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人文社科 > 文化 > 从“龙”字成语看中国龙文化(下)

从“龙”字成语看中国龙文化(下)

时间:2022-10-23 10:25:02 来源:学生联盟网

摘 要:早在8000多年前,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龙”的造型,至3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了“龙”字。千百年来,龙不仅仅作为一种灵异的动物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凝聚和积淀,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汉语成语中包含着大量的龙字成语,分析这些龙字成语,探讨其蕴含的中国龙文化,进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龙字成语;龙文化;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109-03

中国是龙的故乡,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龙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积淀,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反映到汉语的词汇中,不仅形成了大量的含有“龙”字的双音节词,而且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龙字成语。这些龙字成语不仅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的帝王文化、士人文化,①而且与军事文化、民俗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龙字成语与军事文化

这里所说的军事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军事战争本身,还包括与军事密切相关的军事形势、军事地理、军事谋略、将士品格等等。许多龙字成语虽然不是军事上的专用成语,但与军事文化关系密切。如: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据晋代张勃《吴录》记载,东汉末年诸葛亮受刘备派遣到金陵,对孙权说:“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李白《永王东巡歌》之四:“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也称“龙盘虎踞”。汉代刘胜《文木赋》:“枝条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也称“虎踞龙盘”。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也称“虎踞龙蟠”。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是兴亡满目。”

龙潭虎穴:形容十分凶险的地方,多指敌巢、匪窝。《封神演义》第七十一回:“二马拨开,枪斧并举,大战龙潭虎穴。”亦作“虎穴龙潭”。《水浒传》第六十一回:“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海阔一个家业,担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亦作“虎窟龙潭”。元代汪元亨《沉醉东风·归田》:“怕筑成傅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亦作“龙潭虎窟”。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鱼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龙争虎斗:比喻势均力敌的双方争斗得非常激烈。元代马致远《汉宫秋》:“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也称“虎斗龙争”。《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也称“龙争虎战”。《秦并六国平话》上卷:“春秋五伯之后,又有战国七雄,天下龙争虎战,干戈涂炭,未肯休歇。”也称“龙战虎争”。班固《答宾戏》:“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虎争。”也称“龙拏虎掷”。宋代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也称“龙拏虎跳”。俞锷《醉歌行》:“说霸争王各不让,龙拏虎跳旦复昏。”

降龙伏虎:原为佛教故事,指高僧法力无比,能够制服龙和虎。后来比喻力量强大,能够战胜敌人或克服重大困难。《西游记》第八十回:“我是大唐来的,我手下有降龙伏虎的徒弟,你若撞着他,性命难存也。”也称“伏虎降龙”。《封神演义》第八十二回:“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也称“降龙缚虎”。《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降龙伏虎人。”

虎略龙韬:“略”,即《三略》,原名《黄石公三略》,是一部从政治策略上阐述治国用兵的兵书。“韬”,即《六韬》,也称《太公六韬》,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虎略龙韬”则泛指古代兵书、兵法或兵家谋略。也称“龙韬豹略”。明代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此外,用“龙血玄黄”或“龙战玄黄”比喻战争十分惨烈,血流成河。用“痛饮黄龙”或“黄龙痛饮”,比喻彻底打败了敌人,开怀畅饮,欢庆胜利。用“龙幡虎纛”比喻将帅之旗。用“直捣黄龙”,比喻径直捣毁敌人的巢穴。用“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二、龙字成语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龙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不仅存在于高高的庙堂之上,也广泛地存在于市井民间。尽管历代帝王极力垄断龙文化,将“龙”占为己有,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影响龙文化在民间的传播和发展。民间的龙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久不衰,延续至今。例如“龙套”,指传统戏剧服装的一种;“龙船”,指民间赛神竞渡所用的饰有龙彩之船;“龙灯”,指民间正月十五元宵节所挂的龙形花灯;“龙华会”,指民间庙会的一种;“赛龙舟”,南方地区于端午节举行的划船比赛,以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反映民俗文化的龙字成语也有很多。

漫衍鱼龙:也作鱼龙漫衍、鱼龙曼衍。“曼衍”或“漫衍”、“曼延”,是古代传说中的巨兽名,古代模仿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鱼变龙的猞猁模型。后来用“曼衍鱼龙”比喻事物变幻离奇。《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注:“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隋书·音乐志中》:“鱼龙漫衍之技,常陈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

陆游《致语》:“某官爰申宴乐,式奉笑谈。士民踊跃而仰瞻,将吏奔驰而即事。谐金石铿锵之奏,盛鱼龙曼衍之观。”

鱼龙杂戏:唐代京城长安等地盛行鱼龙漫衍和角抵之戏,叫鱼龙杂戏,也叫鱼龙百戏。陈子昂《陈伯玉集》一《洛城观酺应制》诗:“云凤休征满,鱼龙杂戏来。”张说《张燕公集》一《侍宴隆庆池应制》诗:“鱼龙百戏纷容与,凫鷁双舟较泝洄。”

龙生九子:民间传说一条龙生了九条小龙,形状、性格都不相同,比喻同胞兄弟性格、志趣各不相同。也称“龙生九种“。明代徐应秋《玉枝堂谈荟·卷三十三·龙生九子》引李东阳《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此几个杂种?’敖顺道:‘此所谓龙生九种,九种有别。’”

岁在龙蛇:岁,即岁星;十二属相以辰为龙,以巳为蛇。于是以“龙蛇”代表地支的辰巳,以“岁在龙蛇”指辰巳之年。苏轼《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也比喻寿命将终。《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引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

龙凤呈祥:民间用来比喻吉祥喜庆之事。汉代孔鲋《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明代汪道昆《远山戏》:“这是龙凤呈祥,请相公夫人同饮太平酒。”

乘龙快婿:俗称才貌双全,令岳父、岳母满意的好女婿。晋朝张方《楚国先贤传》:“孙隽,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汤显祖《紫钗记·回求仆马》:“待做这乘龙快婿,骐骥才郎,少的驷马高车。”也称“乘龙佳婿”。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为选中了乘龙佳婿,到处夸扬,今日定要女婿上门亲迎。”

三、龙字成语与书法文化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记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同时汉字本身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的文字有许多种,但是只有汉字等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而其他绝大数文字则都与书法艺术无关。所谓书法;“文字的笔画和结体,写得有力有势,就成了书法。”②正因为如此,汉语中就出现了许多反映书法文化的龙字成语。如:

龙飞凤舞:原来比喻山势蜿蜒起伏,气势奔放雄壮。后多形容书法的笔势刚劲有力,活泼舒展,挥洒自如。清代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副大屏,草书写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亦作“凤舞龙飞”。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佩服。”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遒劲有力,生动活泼,气势奔放。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清代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七回:“道士卷起袍口,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在照壁上龙蛇飞动,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亦作“龙蛇飞舞”。清代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十一回:“你们都看这诗,不是明说着吗!这字写得龙蛇飞舞,不是仙人也写不出来。”

矫若惊龙:比喻书法笔势矫健灵活。《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笔走龙蛇:运笔犹如龙蛇舞动。比喻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挥洒自如。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本贯河南太原府人氏,俗姓王,自幼聪明,笔走龙蛇,参禅访道,出家在本处沙陀寺,法名明悟。”

反映书法文化的龙字成语还有许多,如“龙跳虎卧”,形容书法遒劲,笔势奔放;“游云惊龙”,形容书法精妙绝伦;“龙翔凤舞”,形容书法笔力劲健,灵活舒展;“龙骧豹变”,形容书法气势壮盛,善于变化。

四、龙字成语与饮食文化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中国是饮食大国,中华民族是讲究饮食、注重弘扬饮食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汉语还是汉字,都与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龙字成语就形象地记录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如:

烹龙炮凤:比喻极其豪奢、珍奇、名贵、丰盛的菜肴。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亦作“炮凤烹龙”。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今日个宴赏群公,光禄寺酝江酿海,尚食局炮凤烹龙。”亦作“炮龙烹凤”。《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大设筵宴……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龙肝豹胎:形容极为珍贵难得的肉类食品。《晋书·潘尼传》:“厥肴伊何?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比喻极为珍贵稀有的菜肴。《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脑,亦不甘味。”亦作“龙肝凤髓”。苏轼《江瑶柱传》:“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亦作“凤髓龙肝”明代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亦作“龙心凤肝”。京剧《乌龙院》第三场:“想咱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

五、龙字成语与心理文化

心理文化包括:理想愿望、精神风貌、伦理道德等诸多内容。龙字成语在反映中华民族的心理文化方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

望子成龙:在中国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而帝王是最高贵杰出的人物,所以就用“望子成龙”来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成为出来拔萃的人才。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叫他去美国,在香港读了一点书,又叫回上海。”亦作“望子成名”。《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

攀龙附凤: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达到获取财富和地位的目的。班固《汉书·叙传下》:“攀龙附凤,并乘天衢。”《梁书·沈约传》:“士大夫攀龙附凤者,皆望有尺寸之功,以保其福禄。”亦作“攀龙托凤”。钟嵘《诗品·总论》:“曹氏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亦作“附凤攀龙”。清代洪栋国《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龙马精神:比喻人精神旺盛,奋发昂扬。唐代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清代陈森《品花宝鉴》卷四十九:“尊翁是何福分,那年在京时是五十九了,须发光黑,哪里像花甲之人。正是龙马精神,我们是比不上的。”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对这种事物既不了解,也不喜欢,甚至惧怕它。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后汉书·崔駰传》:“公爱班固而忽崔駰,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刘知几《史通·模拟》:“盖鉴识不明,嗜爱多僻,悦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有叶公好龙之喻也。”

通过对龙字成语的分析,我们发现,龙字成语所反映的中国龙文化,内容广泛,蕴含深刻,它不仅包括高高在上的帝王文化,也包括市井百姓的民俗文化;不仅包括剑拔弩张的军事文化,也包括积极进取的士人文化;不仅包括珍稀奢华的饮食文化,也包括寄托理想的心理文化。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是“龙”与“凤”、“虎”并用的,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等,这是因为中国人把“龙”作为信奉、崇拜的神物,以至于把它和君主、皇帝联系起来,而“凤”与“龙”同为古代“四灵”之一,自然有资格和“龙”相提并论了。至于“虎”,是客观存在的动物,被尊称为百兽之王,因其强健勇猛,也是人们尊崇的对象,所以也就可以在成语中和“龙”对举使用了。

注 释:

①吴文杰.从龙字成语看中国龙文化(上)[J].赤峰学院学报,2014,(7).

②何九盈,等.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37.

参考文献:

〔1〕陈贵有.中华成语大词典[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赵昆.浅析成语中的中国文化[J].大众文艺,2010(12).

〔3〕李大农.成语与中国文化[J].南开学报,1994(6).

〔4〕李龙.中国龙文化研究提纲[J].理论观察,2000(4).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