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法学 > 《长征手抄报资料》6200字_关于长征的手抄报资料

《长征手抄报资料》6200字_关于长征的手抄报资料

时间:2019-11-08 09:32:10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长征手抄报资料》6200字

长征手抄报资料

长征,简言之是指 1934 年 8 月至 1936 年 10 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 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 有的战略大转移, 是 1931 年初至 1935 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 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 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 战胜千难万险, 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 25 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 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 年 1 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 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 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 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 年 6 月到达四 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 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 15 军团 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 2、 6 军团于 1936 年 7 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 同红四方面军会师。 会师后, 以红 2、6 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 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 年 10 月到达甘 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 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 1934 年 10 月至 1935 年 10 月,历时 13 个月零 2 天,纵横 11 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 18 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 积雪,雪山行程共 2700 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 600 里), 渡过 24 条河流, 打过大小战斗 300 多次; 红二方面军长征从 1935 年 11 月至 1936 年 10 月,历时 11 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 110 次;红 四方面军长征由 1935 年 5 月至 1936 年 10 月,历时长达 18 个月,转战数省,行 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长征的简介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 的战略转移。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 11 月和次年 4 月,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 征。 1935 年 11 月, 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 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6 年 6 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 10 月,红军第一、二、

四方

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 一个省, 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 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各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 年 7 月 7 日~1934 年 10 月 10 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 年 10 月 10 日~1935 年 1 月 15 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 年 1 月 15 日~1935 年 6 月 14 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 年 6 月 14 日~1935 年 10 月 19 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 年 10 月 19 日~1936 年 7 月 1 日) 大会师阶段(1936 年 7 月 1 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 1934 年 10 月 10 日由江西的瑞金等 地出发,1935 年 10 月 19 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 1934 年 11 月 16 日由河南罗山何 家冲出发,1935 年 9 月 15 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 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 1935 年 5 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 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 年 10 月 9 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 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 (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于 1935 年 11 月 19 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 年 10 月 22 日到达会宁以 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长征的故事

1 张思德“尝百草”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 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 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 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 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 “有一回, 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 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 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 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 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

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 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 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 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2《一袋干粮》 。 一个 13 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 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 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 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 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 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 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 13 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 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 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 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 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3 陈赓被骗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

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 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 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 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 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 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

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 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 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 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

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 弟啊!”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 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 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1、我军的主力保留下来 2、在长征途中传播我党的思想政策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3、使我军转危为安 4、留下的我党人员日后成为我党的中流砥柱 5、为我军 打下了群众基础 6、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7、形成了长征精神,对我国日后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

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围剿后 中央红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 被迫战略转移

长征的历史意义在于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 避开了敌人的围剿 更重要 的是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并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主的党中央正确思想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 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有宗旨,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 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关于长征的诗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962 年 4 月 20 日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朱德 1951 年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胡耀邦 1985 年 9 月 20 日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聂荣臻 1979 年 10 月 13 日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杨成武 1980 年 2 月 16 日 旧貌换新颜 ——杨成武 1985 年 5 月 29 日 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 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 1979 年春 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魏传统 1979 年 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 ——叶介吾 1979 年 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 ——王东保

1985 年 5 月 29 日 一水扼津喉,桥横铁索寒。 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 ——何郝炬 1985 年 5 月 弹雨枪林马不前,一桥飞渡箭难弦。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 ——冯建吴 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 利基础; 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 爱家庭。 ——廖志高 1951 年 4 月

关于长征的歌曲

《长征组歌》歌词: 1.告 别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呼, 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 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低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

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 祝捷 大雪飞,洗征尘。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全军痛斥张国焘,欢呼北上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10.大会师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关于长征的电影

《万水千山》 《草地》 《突破乌江》 《四渡赤长》 《长征》 《大渡河》 《大磨坊》 《马蹄声碎》 《红叶铺满小路》 《六盘山》 《红鹰》 《金沙江畔》 《山寨火种》 《金沙水拍》 《彝海结盟》

关于长征的图片

作文二:《植树节手抄报内容资料》900字

一、植树的好处:

(1)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00-400个。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还专门规定了在三月十二日这天为植树节。植树造林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2)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30度气温可以降到二十几度左右。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3)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唿吸一辈子。

(4)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5)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植树造林。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这样树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

现在,我们了解了植树造林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更要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为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奠定基础。植树造林不仅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各国植树节风情:

墨西哥: 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里开展植树节活动;

哥伦比亚: 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 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举行;

法国: 每年3月为法定的绿化月,3月31日为植树日;

英国: 每年1月6日至12日为全国植树周;

意大利: 每年1月21日为植树节;

保加利亚:每年的4月2日至8日举行传统的森林周活动;

瑞典: 每年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芬兰: 6月24日是植树节。

在上述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

作文三:《植树节手抄报资料、内容》1200字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绿化祖国,改善环境的队伍中来。同学们也要积极投身到植树的活动中,争取每位小朋友每年都能够亲手种一棵树!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植树节标语口号】

如果你在今天植了一棵树,两年后的今天它可实现你一个愿望还按什么按?难道用一只拇指也能植树?

爱林、造林,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树节快乐!

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爱我长沙山水洲城,维护优良生态环境。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XX的一草一木。

作文四:《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1200字

6月1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放假三天

市民对于农历闰五月的期待大都是由于牵扯到“端午节”放假。不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公布的“端午节 ”放假规定,放假时间为6月10日至12日,共3天。

从放假角度来说,“端午节”实际上只能过一次。

●“端午节”只有一个

至于这个“多出来”的农历五月,北京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尚鸿介绍说,闰五月并不代表就有两个“端午节 ”,因为按照民俗的相关规定,任何一个节日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固定名称、固定习俗和固定日期,今年就涉及到固定日期的问题。“端午节”应当是阴历第一个五月的“午日”,所以今年只有5月28日才称得上是“端午节”。

不过尚鸿认为,由于商家促销的考虑和北京外来人口众多、各地习俗不同,闰五月粽子依然在货架上销售的现象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端午和夏至关系密切,有的地方夏至也吃粽子。广东一带吃热粽子,而北京讲究‘热包粽子趁凉吃’,.diyifan.所以过去叫卖吆喝的都是‘江米的、小枣的、凉凉的大粽子’。现在生活方便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粽子。”但对于岁时感强烈的“老北京”来说,只有在“端午节”当日才会感到浓重的节日气氛。

记者咨询了京城几家超市和粽子销售网店,对方均表示,闰五月是否还会销售粽子尚未确定,但继续上架销售的可能性较大。

●下次“闰五月”要等19年

北京天文馆科普部李昕表示,农历闰月出现的规律大约是19年七闰,具体置闰规则与廿四节气有关。大多数月中都包含两个节气,而有时会出现某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的情况,这时上个月是农历几月,这个月就是闰几月。至于多少年出现一个闰五月还不能说死。根据万年历提供的信息,下一次闰五月将会是在2028年,2039年也有一次。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 得儿子的说法。

作文五:《父亲节手抄报内容资料》1200字

“父亲”的称呼

题记:父亲节刚过,对“父亲”的称呼有所感慨,并随吟诗一首。

父亲是个庄严的称呼

因为他意味着一种责任

父亲是个慈祥的称呼

因为他意味着一种宽宏

父亲是个威武的称呼

因为他意味着一种力量

父亲是个亲切的称呼

因为他意味着一种担当

父亲是个神奇的称呼

因为他意味着一种希望

父亲是个温暖的称呼

因为他意味着一种光明

父亲节文章

父亲去世已整整近九个年头了,又是一年的父亲节,每当遇到这样的节日,我的心便难免会涌起一种浓浓的怀念,使我不得不再次提起笔倾诉自己心中对父亲的怀念和眷恋之情……

父亲祖籍甘肃泾川县人,父亲一生的确经历坎坷,自我记事起便深知他身为家中的长子,为一家上有老下有小四处奔波。父亲自小在泾川出生长大,靠卖泾川的罐罐蒸馍和小生意维系全家人的生计,自小就练就了坚强、自信、不气馁的性格和对家人无限关爱的情怀。

父亲一生经历坎坷,先后供职于庆阳县华沙布公司、庆阳县西峰供销社、手工业联社、西峰东仓库粮管所、西峰架子车厂,最后到庆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在父亲四十多年革命生涯中,自我懂事起便深知父亲是一个敬业的人,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负责的人,无论在什么单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父亲一如既往地把自己所负担的工作任务完成。当时我家远在城外八里地的城郊农村,如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上下班。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父亲骑着他那辆旧的不能再旧的自行车每天往返,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年代里,父亲是一名国家三级法官,先后从事信访、民事、告申等工作。在从事法院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和工作上的失误,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常怀一颗平常心和感恩之心,先后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一次,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获三等功一次,庆阳地区职业道德模范标兵,庆阳地委、行署授予的全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

父亲一生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对我们的成长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教诲,记得我刚到庆阳地区统计处工作不久,在搞五十户职工家计调查时,对没有来得及入户的几户居民家庭记账户采取不负责任地粗略估计记账时,父亲大声斥责了我,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和利弊,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失误,也使我在以后的成长生活过程中真正地体会到父亲当时的良苦用心。

父亲经常对我说,你一不是官宦之弟,二不是富豪之家,就要靠自己在工作上的不懈努力,才能赢得领导信任和同志们的认可。要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给自己长脸,才能给自己一步步积累工作和生活的阅历。

父亲对我们子女言传身教,而且对孙子孙女们也是这样要求的。父亲也不时地提醒和教诲我们兄弟几人和孙子孙女们,经常性地告诫我们该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待人接物等等。

父亲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每年父亲节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浓浓的怀念之情和伤感的酸楚。常思量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包容一切的力量;有较强的定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需要一个感恩的心,一颗对事业忠诚的心。

作文六:《植树节手抄报资料、内容》1300字

植树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绿化祖国,改善环境的队伍中来。同学们也要积极投身到植树的活动中,争取每位小朋友每年都能够亲手种一棵树!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

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植树节标语口号】

如果你在今天植了一棵树,两年后的今天它可实现你一个愿望还按什么按?难道用一只拇指也能植树?

爱林、造林,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树节快乐! 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爱我长沙山水洲城,维护优良生态环境。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XX的一草一木。

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作文七:《牡丹手抄报内容资料》1600字

荷包牡丹的传说:古时,在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见功夫之深。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原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已经两载,杳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刘师阁”的传说: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弟,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出家时,少女将原来家院里亲手种植的白牡丹带到庵中,以表献身佛教、洁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长得非常茂盛、美丽。一株着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楼,白色微带红晕,晶莹润泽,如美人肌肤,童子玉面。观者无不赞其美,颂其佳,故每逢四月,众多信女纷纷前来此庵拜佛观花,且以花献佛为乐,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刘氏居之阁下”之手,故名为“刘氏阁”,又叫“刘师阁”.后来,此牡丹品种又传到四川天彭、山东菏泽等地,芳香远播。

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至武则天当了皇帝,与一年冬天,至上苑饮酒赏雪,酒后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诏令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帝国丹外,其余花都开了。武则天见牡丹未开,大怒之下,一把火将众牡丹花烧为焦灰。并将别处牡丹连根拔出,贬出长安,扔至洛阳邙山。洛阳邙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武则天将牡丹扔到洛阳邙山,欲将牡丹绝种。谁知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人们纷纷来此观赏牡丹。

“万卷书”的传说:明代,安徽亳州有个书生,又名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招天地之神。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不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秋笔砚,将文章抄写在帝国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歹刘黄“的传说:古时候,洛阳附近有一个后生,姓刘名丹亭。他自小爱花如痴,种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为他花种得特别好,常遭顽童袭扰。他非常生气,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轻者罚劳作一晌,重则打板数下。因此,当地顽童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歹刘“.这样渐渐传开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说起”歹刘“的种花技艺确实不凡,他种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艳品种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黄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过”姚黄“,众乡邻惊叹,富贵人家以金银相求。当时黄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进行大量繁殖,一时远近争相苛种,成为一种时尚。以后,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歹刘黄“,这品名被载入书中,流传下来。

作文八:《秋天手抄报内容资料》1500字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秋姑娘轻盈地走来了。 太阳仿佛硕大的甜橙,散着几缕光芒;水清澈冰凉,荡漾着,闪动着;树立在路旁,叶片在天地间百转千回,与风为伴,翩翩起舞,尔后悄然无声地落在地上。 “秋丛绕社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大诗人袁缜对菊喜爱的写照,那菊花有大的、小的、黄的、白的、紫的……这里一朵,那里一簇,姹紫嫣红。花里散着清香,心中的杂念顿时一扫而光,宁静和喜悦令人心旷神怡。小草大都开始变黄,有的仍夹杂着翠色。一抹黄,一抹绿,给大地穿上了暖和的秋装。 风是最平常的,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没有春风的温暖,没有夏风的闷热,更没有冬风的凛冽。时而凉丝丝,轻悄悄,拂过我的脸颊,时而用力猛扑过来,带着些泥土、灰尘、树叶和清香。听,树叶轻轻作响;看,雁儿开始南迁,落叶开始飞翔。我伸手去抓那风,它却渐渐消逝了。这不就是秋风吗?带着几许清凉,几分洒脱。 秋的清凉中,还掺杂着火热!枫树林由青转为橘红,层层迭迭的叶片起伏着,飘动着,远远望去,宛如天边朵朵红云。树叶大大小小,像披肩,像彩霞,在风中为人们献上一支激情四射的舞蹈。我注视着这片烈火般的枫树林,情感也似乎和它一起,燃烧起来…… 农民伯伯的嘴弯成“月牙”,眼睛也眯成两条缝。秋,一个丰收的季节!不仅是果蔬,还有粮食。田野里,麦浪滚滚,麦穗一串串,麦粒一颗颗饱胀胀的,在风里此起彼伏,好像色的浪花拍打着,欢笑着向我们涌来。 秋天像青年,蓬勃向上。 秋天是美丽的图画,被各种风景渲染得亮丽迷人。 秋天如未来的希望,金色的丰收将激励我 们不断前进!前进!

在秋天,一些声音盖过我所有的孤寂,让我以为纷乱的尘世里,终于觅到一片属于我的天空,一朵洁白的云彩,为我唱着最动听的歌,那是一支只属于我的歌。我喜欢静坐在秋天的门滥上,细数着每一个与回忆有关,与歌声有关的日子,心变的如湖水般温柔。我怀揣着美丽的遐想,走丢在秋的梦幻里。梦要是永远不醒多好,至少我还会坚定的认为冷漠的石头也会开出温馨的花。可事实证明,石头终究是石头,它只会僵硬而又冰冷的存在着。

秋天来了,早晨行在路上,明显的感受到了一股清冷的寒,袭面而来。嘈杂的马路上全是来去匆匆的脚步,只有路两旁黄色的花,旁若无人悠闲的开着。每次经过,我都想打探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的家族史。人总是有好奇心的,这是可以理解并且接受的一种心态。可每次它都是那么优雅的开着,让我张不了口,只能屏住呼吸,走近它,却不惊扰它。管它叫什么名字,名字在某个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竟在秋天,这么一个我认为萧条的季节里,美丽了我的每一个行色匆匆的早晨。即使不知道它的名字,不知道它的来历,我也没有理由忘记。没有理由忘记的还有那些生命中每一个或忧伤,或快乐,或喜悦,或失落的日子。

秋天的早晨也会有鸟鸣声。其实我很很早就听见,只是蜷缩在温暖的棉被里不愿醒来。秋天的鸟鸣比春天的鸟鸣少了一份清脆,少了一份欢快。多了一份低沉,多了一份忧郁。这是我闭着眼睛,听出来的感受。尽管听着听着,心会莫名的伤感。即使不喜欢秋天,却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是不容许选择,也是不容许逃避,必须要去迎接,而且还是必须要笑着去迎接的一个季节。

如果说这个秋天美丽,那是因为一场遇见,当温馨的祝福如漫天的雪花一样飞舞,幸福很快就盈满了我那颗小小的易感的心。我喜欢用花来形容幸福,其实我更知道幸福如花这是一个很不贴切的比喻。花总会直面凋零,而幸福,也会很短暂,短暂到如流星划过天际,如月夜昙花一现。又有谁看见我明媚的眸子暗自流转着忧伤,又有谁会知道有一个幽灵一样飘忽的影子总在我的脑中游荡。

作文九:《夏令营手抄报内容资料》1200字

7 月 20 号这一天,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将离开父母独自随团去旅行。旅行的地点是苏州白象湾和世博园。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是多么有意义和向往的一件事情啊:既能锻炼我的独立性又能结识好多新的小伙伴。

早上七点钟,我和堂姐鲍玥、邻居王寅昊告别了爸爸妈妈坐上的旅游车,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好不热闹。小伙伴们有的吃东西,有的讲故事,有的吹牛皮 …… 不知不觉就到了苏州。

在导游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白象湾,白象湾,一个很有趣的名字,位于苏州西郊,境内群峰环抱,草木葱茏,更有一泓湖水荡漾其中,清幽秀绝,是繁华都市的生态绿肺,太湖之滨的快乐 “ 桃花源 ” .

走进吉祥的 “ 大象山门 ” ,迎接我们的是 “ 吉象三宝 ” 康康、祥祥、乐乐,各种各样的大象雕塑分布在景区各处,绿林中大象妈妈卷起象宝宝嬉戏,溪水边两只小象憨态可掬的在戏水玩耍。站在关关有道上,仿佛让人到达了超级玛丽的世界,在速度和节奏的把握中,冲过一关又一关,一不小心,踩中的木板会发出怪叫,或者一排水雾喜从天降。走 “ 关关有道 ” ,逛 “ 巨物国 ” ,到处可以听到小伙伴们兴奋欢快的笑声,白象湾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白象湾最精彩的要数马戏表演了, 马戏表演实在一个非常大的蒙古包里表演,第一个是小猴子出场,小巧好动的猴子表演的是骑自行车,它表演的很好玩,第二个是老虎,它表演的是跳火圏,工作人员拿了一个着火的火圏让老虎跳,幸好老虎顺利跳过了。第三个是黑熊,大个儿黑熊给我们带来了双杠、投篮等精彩表演。第四个是大象,它表演的滑滑梯让小伙伴们捧腹大笑。

白天的旅途让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疲劳,吃过晚餐回酒店,我们都没有睡意,因为我们太兴奋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离开白象湾坐车去参观盼望已久的世博园。 来到世博园区,真叫人赏心悦目,一个个高大的建筑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人眼前一亮。 “ 世博,我来了! ” 一下车,我们便被世博园里的恢弘的气势所震撼。远远望见红色中国馆庄严屹立在园中,在 人山人海中我们跟随导游从 7 号道入口,先参观了柬埔寨馆,柬埔寨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博会上向世界展示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馆里展示着不同时期的石像和民间工艺品,还有一颗大树非常吸引眼球。在波黑馆, 如童话城堡般的外墙由 60 幅儿童画组成,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外墙不仅漂亮,还能够透光透气,方便拆卸和回收。馆里人山人海,人们 都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儿童画呀!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新加坡馆,哇 , 好长一支队呀 ! 头顶白花花的大太阳,肚子饿的咕咕叫,好多小伙伴们都说快要散架了。过了 20 多分钟后终于进入馆内,馆里正在放歌手新加坡籍歌手林俊杰的短片 , 片里他唱的英文歌,虽然听不懂,不过也蛮好听。看完短片后我们来到了空中大花园, 花园里不但有 100 多种热带植物,还有 20 多种兰花,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新加坡素有 “ 花园城市 ” 之称,在世博园中的新加坡馆当然也要把花园搬过来。

一次有趣的旅行结束了,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相信多年以后想起也还会犹如昨天。

作文十:《9.18事变手抄报资料内容》1200字

9.18事变资料: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这就是”柳条湖事件“。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9月19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

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以上就是几十年前那场事变的经过。30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炮,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白山黑水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战火很快了烧遍了整个华夏神州。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中华儿女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付出极大的代价把东洋鬼子赶出了家门。流年流水,如今又是太平盛世。王谢堂前的燕子在寻常陌巷飞舞,河沙里的断戟还在低声呜咽,可人们已经忘记了许多。我们不能忘记岳元帅背上刺的那四个字。我们不能忘记大刀队,不能忘记台儿庄,不能忘记凇沪血战,不能忘记南京城墙上的斑斑血泪。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能忘记。”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亡。

关于9.18事变的短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哪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

脱离了我的家乡

放弃那无尽的宝藏

……

沉重的歌声扣人心弦。谁能忘记那悲惨的一天—1931年9月18日。

九亿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却坚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便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军十几万人撤入关内。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工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为敌手。

面对着史实,怎能叫人不痛心。蒋介石将东北三省拱手让人,使一块巨大的宝藏在日本帝国手中哭泣了多年。在日军的铁蹄下,东奔的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xx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xx周年纪念日。当年,人们正在面临硝烟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回忆。唯一的回忆,永远不会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