼成一个“完人”的?曾国藩在修身方面所下的工夫,最常提到的是“慎独”二字。他还写过《君子慎独论》,认为“慎独”可将欲念遏制在隐微处,一刻不间断地遵循自然之理,因时时内省而无愧于心,故可心胸安泰。

今人多把“慎独”理解为:个人独处或无人看见时也需行为谨慎,用的是郑玄的说法。这样解释,不是不可,有所欠缺。《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前几句意思是:所谓使意念真实,就是不自欺。好像厌恶臭味,喜好美色一样,这叫自我满意。下句如按“独处需谨慎”来理解,逻辑上很难说通。

《尔雅》把“慎”释为“诚”,比较符合慎独之“慎”意。独,在古籍中与“特”多为一意,在这里理解为人所独有的个性或内心世界,可能更为合适。如此看来,“慎独”在今天更准确的含义应为:“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如此一来,《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一句,与上文逻辑关系就顺畅了。

这大概也是曾国藩屡屡论及“慎独”的本意,他希望学者或官员能时刻“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积诚为慎,才可内省而无愧于心。100多年后,或许是时代让曾国藩再度走红,但在人们关注曾国藩时,期望能少关注一些所谓的权谋与治术,多学学他经世致用背后的精神关怀。“慎独”只有两个字,但“真诚地面对自己内心”,却是一切学问和为政之道的开始。

作文十:《慎独:人生的境界》1100字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儒家著作《中庸》一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所谓的“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能慎重行事;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还依旧保持清醒。

独处时最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本性,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一些最微小的细节常常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灵魂。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三个如一。

“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就要做到三点:

言行合一

为情操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把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君子了。

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知行合一。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整日里夸夸其谈的人,往往都没有什么实际行动,真正的成绩都是在不声不响中取得的。与其巧言令色,不如脚踏实地。

心口如一

为良知

不怕你尖酸刻薄,却怕你口蜜腹剑。我们生活中最怕的就是那些心口不一的人了吧!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始终如一

为坦荡

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而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

之于他人是坦荡,

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事无不可对人言,

就少有愧疚、猜疑、顾忌等种种阴暗,

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

回复'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优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