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文化 >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300字]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300字]

时间:2020-01-06 09:15:29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300字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电子备课

四、三   年级      第  一  单元   第   2    课

1《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教学重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感悟。    学法: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认识生字,读熟三首诗,理解《独坐敬亭山》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语言。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

1、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四、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 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五、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六、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七、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 (内心)不独

作文二:《独坐敬亭山的诗意》2500字

独坐敬亭山的诗意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

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赏析: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  渔歌子的诗意

*  过故人庄的诗意

*  别董大的诗意

作文三:《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1500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宣城(今属安徽省)西北郊,山势峻拔,林溪幽丽,因南齐诗人谢�曾在这里吟诗而著名。早已心向往之的李白,直至五十多岁漫游到了宣城才如愿以偿。他只身孤影,登山坐览,饱餐秀色,用诗笔留下了独特的感受。      诗题名之曰《独坐敬亭山》,是因为诗中所写的既不是从山下“望”山,也不是沿着山路去“登”山,更不是边走边看地“游”山,而是“坐”在峰峦环抱之中,对着面前的山景凝视出神。为了强调不是携侣共赏,还特地加上一个“独”字。因此,“独坐”二字正是这首诗艺术构思的特色所在。   首句“众鸟高飞尽”,一下笔似乎就违反了“常规”。鸟儿是栖息山林的动物,它通常总是作为山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在诗人的笔下,如“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而李白这句诗中的鸟,既不在山谷鸣叫,又没有在山空盘旋,虽然为数众多,却都高高地飞入青冥,而且一只不剩地飞出了视线。一个“高”字已经使飞鸟远离了山峦,又一个“尽”字,就把这些鸟儿从山景中彻底抹掉了。给人一种鸟去山空之感,突出地显示了山的空寂和幽绝。   第二句“孤云独去闲”写云。云对于山,如影附形。云以山为依托,山以云为掩映,在诗人的作品中,二者从来是相映成趣的。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里,诗人摄入镜头的仅仅是一片云朵,就是这唯一的一片云朵也径自离开山峦飘然而去,并没有给敬亭山增辉添色。闲,作“静”解,表现了浮云轻盈飞动的神态。在首句“众鸟飞尽”的描写之后,这句又以“孤云闲去”同首句相呼应,给敬亭山的空寂和幽绝加重了分量。   鸟飞了,云去了,山又如何呢?诗人在经过铺垫之后,在第三、四句把笔锋转向了山,然而他的写法却出人意料地跳出了巢臼。历代诗人写敬亭山都是从正面着笔,选择不同的角度勾画它的形貌。唯独李白这首诗把对山的正面描绘一概摒弃。他别开生面地避实就虚,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从诗人同山的关系上作文章,写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用“只有”两个字,把一、二句中的“众鸟”“孤云”同“敬亭山”联系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原来,写鸟和云的动,正是为了显示山的静;写鸟和云的离去,正是为了衬托山的岿然不动。诗人在句中借助“相”和“两”这两个字,把他对敬亭山看而不厌的感情,扩大为诗人和山双方的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就把“看”和“不厌”这种人的行为和感受,加到了山的“头上”,把它人格化了。这样一来,使人感到,鸟飞,云去,就似乎是由于它们对诗人的冷淡无情,而山的岿然不动,也似乎是出于它对诗人的一往情深、依恋难舍。这真是“点石成人”的传神之笔!   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只有”两个字,这两个字把诗人对外界的相知相爱的感情夸张地缩小到敬亭山这唯一的对象身上,而把近至眼前的“众鸟”“孤云”,远至当时社会上令诗人望而生厌的形形色色的庸俗之辈,都统统排除在外。“只有”,意味着,社会之大,李白竟然找不到一个知己,也找不到一个把李白视为知己的朋友,而不得不把他自己寻求相知的感情寄托在一座木然无知的青山身上。“只有”,意味着诗人在这里已经不限于写山、写景,而是把诗笔深入到自我的内心,揭示出诗人由于不为封建权贵和庸俗社会所容纳而产生的深刻的孤独和寂寞。“只有”,还意味着诗人向着当时扼杀人才的封建权贵,表示了极大的轻蔑和忿慨。在仅仅两字之中,倾注了诗人多么复杂的感情啊!   诗中深刻的内容和强烈的感情,同鸟飞、云去,人山互看所构成的孤独寂寞的艺术境界有机地融和在一起,表现得既含蓄又巧妙。没有剑拔弩张的斥责,也没有扬扬洒洒的抒情。足以当得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毫无疑问,出色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是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摘自1981年第2期《语文园地》)   (插图:肖美玉)

作文四:《《独坐敬亭山》的相关资源》1700字

敬亭山位于宣城县城北郊5公里处。原名昭亭山、查山,属黄山、九华山支脉,海拔286米。唐宋以来即是名胜之地。山顶有石刻“云根”二字,相传为李白所题。山间云雾缭绕,茂林修竹,松涛阵阵,溪水潺潺,景色非常秀丽。

敬亭山声名大振是在南朝杰出诗人谢朓前去游览,并写了《游敬亭山》的名诗之后。后人取该诗中“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一句的诗意,在山上翠云庵前建了云齐阁,各地游客纷纷沓至而来,在此饮酒赋诗,正如刘禹锡所写:“宣城谢朓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后来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王维、苏轼、汤显祖、施闰章等名士相继来此游历赋诗,敬亭山名声益显。李白在宣城时一再登临敬亭山,登高望远,流连忘返,留下许多诗篇,盛赞那里的山色溪景。著名绝句《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更使此山名闻天下。后人在山上建有闲云庵,是取“孤云独去闲”的诗意而命名。民国28年(1939)新四军军长陈毅经过宣城时,也到敬亭山留诗凭吊李白、谢朓:“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随着岁月的流逝,敬亭山的亭、阁、庵、寺多已圮没,现存者尚有双塔和古昭亭石坊可供游览。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各七级,四方形,高20余米,砖砌、仿木结构,塔身砌有佛像、阑额、圆拱门等,塔内嵌藏苏轼楷书《观音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经》石刻。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山林建设,敬亭山面貌一新,尤其在春夏之间,山坡上梨花如雪,茶树如茵,青松翠竹,蔚成奇观,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独坐敬亭山⑴

【唐】 李 白

众鸟高飞尽⑵,

孤云独去闲⑶。

相看两不厌⑷,

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⑴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风景幽静秀丽。山上旧有敬亭,为南齐谢眺吟咏处。

⑵ 尽:没有了。

⑶ 闲:悠闲。

⑷ 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题解】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作文五:《独坐敬亭山的诗意》2600字

独坐敬亭山的诗意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独坐敬亭山》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注释

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厌:满足。

独坐敬亭山的诗意鉴赏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独坐敬亭山》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作文六:《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300字

1《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教学重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感悟。    学法: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认识生字,读熟三首诗,理解《独坐敬亭山》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语言。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

1、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四、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

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 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五、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六、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七、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 (内心)不独

作文七:《《五绝·独坐敬亭山》的分析》1900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从整首诗看,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即以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表现审美意识。而所谓的文学形象则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形象性既是文学语言有别于概念语言的标志,也是文学在表现形态上的重要标志。如:众鸟、孤云、敬亭山等词语的描绘,把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我们更能从深处理解到是诗人在写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找安慰与寄托。这是何等的胸襟!难怪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要赞此诗为"传‘独坐‘之神"了。在这里,我们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和联想,剖析了诗人真实的世界,同时,我们也探索到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审美的世界!

文学形象具有不同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语象、形象和意象。在此诗中,这三种类型吞吐之妙。

首先,这首诗的语象特别表现为词语的魅力,即汉字本身的象形特点。它给我们一种视觉的效果,从而创造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学形象感。如:“尽”与“闲”二字将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鸟”飞“尽”了,一片白云在悠闲地飘,多么清静,多么平静啊!正是这种“静”,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看“鸟”慢慢地飞“尽”,看白云自由自在地轻轻地飘,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上游览、凝望已久,勾画出诗人“独坐”的形象,为下联写“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相”、“两”二字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连的感情。在诗人眼中,敬亭山不止是山,而是一位相知相怜的知己。文中的“只有”一词是经过诗人推敲出来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歌德曾说,“绘画是将形象置于眼前,而诗则将形象置于想象力之前”;由此看来,想象的文学拥有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使文学与人生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其次,这首诗的描摹型的形象也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众鸟”之高飞及“孤云”之独去的形象写出了世人的欢聚和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而“敬亭山”又显示其雄伟壮丽,给人威严的感觉。这些形象既可以说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可以说另有所指。

最后,此诗中的意象丰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心绪等方面的精神对象作了深刻的论述。在这首诗中,以“众鸟”和“孤云”等意象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敬亭山的雄伟壮丽与众鸟的喧嚣渺小、孤云的轻浮相比,更显出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同时,诗人也找到了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安慰和解脱的空间。正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委婉地抒发自己的一腔愤懑,因而使诗歌的境界愈发深远,同时,读者不仅获得了意外之象,还进入了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从而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

文学形象的四个特点在此诗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像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从而使文学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意味,为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这首诗用“众鸟”、“孤云”、“敬亭山”等景物描写,通过读者的想象,把他们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和理想倾注其中,从而理解到诗人内心复杂的心情。

文学形象的心像性使文学形象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因而具有难以捉摸的心理情绪。如果读者把文学形象仅仅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那就是大错特错,也是非常狭隘和片面的。在这首诗,如果无视“众鸟”、“孤云”、“敬亭山”等意象的内涵,那难以把握文学形

象的形象性。读者只有凭借着综合了感知、体验、情感、理解等心理因素的想象,才有可能感受到诗人当时内心的情感。

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但它包含远远大于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所以,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个性化的结果,它把某种普遍性融化在具体、感性的形态中,犹如“理之在诗,如水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这首诗中的具体事物,如众鸟、孤云、敬亭山等,它们所显示的意义更是深远,所表达的也正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文学形象的符号性是文学传情达意的一种符号,是文学的“语言”,这有助于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意义。如果我们仅从字面理解诗人笔下的“众鸟”、“孤云”、“敬亭山”,那恐怕我们很难领会到诗人真正要表达的意义。可是,如果我们不是从形象本身去理解,而是将形象视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诗人笔下的“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诗人没有立誓般明说自己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并与之抗争到底,而是通过诗人与“敬亭山”心心相印、孤高傲兀的形象的描绘,就稳重地传达出了诗人决不肯趋炎附势的倔强精神。

作文八:《《独坐敬亭山》》1600字

1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预习案

姓名:_____    评价等级:_____

一、生字新词。

1、给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亭(   )庭(   )相(   )看  相(   )和

2、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和古诗的大意,勾画文中重要的字词和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孤云   遥望   敬亭山

二、相关资料。

1、收集作者李白的有关资料。

2、收集《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3、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三、理解内容。

《独坐敬亭山》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四、挑战难关。

试着背诵古诗。

五、质疑问题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在下面写写吧。

1课、《独坐敬亭山》导学案

第一课时     节次:1次

备课时间:2014.2.16     上课时间:2、17 星期一

【导学目标】: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第一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敬亭山的喜爱。

【导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导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孤独感和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具准备】:优美的课件、伤感的音乐。

【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苦闷的心情。

一、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预习交流、检测。

1、一锤定音。(给正确的音节涂上美丽的颜色)

亭(tíng  tín )庭(tín  tíng )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庭(  )挺(  )

停(  )忆(  )

3、朗读三首古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写在作业本田字格中。

4、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5、小组内向你的学习小伙伴介绍三首诗的作者及背景

(二)、学习新课。

学习《独坐敬亭山》

1、自由朗读这首古诗并在小组内互读。

2、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①、读诗句解释划线的字,

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比一比,组词。

销( ) 骆( ) 乳( ) 绵( ) 族( )

梢( ) 格( ) 浮( ) 棉( ) 簇( )

2、把词语填完整。

水平( )( ) ( )( )壮阔 色彩( )( ) ( )地而( )

( )( )万千 ( )( )各异 峰峦( )( ) 五( )缤( )

3、选词填空。

玩赏 观赏 欣赏

(1)、我很( )李思思同学写的楷书。

(2)、这个暑假,我们要去( )桂林的山水。

(3)、爸爸经常在( )家中的奇石。

渐渐 缓缓 慢慢

(4)、溪水( )地流,声音轻轻的。

(5)、汽车顺着山路盘曲而上,( )地接近峰顶。

(6)、老奶奶( )地走着。

第二课时   节次:2次

一、拓展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幽静 —( ) 前进 —( ) 俯视 —( ) 宽广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天山 ( )的湖面 ( )的校园 ( )的灯光 ( )的事情 ( )的石洞

3、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并完成练习。

(1)、这道诗是( )代诗人( )所写。

(2)、后两行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通过对________ 的描写,抒发了_______ 的感情。    二、完成小练习册题。

【教学反思】:

作文九:《《独坐敬亭山》》2500字

《独坐敬亭山》.txt

一、课前谈话:

T:你认识我么?(S回答略)

T:苏东坡认识么?杜甫知道么?李白知道么?知道的把手举高点!你知道李白有几个名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李白 李太白 )

S:青莲居士。(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李青莲)

T:那我们就可以说是“李青莲”。

T:回顾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谁来!(S都比较紧张)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学生齐背)

T:静夜思,永恒的话题……古老与现代(老师用抒情的语言来描述,略)。那是一个怎样的话题?

S:思念家乡。

T:是啊,那是一个乡愁(板书:乡愁满怀),还有么?

S:望庐山瀑布。(紧张)S齐背。

T: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S:潇洒的李白。

S:很爱游玩。

T: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T:从《赠汪伦》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S:恋恋不舍 (板书:有情有意)

T: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丰满的李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

二、初读。

1、读题。解题。

(1)T:谁知道敬亭山?(讲解:很多大诗人都去过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诗篇,所以后来又叫做“诗山”。——让学生理解江南诗山的来由。)

(2)再读题。

T:敬亭山前面有独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它带着点什么?

S读(读得很慢)

T:你为什么这么读?

T:再请个小朋友读。(再读课题)引:为什么这么轻?

S:李白很孤独。

2、读诗歌。

(1)自由练读。

老师提示:读文章,先练习。按自己的节奏读两边。(好像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叫学生读2遍,目标不是很明确。)

(2)指名读。

T:读的多好啊!字正腔圆。

T:谁再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

T:谁来做个小小讲解员啊,来评价评价啊。(学生比较紧张)

S1:他读得孤独一些

S2:他读的比较漫长,说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

(3)齐读。

(4)质疑:

T:小朋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啊!

S:为什么相看两不厌?T: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S:为什么只有径庭山,世界上有很多山啊!

S:为什么只有一多云飘来飘去?

S:为什么这里的鸟都飞走了?

T: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独坐敬亭山》

T:请同学们读课题。(S读)

(5)独:说词语。

S:孤独、独自、独一无二……

(6)再读题。

三、细读。

1、找

T:下面的古诗里面分别也写了作者一个人

,那些词语告诉你只有李白一个人呢?一句一句的读,一个一个的划。

S找

2、交流:

S:众鸟高飞尽的“飞尽”

T:这句话写了什么?

S(回答略)

T:一只鸟也没有了,那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啊?还有么?

S:孤云独去闲的“独去”。就是说……(略)

T: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径庭山啊?!

S:死气沉沉

S:清闲

3、指读。齐读。

T:最后的云也不见了,李白的心里悠闲么?

S再读。

T:“你的眼里只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相看两不不厌,只有敬亭山!

T:还有么?

S:“只有径庭山。”

T:在李白的眼里有云么?

S:没有!

T:有鸟么?

S:没有!

T:还有么?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两个人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厌。……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谁也看不厌。

板书“厌”字(繁体字)

T:一张口在山旁,大口大口地吃肉,给你怎样的感觉?S回答(略)

T: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谁来读。

S读

T:人山相望,人山的融合。

S再读。

四、研读。

1、体会孤独

T: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径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径庭山呢?(孤独)

T: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S:“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T:我们一起读前两句。

S读。

T:那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

S:再读。

过渡:

T: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

S(略)

2、介绍背景

T:老师来介绍一下背景。(李白罢官的时候,……孤独寂寞)

T: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

3、读。

S读。个人读,齐读。

4、配乐,范读。

T: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

(朗诵)

S齐读

T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啊。你有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T的朗诵是深情的,深沉的。)

5、练习:

(1)、出示: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2)、S写,T巡视。

(3)、交流。

S:敬

亭山你知道我多孤独么,连云和鸟都遗弃我了。

S: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遗弃你!

S:朋友,现在只有我俩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我们都很孤独。

S:李白,我真为你感到孤独!

(4)、引读。

T: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精彩!!师生的交流语言连起来像一首诗,教师用诗般的语言把几个学生的交流穿起来。)

T:相看两不厌,只有李青莲!

五、拓展。

补充。《秋蒲歌》出示。

1、自由读,感受李白。

T:大家展示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S读。齐读,指名读。

2、读。(有思考要求)

带着“这是一个怎样李白?”再读《秋蒲歌》。

S读。

3、交流。

T: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读出来了么?

S:这是一孤独的李白。

S:发愁的李白。

S:孤独,哀愁。

T: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吗?

S:你应该乐观起来,要坚强。

S:你要开朗些……

S:大家会想你的,你要乐观些。

T:哪些人会想着他?

S:劳动人民会想着他。

S:家乡的亲人会想着他。

T:还记得《静夜思》么?(S背)

T:还记得《赠汪伦》吗?(S背)

T: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S背)

T: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独!

六:升华吟诵《独坐敬亭山》。

作文十:《1、独坐敬亭山》1200字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  教师:  刘林洋      编号:

课题:《1、独坐敬亭山》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1课的一首古诗。诗中写了许多鸟高高的飞走了,单独漂浮在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闲的越飞越远。只有作者和敬亭山两个怎么看也不厌倦。选编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二是激发对古诗的喜爱,并在背诵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 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苦闷的心情。

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四、课前准备

1、李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揭题。

简介作者及敬亭山。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这个字常见于亭

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习生字。

2、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小组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结合版书:

鸟飞尽

云独闲     孤单寂寞

山相对

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

(四)朗读,背诵。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

2、指名读。

3、学生齐读。

4、背诵。

(五)扩展。

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

3、交流。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六)背诵默写

云独闲  山相对 孤独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