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我认识的鲁迅作文 《对鲁迅认识的作文》7000字

我认识的鲁迅作文 《对鲁迅认识的作文》7000字

时间:2019-10-16 09:27:2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对鲁迅认识的作文》7000字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展现的只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江南小镇风物图,秀美的景致、豆麦的清香、淳朴的民俗以及一大群天真质朴的孩子,足以让人产生某种幻觉。但一联系前文“我”两次看京戏的情景,就完全不是一种印象了。戏院里“咚咚惶惶之灾”,由板凳“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工具”,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下的奇特而沉重的印象来重读我们早已读熟的文章,不得不有新的感觉感受,新的发现及新的眼光。再回忆鲁迅写在赵庄的看戏,竟至于如此的烦闷,其意并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来折射自己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些“看戏”过程中不同寻常的感觉感受,使人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扩张、霸占,对个体生命的挤兑、迫压使人产生甚至于生命的威胁感,实在是与后面的清闲不可比拟的。然而这种同现,正是产生了无法超越、剥离的负罪感与现实体验,以儿童视角描绘的鲁镇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在此时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心中无尽的伤痕与莫名的惋惜,鲁迅同样是以陌生化的视角来建构整篇小说的,前面删节的部分是于现实中的陌生,无法融入现实的体验,而后面则是一直以一种腼腆的姿态来回报当地不同人的相同热情,同样没能沉于“故乡”中,于是鲁迅思想的“中间物”的意象跃然纸上,这种回望与展现都不能完成的中间性,是作品中的“我”与作者的再度结合,从而在更深沉次上体现了现实主义。

钱理群在剖析鲁迅的思想时曾指出鲁迅作为现实主义者,最根本的含义,在于他彻底地屏弃了一切关于绝对,关于至善至美,对于全面而无弊端,关于永恒的乌托邦的神话与幻觉世界,杜绝一切精神逃薮,只给人们留下唯一的选择——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缺陷、速朽,并从这种正视中,杀出一条生路。对于故乡的回忆,无论是真实的散文的语言,抑或自叙式的小说笔调,鲁迅都带有原乡情调似的追述展示绝对澄澈的世界,这种童话般的生活作为永恒的乌托邦的幻觉于不真实中表现无法企及的现实的悲哀。陌生化的视角,不是简单的怀乡和描述,而是更突显了屹立于“故乡”中的外乡人形象,这种无家可归的绝望的苍凉,构成了鲁迅极其作品“荒凉感”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田园牧歌实际上是现实的坟墓中葬送了现实,田园牧歌对于鲁迅自我只是回忆中爱的体验,却又背道而驰。鲁迅自己曾说“爱之转而畏惧于爱,最终逃避爱”,这些有关爱的回忆,造成一种距离感,可以使他摆脱爱的重压,更投入的反对现实。

“爱是奢侈品,在这样的人间”,先生正是于这样的彷徨的无地中以最深刻忧患的灵魂建构起一座丰碑,在田园牧歌中践行现实主义。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黑暗灵魂的舞者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有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另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个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的生死、个人肉体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纬语,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同时他将自己置于更为黑暗、孤独的世界里,在自我的虚无与复仇中寻找光明。

残雪说:艺术,就是黑暗灵魂的舞蹈。从复仇到虚无,鲁迅先生揭示了整个人类灵魂的存在状态,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哲理,这种对人性的孤独者的守望,恰似黑暗里的一首舞曲,在痛苦中将艺术留给后人。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人生的思想随着我们的阅历渐渐成熟、改变,在少时读鲁迅先生,那是一首略带忧伤的儿歌,淳美中却又另带别质;很久前读先生,那时一首激进高昂的爱国歌曲深沉却又另蕴他意;现在读先生,是一幕幕轮番上演的对心灵与现实拷问的话剧,痛苦而又深涵哲意,就仿佛是广袤的沙漠里野草的鸣动,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成色才依稀可见,而我只能在此写下此刻的认识与见解,或许短暂,或许肤浅,但正如先生对历史承担的决绝,虚无中也自有那一份真意。

作文二:《对鲁迅认识的作文》1700字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作文三:《对鲁迅的认识》300字

.oku.net你也可以投稿哦 ^_^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做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仅仅是我在没有学习跟他有关的文章,所知道的肤浅的表面。

学习了跟鲁迅有关的文章后,我知道了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那么的瘦,瘦得叫人替他但心,像是大病新愈的严重样,却精神很好。鲁迅为自己想的少,为他人想的多,一生帮助了无数有困难的人,特别是一些进步青年,他也关心他的后人。

鲁迅活着就是为了更多人更好的活着,即使他逝世了,他的精神依然还活着,永不腐朽。

.oku.net你也可以投稿哦 ^_^

作文四:《我所认识的鲁迅作文》3100字

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从他的著作中见到的,我没有与他会过面。当鲁迅先生创造出阿Q的时候,我还没想到到文艺界来作一名小卒,所以就没有访问求教的机会与动机。及至先生住沪,我又不喜到上海去,故又难得相见。四年前的初秋,我到上海,朋友们约我吃饭,也约先生来谈谈。可是,先生的信须由一家书店转递;他第二天派人送来信,说:昨天的信送到的太晚了。我匆匆北返,二年的工夫没能再到上海,与先生见面的机会遂永远失掉!

在一本什么文学史中(书名与著者都想不起来了),有大意是这样的一句话:"鲁迅自成一家,后起摹拟者有老舍等人。"这话说得对,也不对。不对,因为我是读了些英国的文艺之后,才决定也来试试自己的笔,狄更斯是我在那时候最爱读的,下至于乌德豪司①与哲扣布②也都使我欣喜。这就难怪我一拿笔,便向幽默这边滑下来了。对,因为象阿Q那样的作品,后起的作家们简直没法不受他的影响;即使在文学与思想上不便去摹仿,可是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启示与灵感。它的影响是普遍的。一个后起的作家,尽管说他有他自己的创作的路子,可是他良心上必定承认他欠鲁迅先生一笔债。鲁迅先生的短文与小说才真使新文艺站住了脚,能与旧文艺对抗。这样,有人说我是"鲁迅派",我当然不愿承认,可是决不肯昧着良心否认阿Q的作者的伟大,与其作品的影响的普遍。 我没见过鲁迅先生,只能就着他的著作去认识他,可是现在手中连一本书也没有!不能引证什么了,凭他所给我的印象来作这篇纪念文字吧。这当然不会精密,容或还有很大的错误,可是一个人的著作能给读者以极强极深的印象,即使其中有不尽妥确之处,是多么不容易呢!看了泰山的人,不一定就认识泰山,但是泰山的高伟是他毕生所不能忘记的,他所看错的几点,并无害于泰山的伟大。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的赞词。学问渊博并不见得必是幸福。有的人,正因其渊博,博览群籍,出经入史,所以他反倒不敢道出自己的意见与主张,而取着述而不作的态度。这种人好象博物院的看守者,只能保守,而无所施展。有的人,因为对某种学问或艺术的精究博览,就慢慢的摆出学者的架子,把自己所知的那些视为研究的至上品,此外别无他物,值得探讨,自己的心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假若他也喜创作的话,他必是从他所阅览过的作品中,求字字句句有出处,有根据;他"作"而不"创"。他牺牲在研究中,而且牺牲得冤枉。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吧。在文艺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随时研究,随时判断。他的判断力使他无论对旧学问或新知识都敢说话。他的话,不是学究的掉书袋,而是准确的指示给人们以继续研讨的道路。

学问比他更渊博的,以前有过,以后还有;象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的方法都抓住,左右逢源的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吸收了五四运动的"从新估价"的精神,他疑古反古,把每时代的东西还给每时代。博览了东西洋的文艺,他从事翻译与创作。他疑古,他也首创,他能写极好的古体诗文,也热烈的拥护新文艺,并且牵引着它前进。他是这一时代的纪念碑。在文艺上,事事他关心,事事他有很高的成就。天才比他小一点的,努力比他少一点的,只能循着一条路线前进,或精于古,或专于新;他却象十字路口的警察,指挥着全部交通。在某一点上,有人能突破他的纪录,可是有谁敢和他比比"全能"比赛呢!

也许有人会说:在文艺理论方面,鲁迅先生只尽了介绍的责任,并未曾建设出他自己的有系统的学说;而且所介绍的也显着杂乱不纯。假若这话是对的,就请想想看吧,批判别人的时候,不是往往忘却别人的努力,而老嫌人家作得不够吗?设若能看到这一点,我们不是应当看看自己,我们自己假如也把研究、创作、翻译,同时并作,象鲁迅先生那样,我们的成绩又能有多少呢?我们就是对于一位圣人,也应不客气的批评,可是我们也应当晓得批评不仅是发威,而是于批评中,取得被批评者的最良最崇高的精神,以自策自励。鲁迅先生能于整理国故而外,去介绍,去翻译,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一个人的精力与天才永远不能完全与他的志愿与计划相配合,人生最大的苦痛啊!只有明知这苦痛是越来越深,而杀上前去,以身殉志的,才是英雄。鲁迅先生的精神便是永远不屈不挠,不自满,不自馁。鲁迅先生的精神能以不死,那就靠后起者也能死而后已的继续努力。抓住一位英雄的弱点以开心自慰,既无损于英雄,又无益于自己,何苦来呢!

还有人也许说,鲁迅先生的后期著作,只是一些小品文,未免可惜,假若他能闭户写作,不问外面的事,也许能写出比阿Q更伟大的东西,岂不更好? 是的,鲁迅先生也许能那样的写出更伟大的作品。可是,那就不成其为鲁迅先生了。希望鲁迅先生去专心著作的人,虽然用着惋惜的语调,可是心中实在暗暗的不满意!不满意他因爱护青年,帮忙青年,而用去许多时间;不满意他因好管闲事而浪费了许多笔墨。

我不晓得假若鲁迅先生关上屋门,立志写伟大的作品,能够有什么贡献;我不喜猜想。

我却准知道鲁迅先生的爱护青年与好管闲事是值得钦佩的事,他有颗纯洁的心,能接近青年;他有奋斗的怒火,去管闲事。是的,先生的爱护青年,有时候近于溺爱了;可是佛连一个蚂蚁也爱呢!母亲的伟大往往使她溺爱儿女;这只有母亲自己晓得其中的意义,旁观者只能表示惋惜与不满,因为旁观者不是母亲,也就代替不了母亲,明白不了母亲,自己不是母亲,没有慈心,觉得青年们都应该严加管束,把青年们管束得象羊羔一样老实,长者才可逍遥自在的为所欲为。为长者计,这实在是不错的办法。可是,青年呢?长者的聪明往往把"将来"带到自己的棺材里去,青年成了殉葬者。鲁迅先生不是这样的长者,他宁可少写些文章,而替青年们看稿子;他宁可少享受一些,而替青年们掏钱印书,他提拔青年,因为他不肯只为自己的不朽,而把青年们活埋了。这也许是很傻的事吧?可是最智慧的人似乎都有点傻气。

至于爱管闲事,的确使鲁迅先生得罪了不少的人。他的不留情的讽刺讥骂,实在使长者们难堪,因此也就要不得。中国人不会愤怒,也不喜别人挂火,而鲁迅先生却是最会挂火的人。假若他活到今日,我想他必不会老老实实的住在上海,而必定用他的笔时时刺着那些不会怒,不肯牺牲的人们的心。在长者们,也许暗中说句:"幸而那个家伙死了。"可是,我们上哪里去找另一个鲁迅呢?我们自惭;自惭假若没有多少用处,让我们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时候,挺起我们的胸来吧! 只写了些小品文吗?据我看,鲁迅先生的最大成就便是小品文。我敢说,他的学问限制不了后起者的更进一步,他的小说也拦不住后起者的猛进直前。小品文,在五十年内恐怕没有第二把手,来与他争光。他会怒,越怒,文字越好。文字容易摹仿,怒火可是不易借来。

他的旧学问好,新知识广博,他能由旧而新,随手拾掇极精确的字与词,得到惊人的效果。 你只能摘用他所用过的,而不易象他那样把新旧的工具都搬来应用,用创造的能力把古今的距离缩短,而成为他独有的东西。他长于古文古诗,又博览东西的文艺,所以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中国话),调动得(极难调动)迭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象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只写了些短文么?啊,这是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文艺建设!

燃起我们的怒火吧,青年!以学识,以正义感,以最有力的文字,尽力于抗战建国的事业吧!在抗战中纪念鲁迅先生,我们必须有这个决心!

作文五:《我所认识的鲁迅作文》1400字

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从他的著作中见到的,我没有与他会过面。当鲁迅先生创造出阿q的时候,我还没想到到文艺界来作一名小卒,所以就没有访问求教的机会与动机。及至先生住沪,我又不喜到上海去,故又难得相见。四年前的初秋,我到上海,朋友们约我吃饭,也约先生来谈谈。可是,先生的信须由一家书店转递;他第二天派人送来信,说:昨天的信送到的太晚了。我匆匆北返,二年的工夫没能再到上海,与先生见面的机会遂永远失掉!

在一本什么文学史中(书名与著者都想不起来了),有大意是这样的一句话:"鲁迅自成一家,后起摹拟者有老舍等人。"这话说得对,也不对。不对,因为我是读了些英国的文艺之后,才决定也来试试自己的笔,狄更斯是我在那时候最爱读的,下至于乌德豪司①与哲扣布②也都使我欣喜。这就难怪我一拿笔,便向幽默这边滑下来了。对,因为象阿q那样的作品,后起的作家们简直没法不受他的影响;即使在文学与思想上不便去摹仿,可是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启示与灵感。它的影响是普遍的。一个后起的作家,尽管说他有他自己的创作的路子,可是他良心上必定承认他欠鲁迅先生一笔债。鲁迅先生的短文与小说才真使新文艺站住了脚,能与旧文艺对抗。这样,有人说我是"鲁迅派",我当然不愿承认,可是决不肯昧着良心否认阿q的作者的伟大,与其作品的影响的普遍。 我没见过鲁迅先生,只能就着他的著作去认识他,可是现在手中连一本书也没有!不能引证什么了,凭他所给我的印象来作这篇纪念文字吧。这当然不会精密,容或还有很大的错误,可是一个人的著作能给读者以极强极深的印象,即使其中有不尽妥确之处,是多么不容易呢!看了泰山的人,不一定就认识泰山,但是泰山的高伟是他毕生所不能忘记的,他所看错的几点,并无害于泰山的伟大。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的赞词。学问渊博并不见得必是幸福。有的人,正因其渊博,博览群籍,出经入史,所以他反倒不敢道出自己的意见与主张,而取着述而不作的态度。这种人好象博物院的看守者,只能保守,而无所施展。有的人,因为对某种学问或艺术的精究博览,就慢慢的摆出学者的架子,把自己所知的那些视为研究的至上品,此外别无他物,值得探讨,自己的心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假若他也喜创作的话,他必是从他所阅览过的作品中,求字字句句有出处,有根据;他"作"而不"创"。他牺牲在研究中,而且牺牲得冤枉。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吧。在文艺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随时研究,随时判断。他的判断力使他无论对旧学问或新知识都敢说话。他的话,不是学究的掉书袋,而是准确的指示给人们以继续研讨的道路。

学问比他更渊博的,以前有过,以后还有;象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的方法都抓住,左右逢源的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吸收了五四运动的"从新估价"的精神,他疑古反古,把每时代的东西还给每时代。博览了东西洋的文艺,他从事翻译与创作。他疑古,他也首创,他能写极好的古体诗文,也热烈的拥护新文艺,并且牵引着它前进。他是这一时代的纪念碑。在文艺上,事事他关心,事事他有很高的成就。天才比他小一点的,努力比他少一点的,只能循着一条路线前进,或精于古,或专于新;他却象十字路口的警察,指挥着全部交通。在某一点上,有人能突破他的纪录,可是有谁敢和他比比"全能"比赛呢!

作文六:《重读鲁迅:从对“鲁迅语录”的认识谈起》6600字

维普资讯 ://.cqvip.

大戏 ,敌军入境 ,政府除 了空言抗 议之外 ,最 高 的国策 就是逃跑 ;与此 同时 ,也讽 刺 了 “ 家夫斯  大 基” 、为 谋取私利 而聚集一起 的 “ ”以及对 “ 哄 马祖 大仙 ”的偶 像崇拜 。2 世 纪 3 0 0年代 上半期 ,知  识分子对新疆 问题 十分关注 ,一 直强调来 自苏联 的威胁 ,主要 意见分为 两种 :一种 为派遣 大员安 抚

论 ,一种 为派遣军 队弹压论 。诗 人孙毓 堂没有直接参 与论争 ,但 他通过 以汉代 西征大 宛为题 材 的长

篇叙事诗 《 宝马》表现出 自己乃至自由主义作家群体对 民族与国家危机的严重关注。

鲁 迅既 不是 政 治家 ,也 不是完 人 ,我们 不 应要求 他 对一 系列 事变 明确表 态 ,也 不应苛 求 他永

远正确 ,但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人文知识分子 ,一个作家 ,一个 国民,应该怎样对待关乎国家民族  命运的大事 ,却是不能不加 以考量的。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要寻找巨人的瑕疵 ,而是要对鲁迅有一

个全 面的认 识 ,并且 透 过鲁 迅这 一个 案 ,认 识 民国时期 民间与政 府之 间 的紧 张关 系 ,认 识 国家 意

识 、民族 意识 与阶级 意识 是 怎样 发生 纠葛 的 。   经典作家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既可 以从 中发掘宝贵的精神源泉 ,用 以慰藉我 们的心灵 ,推进 当  代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 ,也借此作 为一个观察历史的窗 口,审视 2 世纪上半 叶中国知识分子 的生存 姿  o

态与心理状 态。鲁迅研究所要研究 的不只是鲁迅 ,鲁迅研究 的无限空间与巨大魅力也正在这里 。

作者 简介 :秦  弓 ,中 国社 会科 学 院文 学研 究所研 究 员 、博 士 生导 师。 北京  103  072

重 读 鲁迅 :从 对 “ 迅 语 录 ” 的 认 识 谈 起  鲁

袁 国兴

当代中国人对鲁迅的了解和认识 ,主要通过阅读鲁迅创作的文本 ,自 从鲁迅登上 中国现代文

坛 ,鲁 迅形象就是 被他 自己所书写 的 。然 而 ,书写和 阅读 是一个 问题的两 个方 面 ,一 方面鲁 迅 书写  了 自己 ,另一方 面人们也 在阅读 中建构起 了有关 鲁迅 的种 种 意象 。在 中国现 当代文 化领 域 ,“ 鲁迅

语 录”是 一种特殊 的文化存 在 ,当人们 讨论 和研 究一些 问题时 ,常常会 想 到或 引证鲁迅 “ 怎样 说 ”  ,

仿 佛这样 一来 就增加 了 自己言说 的份量 和可信程 度 。可是 当人们 如此这 般 的时候 ,往 往淡 化 了鲁迅  是 在什么场合 下 、针对 什么 问题 、想要表 达什么 意向的具体分析 。这可 能是一 切伟人 、经 典所 常常  遭遇 的困境 。正因如此 ,中国古 代的先哲们 极力

倡导 “ 得意忘言 ”的最 高阅读境 界 。我们 对鲁迅 不  可能得其 意 而 忘其 言 ,因 为忘 其 言也 往往 难 得其 意。可 是 在 我 们熟 读 鲁 迅 时 ,多想 一 想 鲁 迅 的

“ ” “ 言 、 意”之 间关 系却是 必要 的 。比如 ,鲁 迅 曾经在 《 盖集 - 华 青年 必读 书》 中说 过 , “ 以为要  我

少—— 或者竞不 —— 看 中国书” 。这 只是 鲁迅在特 定条件下 ,为了强调看 外 国书 的必要而 发 的言论 ,

不 能看 作是鲁迅 对 中国书的全部态 度 。在 “ 迅 的语 录” 中类似 的话语还 有很 多 ,比如 “ 鲁 中国人 向

来 因为不敢正视人 生 ,只好 瞒和骗 ” ( 坟 ・ 睁了眼看》 ,中国历史 “ 本都写着 两个字 ‘ 《 论 ) 满 吃人 ’” !  (《 呐喊 ・ 狂人 日记》 ,梅兰芳 是 “ ) 为艺术 而艺 术 的” “ 第三 种人 ” (《 花边文 学 ・ 略论 梅 兰芳及 其他

( )) 下 》 ,等等 。这些 话 的好处 是一 针 见血 ,犀利 而 富有感 染力 ,但 它们都 强调 了事 物 的某 一侧 面 ,

l   45

维普资讯 ://.cqvip.

都 与特定 的语境 和话语意 图有关 ,同样不是鲁迅 对 中国人 、中国历 史 、中国传统 艺术 的全部 和一 贯

态度 。以上话语 的 “ ” “ 言 、 意”之 间关 系都 经过 了 “ 术” 的处理 ,当我们研 究 鲁迅 、认 识 鲁迅 , 艺   追究鲁迅 的思想 、鲁迅的 精神 和鲁 迅 的真 实话 语 意 图时 ,对 二 者 之间 的差 别 不能 不 给予 应 有 的 注  意 。有意无 意地把 “ 鲁迅语 录”与其复杂 的情 感倾 向割裂开来理 解的现 象 , 目前还大 量存 在—— 字

面意义探究得 多 ,暗潜 的意义关 注得少 ,这 是我们重读 鲁迅 ,鲁迅 常常需要 重读 的一 个重要原 因。

毋 庸 讳言 ,“ 迅语 录 ”的表 意层 面 与鲁 迅 思想 的深 层关 怀 之 间 的 关 系需 要 认 真 辨析 ,除 了  鲁

般 的 “ ” 意 ”不 能完 全通译 的原 因而外 ,也 与鲁 迅 的话 语 方式 和文 化 姿态 有 关 。鲁 迅 主要  言 、“

是 以一个 文 化斗 士 ,一位 不知 疲倦 的社 会批评 家 身份 出现 在 中国现 代文 坛上 的 ,对 于这一 点 的认  识历 来人 们没 有太 大 的分歧 。但 是站 在不 同 的立 场 上人 们 却有 可 能 拉 伸或 缩 减 一些 “ 迅 语 录 ” 鲁   的意蕴 含 量 ,从 而 在一定 程 度 上 影 响 到 了人 们 对 鲁 迅 的认 识 和理 解 。 比如 社 会 革 命 者 可 以认 为

“ 鲁迅 是一 位伟 大 的 无产 阶级 战 士 ” 横 眉 冷对 ” “ 夫所 指 ” ,“ 千 ,是 对社 会 反 动 势 力 的 强 硬 反 弹 ;

可是 我们 如果换 一 个角 度 ,从

作 为一 个普 通人 的立 场上 审视 ,把 鲁迅 的言 语看 作是 他 自己心 声 的

流露 ,是他 生活 境遇 的一 种 文学反 映 ,那 么我们 也 可 以把 上述 “ 迅语 录 ”视 为是 鲁迅 对 自己的  鲁

私生活 、 自己的家庭 温馨 与一 般社 会对 自己私生 活 的干预 和 挤压 的一 种 回答 。 “ 迅 语 录 ” 是精  鲁

辟 的 ,但人们 阅读 “ 鲁迅 语 录” 的方式 有时 显得 迟 滞 。如 果我 们 认 定鲁 迅 是 一 个伟 大 的思 想 家 ,   是 一位 文 化斗士 ,那 么我 们还必 须 承认 ,鲁迅 是 一个 语言 天才 ,是 一个 善于 书写 、精 于表 达 的文

人 。他 有思想 家 的特点 ,但 比普 通思 想家 更 锐气 ;他 有 文 学家 的气 质 ,但 比一般 文 学 家 更 睿智 ;

他有革命者的勇气,但 比许多革命者都更通达。他善于旁敲侧击 、冷嘲热讽 、借古喻今,言语表

达 极为 丰 富 。我 们 在 阅读 鲁迅 时 ,在何 种 意义 上 回归 了鲁 迅 的 言语本体 ?“ 死读 ”— —就 字 、词 、   句 的书 面意 义凝 滞 、呆板 地 阅读鲁 迅不 能完 全读 懂鲁 迅 ; “ 读 ”—— 脱 离 开鲁 迅 的喜 怒 哀乐 个  空 体 经验 来 阅读鲁 迅也 难于 洞悉 真正 的鲁 迅 。而有 意无 意让 “ 迅语 录 ”空疏 起来 的危 险 , 自从鲁  鲁 迅作 为 文化 斗士诞 生 以来 就一 直存 在着 。 当代大学 生 对鲁迅 往 往采取 敬 而远 之 的态度 ,很 大程 度  上 与我们 现行 的 各种教 科 书 中显 现 出来 的对鲁 迅 的 阅读 态 度 有关 。翻开 我 们 的 中学 和 大 学 教材 ,   有关 鲁迅 的 阅读文 本选 择大 都强 调他 文章 的思 想性 和 战斗性 一面 ;这 是鲁 迅 的风貌 ,但 并 不是鲁

迅风貌的全部 ,甚至也不是鲁迅称之为鲁迅的最核一部分。因为鲁迅思想的诱人之处 ,他在中国 i b

现 代 思想 史 、文 化史 、文学 史上 别人 无法取 代 的地 位 ,与鲁 迅思 想 的复杂性 、丰富性 、及其 特别  的思想 表达 方式 有关 。与斗 士的 精神 面貌 相对应 ,鲁 迅还 有作 为一 个 中 国文 化 转型期 普 通知 识分  子 的一 般性 情感 。在鲁迅 的 杂文 小品 中 ,许 多深 刻 的 思想 表 达 ,都 显 示 了非 文 学 而不 能 的特点 。   比如 《 客 》 狗的 驳诘 》 《 论 》 《 明人 和傻 子 和奴 才 》 《 杂感 》 等 等 ,它 们 都是 “ 过 、《 、 立 、 聪 、 小 思  想 ” 的精 品 ,更是 文学 的瑰 宝 。但这 样 一些 作品却 很少 出现 在 我们 的教科 书 中 。不大愿 意 以文 学  家 的眼光 去看 待鲁 迅 ,不 论是鲁 迅 的生前 还 是 身后 ,也不 管 是 “ 翼 ”还 是 “ 左 右翼 ” ,一 直

都 是  鲁 迅 遭遇 误读 、被 人 “ 浅读 ” 的重要 原 因之一 。鲁 迅本来 主要 是 站在 文学 家立 场上 出牌 的 ,是一  个 善 于用 文学性 语 言表 达 自己情 感 的人 ,可是 在相 当 的时期 和在 相当 的范 围 内 ,人们 又 常常 不全  神 贯 注地用 文学 的尺 度来 衡 量 鲁 迅 的创 作 ( 里 主要 是 指 对 鲁 迅 杂 文 小 品 的 态度 ) 这 ,这 样 一 来 ,   使 得鲁迅 本 来是 文学性 的作 品和文 学性 的语 言有 时也 被人 赋予 了过 多 的 “ 录 ”色 彩 。从 这个 意  语 义 上说 ,反 省和 回归 对象 的本 体 ,是鲁 迅需要 和 能够 被人 不断 重读 的 又一个 原 因 。   在上 述思 考 中我们 感 到 ,对鲁迅 的文学 意识 和文学 创 作类 型 的理解 , 自觉不 自觉 地制 约 和影  响 了人f X鲁 迅 的阅读 。众 所 周知 ,鲁 迅一 生只 写 了两 本 薄薄 的短篇 小说 集 和一 本短 篇历 史小 说  f, ]- ]

1   46

维普资讯 ://.cqvip.

集 ,没有写 过 长篇小 说 ,在 人 类进 入 “ 刷文 化 时期 ” 印 ,小 说 成 为 主要 的文 学 样 式 时 ,怎 样 理

解 鲁迅 对小 说写 作 的态 度 ,如何 阐释 中国 现 代最 伟 大 作 家 的 创作 方 式 与流 行 样 式 的 某 种 不协 调  呢?人 们有 意无 意地 淡 化鲁迅 的文学 家立 场 ,台湾 名嘴 李敖 质疑 鲁迅 的文学 创作 成 就 ,都与 对此  的认 识 有关 。应该 承认 ,鲁迅 的文 学意 识 ,包括 在这 一文 学 意识 中衍生 的文 学 写作类 型 和写作 方

式 ,与我 们 当下 的理解 有所 不 同。在人 类社 会 中 ,从 来就 不存 在一 种统 称为 文学 的东 西 ,文学 是

对在 各种 不 同写作 类 型 中涌现 的某 种共 同倾 向进 行概 括 的一 种综 合 性 称谓 。在 “9世 纪末 以前 , 1   文学研究 还 不是 一 项 独立 的社 会 活 动 :人 们 同时 研 究 古 代 的诗 人 和 哲 学 、演 说 家— — 即 各 类作

家”  。 当文 学被 赋予 “ 用文 字 书 写 的一 种 艺 术样 式 ” 的 意 念 以后 ,人 们 发 现 诗 歌 、戏 剧 、小 说

和 散文最 为 典型 。 而这些 写作 类 型无 论 中外 都 有过 漫长 的发展 历 程 ,并 形成 了各具 特色 的写 作范

型 。在 中 国 ,虽 然小 说 、戏剧 也有 可 观 的成 就 ,可是 中国 的小 说 原本指 的 是文人 “ 品” 道 听  小 、“

途说 ” 的奇 闻逸事 以及 在 “ 说 ”“ 讲 市场 ”上 发展 起来 的 “ 长篇 故 事 ” ,这 与西 方主要 缘 自于 史诗  传统 的 “ 虚构 叙事 ”类 小说 文体 有所 不 同 。既不 同又 相近 ,一 方面人 们 可 以把它们 看 作是 同一 个

东西 ,另 一

方 面又 不能 不在 各 自的理 解 中遗 留和 打上一 些 差别 的痕迹 ,尤其 是在 中 国现代 文学 发  生 期 。鲁迅 的小 说 和文学 意 念与 中 国古代 小说 文学 意念 有一 定渊 源关 系 。他 的小说 带 有文人 小 品

的色彩 ,因此他 没 有写 “ 篇故事 ” 长 ;他 的散 文小 品又 有 “ 说 ” 的意 蕴 ,因 此 到 晚年 他 专 心致  小

志地写 “ 杂文” 。我们可以把他小说集 《 呐喊》 中的 《 一件小事》 《 、 头发的故事 》 《 和猫》  、 兔 、

《 的喜 剧》 等 ,与我 们前 文探 讨 中 曾经 提 到 的鲁迅 杂 文小 品 中另 一类 更 有 文 学性 的作 品 ,比如  鸭

《 过客》 狗的驳诘》 立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做一对 比,便会感到 ,二者的区别远  、《 、《 、《

没有达 到人 们意 念 中两 种文 体应 该 有 的差 别那 样大 。对 于这 一点 鲁迅 自己也 是承认 的 ,他 在 《 呐

喊・ 自序》中说 ,钱玄同找他给 《 新青年》写稿 ,促使他 “ 一发而不可收” ,写了 “ 十余篇” “ 小  说模样的文章”( 呐喊・ 《 自序》 。他把 《 ) 呐喊》所收的作品看作是 “ 小说模样的文章” ,决不是 自

谦 ,而 是一种 文体 样式 的 自觉 。从 来 没 人 否认 鲁迅 “ 说 模 样 的文 章 ” 是 文 学 作 品 ,那 么这 些  小 “ 小说 模样 的文 章 ”所指 ,在鲁 迅 的心 目中 也应 该 包括 “ 品 ” “ 文 ”类 的 创作 。在 鲁迅 的文  小 、 杂 学意识 中 ,杂 文和小 品 相近 ,小 品 和小 说 也 不 泾渭 分 明 ,这 也 可 以在 鲁 迅 的 “ 录 ” 中找 到 佐  语 证 。在 《 北 斗杂 志社 问》 一文 中 ,他对 自己 “ 作 怎样 才会 好 ” 的经 验 总 结之 一 是 : “ 可将  答 创 宁 可作 小 说 的材料缩 写 成 Se h kt ,决不 将 Se h材 料 拉成 小 说 。⑧可 见 二者 的文 体规 范 在 鲁 迅 心 目 c kt c ”   中是最 为接 近 的 ,创 作 方式 上也 应该 没有 什 么本质 区别 。鲁 迅 的前期 创作 主要 写小 说 和小 品 ,后  期创 作主要 写 小 品和杂 文 ,反 映 的文学 意 识 是相 通 的 。可 以这 样 说 ,鲁 迅 的创 作 方 式 和创 作 成  就 ,是 在具有 几 千年 历史 的 中 国传 统文 化 土壤 中孕 育 出来 的 文学创 作绝 响 ,他 的小 品文 学意识 是

中国现代 文学 的宝 贵遗 产 ,前人 没 有他那 样 的文 学 自觉 ,后人 缺少 他那 样 的文 学才 能 ,只有 在这

个意 义上 我们 才能理 解 文学 家 的鲁迅 为什 么 一生钟 情 于小 品杂 文 。对 鲁 迅文学 家 气质 的认 定也需  要 对 鲁迅 的文 学意识 进 行必 要梳 理 ,我们 重读 鲁迅 、

鲁 迅需 要重 读 ,一个 重要 原 因也 在 于此 。

①参见苏珊・ ・ S 兰瑟: 《 虚构的权威》 ,北京大学出版  作者 简 介 :袁 国 兴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教  社, 02 ,第5 3   20 年 、 0页。

②乔纳森 ・ 卡勒 :《 学性 》 文 ,见 佛 克 玛 编 : 《 题 与 观  问

授 、博 士 生导 师。广 州  5 00   10 6 [ 责任 编辑 陶 英]

1   47

点》 ,百花文艺出版社,20 年,第 3   00 0页。

作文七:《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3300字

鲁迅国民性的研究

内容摘要:鲁迅,我国的文学大师,他以文学为介质,批判性地反思传统,叩问人的外在行为及其内在心理机制,意图以“救心”唤醒、通达社会的整体性自觉,实现国民理想人格的重建。本文从“国民性”概念、“国民性剖析”思想入手,探讨鲁迅“国民性剖析”思想的成因。

关键词:鲁迅  国民性  吃人   奴性   看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作为我们民族的伟大代表,被学术界认作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

一。鲁迅小说有三十三篇,其中二十五篇是近现代题材,收集在《呐喊》、《彷徨》两个集子里。内容主要是反封建——彻底地反封建,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鲁迅的小说创作以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主题和新形式的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赋予了小说的现代的内容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完成了由旧小说向现代新小说的转变。他继承传统,借鉴外国,把传统的手法和外国的良规融合再造,创作出崭新的现代新小说,把中国小说的现实主义推向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新阶段。为改良人生,为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改造而创作“遵命文学”,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核心。鲁迅的深刻就在于他的为人生,先是与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后来又是与他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是同他对历史的深邃观察,对现实的锐利透视、敏感的反映和严密的分析紧密相联的,这就使鲁迅的小说把握了重大的历史问题、社会问题,具有了历史和现实的深度,熔铸了博大精深的作品内涵,真实反映了中国人们的愿望、要求和历史命运。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人格的特性。和国民全体的个性化特性相对应而言,“国民性”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群体性特征。从结构上看,国民性具有系统性,一般的讲,涉及结构的几个层面,即行为方式、文化和社会心理。

由“国民性”一说,发展成“国民性剖析”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严复、梁启超、胡适等思想家从社会文化、人文意识等层面,对中国“国民性”问题进行反省、批判,以革新国民人格、提高民族精神品格的体现。他们沉痛地思考过关于国民精神中存在的瘤弊,以及国民思想文化素质如何才一有可能提高的问题,这些无疑都是属于对“国民性”问题的一种探讨,鲁迅继承前人,并从思想意识、文化传统等维度,对“国民性”做出了深刻剖析。祖国危亡的现实、前代思想家与国外“国民性”思想的浸润、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等因子,促成鲁迅“国民性剖析”思想的发展:早期,倡导“立人”,呼唤人格独立;中期,反思传统,对国民劣根性展开社会的、文化的批判,疗救病态的国民人格;后期,采用阶级分析法,剖析不同阶层的国民性,以铸造新的“民族魂”。

对鲁迅来说,“国民性剖析”既是个思想概念,又是他反思、批判传统的武器与手段。这促使鲁迅的“国民性剖析”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思想的尖锐性。鲁迅披露“瞒和骗”、“卑与怯”

等国民性的外在表现,探究其得以孕育的深层结构,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注重对其中间层次一一社会心理进行分析,并由此展开反省、剖析与批判。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将文学艺术与哲学思想融为一体。“艺术作品如果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逻辑,提供现实生活发展的趋势、可能性,那么这种作品就是富于智慧的,有助于真理的认识。在大作家的作品中,艺术境界和哲理境界可以达到统一。”

鲁迅正是通过小说、杂文、散文等文学样式,从思想、文化等层面刻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的历史发展轨迹,启发、引导人们认识自身处境,反思国民性与民族危亡的关联,以求国民人格与民族精神趋向完善。

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狂人的所见所闻其实都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狂人日记》中,揭露了经书的本质是“吃人”,而“吃人”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奴役。“从来如此,便对么?”,“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正是对几千年的奴隶史的一种质疑,是对“以礼杀人”的批判。因此,“狂人”正是革命意义上的正常人。“狂人”的狂放,是行为上对传统奴性群众的反叛;“狂人”的颠狂,是精神心理上对奴性的颠覆。鲁迅塑造的“狂人”人格的批判意义和革命价值在于:奴性群众被“正常化”了,就要有非正常的心志使其摆脱奴性意识。

小说《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精神胜利法和“革命”理想,以及总是摆“先前阔”和以丑为美的心理模式等。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本质是把现实的失败转化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这不等同于一般的心理安稳,他用攀附法讲自己的身份提高,用虚构法讲述自己过去的辉煌历史,还有假设法,调包法等等,总之他是想尽一切方法来维护自己的面子与自尊。在阿Q身上确实有着革命的需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唯有革命才能翻身。阿Q参加革命想追求的,就是要权,要钱,要女人。那时的阿Q未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有权就有一切”的思想还不是很明确,但他朦胧地懂得,参加革命就会有权,有权就八面威风,想杀谁就杀谁,有了权就会有钱,也会有女人。他的“革命梦”是做得很甜美的。但是,阿Q的革命存在着盲目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这样的革命还是在封建制度下进行的,对封建等级制度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所以阿Q到最后死了还是弄不出个所以然来。

从鲁迅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一系列的“看/被看”的模式的小说,如《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看 / 被看”模式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只有一个动作,就是看,只有一种人物关系,就是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在“好奇”的看客看和被看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看客的麻木和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另一类看/被看的对立发生在先驱者和群众之间,也就是启蒙者/被启蒙者之间,进而发展为被吃/吃的模式,也就具有了一种象征。

“看客”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与“无是非”观。虽然,“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然而又并非积极追求目标结果的行动之“为”。而是消极、避退、独善其身的旁观行为。道家主张的“无为”思想,以及“无是非”的相对主义是非观,为看客的“看”而不“为”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庸思想,也是其重要来源。几千年的奴役统治,主子阶层凶狠残暴,为奴隶者就会有两种极端结果:或受到严厉打击与压制,就勇敢反抗;或

完全泯灭自我意识,失去自我人格,受制于主子。前一种选择要付出血的代价;后一种又过于压抑窒息。然而,“中国人也并非都走‘奴性十足’或‘敢于反抗’这两个极端,这时‘中庸之道’又发挥了作用”于是,“他们更多地选择了‘中性’的出路:做似乎万事与己无关的‘看客’。”洲鲁迅曾多次提到,“中庸”在中国极有影响。他说:“中国又是极爱中庸的国度”l例“中国是个最艺术的国家,最中庸的民族。然而小百姓还要不满意,呜呼,君子之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防“看客”是无法用“性善”、“性恶”含括的中性范畴。这行为只是看,并不施行友善或“仁”于被看者;也不将“恶”施于被看者。它不以行动作用于善恶、是非等道德判断。本质上,它反映的是精神、思想深处的“无”,是意识与道德的缺失,而非人与人之间的融合。“看客”的“看”是人与人的隔膜与分裂,是导致麻木、冷漠、苟全、自私等精神状态的根源。

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他本质上是一位思想家,热切而不懈地关注人,思考人类、人生、人性等普遍性问题。在他那里,人生探索与哲学思考一致,文学典型塑造与国民的共性反思并存。

参考文献:①鲁迅《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②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  昆仑出版社, 2001

④.张梦阳《悟性与奴性一一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作文八:《关于鲁迅的高中作文:我与鲁迅的对话》700字

“叫我做什么?”他炯炯有神的盯着我。削瘦的脸庞上笼着一股让人敬畏的英气。“想跟您谈谈……谈谈国人。”我不敢直视他那像鹰般锐利的目光,只能窃窃的低头轻语。“国人……还像那时一样吗?”他的语气软了一点下来。“该不是吧?国人不是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吗?日本人早已打跑了,还有什么可愁的?”“是的,生活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幸福了,但我们自己,似乎还有什么没从您那个时代回来。”我抬起了头,注视着他的表情。他常吁了一口气,目光投向了窗外的高楼大厦,“依旧……没变吗?”“嗯,什么说呢……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大家都看过您的文章,也被您的语言所深深触动了,但骨子里的东西却似乎没有变。拿着一面镜子看自己,看着看着就模糊了。我是谁?为什么自己的身上穿着孔乙己的长衫,为什么手中拿着血淋淋的馒头,而阿Q正像恶灵一样躲在我影子中冷冷的笑……”我说到这,不由得觉得浑身冷汗直冒,一股冰凉的气从骨头中散发出来。“我曾认为写些文章就能拯救国民的灵魂,看来似乎是我错了。”这次是他低下了头,双手交叉在一起放在腿上,“我曾经看到过中国人欢心雀跃的观看同胞被杀的景象,使我觉得这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我便向从骨子中唤醒国民……但……”“现在的国民,经常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打骂,见到受欺压的人也都不敢吱声。似阿Q者有之,似孔乙己者有之,似祥林嫂者有之,似华老栓者亦有之。而似狂人者却少之又少,有的甚至落到和狂人同样的境地。各人自扫门前雪,无事还可以提起其它人的丑事做为消遣,欺负几个人做为娱乐…”我越发不敢说下去了。“我已不在这世上了,只希望国人能好自为之。不必作为狂人去呐喊,只要保持清醒,国家便有希望多出现几个狂人了罢。”他静静地说完,像烟一样的从藤椅中消失了。阳光从窗中斜射进来,正好把藤椅圈在中间。我望着对面的藤椅,陷入了沉思。

作文九:《我所认识的鲁迅》1000字

我所认识的鲁迅

2012 。3。15  何逸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树着,浓密的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名族魂。

第一次接触鲁迅是在六年级的一个单元:走进鲁迅。读有关他的文章实在是费解,似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源源不断的哲理。他在我心中也有了个深刻的印象: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要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总是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带来丝丝曙光!

鲁迅的童年时期,家境中落,父亲患病死亡,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弟妹,这使得他不得不承受家庭的重担,天真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从小就爱听的变故和变故后的经历,使得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亲近下层人民,深得民心,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题材。

鲁迅最初走的是当是最为人们所不耻的“进洋学堂”,在那里,鲁迅认识到了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鲁迅弃医从文,企图通过医学来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

鲁迅一生作品无数,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鲁迅总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故事新编》等等这些著名的作品都是鲁迅先生历经千辛,用毕生的心血创作的。 就像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这位憎恶黑暗,将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民族,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他的一生永远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鲁迅。

作文十:《我所认识的鲁迅》2700字

《鲁迅研究》课程考试试卷答题纸

班级:文学院07(3)班  姓名 :何君 学号:107233010431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30分。)

1、1918   《狂人日记》 2、宴之敖者       3、周令飞

4、王鲁彦               5、毛泽东         6、《阿Q正传》

7、《药》                8、《肥皂》         9、《奔月》

10、独语体   谈话风    11、准风月谈      12、过客

13、《南腔北调集》       14、绝望   希望  15、难见真的人

16、站着喝酒而穿长衫    17、我觉得充实     同时感到空虚

18、 要什么就是什么    19、祥林嫂

20、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21、为子君  为自己

22、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3、横眉冷对      俯首甘为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25分。)

1、[ ④]2、[②]3、[④]4、[③]5、[①]6、[④]7、[④]8、[②]9、[③]10、[③]11、[①]12、[①]13、[④]14、[①]

15、[②]16、[④]17、[②]18、[③]19、[②]20、[④]21、[①]

22、[②]23、[④]24、[④]25、[①]

三、判断是非题 (请在括号内划√或×号,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2、[×]3、[√]4、[√]5、[×]6、[×]7、[√]8、[×]9、[√]10、[√]

四、论述题(本大题为35分。)

鲁迅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导师吗?

(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题目可自拟。)

你的心,一如你的人

鲁迅——

你是一个平凡的人,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着世俗的一切。

你是一个伟大的人,你的伟大处无人能及。你像一座高峰,让我们只能仰望。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你是最令人瞩目的一个星座!你像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的我们找到了港湾。

鲁迅——你是伟大的,你的伟大在于:第一,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迄今为止对中国和世界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物,你的作品和思想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仍然拥有数量巨大的读者群。第二,你创造了20世纪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许多高峰,而这些高峰有许多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你的《阿Q正传》等小说和《中国小说史略》,至今仍然孤独地矗立于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没有人能够逾越。第三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一个作家,你从来没有屈服于任何帝国主义势力和国内的政治力量,始终保持着独立而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一大批如朱自清、闻一多等人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进步知识分子的高洁的集体形象。你从不认为自己“伟大”,只求自己和自己的作品“速朽”,但在经历多年间的历史风雨后,你的伟大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

思想家——

是你!

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一个有独立而深刻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探索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你广泛地汲取古今中外思想家的精华。早在1907年前后,就形成了建立“人国”的“立人”思想。你认为,局部的、纯粹的政治革命或改良,无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应当人人凸显作为个人的自由、独立、理想的人格,这样“沙聚之邦”则可以改观。在以后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你着重揭露的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缺陷,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你不屑于“思想家”和“精神界之战士”的头衔,但终其一生却在做着思想启蒙的工作。值得说明的是,你并没有建立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没有指出未来的明确方向,但你在广泛学习、借鉴许多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独特认识,你对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你同时还是一个深刻的爱国主义者,你把“爱”以“恨”的形式进行表现。作为一个思想家,你强调“现在”和“人”。作为一个中国的思想家,你永远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一切。在我看来,鲁迅——你是一个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之上的思想家,你“保持着知识分子改革家那种合乎逻辑的独立判断,把锋芒直接引向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弊端”。(斯诺语)

文学家——

是你!

作为文学家的你,应当是一个筚路蓝缕的开创者,是文学史上几座高峰的保持者,是一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的文学家。你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成为新文学史上一个卓越的标志。你的《中国小说史略》至今依然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必读书,你一系列优秀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你“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地位,你翻译和介绍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和文艺理论。所以无论从“史”的意义上还是在文学成就上,你作为文学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读你的作品,不仅仅能领略到艺术美,还能得到深刻的理性启示和人生感悟,获得一种激动人心的鼓舞力量!

你确实是伟大的思想家,在思想启蒙上的独特和深刻,使今天的我们还常常忆起,常常引用你的文字。你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你的文学成就至今没有人能超越。 革命家——

还是你!

作为一个革命家,你要否定既有的一切,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灯下漫笔》),“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二十四孝图》),所以要彻底打碎后建立“人国”。你把批判的目标对准了阻碍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一切丑恶与黑暗,“贪污、贿赂、高利贷、童工、自私自利、迷信孔教、军阀对工农群众的剥削、新闻控制、对民众组织的摧残、对日本不抵抗以及现代中国显而易见的其他种种不良形象”(斯诺评鲁迅语)。所以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新民主主义论》)。

你以怀疑与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是因为这个世界值得和需要怀疑和批判。当今的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世界。倘若可以重新选择,你还愿意生活在中国,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但作为一个社会现实的怀疑者和批判者,你又恨不得“离此危邦”。你批判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你恨不得连同自己一起与生存的世界一同毁灭。你的爱是以恨的形式表达的。惟其如此,才深刻和独特。你的精神营养来自于古今中外人类一切优秀的民族和优秀的思想者,而这种独立于一般人的精神营养方式又使你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表达方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你一生的真实写照。你的心,一如你的人。

你——

鲁迅,毫无疑问是我们当代青年的精神导师。因为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有着你那样的精神来净化我们的灵魂。我们需要你的精神去寻找开启我们思想之门的钥匙,然后扬帆起航!

鲁迅——你属于过去,你属于今天,你也属于未来!

时代需要你,当代青年更需要你。因为你会鞭策着我们——前进,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