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高等教育 > 医学 > [《以屈原为话题的作文》2200字] 以屈原为话题的作文200字

[《以屈原为话题的作文》2200字] 以屈原为话题的作文200字

时间:2019-12-24 09:29:11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以屈原为话题的作文》2200字

生命的弧度

高2007级1班  李哲阳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哦,屈原,是你吗?吟唱着这忧伤的歌,两千年前在汨罗江畔你纵身一跃,用生命在楚国划出一道美的弧线„„

这道弧线,承载着你满腔的爱国情怀;这道弧线,或许是你生命最完美的结局;这道弧线,又书写出多少无奈与不甘,但终究不能淡褪你对楚怀王的忠贞不渝!

是的,上苍把这条诗的河留给了你,也把楚国的民心留给了你。你说你没有看见商於六百里富饶之地,而看见的是秦昭王邪恶奸诈的眼睛——“怀王啊,”你不禁呐喊,“你岂能如此轻信张仪?何苦对我避之惟恐不及?”你说你没有看到楚国廉洁清明的“美政”,而看到的是靳尚贪婪嫉妒的面庞:政坛黑暗,官官相护,贪婪无比,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不,这不是你所想要的。昏庸的楚怀王啊,何时才懂你这颗赤诚之心?

但,你没有消沉,你矢志不渝。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的确,除了以身殉国,你已没有任何心意,怀王已死,顷襄王执政,子兰迫害,你,能做的还有什么?但你不曾后悔,纵然是身投汨罗江,也不肯与世同浊,用生命的弧度来证明你对楚国的热爱,对怀王的忠心!

你说你没有看见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楚国,而只看见楚国人民相争的尸首和红了眼正在撕裂着谁家春闺梦里人的野狗。生存与死亡,逃避与直面,苟且与殉国,你,选择了后者。你要以此勉励国人,唤醒国君,努力着,你最后的抗争!

你,行走在沅湘江畔,面色枯槁,长发披肩,漠然无情。是的,那是因为你看不见未来和希望,你绝望了,期望以死来作最后的证明!但,怎奈楚国江山风雨飘摇?你,已无力挽回。

自张仪到楚拆散齐楚联盟,宠妃郑袖受贿后花言骗得楚王放走张仪,你,绝望了;自怀王一意孤行独赴楚国会盟而客死秦国,你,就彻底绝望了。

投身汨罗江,是你唯一的选择。这生命的弧度,纵然无奈,却是另一种光华万丈、永垂不朽的美丽!

气吞汨罗江

高2007级1班  王 逵

春秋战国,南征北伐,狼烟四起风云未定;

昔日高阳,流芳百世,豪气突发再出屈公。

公“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超凡脱俗,豪放旷达。而烽火纷纭,人心险恶,政局动荡,公注定要在这世间做一名人生的斗士,孤独的强者。

公本欲辅怀王治楚国,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以一治世报答天下。怎奈奸臣当道,权贵专横,被谗逐放。而公心不息,气未尽,关注天下以为苍生。及怀王备诱入秦,楚地皆为秦制。公仰天长叹,楚国亡矣!国既已亡,吾留何为?汨罗江边秋风时起,无边落木滚滚江水。剑指苍穹,豪情冲天;俯视天地,气吞汨罗。訇然赴江巨星陨落,滔滔沸腾万古悲风。

后人读史,无不叹惋:后世之霸王,何不过江东,其亦公之后袭哉?以公之才,足以相秦;以公之谋,足以治国;以公之气,足以平天下。公何思之甚急,去之甚速矣。然则吾辈非矣,公之中情,天地可表,岂思一人之殃福哉!公惟此一斗,以谢天下。

为有国故,公自别世。怡惜庄王问鼎中原,驰骋汉野;悲叹怀王幽囚于秦,秋风落叶。千里楚地,长江大泽,万乘之国;百万郢城,挥汗为雨,帝王之都。如今国破家亡,苟且世间尚何留?剑指苍穹成剑气,气吞楚国半边天。

为有民故,公自诀别。昔欲治国平天下,盛世安民享太平。孰知征战无了时,民犹水深火热中。哀民之多艰,怆然而涕下。今民为秦奴,公岂忍为睹。心存百姓,情系苍生。昂然阔步雄壮气,气吞五岳拔巫山。

为有情故,公投汨罗。与生俱来英雄气,狂放不羁走天下。畅饮杜康无时绪,执剑壮游问苍穹。堂堂男儿撑地天,当驰赤兔奔急骋。心怀若谷胸亦宽,壮志难酬士何眠!青山有际海有涯,吾心更在山海外。岂能屈身为秦奴,抑身阻志意难绝。志绝滚滚东流水,气吞滔滔汨罗江。

屈公既去,死得其所。血与豪气书壮志,千古行来第一人。

一生慕贤能几许,既得屈公何所憾。

千年豪壮楚屈子,万古悲风汨罗江。

浪漫的悲剧

高2007级1班  李 莉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

回想当年,辅佐怀王。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铁血男儿,铮铮傲骨。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为君故,可抛头颅。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却了你一腔热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后的屈公无路可走!

三朝元老被放逐,满腹冤屈更与何人说!月光皎洁洒银鬓,眉宇深锁吟《九歌》。

屈公才调更无论,外修内美胜世人: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文采风流;引出传世之《离骚》,光华万丈!感动于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倾倒于你“扈江离与辟芷兮,忍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折服于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滔滔历史长河,留下了你不灭的精神,永恒的身影。

屈公虽无关羽之勇猛善战,却有他的忠肝义胆 ;虽无陶潜的恨世嫉俗,却有他的高洁傲岸。然而你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曾知否?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醉于梦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了屈公悲剧的一生!

从左使到囚徒,从郢城到汨罗,屈公之心,为君而发,为国而搏,为天下而奔!却终绝笔《怀沙》,魂归汨罗,不为人杰为鬼雄!

悲哉,风雨一生!

痛哉,多情一生!

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作文二:《屈原的作文》2000字

屈原是热烈而浪漫的。于是他敢于把自己比作“美人”,饰香草缀明珠,驾虬驭骖,上天入地,与重华呼朋唤友,与天地日月并存,无不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并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欢娱,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屈原眼中的自然时时露出心灵的影子——“乘鄂诸反顾兮,欸秋冬之诸风”,在屈原眼里,一景一物,一花一草,早已不再是本来的面目,而是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牵连,这样的不能释然,深刻地表露了他对故国安危,人民冷暖的关注。于是景物由情所化,文学以血写成,人说“草木总有情”,大概就是这个意识吧。

屈原具有坚定的信念,高洁的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正是诗人一生血泪铸就的誓言。理想不容于世,他朗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怀抱赤诚而不被人理解。他高歌“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但他关心的永远是“世间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于是他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最痛苦的境界:遭贬谪却心忧朝政,处一隅而胸怀天下。他耳边萦绕的不是松涛飞泉,而是农人的哀号,他眼前浮现的不是明月花径,而是强秦的觑视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饮戏笑,他的心流血,然而他从没想过拯救自己。楚国才是他,黎民才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国亡了,他自沉汩罗江——这不是轻生,不是自戕,因为他,已失去了自己。这样一个屈原,用血书写,书写他自己——一个热烈高洁的灵魂。

携着那汩罗江畔的“万古悲风”,顺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屈原走进每个爱他,敬他的中国人心中。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

回想当年,辅佐怀王。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铁血男儿,铮铮傲骨。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为君故,可抛头颅。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却了你一腔热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后的屈公无路可走!

三朝元老被放逐,满腹冤屈更与何人说!月光皎洁洒银鬓,眉宇深锁吟《九歌》。

屈公才调更无论,外修内美胜世人: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文采风流;引出传世之《离骚》,光华万丈!感动于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倾倒于你“扈江离与辟芷兮,忍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折服于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滔滔历史长河,留下了你不灭的精神,永恒的身影。

屈公虽无关羽之勇猛善战,却有他的忠肝义胆 ;虽无陶潜的恨世嫉俗,却有他的高洁傲岸。然而你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曾知否?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醉于梦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了屈公悲剧的一生!

从左使到囚徒,从郢城到汨罗,屈公之心,为君而发,为国而搏,为天下而奔!却终绝笔《怀沙》,魂归汨罗,不为人杰为鬼雄!

悲哉,风雨一生!

痛哉,多情一生!

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我循梦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哉馆"…正当我"迷花倚石忽已暝"时,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俊才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色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爱国爱民,满腔抱负,满心希看自己能谋官为民做主,却受到小人的***害,天子昏庸听信谗言,贬谪李白疏远了他,疏远了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圣上啊!你不分清白,受人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熟悉,枉害了一代风骚…

我的心里默默流着泪,我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凄苦。我无言,只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忽然,仰天长嗟:"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进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悲哉!哀哉!

屈原***无奈,愤恨至极,大吼一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了对国对民的忠诚。

远想当年,小人谗言,君主昏庸,造成了疏圣贤,亲小人,造成了圣上的错误熟悉,也造成了李白、屈原等的悲惨命运…呜呼?**?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人永不会忘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试卷,失向来之李、屈…梦一场…

作文三:《以屈原为素材的高考作文》5400字

以屈原为素材的高考作文

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

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

云南考生

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径直走到他的跟前,望着他那历尽沧桑的脸庞:“你已经被昏庸的怀王放逐汉北,还指望再报效国家吗?你还是安心去隐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悦七分的苦涩:“你以为我现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实现价值了吗?就不能报效祖国了?你错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左徒还是庶民,我那颗心永远不会改变!”

我又飞快地跑到那群得势后无比猖狂的小人身后,看见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像幽灵般环绕在楚怀王左右。他像一只哈叭狗,在楚王面前摇头摆尾„„

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价值”也无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等待,等待艳丽的桃花再开„„

“你说我没有实现价值吗?这要看‘位置’了。”不知何时,屈原站在了我身边。

我激动地说了下面一段话:

您误解了,我无限崇敬您。

您被贬,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眨,但您的心一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存亡。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学高峰。

您的诗作是文学上的珠穆朗玛峰,您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飞快地流逝,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在文学的位置上,您价值巨大,千古流芳。

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评点】

作者使用了虚拟的梦境笔法,将梦境所见所说统一在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之下。立意改换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价值”。

在政治的位置上,屈原没有实现价值,落了个投江的结局;但是,在诗人的位置上,屈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文学史上千古流芳。以话题的要求为标准切入材料,用话题的透境,透视所占有的材料的一角、一面,使材料的一角、一面与话题要求相吻合。

文章中间部分的“这要看‘位置’了”,是出彩之笔,它承上“政治的位置及其价值”的铺垫而来,过渡到“艺术的位置及其价值”写开去。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话题“忘记与铭记”

你好傻啊,屈原

贵州考生

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听信谗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满怀雄心壮志,要救楚国于水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

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铭记,这种看似愚拙不化的铭记,你在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条本来很普通的汨罗江散发着品格的幽香。

【评点】

作者将对屈原的无限敬仰之情聚集于“忘记了自身的前途和安危,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抱负”。

写屈原可以有多个角度,如爱国爱民、矢志改革、操守高洁、文学成就等等。作者从众多的角度中选择“操守高洁”来展开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以“忘记与铭记”的话题。

第三自然段中“责任”二字,全文立骨,它既是“铭记”的对象,还是能“忘记”自身安危的原因。标题和文中的“傻”字和最后自然段中的“愚拙不化”,应加上双引号。

写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

滴水藏海看屈原

浙江考生

屈原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也是留给世人永远的感动。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痛定思痛,我们应做的是透过屈原个例,来窥测悲剧的原因。

屈原只是一滴水,但滴水藏海,背后是深广的社会背景和独特的个人性格特征。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被楚怀王流斥,又被顷襄王流放,真到怀石自沉汨罗。悲剧的背后,是朝廷的昏庸。

政治清明的朝廷,应当选贤授能,亲贤臣,远小人。而楚国恰恰相反,君王亲近靳尚、令尹子兰等小人,疏远了忠心耿耿的屈原。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大王叫屈原起草宪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原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偏信小人谗言,疏远赤胆忠臣,这不是昏庸是什么?

当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地方给楚国来讲和的时候。楚王说:“不愿意的地方,愿意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了说:“用一个张仪抵汉中的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念私利而不顾大局,纵虎归山,这是昏庸是什么?

屈原悲剧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自我圣化的道德理想主义。

屈原总是将自己圣化,圣化成一个操守高洁的君子。他确实操守高洁。他总是以圣人的姿态引导楚王,努力使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王,从而使楚国的政治走入正道;他总是从高悬而无根基的道德层面去评判现实中的楚王。其结果总是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距离。当然,屈原的自我圣化,并非为了自作圣王,而是为了以圣人的姿态辅助圣王,从而建立一个人间天国——道德理想国。屈原将自己的理想政治称之为“美政”:“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愿意以自相殉这个“美政”,可是,现实却击碎了他的理想乌托邦。这种自我圣化,这种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追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滴水藏海看屈原,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也思考了许多。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话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一杯清水,一沟泥淖

安徽考生

皎洁的月光下,波潮汹涌。

飘飞的花瓣后,杀机四伏。

浮沉乱世中,汨罗江畔的您,身穿白袍,微风中扬起襟袖。腰间的长剑,冰冷如铁。您轻轻地握住剑把,纵身一跃,竟然地跳了下去,激起无边的浪花。岸边,香草上还留着您的颀长的身影和幽幽的泪光,还有您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长叹,还有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愁!

才华超人又曾经身受器重的您离开了那个没有阳光的国度,但是您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确实出人意料。

从您离开的那一刻到千古之后的今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凉的泪滴! 但是,您的离开又确实在情理之中。

您是一杯清水,清得似山涧小溪,洁白如玉。但是,您所面对的整个朝廷,包括那个您景仰并爱戴的怀王,却是一沟污浊的泥淖。一杯清水,一沟泥淖,相遇是什么结果?

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清水被泥淖吞噬!

那个王朝,封建昏庸的王朝,充斥着一群小人,一群善于拍马逢迎的小人,他们对上阿谀谄媚献笑脸,对下横眉立目使绊子,残酷无情,更容忍不了您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排除异己,哪管江山社稷之重。您两次被贬,就是小人们精心设计的杰作。这虽然没有浇灭您心中的斗志之火,但您却无法在浑浊的官场上施展才华。

您总希望在阴云密布的楚国,能射来一束阳光,给您施展抱负的空间。 但是,这是无法实现的。只要那一沟泥淖没有变化,您这杯清水就只能淹没在泥淖之中。

一杯清水,面对的却是一沟泥淖,您的离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精于国家治乱之道。您一身正气,一身傲骨,欲使国家内则民安,外可御敌。但是,这恰恰预示了您的失败,预示了您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因为,您的一杯之“清”面对的是整个官场广阔无边的“浊”。

尽管横遭贬谪,您还是寄希望于楚王。当希望破灭时,您用结束生命来告诫世人,您的离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山风啸啸迂回,河水涓涓流淌。你身佩长剑,低声吟唱,是在怀念故国,还

是在质问上苍?山清水秀之间,你为何满脸忧伤?纵身一跃,你是何等悲怆!汨罗江边,你不屈高贵的灵魂依在徘徊,滚滚逝水,你傲岸忠贞的生命依在澎湃!屈原,水底是否有你理想的天堂?你虽已去,但你不屈的精神万世流芳!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

3.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

4. 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存留下的时间与

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      屈子虽去,其魂不朽!

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

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淹涕,是的只有淹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水,滚滚东流,永不停息!。

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

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与”,他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清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子之魂,是“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爱国魂!

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一片荒秽——势力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 听信奸吝 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殉烂,酒令人消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

陆游曾吟颂:“阮湘流不尽,屈原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竦竦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幕蔼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日,幕蔼之后不是黎明?

余光中新诗《汨罗江神》

汨罗江神,

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

昔日你问天,

今日我问河

而河不答,

只悲风吹来水面,

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  所有的河水,滔滔,都向东  你的清波却反向而行  举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洁癖;  众人皆酣睡,唯你独醒。  逆风而飞是高昂的令旗,  逆流而泳是矫健的龙舟。  急鼓齐催,千桨竞发,

两千年后,你仍然待救吗?

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  不仅李白与苏轼的后人,  更有惠特曼与雪莱的子孙。  待救的是岸上沦落的我们;

百舸争渡,追踪你的英烈,

要找回失传已久的清芬,

旗号纷纷,追你的不仅是

三湘的子弟,九洲的选手,

青史上你流下一片洁白,

朝朝幕幕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

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

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

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

你不过流为先秦一说客!

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

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哀丽的水鬼啊你的漂魂

从上游追你到下游那鼓声

从上个端午到下个端午 投江的烈士,抱恨的诗人,  长发飘风的渺渺背影,  回一回头吧,挥一挥手,  在浪间等一等我们。 余光中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  千古的志士泪拥如潮;  那浅浅的一湾汩罗江水,  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子兰的衣冠已化做尘土,  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  听!  急鼓!可爱的三闾大夫!  滩滩的龙舟在为你竞渡!   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  我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  它依稀流着楚泽的寒凉。 漂给屈原  (余光中)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 冤缠荇藻怎洗涤得清? 千年的水鬼惟你成江神 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淡水河边吊屈原》

亦何须招魂招亡魂归去

你流浪的诗族诗裔

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作文四:《以屈原为素材的高考作文》3600字

以屈原为素材的高考作文

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

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

云南考生

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径直走到他的跟前,望着他那历尽沧桑的脸庞:“你已经被昏庸的怀王放逐汉北,还指望再报效国家吗?你还是安心去隐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悦七分的苦涩:“你以为我现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实现价值了吗?就不能报效祖国了?你错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左徒还是庶民,我那颗心永远不会改变!”

我又飞快地跑到那群得势后无比猖狂的小人身后,看见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像幽灵般环绕在楚怀王左右。他像一只哈叭狗,在楚王面前摇头摆尾„„

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价值”也无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等待,等待艳丽的桃花再开„„

“你说我没有实现价值吗?这要看‘位置’了。”不知何时,屈原站在了我身边。

我激动地说了下面一段话:

您误解了,我无限崇敬您。

您被贬,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眨,但您的心一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存亡。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学高峰。

您的诗作是文学上的珠穆朗玛峰,您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飞快地流逝,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在文学的位置上,您价值巨大,千古流芳。

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评点】

作者使用了虚拟的梦境笔法,将梦境所见所说统一在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之下。立意改换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价值”。

在政治的位置上,屈原没有实现价值,落了个投江的结局;但是,在诗人的位置上,屈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文学史上千古流芳。以话题的

要求为标准切入材料,用话题的透境,透视所占有的材料的一角、一面,使材料的一角、一面与话题要求相吻合。

文章中间部分的“这要看‘位置’了”,是出彩之笔,它承上“政治的位置及其价值”的铺垫而来,过渡到“艺术的位置及其价值”写开去。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话题“忘记与铭记”

你好傻啊,屈原

贵州考生

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听信谗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满怀雄心壮志,要救楚国于水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

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铭记,这种看似愚拙不化的铭记,你在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条本来很普通的汨罗江散发着品格的幽香。

【评点】

作者将对屈原的无限敬仰之情聚集于“忘记了自身的前途和安危,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抱负”。

写屈原可以有多个角度,如爱国爱民、矢志改革、操守高洁、文学成就等等。作者从众多的角度中选择“操守高洁”来展开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以“忘记与铭记”的话题。

第三自然段中“责任”二字,全文立骨,它既是“铭记”的对象,还是能“忘记”自身安危的原因。标题和文中的“傻”字和最后自然段中的“愚拙不化”,应加上双引号。

写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

滴水藏海看屈原

浙江考生

屈原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也是留给世人永远的感动。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痛定思痛,我们应做的是透过屈原个例,来窥测悲剧的原因。

屈原只是一滴水,但滴水藏海,背后是深广的社会背景和独特的个人性格特征。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被楚怀王流斥,又被顷襄王流放,真到怀石自沉汨罗。悲剧的背后,是朝廷的昏庸。

政治清明的朝廷,应当选贤授能,亲贤臣,远小人。而楚国恰恰相反,君王亲近靳尚、令尹子兰等小人,疏远了忠心耿耿的屈原。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大王叫屈原起草宪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原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偏信小人谗言,疏远赤胆忠臣,这不是昏庸是什么?

当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地方给楚国来讲和的时候。楚王说:“不愿意的地方,愿意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了说:“用一个张仪抵汉中的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

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怀王居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念私利而不顾大局,纵虎归山,这是昏庸是什么?

屈原悲剧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自我圣化的道德理想主义。

屈原总是将自己圣化,圣化成一个操守高洁的君子。他确实操守高洁。他总是以圣人的姿态引导楚王,努力使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王,从而使楚国的政治走入正道;他总是从高悬而无根基的道德层面去评判现实中的楚王。其结果总是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距离。当然,屈原的自我圣化,并非为了自作圣王,而是为了以圣人的姿态辅助圣王,从而建立一个人间天国——道德理想国。屈原将自己的理想政治称之为“美政”:“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愿意以自相殉这个“美政”,可是,现实却击碎了他的理想乌托邦。这种自我圣化,这种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追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滴水藏海看屈原,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也思考了许多。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话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一杯清水,一沟泥淖

安徽考生

皎洁的月光下,波潮汹涌。

飘飞的花瓣后,杀机四伏。

浮沉乱世中,汨罗江畔的您,身穿白袍,微风中扬起襟袖。腰间的长剑,冰冷如铁。您轻轻地握住剑把,纵身一跃,竟然地跳了下去,激起无边的浪花。岸边,香草上还留着您的颀长的身影和幽幽的泪光,还有您的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长叹,还有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愁!

才华超人又曾经身受器重的您离开了那个没有阳光的国度,但是您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确实出人意料。

从您离开的那一刻到千古之后的今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凉的泪滴! 但是,您的离开又确实在情理之中。

您是一杯清水,清得似山涧小溪,洁白如玉。但是,您所面对的整个朝廷,包括那个您景仰并爱戴的怀王,却是一沟污浊的泥淖。一杯清水,一沟泥淖,相遇是什么结果?

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清水被泥淖吞噬!

那个王朝,封建昏庸的王朝,充斥着一群小人,一群善于拍马逢迎的小人,他们对上阿谀谄媚献笑脸,对下横眉立目使绊子,残酷无情,更容忍不了您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排除异己,哪管江山社稷之重。您两次被贬,就是小人们精心设计的杰作。这虽然没有浇灭您心中的斗志之火,但您却无法在浑浊的官场上施展才华。

您总希望在阴云密布的楚国,能射来一束阳光,给您施展抱负的空间。 但是,这是无法实现的。只要那一沟泥淖没有变化,您这杯清水就只能淹没在泥淖之中。

一杯清水,面对的却是一沟泥淖,您的离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精于国家治乱之道。您一身正气,一身傲骨,欲使国家内则民安,外可御敌。但是,这恰恰预示了您的失败,预示了您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因为,您的一杯之“清”面对的是整个官场广阔无边的“浊”。

尽管横遭贬谪,您还是寄希望于楚王。当希望破灭时,您用结束生命来告诫世人,您的离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作文五:《关于屈原的作文》3100字

关于屈原的作文                  一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使在他投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他所创造的楚辞体经久不衰,永垂史册。但是对于他投江而死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有人则认为屈原之死轻如鸿毛。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的价值。在我认为,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爱国。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他将国家兴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之人,有如此深远之影响,有如此深远之意义,怎能说死得“轻如鸿毛”呢?郭沫若同志说过:“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一种热忱,死于一种抗争。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将生命与信念的光辉和伟大展现给世人;他用生命守住他的灵魂:他用他的死告诉世人,追求信念与自由是永恒的主题;他给芸芸众生以震撼;他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郁闷空气中注入了一股热浪。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民主革命宣传家,思想家陈天华或许受了屈原之死的感染吧!他的《猛回头》、《警世钟》成为刺向清政府的两刃利剑,而他为了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迫害,愤然投海而死。老舍也倍受屈原的感染吧!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忍受邪恶势力的迫害,愤然投湖自杀,这是对文革动乱的抗争,是对„文革”的控诉,他们和屈原—样,以自己的生命警醒人们要奋发,要觉醒。他们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死的价值所在。

屈原之死给时空注释新的含义。这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长空,给生与死赋予新的内容。他的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华赤子的热血里,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死已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起点。文天祥虽死犹生,丹心照汉青;史可法,身殉孤城,忠心可鉴;更有于谦,千锤万凿,清白人间。选择死亡,并不是平淡的沉沦,更不是无能的表现。屈原之死是一种力量,一种发奋的力量,它如长夜中划空而过的流星,闪出一生最璀璨的光辉。我说,屈原之死,价值永恒,价值无限。虽然人生的意义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人生中也有为了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在某种条件下,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续生命的音响和光彩。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峰,绝妙的音乐、多是悲壮的旋律。而高尚的情操,却在壮烈的牺牲中。人生留迹于大地之间,本应该有惊人之举。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汪洋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佰剑于长城的秦皇汉武,在史册中群视千秋。

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生命的意义。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国,生命之光与日月争辉,长与短,因之失去意义。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充分显示了他的忠贞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体现了他那昭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鲁迅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真理更可贵。屈原虽死,而真理传于四方,这样的死,死得其所。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如裴多斐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就是说,

为了真理,自由,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但同时,我们要珍惜生命。罗曼•曼兰说过:“以死来鄙薄自己,背叛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过。”

屈原投江是一曲壮烈的悲歌,一捶击破昏暗的响鼓,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屈原是矗立于人类心中的永远丰碑。

二   荠是甜的,荼是苦的,荠和荼不可能生长在一起。兰花要保有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他这一辈子,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敬佩屈原,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披挂香草,宽大的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颀长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香,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但我怀疑他是否愿意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同坐在一个国际殿堂里受大家的崇拜。许多人一说到屈原就会想到他的《离骚》、他的《九章》、他的《天问》,然后才会感叹他是个爱国而又不得志的诗人。其实屈原不是诗人,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力图使国家政治修明,繁荣强盛,人们过着“大同”生活的爱国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奔波,但他遭受更多的是猜疑,妒忌、排挤,最后得到的确实流放在外的结局。我想那是在绝望的情况下,他才拿起沉重的笔,写下自己那无声的哭诉,一个爱国的政治家,却不能在为官上有所作为,而在文字寻找寄托,而现在的我们只记住了他的文笔,却忽略了他的爱国情操,对他而言,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这是俞伯牙的绝唱,失去钟子期这个知音,他选择了绝弦。屈原在从政路上,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但他从没有选择绝弦。我曾无数次的想象,如果有佛家所说的“轮回”,我多么想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大夫的脚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他的高洁明志是有人懂得的。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他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没有必要抱着怀王这个刚愎自用的“空木头”,他大可选择到他国寻找其他圣明的国君,但他没有,“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方能与世推移”这是贾谊与司马迁对他的劝说,但他仍固执地选择了留下来。我想那是他对楚国最真挚的爱,他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从来没有后悔,在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我想他应该是笑着的,因为即使是死,他也要选择在自己的国度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孤独的。为了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楚国,为了自己的不悔追求,他宁可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也不离开楚国,去苟且偷生,因为他对这个国家爱得热切,爱得深沉。相比他的敢爱敢做,我觉得自己却是一个可悲的人。我既追求独立不羁,却又跳不出现实当中的框框条条,我患得患失,自因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都以冷眼相看,却发现自己早已“当局者迷”。我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否我想得太多了?是否现实就是现实,容不下我太多幼稚无知的想法?面对现实,我无从适从,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屈原,他是一个明智的勇敢者。他以他的独具匠心经营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尽管别人不理解,但他始终坚持着,他漠视孤独,漠视自己,或许他曾扬天大笑:别人笑我太痴狂,我看别人看不穿。

我常常会想起屈原的《悲回风》,在夜深人静的晚上,静静地抚摩着那古老的文字,心里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或许它不是屈原最好的作品,但却是他最悲伤的作品。那是屈原在心里最灰暗的时候写的,每一句都是心里血泪的哭诉,纯然是一丝悲哀,一片绝望。“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路已走到尽头,他选择了在同样的五月五,跟随伍子胥

的脚步,纵身跳进滚滚汨罗江。那溅起的雪白而有冰冷的水花,溅满了楚国大地,也溅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也一直溅满到我的心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我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因为这样一个爱国之人,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

45

作文六:《赞美屈原的作文》1800字

赞美屈原的作文(一)

屈原一生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却饱受贤不为重的屈辱与痛苦。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名垂青史的爱国者,值得我们赞美。

屈原,我们赞美你!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朝廷,一心帮助楚怀王安定江山,扩建土地,从来都没有想到回报。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你虽然受到奸臣的迫害,已经远离朝廷,国家的安危似乎已经和你这个身无一官半职的老百姓没有关系了。可是,你依然那么关心国家的安危,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你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割断。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当你的朋友们,你的姐姐都一一劝阻你不要悲伤,不要痛苦,反正江山社稷已和你毫无关系时,都以为你会放弃你的梦想,像平常老百姓那样活得没有烦恼,活得潇潇洒洒。可是你没有,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没有这样做。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可当我们看到你因为知道国家将被毁灭的消息后,跳到汩罗江自杀的时候,又为你感到惋惜,一个伟大的人物已离开了我们。

屈原,你虽已死,但是你的灵魂,在汩罗江中跋涉。两千多年的江水,还在叙述你的赤诚,你的风骨活在粽子和艾叶的清香里。

屈原,我们赞美你!

赞美屈原的作文(二)

屈原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令死也不要自己屈服。

在《屈原》全剧中,第一幕的时候如果没有秦国丞相张仪和楚怀王的宠姬南后这一阴恶的插曲,“漫步橘林”的美好也许会一直长久下去。而从这一幕屈原教育宋玉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正直不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品的高尚,而这也为第三幕的结局做下了一个铺垫。

第二幕,朝廷的阴险与争纷使屈原免职。从这也可看出屈原不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谋略用在好人之手不叫奸诈。一个人如果真心报效国家,在遇见危害国家利益的奸诈小人时,所用的不应是“天真”,一味的等待又无可奈何。他没用智谋反击,使他们离开这个“平台”中,而不再受此威胁。因为即使小人一次失败,难免不会再犯。必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三幕,因为靳尚等人的诬陷,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了他,从这里也看出这些人的不明事理。其实也不应该这样说吧!是朝廷奸臣太多,屈原即使反抗,也会失败。但从这一点也可以说屈原太清高,如果他肯舍下自己的清高和奸臣关系拉扰却不做谋害国家利益的事,这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么?

在第四幕,屈原的坚贞不屈直得感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值得赞赏。但是,这明知徒劳却毅然反抗,他是莽撞,也可以说是做最后垂死的争扎,但楚怀王却并不信任他。但此时也为楚怀王令可信其奸人之道也不信忠臣之言的结局做铺垫。

最后结局悲惨结束:死了婵娟,做了逃犯。这就是屈原忠心换来的结局,无数的酸心和无奈。一个人又怎么敌得过这满朝廷奸臣的那被利益贪昏头脑的君王呢?

赞美屈原的作文(三)

爱国的人是在太多了:岳飞、于谦、董存瑞、刘胡兰、钱学森、焦裕禄……我也非常敬佩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但当我看到《屈原投江》这篇文章,对屈原的爱国精神,我已经不能用“敬佩”两个字来形容。

屈原一生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却饱受贤不为重的屈辱与痛苦。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名垂青史的爱国者,值得我们赞美。

屈原,我们赞美你!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朝廷,一心帮助楚怀王安定江山,扩建土地,从来都没有想到回报。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你虽然受到奸臣的迫害,已经远离朝廷,国家的安危似乎已经和你这个身无一官半职的老百姓没有关系了。可是,你依然那么关心国家的安危,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你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割断。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当你的朋友们,你的姐姐都一一劝阻你不要悲伤,不要痛苦,反正江山社稷已和你毫无关系时,都以为你会放弃你的梦想,像平常老百姓那样活得没有烦恼,活得潇潇洒洒。可是你没有,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没有这样做。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m.lz13.)可当我们看到你因为知道国家将被毁灭的消息后,跳到汩罗江自杀的时候,又为你感到惋惜,一个伟大的人物已离开了我们。

屈原,你虽已死,但是你的灵魂,在汩罗江中跋涉。两千多年的江水,还在叙述你的赤诚,你的风骨活在粽子和艾叶的清香里。

屈原——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屈原,我们赞美你!

*  我眼中的屈原

*  屈原我想对你说

*  赞美母亲的作文

作文七:《写屈原的作文》800字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话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皎洁的月光下,波潮汹涌。

飘飞的花瓣后,杀机四伏。

浮沉浊世中,汨罗江畔的您,身穿白袍,微风中扬起襟袖。腰间的长剑,冰冷如铁。您轻轻地握住剑把,纵身一跃,竟然地跳了下往,激起无边的浪花。岸边,香草上还留着您的颀长的身影和幽幽的泪光,还有您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长叹,还有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愁!

才华超人又曾经身受器重的您离开了那个没有阳光的国度,但是您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确实出人意料。

从您离开的那一刻到千古之后的今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冷的泪滴!

但是,您的离开又确实在情理之中。

您是一杯净水,清得似山涧小溪,雪白如玉。但是,您所面对的整个朝廷,包括那个您景仰并爱戴的怀王,却是一沟污浊的泥淖。一杯净水,一沟泥淖,相遇是什么结果?

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净水被泥淖吞噬!

那个王朝,封建昏庸的王朝,充斥着一群小人,一群善于拍马逢迎的小人,他们对上阿谀谄媚献笑脸,对下横眉立目使绊子,残酷无情,更容忍不了您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排除异己,哪管山河社稷之重。您两次被贬,就是小人们精心设计的杰作。这固然没有浇灭您心中的斗志之火,但您却无法在浑浊的官场上发挥才华。

您总希看在阴云密布的楚国,能射来一束阳光,给您发挥抱负的空间。

但是,这是无法实现的。只要那一沟泥淖没有变化,您这杯净水就只能沉没在泥淖之中。

一杯净水,面对的却是一沟泥淖,您的离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精于国家治乱之道。您一身正气,一身傲骨,欲使国家内***安,外可御敌。但是,这恰恰预示了您的失败,预示了您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由于,您的一杯之"清"面对的是整个官场广阔无边的"浊"。

尽管横遭贬谪,您还是寄希看于楚王。当希看幻灭时,您用结束生命来告诫众人,您的离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你好傻啊,屈原

作文八:《纪念屈原的作文》1800字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易当为容字之误)。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

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注:文中标点一仍其旧,括号内文字为录者所加)

《吊屈原赋》点评:立意切题,分析政治与感情的关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写就,且文笔流畅,标点准确,显示出雄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乃历年来很好的文章。

生命的绝唱

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的封面上,上面金黄色的向日葵正肆意地绽放,毫不吝惜地泼洒出一片金色的阳光与希望。那书的名字却令我赫然:《死亡日记》。生如夏花般绚烂;那,死呢?可以如此生机勃勃,让希望的枝叶依旧永不妥协、无拘无束地生长吗?又怎么不可以呢,陆幼青一片坦然。于是,我懂得生命的结尾并不总是蓑草疏离般落魄,至少可以如秋叶般寂静美丽。即使华美的叶片逐渐凋零,你依旧可以用飞翔的方式跳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奏一曲生命的绝唱。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方银幕上。一个美国战士即将被纳粹处决,可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如冬日的阳光般能够照亮所有人黑暗的心房。他高高地竖起两个手指,做出“V”的姿势向人群示意希望与阳光仍在。刽子手残忍地将他的手指砍下来,可他伸直手臂,我的目光投向天空,一个大大的“V”字直插云霄,像极了飞翔的翅膀,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于是,我明白了生命的结尾也可以如此动人:不出声响却令人震撼!

我的目光停留在历史的湖畔,流水潺潺,鹤汀凫渚。历史的风猎猎作响,我听到一句响亮的声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老人的声音又从远处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于是,我懂得了生命的绝唱应当如豹尾一般高亢有力,如帕瓦罗蒂的男高音般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因为,生命的结尾,并不意味着结束与终止。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言:“一个目标的实现是下一个目标的起点。”那么,一个豹尾的结束应当伴随着一个凤头的出现,不,应该是一群。一曲生命的绝唱叩人心扉,多少人会跟着发出惊雷般的怒喊,可就在这一片呐喊声中,我看到无数人正在成长,无数的梦想不再遥不可望,一条巨龙正冉冉升起,振翅欲飞,它背后的一个民族,正在加速。

作文九:《纪念屈原的作文》3900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屈原——纪念屈原的作文300字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为了让那些小人悔悟,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是一个着名的诗人,在离别这个世界时,他还写了几首诗。其中,非常着名的就是《离骚》,还有非常着名的两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特别爱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把自己国家的兵力提升了。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很有能力,连盟六国,让秦国伤害不了自己的国家,让百姓们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和百姓,国家灭亡后,他想和自己的国一起死去,百姓们被感动了,划着船去找屈原的尸体……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特别伟大,特别爱自己的百姓和国家,他在我心目中就是偶像。

篇二:屈原——纪念屈原的作文650字

伴随着历史的轮回,许多事物都被岁月消耗殆尽,而被筛选下来的不朽之物,则是人类的精华和结晶。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捡拾遗失的美好。我们小步在汨罗江边,沉浸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哀号里,“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里,和着波浪的翻腾,望着混浊的江涛随风而去,不禁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小人的挑拨离间,众臣不名辩是非,屈原带着愤恨与无奈被流放边境,倡导国家团结的壮志未酬,为君主效力的愿望未圆,谁也无法理解忠臣的赤诚之心。就这样,在那个阴雨朦朦的日子,带着极度愤慨的心理,屈原终于远离了世俗,远离这个充满污秽的世界!

的确,他本可以享受莺歌燕舞,但保卫国家的责任心让他努力力挽狂澜;他本可以与君主一样沉浸在欢乐之中,但楚国的弱势让他忧心忡忡,终于,他绝望了,将生命断送在大海里……

广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他曾经的宣言:“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寻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壮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将刚正不阿诠释;他自谦:“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体现了自我完善。他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坚定不屈的意志,将爱国精神推向了高潮。当我们在五月初五感受当年的意境时,愿我们的诚心能赎回秦王的罪过!愿喧闹的场面能将屈原的灵魂唤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强烈爱国之情,体会他的远大抱负!

篇三:屈原——纪念屈原的作文650字

屈原,你听好,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终身奉行,为了这些人格的尊严,你不惜纵然一跃,投身汨罗江,上天把富有诗性的河流给了你,也把楚国国民的众人之心留给了你。是什么让你不屈使节放弃生命,是什么?噢,我懂了,那是尊严,生命的尊严,对上官百姓的尊严。你将臣心喻为指南针,不知南边不罢休,这是你终身奉行的吧!可这又是什么?是忠诚的心。啊,是的,因为你的尊严与忠臣的心。感动了上苍,感动了楚国国民,也感动了我。虽被流放,依然执着,那被石头所压的身躯啊,是一种精神,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时的我,仅仅只是惋惜于他的投江逝去;现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尊严,为了尊严逝去,这是壮举,在于日本人的抗战中也有人为尊严逝去,屈原,他不愧为民族英雄,每一分尊严都因为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时常思考,当时,是否有其他方法来保全性命与尊严,但我没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诠释了这尊严。他——是第一个让我恍悟尊严是什么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为了个人的小尊严而不低头,为了自己的尊严,我也可能会与别人争辩。尊严,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尊严是在正义面前的不低头,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风雨当中的执着。

屈原,你那深层的精神,不知是我还不够成熟,还是没有思考透彻,我还没有完全懂得,或许当我正确理解时,我会再次感叹与你的那种精神。

你让我明白了尊严是什么,怎么维护尊严,我很感激你。不愧为中华英雄,你用生命诠释了完美的尊严,用执着完成了艰苦的使命,用信念铸造了美好的精神。

我很感激他——屈原。

篇四:——纪念屈原的作文700字

荠是甜的,荼是苦的,荠和荼不可能生长在一起。兰花要保有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他这一辈子,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敬佩屈原,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披挂香草,宽大的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颀长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香,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但我怀疑他是否愿意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同坐在一个国际殿堂里受大家的崇拜。许多人一说到屈原就会想到他的《离骚》、他的《九章》、他的《天问》,然后才会感叹他是个爱国而又不得志的诗人。其实屈原不是诗人,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力图使国家政治修明,繁荣强盛,人们过着“大同”生活的爱国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奔波,但他遭受更多的是猜疑,妒忌、排挤,最后得到的确实流放在外的结局。我想那是在绝望的情况下,他才拿起沉重的笔,写下自己那无声的哭诉,一个爱国的政治家,却不能在为官上有所作为,而在文字寻找寄托,而现在的我们只记住了他的文笔,却忽略了他的爱国情操,对他而言,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这是俞伯牙的绝唱,失去钟子期这个知音,他选择了绝弦。屈原在从政路上,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但他从没有选择绝弦。我曾无数次的想象,如果有佛家所说的“轮回”,我多么想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大夫的脚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他的高洁明志是有人懂得的。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他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没有必要抱着怀王这个刚愎自用的“空木头”,他大可选择到他国寻找其他圣明的国君,但他没有,“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方能与世推移”这是贾谊与司马迁对他的劝说,但他仍固执地选择了留下来。我想那是他对楚国最真挚的爱,他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从来没有后悔,在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我想他应该是笑着的,因为即使是死,他也要选择在自己的国度里。

篇五:屈原——纪念屈原的作文500字

年年五月五,岁岁端午节。这一天,我国人民习惯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

目前,屈原的作品已译成多种外文,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篇六:我心中的屈原——纪念屈原的作文600字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中,我进一步地认识了他——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热烈而浪漫的。于是他敢于把自己比作“美人”,饰香草缀明珠,驾虬驭骖,上天入地,与重华呼朋唤友,与天地日月并存,无不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并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欢娱,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屈原眼中的自然时时露出心灵的影子——“乘鄂诸反顾兮,欸秋冬之诸风”,在屈原眼里,一景一物,一花一草,早已不再是本来的面目,而是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牵连,这样的不能释然,深刻地表露了他对故国安危,人民冷暖的关注。于是景物由情所化,文学以血写成,人说“草木总有情”,大概就是这个意识吧。

屈原具有坚定的信念,高洁的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正是诗人一生血泪铸就的誓言。理想不容于世,他朗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怀抱赤诚而不被人理解。他高歌“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但他关心的永远是“世间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于是他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最痛苦的境界:遭贬谪却心忧朝政,处一隅而胸怀天下。他耳边萦绕的不是松涛飞泉,而是农人的哀号,他眼前浮现的不是明月花径,而是强秦的觑视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饮戏笑,他的心流血,然而他从没想过拯救自己。楚国才是他,黎民才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国亡了,他自沉汩罗江——这不是轻生,不是自戕,因为他,已失去了自己。这样一个屈原,用血书写,书写他自己——一个热烈高洁的灵魂。

携着那汩罗江畔的“万古悲风”,顺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屈原走进每个爱他,敬他的中国人心中。

作文十:《关于屈原的作文》1900字

经典作文:屈原的苦涩与唯美

他就是这样站在我们面前,犹如一株开花的树,缀满鲜花,浑身饰物闪烁夺目,散发着兰花的清雅。整个春天,我仰望他,像凝望一株心灵丰富而姿态美好的树,用梦幻一般的花朵抒写生命的颂词。

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活下去的时候,死就背负起意志和尊严的神圣使命。屈原以他的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著名的范例:华丽的词汇,飘逸的诗心,无边的寂寞,挚情的闪烁;不会等到敌国军队的俘获之后,屈辱地死。他的心中,羞辱他就是羞辱他的楚国。不如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而独立的死。

曾是一位身居要职的大夫。他的身份和他的心灵形成强烈反差:有奇特的性格,有巨大的矛盾。世俗对他不能相容,指责、唾骂、丢官:他的唯美染上了难言的凄苦。然而他的本性已是既定,就任何力量都难以改变。对自己这种的难以改变,他非常清楚,所以他说"虽九死其犹未悔"。

但他依然痛心而生怨。这痛这怨,让人品咂不尽;这痛这怨,让他一生追随,不舍昼夜。与其说他是内心刚强,还不如说他心存执拗。但他是因执拗而强大,又因强大而生出不尽的怨诉。这种怨诉只有死亡才能让其停止。至此,他脱离了惯常的规则,从渺小之中脱颖而出,走进一种永恒的伟大。

他的柔弱与刚强,使他充满矛盾。他不仅有怨诉,还自我申辩;又一再强调和自诉自己的忧愁烦闷和失意不安,特别强调自己的孤独和贫困。然而,害怕贫穷一直作为一种时代倾向,深深融入世界潮流之中,但他却言辞铿锵:即使马上去死,也不做媚俗的事以求苟安和富贵。

淹死诗人的常常是世俗的浊水。楚地多水,汨罗幽深。世俗之水流转不息。但它所裹挟的却是一位千载难逢的人物。在浊流中,他能俯仰自如,情感之火不可遏止地燃烧,燃烧情感徐徐延展为一条闪亮的生命痕迹。

他的独特远不止于正直、抱负、强烈的道德感之类,而是难以囊括的丰富与神秘,是一个伟大灵魂的全部--不可思议的清澈,强大的自恋,对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惋惜,连叹息都散发着芬芳;集一切美妙、孤傲、钟情、哀怨之大成,是纤细的豪放,是柔弱的顽强。沉浸在晶莹的清流芬芳的花蕊之中,他满怀希望地开始,忧心忡忡地踌躇……

苍凉不安的心情,无法言说的愤懑,让他忘情装扮,装扮那份深藏于心、尽情绽放的唯美之树。江山、社稷、国家、民生,一切都太过沉重与巨大。他一再昂然的勃发,又一再遭遇沉重的打压……但是,依然挺立成一株开花的树!

屈原,那唯美的心花,在冷冷的风中,在凄凄的雨里,开得凄美而繁华!

03高考满分作文:吊屈原赋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易当为客字之误)。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注:之中标点一仍其旧,括号内文宇为录者所加)

《吊屈原赋》点评:立意切题,分析政治与感情的关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写就,且文笔流畅,标点准确,显示出雄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乃历年来很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