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化学试题 > [《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600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600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时间:2019-11-20 10:13: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传统节日的作文: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600字

【网络综合-传统节日的作文: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以下是无忧考网节日作文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传统节日的作文: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供大家参考!相关推荐: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习俗作文 |父亲节作文 |父爱如山作文屈原,端午节因他而生。传说屈原被楚襄王放逐到湖南。本来他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反而被奸臣们排挤出去,他简直气疯了。屈原经常在汨罗江一代边走边唱伤心的诗,江边渔父见他委屈的样子问:“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弄到这种地步?”屈原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反问到:“既然别人都脏、都醉,您又何必清高和清醒呢?”屈原答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终于,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活着,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里自杀了。从那一年开始的第二年,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纪念屈原,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在过着的端午节。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作文二:《欢庆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的由来》1100字

曾经,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他身为一个楚国人,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秦国攻破,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附近楚国百姓得知,纷纷前来凭吊屈原大夫的死,渔夫划起渔舟来打捞屈原大夫的真身。

一个渔民把糯米制成的饭团抛向水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的嘴,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

每当这时,我不禁在心里默念起屈原大夫的绝作:《怀沙》: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劮揭晕?髻猓?6任刺妗?/p>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作文三:《我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350字》1200字

我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节日风俗有吃粽子、挂香包、挂五彩绳、赛龙舟、插艾叶等等。今年的端午节我是在奶奶家过的。那天一大早,奶奶就给还在睡梦中的我系上了五彩绳,还在在每间屋子的门头都插上了新鲜的艾叶,又准备了一些红枣糯米和苇叶包粽子,我就让奶奶教我包粽子。原来包粽子很简单,先拿两片洗干净的苇叶重叠在一起,然后在上面放上一些糯米和两颗大红枣,也可以放上几颗花生米,最后把它包住,用绳子缠起来,这样粽子就包好了。刚开始我包得不太好,不是馅儿露出来了就是绳子没系好,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反复练习了几个,后来包得就很完美了,奶奶直夸我学得快呢!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有意义。【每日写作指导:小升初语文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第一招式:眉目传神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如《扬长避短,成功之道》、《“英雄”偏到“无用武之地》,这些文题巧用成语,新颖别致。名人名字,耐人寻味。再如《千里马变成推磨驴》、《岂可回族街头卖猪肉》等活用修辞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第二招式:凤头引蝶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称之“凤头”,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如比喻开头法(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的空中楼阁》)、引言开头法(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议论开头法(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道义。)、入物开头法(很久很久以前,也许在我的生命之树发芽的时候,我的生命之神就告诉我,我是一只火凤凰。那时幼稚的心灵无法参透凤凰的含义,长大了也是。)、写人开头法(夏日炎炎。鲁林从省城公安大学放假回家,来到A城地面,此地距离其老家梁山泊尚有一段路程,须乘班车,方可上路。)、叙事开头法(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鲁彦《听潮》)、描景开头法(陌生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冷月下,却只见一犁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灭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绪感叹树叶的凋零。--一考生《美丽一次》)、绘境开头法(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定情开头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最后总结,究竟如何开头需要因文而定,因人而定,“文有定法,文亦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能够使阅卷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是成功的文章开头。

作文四:《[优秀作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600字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观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软可口的棕子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可我还是在最近的学习中,才具体地了解到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来历呢!

相传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他的祖国被秦国侵占,心如刀割,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投入江中,好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百姓们又想出用树叶包饭团,外缠彩带的办法,这就和我们今天的棕子有些相似了。

贵阳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可爱,那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激凌。每当端午节来临又正好赶上我们上学的日子,我的妈妈就会给我准备一小串用线连成的各种口味的棕子,有肉馅的、有花生馅的、有大枣馅的、还有绿豆馅的等等,还要为我精心挑选两个最厉害的煮熟了的鸭蛋去学校和同学们比赛,我们的规则是这样的:谁的鸭蛋撞不破,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那时的课堂欢声笑语,那声音简直成了一片欢乐而又兴奋的海洋,我们的教室也变成了一片狼籍的战场……

至今都好怀念过端午时教室里那片狼藉的战场,因为这战场里有属于我们的故事,故事中有欢笑、有兴奋,甚至还有我们的泪水……

作文五:《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400字

端午节作文300字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另外的名字呢!如端阳节、诗人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了许许多多的着名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屈原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祭奠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的好吃的投到江里,目的是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那天,我问妈妈粽子是怎么做的,妈妈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蜜枣包的,如果没有蜜枣的话,可以用豆子等代替。熟它,需要煮一个晚上。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可以看见洁白的糯米和枣团在里面,既好吃又甜,并且吃不腻。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端午节作文500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难忘的事,我们想让它在大脑中烟消云散,可这件事却久久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好像有什么东西使它留恋。当然,有一个节日,使我至今难忘。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记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霄节。白天呢?是各乡演的社火,有舞狮、唐三藏师徒四人、姑娘骑毛驴、……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热闹非凡,鞭炮声、鼓声、小朋友的欢笑声,简直能淹没了整个芮城县。

随着秒针不停的转动,八点到了,广场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仿佛每个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场雨,这一天要在广场放各式各样的礼花:首先是几颗“星星”往天上飞,离地面大约有两米多的时候,便炸开了。然后是由定时礼花“占领了”整个广场。看的我是眼花缭乱,这可是原来没有的。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的灯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灯、如来佛灯、观音灯、猪八戒灯、米老鼠灯、脸谱灯、……加上霓虹灯,把整个临泽城装扮得更加美丽。彩灯绽放着绚烂的色彩,好像在为国庆加油呢。

这一天,白天的热闹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记忆犹新,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代表这我们的中国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国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迎接下一次的辉煌!

端午节作文500字

每年端午节,大街上时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而且耳边还时不时传来“卖粽子喽!美味的粽子,快来买哦!”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餐桌旁,一边看《新白娘子传奇》的电视,一边剥着粽子吃。端午节啊,桌子上这几样菜必不可少: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说:“女儿啊,你知道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

我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爸爸奇怪的问:“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两个传说呢!就讲一个关于《白蛇传》的传说吧!相传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妇后,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黄酒差点现了形的情景,便成为民间端午节的风俗。”我自豪的说道。

“呵呵~爸爸请教你一个问题哦!为什么要纪念曹娥?”看着爸爸那一脸无知的样子,我不怀好意的说:“爸爸,你让别人说故事,不能不给报酬吧!”

“你想要什么?”原本无知的脸,瞬间提高为警惕。

“哎呦!没什么,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说道。

爸爸犹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转手拱让给我。我接了下来,说道:“爸爸,你给我把粽子剥了啊!”

“为什么?”

“令牌在此,你敢不听!”

“哼~早知就不跟你换了!”

“你说什么!”

“呵呵~没说什么!”

啊!这次的端午节真快乐!

作文六:《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1300字

齐: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A:今天由我和B一齐为大家主持“我国的传统节日之端午节”。(PPT1)

B:对啊,A你知道吗?我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呢。 A:我当然知道了,但我想考考班里的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国有哪四大传统节日? (提问:答案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回答后按PPT2)

B: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是农历五月,正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A:这里有一首唐代诗人文秀的一首小诗,哪位同学来读一读?(PPT3)

B:读得真好。看来啊端午节是古代就有的传统了。

A:端午节为每年龙历五月初五,它还有许多不同的名字呢。大家看屏幕。(PPT4)

B:端午除了有不同的名字,它还有许多有趣的传统呢。

A:对啊,大家可通过屏幕大概了解端午节的传统。(PPT5)

B:年年过端午,吃粽子,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PPT6)

A: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但最被人们接受的是端午节是用来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

B:端午节的龙舟竞赛也有一段来历呢。(PPT7)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PPT8)当人们得知

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竞赛。(PPT9)

A:是的,端午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从那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在端午节早上买或采来菖蒲、艾叶扎成束摆 放在门前或窗前用来辟邪以求平安。     B:A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A:刚才在进行端午节来历介绍的时候,我们基本都知道了。(PPT10)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PPT11)

B:粽子好吃,我最爱吃。(PPT12)

A:粽子品种也不少,有甜有咸,我都爱。(PPT13) B:我们都爱吃粽子,谁包过粽子呢? A:看来我们班会包粽子的同学可真不少。因为教室里条件限制,我们只能看图学习包粽子的方法。(PPT14)

B:我知道今天学校还组织了包粽子活动呢。 A:我们都想去包粽子,这次不能参加学校的活动,我在学校学了回家包也一样好。 B:大家看屏幕学习包粽子的方法吧。

A:(读图解释)

B:(PPT15)我看到有同学看着粽子流口水了哦。 A: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呢。(PPT16)

B:大家还可以通过屏幕了解一些其它习俗。(PPT17)

A:(PPT18、19)大家还可以通过图了解端午节的(PPT20、21)

B:今天的端午节又有所不同。(读PPT22) A:今天的特殊意义(读PPT23) (PPT24) B:龙舟承传统。 A:粽子表情谊。

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文七:《端午节的传统节日习俗》7100字

端午节的传统节日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 节日习俗

禳解、 禳解 、 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 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 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 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 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 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 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 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 “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 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 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 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 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 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 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 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 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 : 谓之浴兰节。 ” 《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 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 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 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 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 也可入药)或镂或屑, 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 有爽口之感, 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 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 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 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

,逢端午时便 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 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 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 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 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 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 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 也有好处。 挂艾草、 菖蒲、 挂艾草 、 菖蒲 、 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 通常将

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 首, 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 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 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 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 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 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 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 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 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

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 于户上,可禳毒气。 躲端午, 时端午节习俗, 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简称“躲午”, 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 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 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 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 端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 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 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 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

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 、 曹娥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 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 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 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 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 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 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 郊区一带龙船,长 33 米,路上有 100 人,桡手约 80 人。南宁龙舟长 20 多 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 16—22 米,挠手 24—48 人。 福建福州龙舟长 18 米,挠手 32 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 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 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 上刻鳞甲。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 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 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 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 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 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 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 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 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 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

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 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 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 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 《点 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 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 念马援、福州的纪

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 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 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 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 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 气氛十分热烈。 唐代诗人张建封 《竞渡歌》 “…… :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 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五月端午赛龙舟

划龙舟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 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具有表演的含 义。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 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浙江余杭县 龙舟,有的是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 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 《淮南子·本经训》 如 “龙舟鷁首, 浮吹以娱”, 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 舟六只,戏于湖中”。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 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 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 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

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 《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 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 均往观看。 又有夜龙舟。在浙江武进,过去有夜龙舟,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 四川五通桥从 1982 年起出现了夜龙舟, 在舟上装电灯, 配焰火, 漂浮河灯, 辉煌夺目。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 穿过。 又有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 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 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义县,过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 也认为可除邪祟。另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旱地划龙舟之俗,实际 上是一

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时的旱地龙舟最为壮 观。又如《徽州府志》载:“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为之,袭画 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绪市。”另有把小型旱龙船给小儿做玩具 的。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 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 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 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钟馗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 和春节的重要内容。 斗草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无 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 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 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 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 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

清 金廷标 群婴斗草图轴

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白居易《观 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物原》云:“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 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 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 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 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其他 端午有射箭之戏,《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 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 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 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 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 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 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 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 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 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 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 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 佩饰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 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 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 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 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 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 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 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 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 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 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 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 纪。” 艾虎,旧时

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 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 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 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 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 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 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 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 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 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 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 虎的额纹, 又虎为兽中之王, 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 《燕京岁时记》 :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 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 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 延年。” 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 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 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 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 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 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 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 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 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 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 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 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 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 缝成

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 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

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 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 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 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 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 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 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 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 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 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 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作文八:《2016年传统节日的作文: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500字

屈原,端午节因他而生。传说屈原被楚襄王放逐到湖南。本来他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反而被奸臣们排挤出去,他简直气疯了。屈原经常在汨罗江一代边走边唱伤心的诗,江边渔父见他委屈的样子问:“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弄到这种地步?”屈原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反问到:“既然别人都脏、都醉,您又何必清高和清醒呢?”屈原答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终于,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活着,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里自杀了。从那一年开始的第二年,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纪念屈原,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在过着的端午节。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作文九:《2016年传统节日作文300字:端午节赛龙舟》400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有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比赛,所以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就开始准备出门了。

到了目的地,天却突然翻脸了,下起了蒙蒙细雨了。但已阻挡不了我们看龙舟比赛的热情,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但早已是人山人海,场面劲爆。

比赛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开始了,各个队伍都做好了准备,都在试试待发了,随着一声枪响,各个参赛队就飞速得划了起来。暂时领先的是1号队,只见他们奋力得划着,速度就像那离弦的箭一般,其他队伍也不甘落后,想反败为胜。这时,雨停了,水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像个小精灵为3号队加油鼓劲,这让3号队充满了信心,不一会儿,3号队追上了摇摇领先的1号队。1号队不甘示弱。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我们观众都把目光集中在1号队和3号队的身上,似乎赛场上只有1号队和3号队这两只对伍。我目不转睛得盯着1号队和3号队,终于,到冲刺了,观众的心不禁悬了起来,胜负揭晓了,是3号队赢了。他们凭着团结就是力量,力量赢得胜利的的信念,赢得了比赛。

我想:这场比赛真是惊心动魄,我以后也要学习3号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团结就是力量。

作文十:《2016年过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与“五”》400字

说起端午节,那话题可多了。下面,就让我来给您细说说吧。我说的是“端午节与‘五’”——嘿嘿,新鲜吧?

首先啊,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又称“重五”,节日中的许多风俗与“五”字联系在一起。

节日里,从村子里走过,你会发现各家各户的门窗上都插着“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花、龙船花,传说这样可以避鬼神。其实,秘密在于这些植物都有刺鼻的辛辣味儿,插上它们可以驱赶小虫什么的。

节日中,我们孩子当然格外欢快活泼了,大人们用红、黄、蓝、黑、自五色丝线系在我们的脖颈上、手腕上、脚踝上,我们显得更加神气、漂亮了。据说,这五线还有个名字呢,叫“长命缕”,大概也是寄托人们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吧。不管怎么说,那五种亮丽的色彩,给节日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

过节自然少不了吃!在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色的棕子,还有雄黄酒。爷爷告诉我,《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正是因为喝了雄黄酒,才显现了白蛇的真身!

说了这么多,看来,端午节与“五”还真有不解之缘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