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法学 > 《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2600字:欲扬先抑的作文100字写人

《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2600字:欲扬先抑的作文100字写人

时间:2019-12-17 09:27:5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2600字

孙志力是我的同窗好友。说起他的外表,既不是膀大腰圆,也不是浓眉大眼,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了。他个子很矮,黑瘦黑瘦的。脸略微有点长,本来不大的眼睛显得更小了,而额头颧骨却又十分突出,难怪有些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祖先”说白了就是类人猿。但我却很愿意和他在一起,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

他在学习上刻苦认真,而且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他读课文的时候,常把卷舌音读成平舌音,像“春、用”这些容易读错的字,他没有一个能读对的,经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说来也怪,老师还常常让他读。他每次读课文,我都在一旁揪着心。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发现他读错的字越来越少了。有一次,我去找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发出了单调的“YONG”的声音。我轻轻地打开门一看,原来他正在对着镜子练发音呢。他嘴张得大大的,眼睛挤得更小了。他一看我来了,连忙拉住我说:“你来得正好,听听我这个发音准不准。YONG……”“对!”“我再读读句子你听听。”唉,放到句子里一读,他又读错了。发音,读句子……我们这样练了半个多小时,他终于把音读准了。我问他:“你常这样练吗?”他点点头。我望着他因兴奋而有些发红的脸,顿时明白了什叫“毅力”。

我更佩服他那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一次体育课测验跳绳,我虽然刚及格,但已经满足了。孙志力的成绩是良,我得去祝贺他。天呀,他还在练跳绳呢!唉,这也叫跳绳?你看他左摇右摆,双手无力地甩着绳子,绳子已经抡不圆了。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抬不起来,简直是从绳子上迈了过去。那样子真像个小狗熊在跳舞。我差点笑出声来。我还没有走到他跟前,他就踉踉跄跄地走到一棵大树前,扶着树干,“呼哧呼哧”地喘气。我看到他紫色的脸上,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似地落下来。我狠狠地对他说:“你不要命了!考了良还练什么?”他用手捂着胸口,好半天才断断续续地说:“我要的是优。”听到这里,我很惭愧。是呀!我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点吗?

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象这样的事,真是说也说不完。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刻苦认真、自强不息的人。他既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老师”。你说我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

习作:《我的同学》要求用“欲扬先抑”技法。

本文一开始就写孙志力其貌不扬,然后就通过刻苦学习、努力煅炼身体的典型事例,让读者感受到孙志力具有坚忍不拔、永不自满、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可仿此文练笔。

--------------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技法点津】

(一)独辟蹊径。独辟蹊径,是指从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打破思维常规,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根据作文中的材料,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可能很多考生一见到“水”,思维便很自然地转向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和生存问题等方面,而《摆渡的老哑巴》则摒弃了大众的思维,独辟蹊径,另寻出路,由“水”想到了“那河”,由“那河”想到了“摆渡”,再由“摆渡”想到了那摆渡的老哑巴,歌颂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这种做法避免了与大部分考生立意相撞,使得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在高考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二)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直接写出事情的结构,以吸引读者的写法。在文章的开始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读者的心,使之急欲寻找答案,探其究竟。《摆渡的老哑巴》一开头便引人入胜,不仅以优美的语言对“那河”、“那船”进行了描写,而且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 “正因为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这时读者不禁要问了:摆渡人是谁?那感人的故事指的又是什么?这样,疑团便吸引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急于往下读,这是优秀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三)选材典型。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显得有血有肉,不然就会显得空洞无味。在写人时,所选取的事例材料,必须要新颖典型,言他人所未言;另外还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气息。《摆渡的老哑巴》中,作者选取了“无偿摆渡”、“帮捞拖鞋”和“勇救小孩”三件事,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歌颂了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四)对比鲜明。通过前后不同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变化等的对比,表现人物正面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面貌。《摆渡的老哑巴》中,“我”先是看不起老哑巴,认为他样子长得非常丑,而且“傻”,所以总不愿意接近他,甚至连坐船的时候也要坐到船尾去,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帮“我”捞回了“我”掉在河中的拖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英勇地跳进了河里,救了一个儿童的命,而他却终因体力不支而永远安息在那条他辛苦了一辈子的河里。老哑巴的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由衷地说了一声:“老伯伯,谢谢您!”这一声,不仅包含了“我”的敬佩之情,也包含了“我”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作文二:《欲扬先抑的作文》2800字

几年前,办公室前有一棵木棉树,足有四层楼那么高,想必已经在那里生长很久了。不过,我却不大喜欢它,因为它让我的办公室变得昏暗,阻碍了我眺望远景的视线。木棉树的外形也不好看,粗糙而简单,比起旁边那棵榕树的风姿,差得远了。站在窗前,必须透过它身体上的夹缝,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为此,我懊恼了好长一段时间,曾建议将它砍掉,但这愿望最终都没有实现。

搬进办公楼的第一年春天,校园里其他的树都呈现出浓厚的绿意,唯独眼前这棵木棉树仍是光秃秃、灰蒙蒙的,稀疏的枯枝顽固地向上翘着,像冬眠未尽似的。我暗自庆幸:这下可好了,它一定是枯死了!

一天早晨,我照例打开窗户透气,却意外地发现了树枝的异常:树枝上星星点点的,微微泛着绿光。我仔细察看,原来,这棵几乎被我遗忘的树,不知什么时候开出了黄豆般大小的花苞,一层淡绿也呈现在它的枝头上。这个发现,立即拉近了我和它的距离。它也好像为了讨好我似的,很努力地绽放自己.一天比一天精妙,一天比一天深奥……从此,树的形象在我的眼里和心里都变得光辉起来。

我喜欢沾满露珠的木棉花,一串串像风玲似地摇曳在晨风中,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名曲。

那个夏天,繁茂宽大的绿叶拥挤在我的窗前,为我遮挡了骄阳烈日,办公室全然没有了先前那种阴暗和郁闷之感。微风吹拂下,那些满身洁白,散着暗香的木棉花,飘进室内,飞到我的案头。有好几次,还沾在我的身上。我不想抹去它,任由它沾着,这是我和它的缘份。它早已成了我生命中最美丽的图景。

以后,我每到一个地方,每看到一件事物,我都努力找寻它的美。因为我知道,美不是可以轻易发现的,它常常隐匿在不起眼的地方,一旦被你发现.就会拥有意外的惊喜。

文章开头写出了木棉树的“粗糙、简单、没有风姿”,还影响了我“眺望的视线”,既写出了木棉树外形的丑陋,又写出了作者主观感情对木棉树的厌恶。甚至于曾建议将它砍掉,盼望它死去.真可谓抑到极点。但后来作者对木棉树的态度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但喜欢上了木棉树,而且它还给带给“我”深深的启示行文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造成文章的波澜起伏,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是一篇成功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佳作。

技法讲解: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是在作文开头时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让读者产生一种既在意料之外,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感受。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用“欲扬先抑”开头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选准人物或事物不协调的两个对立面,渗透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抑就要抑得充分,抑得到位,不惜笔墨;扬就要扬得突如其来,酣畅淋漓,让人出乎意料,感叹不已。

拟写方法主要有:

1.对比烘衬: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外貌的丑陋等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所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中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更好地突出主题。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2.逆向起笔:即欲正故反,逆锋起笔。或简单介绍一下写作的主体,当然是不被认可的事,让读者大概了解人或物,给人第一印象不好。这样在后文的写作中才能有波澜,吸引人。如:如果不是发生了某些事情,也许这一天也就和其他三百六十四天没什么区别,如流水般淡淡流去,慢慢消逝在记忆和历史之中。可是,历史选择了这一天。

3.比兴映衬:即欲言此意,先言他物。如:小草吸取雨露的甘甜,向辽远的平野吐露一片苍翠:花蕾接收阳光的温暖,为广阔的川原绽开一片绚烂:飞鸟沐浴东风的和悦,在高旷的天空唱响一片欢歌。大自然因拥有生机而气象万千,人类社会因充满爱心而美好温馨。

---------------------

苦难是人生之树上一颗奇异的果实,不懂得它的人,一尝便知其苦;而懂得它的人则知道.只有细细地咀嚼,才能尝到那苦后的甜。

——题记

有人说,生有苦难,活着即炼狱;有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还有人说,自古英雄多磨难……由此看来,生活即是一棵长满苦难之果的大树,而我们,只要学会了咀嚼苦难,也就学会了品味人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咀嚼苦难,我们才能活得坦然。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也许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对命运说“不”。这个生活在苦难深渊中的人,用心咀嚼着耳聋的痛楚,众人的嘲讽,他将苦难的果实连汁吞下,然后用颤抖的手在琴键上弹奏着,终于弹出了令人惊叹的音符。这个咀嚼苦难的人,用心奏出了欢乐的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升华。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亡国之恨,江山断送对君主意味着什么?死亡?至少对勾践不是,这个落魄的君主,在吴国的牢狱中,在夫差的皮鞭下读懂了苦难的含义,他一面品尝胆汁,一面构建着建国的蓝图,终于,越国灭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勾践也因此名垂千古。

苦难是一颗奇异的果实,我们只有细细咀嚼,才能品味那埋在苦涩背后的甘甜,当我们尝出了苦难的真味,我们也就懂得了人生的真味。

技法点拨:这篇满分文的题记用“不懂得它的人”来对比烘托“懂得它的人”,目的在于引出本文话题,并点名题旨;开头的核心意旨集中在“只要学会了咀嚼苦难,也就学会了品味人生”,但作者没有直接掏出来,而是“绕了个弯”,从反向入手,连用几个“有的人”作比,从而使其表达得更充分、更完满,使主题更突出。

技法实例:

(一)由反入正 跌宕多姿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贾平凹《丑石》节选)

◆我对花的感情,一直很淡漠。虽然说爱花的父母在院子里养了很多花,使得不大的庭院一年四季都孕育着盎然的生机,但我还是没有因此而对花产生好感。尤其是那株去年才移植来的白兰,由于它太柔弱太不起眼了,我几乎忘却了它的存在。没想到今年夏天,白兰花竞婷婷袅袅地绽放了不少,院子也就弥漫着清香。 (《白兰花的清香》节选)

技法点拨:这两个开头作者的本意分别在说丑石之美、对白兰花的感情之深,却先说丑石之丑,对话的感情淡漠,这样对比写,既突出了旨意,又使文章结构跌宕多姿,产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二)比兴开头 涵蕴丰厚

◆“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很美。”(《残缺之美》节选)

◆小草吸取雨露的甘甜,向辽远的平野吐露一片苍翠;花蕾接收阳光的温暖,为广阔的川原绽开一片绚烂;飞鸟沐浴东风的和悦,在高旷的天空唱响一片欢歌。大自然因拥有生机而气象万千,人类社会因充满爱心而美好温馨。 (《人生因传递爱心而美丽》节选)

技法点拨:这两个开头作者的本意是要说社会人生,却先从自然事物引起,比喻社会人生,增加文章的蕴含美。

作文三:《欲扬先抑的作文》700字

欲扬先抑的作文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雪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以后的考试,像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作文四:《“欲扬先抑”法在写人作文中的运用》1600字

在作文中,我发现同学们写老师,总是把老师写得很完美;写爸爸,总是把爸爸写得严厉而充满爱;写奶奶,总给我们慈祥而和蔼的感觉……同学们可曾想过,我们的亲人、朋友、老师难道就没有缺点吗?难道他们都是完人?显然不是!作文讲究真实,讲究真情的流露,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写写他们的不足或缺点?有缺点的爸爸难道就不是爱我们的爸爸了?有缺点的老师难道就不值得尊敬了?显然不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还原一个真实的他们呢?那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欲扬先抑”的绝招吧。

一、找找人物的缺点和优点

写人之前,先在草稿纸上列举一下人物的缺点。比如写爸爸的作文,我们就可以在脑海中收集一下爸爸的毛病,如不讲卫生,爱抽烟,睡觉打呼噜,说话嗓门大等。如把这些毛病都写入作文,那岂不成了批判爸爸?一定要注意,不能多个缺点“齐上阵”,而应精心选取一两个来“展示”。

在你的眼里,爸爸肯定优点多多,想都不用想,就可列举一大堆: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幽默风趣等等。列举完了后,要想想哪些优点给你的印象最深,然后再在这个优点后面添加几个事例――即弄清是通过哪些事例感受到爸爸这个优点的。比如爸爸细心的优点,可以让“我”想起上次妈妈出差,特别想念妈妈做的鱼香肉丝,爸爸知道后亲自下厨,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做得没有妈妈做的那么好吃,但“我”心里还是暖暖的,因为深切感受到了爸爸的细心关怀。

二、先展示人物的缺点

一般来说,缺点的“展示”要出现在作文的前半部分,多以外貌、环境、心理感受等描写为主进行刻画,这样便于在读者心目中形成对人物的不良印象。这是作文的需要,不要怕影响爸爸或老师的良好形象。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写老师的开头:

他姓赵,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厘米。满脸的青春美丽痘。小小的眼睛上罩副近视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第一堂语文课,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就那一堂课,据某同学的不完全记录,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暗地里叫他“是吧”老师。

这一段文字介绍的是老师的肖像以及外号的来历,给人留下“长得丑”、“语言不简练”的印象。这就是“欲扬先抑”中的“抑”笔。只有出色的“抑”笔,才能在开头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后文的“扬”作铺垫。

三、想想变化的感受

前面已经“集中火力”将人物的缺点进行了“曝光”,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已经是“差”了,如何转变为“好”呢?那就需要想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比如爸爸经常吸烟,引起我的反感;有一次从妈妈口中知道爸爸吸烟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为此我便理解爸爸了;后来爸爸竟然戒烟了,是为了让我能够好好地复习功课,此时的情感已经是一种感动了。看,我们的感受先是反感,然后是理解,最后是感动或感激,爸爸的形象不是“扬”起来、好起来了?这实际上也就完成了由“抑”到“扬”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由“抑”到“扬”不要猛地转变,最好找准几件事,逐步完成对人物由“差”评(即人物的缺点展示)到“中”评(即找一件让我们能够理解人物、对人物产生一点好感的事)再到“好”评(举一两件能够展现人物优点且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事例)的转变过程。

四、写写感人的细节

展现人物优点且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事例如果缺少细节描写,就无法打动读者,导致人物该“扬”而“扬”不起来。所以,我们需要在“扬”的过程中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如某同学的作文《获奖之后》写自己听到获奖的消息高兴不已时,听到爸爸一句“你永远也比不上你姐姐”的话。他从此发奋苦读。当他怀着报复、挑战的心情把奖状和成绩单交给爸爸时,“爸爸却笑了起来:‘我知道锐儿准行!’”至此,“我”才明白,“原来爸爸用的是‘激将法’呀”。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便将深沉的父爱呈现在读者面前。

怎么样,学会了吗?请按照上面的步骤,试着写一写身边的人吧。

作文五:《“欲扬先抑”法在写人作文中的运用》3500字

● 名 师 导 航

・ 山东省莱阳市河洛 中心初级 中学 赵梅青

在作文 中, 我发现同学们写老师 , 总是把老师写  妈妈 做的鱼香 肉丝 , 爸爸知道后亲 自下厨 , 忙得不亦  虽然做得没有妈妈做的那么好吃 , 我” 但“ 心里  得 很完美 ; 写爸爸 , 总是把 爸爸写 得严厉 而充满爱 ; 乐乎 ,

因为深切感受到 了爸爸的细心关怀 。   写奶奶 ,总给我 们慈祥而和蔼的感觉 ……同学们 可  还是暖暖的 , 曾想过 , 我们 的亲人 、 朋友 、 老师难道就没 有缺点吗?

二 、 展 示 人 物 的缺 点   先

难 道他们都 是完人? 显然不是 ! 作文讲究真实 , 讲究

般来说 , 缺点 的“ 展示 ” 出现在作 文的前半  要

多 环境 、 心理感受 等描写 为主进行 刻  真情 的流露 ,为什么我们 就不能写写他们 的不 足或  部分 , 以外貌 、 这样便 于在读者心 目中形成对 人物 的不 良印象 。   缺点? 有缺点的爸爸难 道就不是爱我们的爸爸 了? 有  画 , 缺点的老师难道就不值得尊敬了? 显然不是 ! 既然如  这是作文的需要 ,不要怕影响爸爸或老师 的 良好形  此, 我们为什么不还原一个真实 的他们呢 ? 那还 等什  象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写老师的开头 :   么, 让我们一起来学 习“ 欲扬先抑” 的绝招吧 。

找找人物的缺点和优点

法 用

他姓 赵 , 子很矮 , 个 比拿破仑肯 定还矮 几厘米 。

满脸 的青春美丽痘 。 小小 的眼睛上罩副 近视镜 , 厚厚

写人之前 , 先在草稿纸上列举一 下人物的缺点 。 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 。   第一 堂语文课 , 自我介  他 “ 就 是吧 ! 也好 不到哪 里去 , 好   比如写爸爸的作文 ,我们就可 以在脑海 中收集 一下  绍说 :我嘛 , 这副尊容 , 是吧 !就那一堂课 , ” 据某 同学 的  爸爸 的毛病 , 如不讲 卫生 , 爱抽烟 , 睡觉打呼噜 , 说话  差也差不 到哪里去 。

嗓 门大等 。 把这些 毛病都 写入作 文 , 岂不成 了批  不完全记 录, 如 那 他总共说了 10个“ 8 是吧” 平均每分钟  ,

判爸爸?一定要注意 , 不能 多个缺点“ 齐上阵” 而应  4个 。于是 , , 大家暗地 里叫他 “ 是吧” 老师 。   精心选取一两个来 “ 展示”  。 这一段文字介 绍的是老师的 肖像以及外号 的来  在你 的眼里 , 爸爸 肯定优 点多 多 , 都不用想 , 历 , 想   给人 留下“ 长得丑” “ 、语言不简练 ” 的印象 。这就  欲扬先抑” 中的“ 笔。 抑” 只有 出色的“ ” , 能  抑 笔 才 就 可列举一大堆 : 岗敬业 、 于助人 、 默风趣等  是“ 爱 乐

幽 等。列举 完了后 , 要想想哪些优点 给你 的印象最深 , 在开头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 ,给读者 留下深 刻的印    然后再在这个优点后面添加几个事例—— 即弄 清是  象 , 为后文 的“ 作铺垫 。 扬”   通过哪些 事例感受到爸爸这个优点的 。比如爸爸 细  心的优点 , 以让 “ 想起上次妈妈 出差 , 可 我” 特别 想念

三、 想想变化的感受

前面 已经“ 中火力 ” 人物 的缺点进行 了“ 集 将 曝

光 ” 渎者对人 物的评价 已经是 “ ” , . 差 了 如何转 变 为

“ ” 那就需要想想 感情 变化的过程 。 好 呢? 比如爸爸经

四、 写写感人的细节

展现人物优 点 且给我们深刻印象 的事例 如果缺

就无 法打动 读 者 , 导致 人物 该 “ ” 扬 而  常吸烟 , 引起 我的反感 ; 有一 次从妈妈 口中知道爸爸  少细 节描写 , 扬” 所 我们需要在“ ” 扬 的过程中对人 物  吸烟是为 了缓解工作 压力 , 为此 我便 理解爸爸 了 ; 后  “ 不起来 。 以 ,

来爸爸竟然戒烟 了 ,是 为了让我能够好好 地复习功  进 行细节描 写 , 哪怕只 是一个动作 、 个眼神 、 句  一 一 课  时的情感已经是一种感动 了。看 , 们的感受  话 语。如某同学的作文《 此 我 获奖 之后 》 自己听到获 奖  写

先是反 感 , 然后是理 解 , 最后是 感动 或感激 , 爸 的  的? 息高兴不已时 , 爸 肖 听到爸爸一句 “ 你永远也 比不上

形象不是 “ 起来 、 扬” 好起来 了? 实际上也就完成 了  你 姐姐” 这 的话 。 他从此发奋苦读 。 当他怀着报复 、 战  挑

由“ 到“ ” 抑” 扬 的过程 。 需要注 意的是 , 抑 ” “ ” 的心情 把奖状和成绩 单交给爸爸时 ,爸爸却笑 了起  由“ 到 扬   “

‘ ”至此 “ 才明 白,原来爸  “ 不要猛地转变 , 最好找准几件事 , 逐步完成 对人物 由  来 :我知道锐儿准行 ! ’ ,我” 激将法 ’ 。 句简简单单 的话语 , 呀”  便将  “ 评( 差” 即人物 的缺点展示 ) “ 评 ( 到 中” 即找一 件让  爸用 的是 ‘ 我们能够理解人物 、 对人物产生一 点好感的事 ) 再到  深沉 的父爱呈现在读者面前。   “ ” 举一两件 能够展 现人物 优点且 给我们 深刻  好 评( 印象 的事例 ) 的转变过程 。   怎么样 , 学会 了吗 ?请按 照上 面的步骤 , 试着写  写身边的人吧。

考场 作 文应 如 何选 材 l 口口口口

,・ 浙 江省苍 南县灵 溪三 中  黄 小永

对于你 自己来说也一定是 一种财富 , 不释  爱 前人 常用 “ 天高 任鸟 飞 , 阔凭 鱼跃 ” 海 来形 容作  的文章 , 久久珍藏 。

如我们所学 的课文《 斑羚飞渡》 《 、麦琪  文 的选材 范围之广 泛。是的 , 材 , 以说 是你想选  手 , 选 可 什么就选什 么 ,有 极大的 自由度 ,无论什 么样 的材  的礼物》 《 、藤野先生》  。 料, 只要你的立意好 , 应该 说可 以写 成好文章 。可  都 其次 , 抓住事理 的感悟点 。我 们说 , 生活 中的一  所 生活 中的很 多事  是, 同学们在作文 的时候 , 往往正是 因为选 材的范 围  些 偶然 都是有其 内在的必然 , 以, 太广 , 反而失去 了方 向, 不知道选什么样 的材料才能  情 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 ,只要我们去认真仔 细地

打动人 , 才能获得高分 。 更何 况现在是干人万人地 同 思考 ,   一定会给我们 以感悟 、 以启迪 。这样 的东西 是

抓住这样 的感悟点 , 用文学 的  作一个作 文题 , 所选的材料没有 吸引力 , 在阅卷教师  我们大家共 同的财富 。

然后 画龙点 睛地议论几 句 , 一定是一篇极  面前那可是要 大打折扣的。所 以, 选材 , 在考场作文  语 言描述 ,

中就变得重要起来 了。

富哲理的好文章 。 这样 的文章 同样能使 自己感动 , 让

敬畏生命》《 、萤火  那么 , 究竟应该选一些什 么样 的材料呢? 这里给  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 的课文《

、满井游记》 《 、不朽的失眠》  。 大家作一点介绍 , 希望能对 同学 们有所帮助 , 让你在  虫》 《

考场上能更快地确 定写作的材料 。

再次 , 抓住生活 的情趣点 。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

首先, 抓住感情的触发点。人都是有感情的, 真  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 , 天天的柴米油盐 , 许

挚的感情最容 易打 动人 , 更重要 的是 , 与人之 间的  多时候我 们的生 活正是一些 情趣让 我们沉 醉其中 , 人

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 活中的调料 , 让我们  感情都是相通 的 , 这也正是文学 作品 、 现代流行歌 曲 乐此不疲 。   流行 的主要原 因。而现 实生活中 , 有时 , 怕是一句  生活得有滋有味 , 以 , 那 所 人们都希望在生 活之 中多一  话、 一个 动作 、 一个 眼神都 能让我们感动 。 时候 , 这 只  点 这样 的东西 . 自己的生活更 丰富 、 让 更滋 润一些 。   要我们抓住它 , 述出它的前 因后果 , 叙 描绘 出它令你  正 如此 ,作 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 的载体如果

感动的具体细节 , 自己感动 了, 让 它也就一 定能打动  能 抓住 这样的情 趣点 , 也一定是能让喜爱 的。 如我们

别人 , 引起别人 的共鸣 , 这时 就是一篇好文 章。这样  所学 的课文 《 变色龙》《 、范进

中举 》 。

作文六:《欲扬先抑手法写作文》7500字

欲扬先抑手法写作文(总第 6 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种动物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

2、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的分寸的把握

三、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虽说文无定法,但是毕竟是有法可循的。我们常常读到那些大家们的名作,会感到身临其境,自己很快就能融入其中,那是因为他们非常娴熟的运用了很多写作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二、课时内容:

1、欲扬先抑的概念:

1)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3)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2、同学们讨论我们学过的《蝉》一文写作方法。

3、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写一种动物

4、大家开动脑筋拟题

三、课堂作文大讨论

1、写人的:题材的讨论

2、写动物的:题材的讨论

3、口头作文。

四、例文介绍:

1、[例文]《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天津 郭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背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2、当堂点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运用“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晚自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前后句意不通。

2、《我的叔叔》

我有一个顶好顶好的叔叔,他最疼我,我也很喜欢他。他是个税务员,平时戴着大盖帽,威风极了。有时,他把大盖帽扣在我头上,我迈起正步,逗得大家笑。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叔叔有了新看法。

那是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叔叔家玩。一进门,我就发现一位陌生人在跟叔叔谈着什么。见我们进来,那陌生人一把抓起叔叔的大盖帽,慌乱地盖住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便起身要走。只听叔叔说:“行,这事我一定能办好!”边说,边送那人出门。

趁叔叔去送客,我好奇地掀开大盖帽一看,呀!我一下子惊呆了,厚厚一沓“大团结”!哼,叔叔也会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没想到!我气呼呼地想。不一会儿,叔叔走过来跟我说话,我故意装做没听见,就是不理睬他。

第二天,叔叔到我家,问我昨天怎么啦,有没有不舒服。我白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心里横竖觉得叔叔挺不顺眼。为逗我开心,他把大盖帽扣到我头上,被我狠狠地甩掉了。

晚上,妈妈要我去给奶奶送鱼。奶奶就住在叔叔家里,我虽然不乐意见叔叔,但也不好说不去,只好去了。

来到叔叔家,幸好没碰见叔叔,谢天谢地。我把鱼递给奶奶,转身就往外走。经过叔叔房间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动静,我就蹑手蹑脚地把门推开一道缝,向里面望去。糟糕,昨天那个陌生人又在叔叔屋里。他又来干什么?我侧着耳朵,想听个究竟。

“我那罚款的事„„”这是陌生人的声音。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叔叔开了口:“上次那件事,按规定应罚5000元至10000元,但考虑到你是初次偷税,决定罚款5000元。昨天你那2000元,我已经替你上交了,明天你到所里再补交3000元吧!以后记着,要自觉缴税,别来那套„„”叔叔正对他进行税法教育。听到这里,我感到内疚和不安起来,是我错怪了您,我的好叔叔,对不起!

3、“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方法。

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

鲁迅的《范爱农》也采用了这种手法。1907年作者与范爱农同在日本。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而被捕处于极刑后,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大为义愤。当时他们集会骂清朝政府,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抗议,然而范爱农却说:“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他竟说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因此作者说:“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在文章开头,范爱农给读者留下极可憎可恶的印象,这是极力的“抑”,然而接下去在叙述他俩以后的交往中,范爱农原是一个嫉恶如仇、正直有志气的人。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4、伯父从台湾归来

前几天,爸爸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

我别提多高兴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人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总是诡秘地一笑:大陆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肯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也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很多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过去,抚摩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么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过身边的旅行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家来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家。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以后几天,伯父总是出门,有时由我父亲陪着,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父亲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类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与众不同的“番客”。四邻们从海外归来的亲人,总带着让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热到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随着爸爸到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爸爸:“我走后,你赶紧把设备添置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伯父这次带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觉得别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

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你再回故乡。

【借鉴】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么“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是那么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么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别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令人钦佩。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阿麻的故事

阿麻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时候镇上的一个邻居。

我们这个镇子并不大,叫真如镇,镇里大都是我们刘家宅的人。我家对门便是阿麻家了。

阿麻长得并不俊,甚至有点丑,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他。

记得那时,满园的柿子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溜进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往了。“好呀,小丫头,又来偷柿子了,走,见你父亲去!”不由分说拉着我就走。我犟着脾气不走,小伙伴们有的抱他的腰,有的用柿子砸他的头,我挣扎了出来,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不见了阿麻,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不消说,后来便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于是对阿麻便恨之人骨。

我们镇旁边有条小河,说小不小,每次上学、进城都要绕很大一个圈子。阿麻不知从哪儿搞来了条小木船,撑着小船为我们摆渡,而且分文不收,免费送大家过河,大人们都说阿麻积德了。可是没多久,阿麻收费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费三角;再过一个月,竟涨到了一元钱。大人们很生气,纷纷说阿麻实在太缺德,敲自己人的“竹杠”。阿麻什么也没说,只是来来往往地摆渡,收钱,脸上常常露出兴奋的神色。渐渐的,人们发现阿麻消瘦了,撑船的力气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于是人们又抱怨阿麻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终于有一大,阿麻病倒了。听医生说,是癌症,活不长了。而这时,小河上开始架起一座石桥。阿麻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小石桥一天天地快要完工了。

阿麻终于死了,死在小石桥落成的那一天。一阵爆竹声后,镇长说话了。他没说多少话,后来他说:“这座小石桥是阿麻把摆渡的分分角角积攒起来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临死时,阿麻还念念不忘镇上的人,他希望镇上的人们能原谅他,阿麻摆渡收费这么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镇哪!”镇长说着说着,哭了,镇里的许多大人也开始抽泣,就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觉得眼眶湿湿的。唉,阿麻,我们竟误解了他!

后来,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桥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这样,阿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镇上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大人喜气洋洋去城里办事了。

【借鉴】

①欲扬先抑。文章的主人公是阿麻;这个阿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章先写阿麻的外形:“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难怪小孩们“不喜欢他、阿麻对小孩们很凶,不是“抓”便是“拉”,小孩们对他“恨之入骨”。至于大人们,对阿麻也有评价,因为他收摆渡费,而且不到一个月,竟从三角涨到一元,人们说他“缺德”,敲“竹杠”,连阿麻消瘦

死了,镇长才道出了石桥就是阿麻把收来的摆渡费分分角角积起来造的。这样,在这篇文章中,一个看似令人厌恶、确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便树立起来了。这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谋篇手法。

②曲径通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赞扬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但是,文章并没有直说,却是叙述了一些看来阿麻的品质并不高尚的事,特别是写阿麻从摆渡到造桥,先是买船,免费摆渡,不久却收了费,而且摆渡费猛涨。直到最后,才写出阿麻收摆渡费正是为了造石桥,为人民做好事。文章就是这样曲折地表现了一位品质高尚、值得尊敬的平凡的普通人。

6、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饭厅;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借鉴】

①欲扬先抑。学校组织听报告,在“我”看来内容是“老一套”,无非是立志成才啦,当个好学生啦,而且总是长篇大论,让人恹恹欲睡。这次听报告,“我”断定也不例外,故带了小说书进会场。这是对听报告的“抑”。然而这次报告却例外,越听越有劲,全神贯注到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两眼直直地盯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这是“扬”,极力赞美报告的内容好,报告的时间短。全文先抑后扬,抑是为了扬。

②亦庄亦谐。这是一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可惜作者对报告的内容写得大少),写法也很诙谐别致,在记录报告人某些话后,插入作者的评议,如“不必要的谦虚”、“鄙人同意”、“原来与我‘同类项’”等,文白夹杂、数学名词的借用,都显得幽默有趣味。

7、买 鸡

国庆节前一天,家里正忙着大扫除。爸爸突然想起晚上舅舅要来我家吃饭,便对我说:“敏敏,你去买只光鸡。”说着他摸出十五元钱。

我兴匆匆地来到自由市场的鸡摊上。买鸡的人真不少,好不容易轮到我,摊主见我太小,替我拣了一只草鸡,浑身黄灿灿的。我乐滋滋地回家,心想爸妈一定会表扬我。

一到家,果然爸爸说那鸡不错,称称分量,一丝不差。妈问花多少钱,我说十二元。我想把找出的三元钱还给爸,可是摸穿口袋也找不到。“丢了?”妈说。我说肯定忘记在鸡摊上了,我转身要去自由市场。爸一把拉住我:“干什么?”“去要钱!”爸说:“卖鸡的多大年纪?”我说:“二十多岁。”爸说:“算了!这种做个体生意的人见钱眼开,怎么肯承认。”他还说上星期在国营店买烟,明明给了营业员二元钱,但对方心不在焉地跟别的顾客闲聊,最后说只给了他一元,怎么解释也没用,还诬蔑爸爸要赖钱。妈也说:“你吵不过他们的,别为三元钱被人揍了。”唉,自认倒霉,一件好事被弄成了坏事,可我心里怎么安定得下来呢?

过了半小时,我推托要到同学家去,便直奔鸡摊。那卖鸡的一见我,没等我开口,便说:“你这小鬼,真没头脑,多余的三元钱怎么不拿去。”我分明看见在他的钱箱旁压着我的找头。他一边给我钱,一边说:“给家里人骂了吧?”我点点头,真是哭笑不得。我谢了他一声,他说:“别谢了,我们都有不对。”他随手拣起一个鸡肫,说:“给你,这算你吃批评的补偿。”我怎么也不要,他硬是塞给了我。

我急急地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对爸妈说了。妈说:“这人不错。”爸爸先是不吭声,过了一会儿说:“恐怕我是用老眼光看问题。”

【借鉴】

①欲扬先抑。有一段时问,摊贩给人的印象不佳,似乎他们都是剋扣斤两、以次充好的利欲熏心者。本文“我”的爸爸、妈妈也有这种思想,因此当“我”没拿三元钱找头后,便一致认为无必要再跟小贩去计较,而且爸爸还以亲身经历说明计较是毫无用处的,还可能会招惹是非。这把小贩的形象一贬再贬,然而事实证明,那卖鸡的为人正直,且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不仅还了钱,还象征性地赔偿了一只鸡肫,这就一扬再扬。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本文中运用得很好。所以说,即使一件普通的小事只要通过巧妙的谋篇,也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②铺垫蓄势。本文主要的篇幅在议论那卖鸡的:父亲认为他年轻,买卖油滑,一定是个不择手段地赚昧心钱的人;母亲也认为去计较说不定反会挨揍,因为在她看来,做小商贩的形同流氓,惹不得的。这些叙述与描写都是作铺垫蓄势用,目的是为突出那卖鸡者的形象。这铺垫蓄势,还与下文起对比作用。

作文七:《欲扬先抑手法写作文》7600字

第三篇        (总第 6 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种动物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

2、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运用的分寸的把握

三、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虽说文无定法,但是毕竟是有法可循的。我们常常读到那些大家们的名作,会感到身临其境,自己很快就能融入其中,那是因为他们非常娴熟的运用了很多写作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二、课时内容:

1、欲扬先抑的概念:

1)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3)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2、同学们讨论我们学过的《蝉》一文写作方法。

3、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写一种动物

4、大家开动脑筋拟题

三、课堂作文大讨论

1、写人的:题材的讨论

2、写动物的:题材的讨论

3、口头作文。

四、例文介绍:

1、[例文]《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天津 郭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背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2、当堂点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运用“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晚自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前后句意不通。

2、《我的叔叔》

我有一个顶好顶好的叔叔,他最疼我,我也很喜欢他。他是个税务员,平时戴着大盖帽,威风极了。有时,他把大盖帽扣在我头上,我迈起正步,逗得大家笑。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叔叔有了新看法。

那是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叔叔家玩。一进门,我就发现一位陌生人在跟叔叔谈着什么。见我们进来,那陌生人一把抓起叔叔的大盖帽,慌乱地盖住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便起身要走。只听叔叔说:“行,这事我一定能办好!”边说,边送那人出门。

趁叔叔去送客,我好奇地掀开大盖帽一看,呀!我一下子惊呆了,厚厚一沓“大团结”!哼,叔叔也会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没想到!我气呼呼地想。不一会儿,叔叔走过来跟我说话,我故意装做没听见,就是不理睬他。

第二天,叔叔到我家,问我昨天怎么啦,有没有不舒服。我白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心里横竖觉得叔叔挺不顺眼。为逗我开心,他把大盖帽扣到我头上,被我狠狠地甩掉了。

晚上,妈妈要我去给奶奶送鱼。奶奶就住在叔叔家里,我虽然不乐意见叔叔,但也不好说不去,只好去了。

来到叔叔家,幸好没碰见叔叔,谢天谢地。我把鱼递给奶奶,转身就往外走。经过叔叔房间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动静,我就蹑手蹑脚地把门推开一道缝,向里面望去。糟糕,昨天那个陌生人又在叔叔屋里。他又来干什么?我侧着耳朵,想听个究竟。

“我那罚款的事……”这是陌生人的声音。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叔叔开了口:“上次那件事,按规定应罚5000元至10000元,但考虑到你是初次偷税,决定罚款5000元。昨天你那2000元,我已经替你上交了,明天你到所里再补交3000元吧!以后记着,要自觉缴税,别来那套……”叔叔正对他进行税法教育。听到这里,我感到内疚和不安起来,是我错怪了您,我的好叔叔,对不起!

3、“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方法。

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

鲁迅的《范爱农》也采用了这种手法。1907年作者与范爱农同在日本。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而被捕处于极刑后,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大为义愤。当时他们集会骂清朝政府,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抗议,然而范爱农却说:“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他竟说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因此作者说:“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在文章开头,范爱农给读者留下极可憎可恶的印象,这是极力的“抑”,然而接下去在叙述他俩以后的交往中,范爱农原是一个嫉恶如仇、正直有志气的人。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4、伯父从台湾归来

前几天,爸爸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

我别提多高兴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人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总是诡秘地一笑:大陆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肯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也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很多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过去,抚摩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么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过身边的旅行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家来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家。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以后几天,伯父总是出门,有时由我父亲陪着,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父亲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类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与众不同的“番客”。四邻们从海外归来的亲人,总带着让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热到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随着爸爸到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爸爸:“我走后,你赶紧把设备添置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伯父这次带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觉得别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

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你再回故乡。

【借鉴】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么“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是那么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么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别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令人钦佩。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阿麻的故事

阿麻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时候镇上的一个邻居。

我们这个镇子并不大,叫真如镇,镇里大都是我们刘家宅的人。我家对门便是阿麻家了。

阿麻长得并不俊,甚至有点丑,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他。

记得那时,满园的柿子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溜进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往了。“好呀,小丫头,又来偷柿子了,走,见你父亲去!”不由分说拉着我就走。我犟着脾气不走,小伙伴们有的抱他的腰,有的用柿子砸他的头,我挣扎了出来,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不见了阿麻,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不消说,后来便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于是对阿麻便恨之人骨。

我们镇旁边有条小河,说小不小,每次上学、进城都要绕很大一个圈子。阿麻不知从哪儿搞来了条小木船,撑着小船为我们摆渡,而且分文不收,免费送大家过河,大人们都说阿麻积德了。可是没多久,阿麻收费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费三角;再过一个月,竟涨到了一元钱。大人们很生气,纷纷说阿麻实在太缺德,敲自己人的“竹杠”。阿麻什么也没说,只是来来往往地摆渡,收钱,脸上常常露出兴奋的神色。渐渐的,人们发现阿麻消瘦了,撑船的力气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于是人们又抱怨阿麻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终于有一大,阿麻病倒了。听医生说,是癌症,活不长了。而这时,小河上开始架起一座石桥。阿麻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小石桥一天天地快要完工了。

阿麻终于死了,死在小石桥落成的那一天。一阵爆竹声后,镇长说话了。他没说多少话,后来他说:“这座小石桥是阿麻把摆渡的分分角角积攒起来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临死时,阿麻还念念不忘镇上的人,他希望镇上的人们能原谅他,阿麻摆渡收费这么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镇哪!”镇长说着说着,哭了,镇里的许多大人也开始抽泣,就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觉得眼眶湿湿的。唉,阿麻,我们竟误解了他!

后来,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桥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这样,阿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镇上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大人喜气洋洋去城里办事了。

【借鉴】

①欲扬先抑。文章的主人公是阿麻;这个阿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章先写阿麻的外形:“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难怪小孩们“不喜欢他、阿麻对小孩们很凶,不是“抓”便是“拉”,小孩们对他“恨之入骨”。至于大人们,对阿麻也有评价,因为他收摆渡费,而且不到一个月,竟从三角涨到一元,人们说他“缺德”,敲“竹杠”,连阿麻消瘦了,也挖苦他“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可以看出,文章先是对阿麻这个人一抑再抑。直到小河上架起了石桥,阿麻死了,镇长才道出了石桥就是阿麻把收来的摆渡费分分角角积起来造的。这样,在这篇文章中,一个看似令人厌恶、确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便树立起来了。这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谋篇手法。

②曲径通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赞扬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但是,文章并没有直说,却是叙述了一些看来阿麻的品质并不高尚的事,特别是写阿麻从摆渡到造桥,先是买船,免费摆渡,不久却收了费,而且摆渡费猛涨。直到最后,才写出阿麻收摆渡费正是为了造石桥,为人民做好事。文章就是这样曲折地表现了一位品质高尚、值得尊敬的平凡的普通人。

6、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饭厅;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借鉴】

①欲扬先抑。学校组织听报告,在“我”看来内容是“老一套”,无非是立志成才啦,当个好学生啦,而且总是长篇大论,让人恹恹欲睡。这次听报告,“我”断定也不例外,故带了小说书进会场。这是对听报告的“抑”。然而这次报告却例外,越听越有劲,全神贯注到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两眼直直地盯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这是“扬”,极力赞美报告的内容好,报告的时间短。全文先抑后扬,抑是为了扬。

②亦庄亦谐。这是一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可惜作者对报告的内容写得大少),写法也很诙谐别致,在记录报告人某些话后,插入作者的评议,如“不必要的谦虚”、“鄙人同意”、“原来与我‘同类项’”等,文白夹杂、数学名词的借用,都显得幽默有趣味。

7、买 鸡

国庆节前一天,家里正忙着大扫除。爸爸突然想起晚上舅舅要来我家吃饭,便对我说:“敏敏,你去买只光鸡。”说着他摸出十五元钱。

我兴匆匆地来到自由市场的鸡摊上。买鸡的人真不少,好不容易轮到我,摊主见我太小,替我拣了一只草鸡,浑身黄灿灿的。我乐滋滋地回家,心想爸妈一定会表扬我。

一到家,果然爸爸说那鸡不错,称称分量,一丝不差。妈问花多少钱,我说十二元。我想把找出的三元钱还给爸,可是摸穿口袋也找不到。“丢了?”妈说。我说肯定忘记在鸡摊上了,我转身要去自由市场。爸一把拉住我:“干什么?”“去要钱!”爸说:“卖鸡的多大年纪?”我说:“二十多岁。”爸说:“算了!这种做个体生意的人见钱眼开,怎么肯承认。”他还说上星期在国营店买烟,明明给了营业员二元钱,但对方心不在焉地跟别的顾客闲聊,最后说只给了他一元,怎么解释也没用,还诬蔑爸爸要赖钱。妈也说:“你吵不过他们的,别为三元钱被人揍了。”唉,自认倒霉,一件好事被弄成了坏事,可我心里怎么安定得下来呢?

过了半小时,我推托要到同学家去,便直奔鸡摊。那卖鸡的一见我,没等我开口,便说:“你这小鬼,真没头脑,多余的三元钱怎么不拿去。”我分明看见在他的钱箱旁压着我的找头。他一边给我钱,一边说:“给家里人骂了吧?”我点点头,真是哭笑不得。我谢了他一声,他说:“别谢了,我们都有不对。”他随手拣起一个鸡肫,说:“给你,这算你吃批评的补偿。”我怎么也不要,他硬是塞给了我。

我急急地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对爸妈说了。妈说:“这人不错。”爸爸先是不吭声,过了一会儿说:“恐怕我是用老眼光看问题。”

【借鉴】

①欲扬先抑。有一段时问,摊贩给人的印象不佳,似乎他们都是剋扣斤两、以次充好的利欲熏心者。本文“我”的爸爸、妈妈也有这种思想,因此当“我”没拿三元钱找头后,便一致认为无必要再跟小贩去计较,而且爸爸还以亲身经历说明计较是毫无用处的,还可能会招惹是非。这把小贩的形象一贬再贬,然而事实证明,那卖鸡的为人正直,且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不仅还了钱,还象征性地赔偿了一只鸡肫,这就一扬再扬。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本文中运用得很好。所以说,即使一件普通的小事只要通过巧妙的谋篇,也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②铺垫蓄势。本文主要的篇幅在议论那卖鸡的:父亲认为他年轻,买卖油滑,一定是个不择手段地赚昧心钱的人;母亲也认为去计较说不定反会挨揍,因为在她看来,做小商贩的形同流氓,惹不得的。这些叙述与描写都是作铺垫蓄势用,目的是为突出那卖鸡者的形象。这铺垫蓄势,还与下文起对比作用。

五、写作情况讲评:

作文八:《欲扬先抑的亲情作文》2100字

父亲给12岁儿子的特殊来信

这封信的特殊在于:它是汝阳一位打工父亲送给12岁儿子的生日礼物,因感动网友最近走红网络

它有多感人?您不妨看看 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亲爱的儿子:

再过几天,就是你的十二岁生日了。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我和妈妈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了,懂事了,我们很欣慰,好孩子,在这里,爸爸祝你生日快乐。

爸爸永远也不会忘记,1997年,那个刻骨铭心的秋天。那年香港回归,豫西山区经历了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干旱。我们的儿子就是在那华夏大地经受考验的一年出生的。那时,爸爸刚从部队回来不久,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爷爷奶奶没有为我们创造下任何财富,就连温饱问题,也是刚刚解决。

当时为了结婚,我们已经是负债累累。为了省钱,那年8月,你年迈的祖外婆提前住在咱们家里,等着为你妈妈接生。可你妈临近预产期都半个月了,你还没出生的意思。爸爸着急了,妈妈着急了,我们拿着东拼西凑的盘缠,到县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僗月”,建议马上住院。住院,天呀,钱在哪里?从城里回来,爸爸犯愁了,家里当时仅有不到600元钱,到哪里去凑这笔住院费呢。无奈之下,爸爸到乡信用社,贷了1000元款。我清楚记得,按当时政策,又扣下100元的利息,仅剩900元。不知道今天的你,能否体会到爸爸当时内心的滋味。

你出生的那天,是中秋节的前夕,持久的干旱终于迎来久违的甘露,秋雨如织,下个不停。由于你母亲缺少羊水,你出生时需要剖腹产,那几天,我们的心都悬在喉咙眼。你刚生出来时,由于吸入羊水过多,不会哭,小脸憋得发紫,当时,爸爸和你三姑奶,一直守在产房外,听着产房内急促的金属碰撞声,当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在走廊里悲恸不止。我心疼你的妈妈,嫁给我没享过福,又受了这么大的罪。

好儿子,你如今长大了,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每一个人。知道爸爸为什么自己的房子先不装修,把钱借给咱们的亲戚家吗?因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一直在默默帮助着我们。在城里住院期间,你二姑奶、大姑奶都千方百计送钱给我们。当时你的外婆瘫痪在床已经22年,别人给她的600元钱也让你舅送到城里。从城里回来,王家庄你祖外婆当时已经年近八旬,天天像一个老保姆一样,无怨无悔伺候着你妈。

因为贫穷,爸爸学会了坚强,因为苦难,爸爸必须要奋斗。你满月待客的头天晚上,你叔叔从洛阳回来了,为了生计,他当时到洛阳一个工地给别人打小工,一天要干14个小时的活,每天15元工钱,一般早上4:30就要起床。在那里干了将近一个月后,他第一次回家,人瘦得不像样子,老板给他发了260元钱,他给家里留下220元,待完客的当天晚上,他趁着夜色又走了。当时,望着他那瘦小的背影,爸爸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为了还债,在你还没满月的时候,爸爸也打起行囊,远走他乡。

儿子,生日是什么,生日其实是母亲受难的日子,是我们应该面对母亲、面对亲友感恩的日子。生日又是我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示我们已经长大了。十二年过去了,爸爸和妈妈已经变得不再年轻,风风雨雨的日子里,我们一步一步挺了过来。知道爸爸为什么希望你们争气吗?因为,我们除了奋斗,别无他法。爸爸很欣慰,你叔叔终于走出了闭塞的大山,白手起家,如今拥有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小车,成为方圆十里八村年轻人的楷模。爸爸通过奋斗,在城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事业。不远的将来,城市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匆匆的驿站,我们将是一名真正的城市的主人。那么,明天的主人,我们今天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儿子,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弱者来说,是前进的绊脚石。今天,你们这一代,“苦难”这堂课离你们越来越远了。在那偏远的乡村里,爸爸几乎是第一个买回大彩电,第一个买回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电动车,第一个把互联网融入家庭生活,第一个把孩子送进城里上学……爸爸一直在纳闷:为什么现代化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的孩子的想法离我们的初衷却越来越远呢。为什么有时候为了看电视和大人争频道会面红耳赤,为什么有时受一点小小的委屈会半天挂在脸上不说话,为什么有时和父母说话的口吻是那样的叛逆。是我们做错了,抑或是不懂这代人内心的世界?

儿子,爸爸和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的儿子很争气,功课很优秀。爸爸就是要打造一个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家族佳话。你曾经备受凌辱的憨傻的爷爷、奶奶无言无语传递给我们的这些财富,不知我的儿子能否继承下去。

十二岁了,我们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好好的规划,再过一个十二年,爸爸妈妈将年近半百,廉颇老矣!到那时,我们什么也不可能给予你们了,反倒是要向你们索取的时候了。

人生能有几个十二年,而决定终身命运的,又有几年呢?所以说,我希望儿子从初中高中,心中要存着一个远大的梦想,一个宏伟的目标。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我相信我的儿子,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做一名“将军”。

好儿子,我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健康朝气的体魄,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未来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越挫越奋、越挫越勇的性格。

另外,再说说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天,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把它当做工具,不要把它一直当做玩具。用好了,它是我们的朋友,用不好,可能让我们沉溺其中,在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最终会害了我们的。相信儿子一定会把握好这个度的。

最后,愿我的儿子步步为“赢”!

作文九:《欲扬先抑母爱的作文》1200字

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是什么爱?”当时的我只摇头,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没法回答。而现在我可以干脆的回答,那就是“母爱”。在我的眼里,母亲是最伟大最圣洁的爱,母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

我是母亲带到这个世界来的,小时候是妈妈把我在怀里哄大的,现在妈妈又鼓励我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母亲是伟大的,去年夏天,我长了一场病,烈日当头,母亲带我去医院看病。到了医院,母亲汗流浃背,母亲急忙挂号,带我上楼看病。母亲回到家,在厨房为我煎药,我走进厨房,啊!好热呀!我真受不了。我看见母亲汗流满面,我说:“妈妈,你先出去凉快以下,再回来煎药,行吗?”妈妈说:“孩子,妈妈知道你的心情,要我出去凉快一会儿,不用了,你早喝上,妈妈就放心啦。

母爱是深沉的,蕴藏着丰富的感情,蕴含着不尽的情思;母爱是无穷的,它开放着无数的花朵,它飘荡着不尽的花香;母爱是伟大的,它包含着深厚的意义,它酝酿着你和我。有一句非常耳熟歌词:“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啊!!!母爱是多么伟大呀!我要好好学习,报答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

-------------

很多时候我总是很烦感母亲的唠叨,麻烦,总爱在她身边说我已经不是孩童不需要她整天的啰嗦这儿啰嗦那儿,自己会去做好每件事。

可是谁又会去体会一颗母亲的心呢?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母女去滑雪场滑雪,租滑雪衫的工作人员建议她们穿红色或者黄色那些颜色比较鲜艳的滑雪衫这样万一发生危险可以及时求救。然而母女二人都喜欢白色,于是她们挑了白色的滑雪衫。天有不测风云。那天正好发生了雪崩,结果大雪把母女二人都盖在了雪下。因为母女都穿着白色的滑雪衫所以给救员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处。这时母亲清醒过来可是体力已经不足而看到身边的女儿已经奄奄一息。这时母亲做出一个毅然的决定:她摸到身边的一个碎石片将自己手腕的动脉血管划破,洁白的雪地被鲜血染红了一片,最后救出了女孩,而她的母亲却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而离开了人间……

这样的故事也许我们听过很多,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也是世界上是珍贵的爱。

一个人失去友爱也许可以从别人身上找回,而母爱却只有一个人能给你。倘若说拥有母爱则是快乐中的天堂。

学生的笔下最爱出现关怀无处不在,亲情无处不在,美丽无处不在,而母爱却不是无处都在的。母爱只有当我们回家时才能感到,是一份特殊而厚重的爱。一个人可以没有友情,没有爱情,但是没有哪一个人没有母亲,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得到母爱。

有时候自己一个人静静的想一想,其实母亲对我的并不是啰嗦而是一种爱,一种别人无法给予的爱其实自己是幸福的,有时还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做孩子的都是这样,俗话说,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孩子永远是体会不到父母的心。或许若干年后的某一天,等到我们自己有了孩子才会体会到那种关心的爱。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体会母爱,发现母亲存在的真谛去领悟母爱的伟大,让每位母亲同时也得到一份由儿女送去的爱。

作文十:《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7500字

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虽说文无定法,但是毕竟是有法可循的。我们常常读到那些大家们的名作,会感到身临其境,自己很快就能融入其中,那是因为他们非常娴熟的运用了很多写作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二、课时内容:

1、欲扬先抑的概念:

1)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3)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2、同学们讨论我们学过的《蝉》一文写作方法。

3、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写一种动物

4、大家开动脑筋拟题

三、课堂作文大讨论

1、写人的:题材的讨论

2、写动物的:题材的讨论

3、口头作文。

四、例文介绍:

1、[例文]《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天津 郭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背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

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2、当堂点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运用“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晚自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前后句意不通。

2、《我的叔叔》

我有一个顶好顶好的叔叔,他最疼我,我也很喜欢他。他是个税务员,平时戴着大盖帽,威风极了。有时,他把大盖帽扣在我头上,我迈起正步,逗得大家笑。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叔叔有了新看法。

那是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叔叔家玩。一进门,我就发现一位陌生人在跟叔叔谈着什么。见我们进来,那陌生人一把抓起叔叔的大盖帽,慌乱地盖住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便起身要走。只听叔叔说:“行,这事我一定能办好!”边说,边送那人出门。

趁叔叔去送客,我好奇地掀开大盖帽一看,呀!我一下子惊呆了,厚厚一沓“大团结”!哼,叔叔也会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没想到!我气呼呼地想。不一会儿,叔叔走过来跟我说话,我故意装做没听见,就是不理睬他。

第二天,叔叔到我家,问我昨天怎么啦,有没有不舒服。我白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心里横竖觉得叔叔挺不顺眼。为逗我开心,他把大盖帽扣到我头上,被我狠狠地甩掉了。

晚上,妈妈要我去给奶奶送鱼。奶奶就住在叔叔家里,我虽然不乐意见叔叔,但也不好说不去,只好去了。

来到叔叔家,幸好没碰见叔叔,谢天谢地。我把鱼递给奶奶,转身就往外走。经过叔叔房间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动静,我就蹑手蹑脚地把门推开一道缝,向里面望去。糟糕,昨天那个

陌生人又在叔叔屋里。他又来干什么?我侧着耳朵,想听个究竟。

“我那罚款的事„„”这是陌生人的声音。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叔叔开了口:“上次那件事,按规定应罚5000元至10000元,但考虑到你是初次偷税,决定罚款5000元。昨天你那2000元,我已经替你上交了,明天你到所里再补交3000元吧!以后记着,要自觉缴税,别来那套„„”叔叔正对他进行税法教育。听到这里,我感到内疚和不安起来,是我错怪了您,我的好叔叔,对不起!

3、“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方法。

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

鲁迅的《范爱农》也采用了这种手法。1907年作者与范爱农同在日本。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而被捕处于极刑后,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大为义愤。当时他们集会骂清朝政府,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抗议,然而范爱农却说:“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他竟说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因此作者说:“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在文章开头,范爱农给读者留下极可憎可恶的印象,这是极力的“抑”,然而接下去在叙述他俩以后的交往中,范爱农原是一个嫉恶如仇、正直有志气的人。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4、伯父从台湾归来

前几天,爸爸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

我别提多高兴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人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总是诡秘地一笑:大陆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肯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也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很多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过去,抚摩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么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过身边的旅行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家来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家。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以后几天,伯父总是出门,有时由我父亲陪着,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父亲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类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与众不同的“番客”。四邻们从海外归来的亲人,总带着让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热到

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随着爸爸到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爸爸:“我走后,你赶紧把设备添置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伯父这次带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觉得别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      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你再回故乡。

【借鉴】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么“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是那么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么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别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令人钦佩。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阿麻的故事

阿麻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时候镇上的一个邻居。

我们这个镇子并不大,叫真如镇,镇里大都是我们刘家宅的人。我家对门便是阿麻家了。       阿麻长得并不俊,甚至有点丑,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他。       记得那时,满园的柿子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溜进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往了。“好呀,小丫头,又来偷柿子了,走,见你父亲去!”不由分说拉着我就走。我犟着脾气不走,小伙伴们有的抱他的腰,有的用柿子砸他的头,我挣扎了出来,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不见了阿麻,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不消说,后来便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于是对阿麻便恨之人骨。

我们镇旁边有条小河,说小不小,每次上学、进城都要绕很大一个圈子。阿麻不知从哪儿搞来了条小木船,撑着小船为我们摆渡,而且分文不收,免费送大家过河,大人们都说阿麻积德了。可是没多久,阿麻收费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费三角;再过一个月,竟涨到了一元钱。大人们很生气,纷纷说阿麻实在太缺德,敲自己人的“竹杠”。阿麻什么也没说,只是来来往往地摆渡,收钱,脸上常常露出兴奋的神色。渐渐的,人们发现阿麻消瘦了,撑船的力气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于是人们又抱怨阿麻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终于有一大,阿麻病倒了。听医生说,是癌症,活不长了。而这时,小河上开始架起一座石桥。阿麻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小石桥一天天地快要完工了。

阿麻终于死了,死在小石桥落成的那一天。一阵爆竹声后,镇长说话了。他没说多少话,后来他说:“这座小石桥是阿麻把摆渡的分分角角积攒起来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临死时,阿麻还念念不忘镇上的人,他希望镇上的人们能原谅他,阿麻摆渡收费这么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镇哪!”镇长说着说着,哭了,镇里的许多大人也开始抽泣,就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觉得眼眶湿湿的。唉,阿麻,我们竟误解了他!

后来,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桥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这样,阿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镇上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大人喜气洋洋去城里办事了。

【借鉴】

①欲扬先抑。文章的主人公是阿麻;这个阿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章先写阿麻的外形:“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难怪小孩们“不喜欢他、阿麻对小孩们很凶,不是“抓”

便是“拉”,小孩们对他“恨之入骨”。至于大人们,对阿麻也有评价,因为他收摆渡费,而且不到一个月,竟从三角涨到一元,人们说他“缺德”,敲“竹杠”,连阿麻消瘦了,也挖苦他“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可以看出,文章先是对阿麻这个人一抑再抑。直到小河上架起了石桥,阿麻死了,镇长才道出了石桥就是阿麻把收来的摆渡费分分角角积起来造的。这样,在这篇文章中,一个看似令人厌恶、确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便树立起来了。这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谋篇手法。

②曲径通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赞扬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但是,文章并没有直说,却是叙述了一些看来阿麻的品质并不高尚的事,特别是写阿麻从摆渡到造桥,先是买船,免费摆渡,不久却收了费,而且摆渡费猛涨。直到最后,才写出阿麻收摆渡费正是为了造石桥,为人民做好事。文章就是这样曲折地表现了一位品质高尚、值得尊敬的平凡的普通人。

6、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饭厅;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借鉴】

①欲扬先抑。学校组织听报告,在“我”看来内容是“老一套”,无非是立志成才啦,当个好学生啦,而且总是长篇大论,让人恹恹欲睡。这次听报告,“我”断定也不例外,故带了小说书进会场。这是对听报告的“抑”。然而这次报告却例外,越听越有劲,全神贯注到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两眼直直地盯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这是“扬”,极力赞美报告的内容好,报告的时间短。全文先抑后扬,抑是为了扬。

②亦庄亦谐。这是一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可惜作者对报告的内容写得大少),写法也很诙谐别致,在记录报告人某些话后,插入作者的评议,如“不必要的谦虚”、“鄙人同意”、“原来与我‘同类项’”等,文白夹杂、数学名词的借用,都显得幽默有趣味。

7、买 鸡

国庆节前一天,家里正忙着大扫除。爸爸突然想起晚上舅舅要来我家吃饭,便对我说:“敏敏,你去买只光鸡。”说着他摸出十五元钱。

我兴匆匆地来到自由市场的鸡摊上。买鸡的人真不少,好不容易轮到我,摊主见我太小,替我拣了一只草鸡,浑身黄灿灿的。我乐滋滋地回家,心想爸妈一定会表扬我。

一到家,果然爸爸说那鸡不错,称称分量,一丝不差。妈问花多少钱,我说十二元。我想把找出的三元钱还给爸,可是摸穿口袋也找不到。“丢了?”妈说。我说肯定忘记在鸡摊上了,我转身要去自由市场。爸一把拉住我:“干什么?”“去要钱!”爸说:“卖鸡的多大年纪?”我说:“二十多岁。”爸说:“算了!这种做个体生意的人见钱眼开,怎么肯承认。”他还说上星期在国营店买烟,明明给了营业员二元钱,但对方心不在焉地跟别的顾客闲聊,最后说只给了他一元,怎么解释也没用,还诬蔑爸爸要赖钱。妈也说:“你吵不过他们的,别为三元钱被人揍了。”唉,自认倒霉,一件好事被弄成了坏事,可我心里怎么安定得下来呢?

过了半小时,我推托要到同学家去,便直奔鸡摊。那卖鸡的一见我,没等我开口,便说:“你这小鬼,真没头脑,多余的三元钱怎么不拿去。”我分明看见在他的钱箱旁压着我的找头。他一边给我钱,一边说:“给家里人骂了吧?”我点点头,真是哭笑不得。我谢了他一声,他说:“别谢了,我们都有不对。”他随手拣起一个鸡肫,说:“给你,这算你吃批评的补偿。”我怎么也不要,他硬是塞给了我。

我急急地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对爸妈说了。妈说:“这人不错。”爸爸先是不吭声,过了一会儿说:“恐怕我是用老眼光看问题。”

【借鉴】

①欲扬先抑。有一段时问,摊贩给人的印象不佳,似乎他们都是剋扣斤两、以次充好的利欲熏心者。本文“我”的爸爸、妈妈也有这种思想,因此当“我”没拿三元钱找头后,便一致认为无必要再跟小贩去计较,而且爸爸还以亲身经历说明计较是毫无用处的,还可能会招惹是非。这把小贩的形象一贬再贬,然而事实证明,那卖鸡的为人正直,且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不仅还了钱,还象征性地赔偿了一只鸡肫,这就一扬再扬。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本文中运用得很好。所以说,即使一件普通的小事只要通过巧妙的谋篇,也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②铺垫蓄势。本文主要的篇幅在议论那卖鸡的:父亲认为他年轻,买卖油滑,一定是个不择手段地赚昧心钱的人;母亲也认为去计较说不定反会挨揍,因为在她看来,做小商贩的形同流氓,惹不得的。这些叙述与描写都是作铺垫蓄势用,目的是为突出那卖鸡者的形象。这铺垫蓄势,还与下文起对比作用。

五、写作情况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