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试题综合 > 化学试题 > 当代艺术语境中陶瓷媒介的特性表现

当代艺术语境中陶瓷媒介的特性表现

时间:2021-04-08 09:38:15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要: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环境影响下,传统艺术媒介发生了价值取向上的巨变。作为传统媒介的陶瓷材料,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艺术形式当中。蕴含着丰富美学精神文化及技艺的陶瓷被当代艺术带来的新任务所激活,陶瓷媒介的独特属性以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跨越出传统的陶艺、陶瓷艺术的范畴。
  关键词:当代艺术语境;陶瓷媒介;特性表现
  在研究一件艺术品时,我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图像、风格等问题上,而实际上“媒材”才是更为基本的一个因素。且媒材的“物质特征”和“媒介特质”的概念有联系但不重复[1]。前者的范围是物质的,而后者还包括“物质特征”基础之上所携带的文化内涵、制作与思维及观看的方式、作品与环境及观众的关系等。就陶瓷媒介而言,其“媒介特质”是基于陶瓷特有的“烧成”环节所具有的特殊制作及思维的方式、物质属性的变化关系。
  一、物质特征
  (一)可塑性
  陶瓷媒介的可塑性由水、火、土这三种基础物质构成,主体通过控制水的含量、火的强弱、土的比例来实现所预设的可塑度。首先,水的可塑性表现在主体对泥中不同水份含量的控制,不同含水率的泥有泥水、泥浆、湿泥、干泥、素坯等不同形态。每种形态具备的不同可塑强度也决定着主体不同的运用方式。第二,火的可塑性表现在主体对不同烧成温度和烧成方式的把控,其结果直接显现在陶瓷的烧成效果中。在烧成温度上,有陶器、炻器、瓷器之分。在烧成方式上,有汽烧、电烧、柴烧、乐烧、苏打烧、坑烧等,且各烧成方式和每一次烧成过程中,主体都有主动和间控的塑造空间。第三,土的可塑性首先是其天然所具备的属性,它在解除外力后仍然能保持原形不变。其次主体可以通过基于各原料天然的可塑度与熔剂原料进行比例配置,再与水混合加工制成可塑度更高的塑性泥料。或者在现成泥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骨灰、纤维、胶类等物质来改变泥的可塑强度、透光度、收缩率等等。如陆斌的系列作品《大悲咒》,通过在泥料中添加特殊成分,使作品烧成后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逐渐剥落,以此影射着信仰、文化、世风的破碎,充分的将陶瓷媒介的可塑性被转译为恰如其分的艺术语言。
  总体来看,陶瓷媒介的可塑性充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是一种主动的、间控的、可加可减的高强可塑范围。
  (二)可复制性
  陶瓷媒介的可复制性是指其工艺技术上的可复制三维成型和可复制二维图像。
  首先,陶瓷的三维成型复制技术,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期阶段(约公元7000年—公元4000年),以借助经低温烧制的陶模制成内、外模开始,发展到汉代模制器物的流、鋬、纽等配件,再到隋、唐、五代时期的盅、杯、壶盖、人物、动物等整体模制,最后到清末石膏模具的发明与运用,模制成型技术逐渐成熟并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工艺。此后,新进的陶瓷3D打印技术,克服了更多传统成型的技术难题,可以制作出更为精细的造型,也为陶瓷媒介提供了新的复制可能。其次,在二维图像复制上,从汉代法花、印贴、浮雕等局部印制,到隋、唐、五代的整体模印、模塑,再到1860年代发明的陶瓷贴花印刷技术和1950年代的丝网印刷贴花纸,使得陶瓷媒介的图像有了极其便捷、多样、有效的复制可能。如艾未未的作品《瓜子》,由手工模制的一亿颗瓜子组成,正是陶瓷媒介的可模仿、可批量复制的物质特征使作品具备了物化的可能。
  二、媒介特质
  (一)中空性
  陶瓷的中空性是基于其工艺限制下的制作与思维方式。在技术层面上,主体需要考虑从成型过程到烧成结束,物质会发生的物理及化学变化,不同泥釉料的选择与操作是否符合其属性,坯体水份是否均匀排出排净、胎壁厚薄变化是否有足够的支撑力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作品的最终效果。在艺术形式层面上,主体的思维同时构造了外层的“形”和内层的“形”,内层隐含的“形”关联着外层显现的“形”,媒介实体成为一种内外空间占有的集合存在。
  (二)间离性
  作为土与火的艺术,陶瓷媒介的间离性表现在烧造前后构思与制作的间离。烧成前,主体已经完成了一般艺术创作所经历的全部过程,随后火的介入使整個创作过程变成了一种复合创作。这种间离性关联着两种美学意义,间控与缓得。间控,指主体对作品的控制是间接地通过对火的控制来实现。因为在火不可控的的作用力方面,温度和氛围会改变构思与制作的原始内容,此时主体构思的内容变为确立烧造工艺方案,制作的内容变为操控烧造过程。 到烧成品环节时,构思和制作的内容变为继承预设目标或根据火激烈活动留下的“迹”作出装饰或审察烧成品。这需要主体依靠工艺技术知识和手段来防范或利用火及其相关作用力,同时需要依靠自身艺术修养来开掘、体认、决断蕴含于其中的更多可能,是一种既追求预设目标完满又始终开放容纳的过程。缓得,是指主体对具偶然因素的烧造结果的认同或否弃,需要延迟到烧成结束才能做最终决断,而不像一般艺术创作的当即而成。[2]
  (三)质变性
  在完成烧结阶段后,泥土被陶化或瓷化,发生了从微观结构到表层形态的质变。并随之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及视觉感受上的变化,泥土的泥质感、流动感、柔软感、温和感、敦厚感转化为陶瓷的陶(瓷)质感、凝定感、坚实感、冷凝感、脆薄感。
  陶瓷媒介是在火与火相关的力的影响下发生连续的、本体的物理和化学上的双层质变,这种质变的结果导向了陶瓷媒介的两个新属性:收缩性和易碎性。收缩性,是在温度、原料、形态结构、体壁厚薄适当的情况下,随着窑温的变化,坯体形态的原始形式关系因其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比列的均匀收缩。如宋东的作品《三尺不等于一米》,巧妙地结合其收缩性和尺所代表的长度标准,在只看见成品的观众眼前,将陶瓷媒介的收缩性可视化。易碎性,是陶瓷烧结后取代泥土柔韧性的反向特质,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心理感受。如刘建华的作品《日常易碎》,充分运用其易碎性和视觉稳固感的冲突来影射潜藏在美好日常生活中的脆弱和工业化消费社会下的精神缺失。
  三、结语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陶瓷媒介走出其自身耀眼又沉重的历史光环。又因其独特的物质特征和媒介特质,使陶瓷媒介不论在任何语境和形式下都带有自身强烈的气质。
  参考文献:
  [1]巫鸿.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149.
  [2]吕品昌,西逸.陶艺特质论[J].文艺研究,1993(3).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