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教师习作 >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2100字|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2100字|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

时间:2019-09-19 09:14:1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2100字

1. 蜡烛燃烧的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有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1、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少许其他杂质。

2、 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2. 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  实验材料:杯子、玻璃棒、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石棉网、坩埚 酒精灯

实验步骤:  1、 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 把食盐倒入坩埚中,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实验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分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3. 观察牛奶的变化

实验材料:烧杯 玻璃棒 醋 啤酒 食盐 柠檬汁 牛奶

实验步骤:1. 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2.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变成絮状。

3.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4.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4. 静止与运动

实验器材:墨水瓶 课本 橡皮 铅笔

实验步骤:1.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墨水瓶,橡皮放在课本上。

2. 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呢?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课桌为参照物呢?

实验结论: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静止的,若以课本为参照物,课本是运动的。

5. 实验名称:惯性试验

实验材料:鱼缸一个,鸡蛋一个,光滑的薄木板一块,小锤一个。

实验步骤:1. 把鱼缸装入二分之一的水,盖上薄木板,然后把鸡蛋放在木板上面。

2. 用小锤沿水平方向迅速敲击木板,看鸡蛋如何运动。

实验现象:鸡蛋会掉进水里。

实验结论:鸡蛋没有随木板一起运动,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运动趋势,木板抽掉 后,只好掉进鱼缸内,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6.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 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 暗两        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            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实验现象:1. 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 阳”的         那面是黑夜。

2. 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        照射到是早晨,正对“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7. 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 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 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3. 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手电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 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 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8. 月相变化模拟变化

实验材料:电灯 皮球  实验步骤:1. 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比较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

2. 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找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的。

3. 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月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记录:当“月球”亮面转到背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黑的;当“月球”亮面转到向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光明时,“月球”的明亮部分逐渐减少。实验结论: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9.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试验

实验材料:电灯 圆形小镜子

实验步骤:1. 在与你的你的眼睛同样高度上悬挂一盏灯,用它当作太阳。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看灯光的视线大体相平。

2. 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3. 保持原有的姿势,沿逆时针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辉时,就发生了“月食”。

4. 在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实验现象:“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面先亏,“月食”是总是月亮的东面先亏。

作文二:《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1900字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

一、 实验名称: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实验材料:燃烧匙、酒精灯、淀粉、沙子或湿毛巾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

2、把燃烧匙里放入淀粉

3、用酒精灯给淀粉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淀粉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淀粉里含有能量

二、 实验名称:制作风动小装置

实验材料:卡纸、风车轴、高粱杆、小金属片、支架、鼓体、橡胶膜、鼓膜卡圈、鼓槌、橡皮筋、串珠、轴卡圈等。

实验步骤:

1、 用卡纸设计制作一个纸风车,并将风车用卡圈固定在细轴上。

2、将支架插接成型,再照图将风车轴、串珠、高粱秆穿在一起,固定在支架上,最后把两块金属片对应地插在高粱秆上。

3、把橡胶膜套在鼓体上,做成小鼓,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

4、用鼓槌缠绕橡皮筋,使鼓槌一端与鼓面相接,另一端与金属片部分相触。

5、把风车放在有风的地方,让风车转起来,使小鼓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风车的转动带动了金属片的振动,金属片的振动又带动了鼓槌的动,从而使鼓槌敲击了小鼓。

实验结论:风车的转动使小鼓发出了声音,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风能→机械能→声能

三、 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性质实验

实验材料: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将漆包线按同一方向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尖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3、切断电源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实验结论: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四、 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实验材料: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先假设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把有固定匝数的电磁铁的导线两端与一节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去吸引大头针,记下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分别记下使用两节电池、三节电池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2、再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用三节电池的两极与缠绕一定匝数的电磁铁两端连接起来,用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记下此时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还是用三节电池依次增加线圈的匝数,用此时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分别记下此时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3、比较实验中所记录下的数字

实验现象:随着电池节数的逐渐增多,磁性也逐渐加强 随着线圈匝数的逐渐增多,磁性也逐渐加强

实验结论:磁性大小与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池节数越多,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五、 实验名称:常见能量控制装置

实验材料:一段铅笔芯、一节电池、几节导线、一个小灯泡 实验步骤:

1、把线路连接起来

2、改变铅笔芯的长度 ,通过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从而改变灯泡的明暗  实验现象: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长时,灯泡较暗,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短时,灯泡较暗

实验结论: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

六、 实验名称:太阳炉的制作

实验材料: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步骤:

1、在纸板上划线,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

2、将铝箔亮面朝外,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3、将纸板的三边折起来,用胶带粘好,做成纸盒

4、选用不同的材料从外面将纸盒包起来

5、

6、

实验现象: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热起来

实验结论:太阳炉是一种由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太阳炉可以获取很高的热能,可用来烧水、做饭等

七、实验名称:太阳系模型制作

实验材料:白纸、铅笔、绳子、尺子、橡皮泥等

实验步骤:

1、把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5亿千米作为一个天文单位, 表示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并记录下来。

2、用2厘米(或5厘米、10厘米都可以)代表一个天文单位,按比例换算出模型中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3、以“太阳”为圆心,分别以换算后各“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出各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图,形成太阳系的模型图。

4、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模型图中各自的运行轨道上,做成一个太阳系模型。

八、实验名称: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绳子、灯泡或手电筒、地球仪、分别写有春夏秋冬字样的卡片

实验步骤:

1、在桌上用绳子做一个圆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把台灯放在圆圈的中央,模拟太阳。

2、把地球仪放在绳圈上,用橡皮泥在地球上做个记号代表自己的位置。

3、把地球仪放在“夏至”的位置上,并让地轴指向正确的方向。观察“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

4、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的变化。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5、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实验现象:在春、夏、秋、冬四个位置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作文三:《六年级科学实验》4400字

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三张32开的白纸、两个木块、数个垫圈。

实验目的:拱形的物体比平面的物体承重力大。

实验步骤:

1、用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大小相同的木块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平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2、再用另一张32开白纸搭一个相距10厘米的拱形桥,看看能放多少垫圈。

3、用最后一张白纸折成波浪形,搭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木块上,看看此时最多能放多少垫圈。

4、比一比哪种桥上放的垫圈多。

实验结果:波浪形桥上放的垫圈最多。

实验结论:无数个拱形叠加在一起承受的重力

实验名称:探究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两张相同的16开白纸、小圆铁数个。

实验目的:验证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比空心纸棍抗弯曲能力强。

实验步骤:

1、用一张16开白纸卷成一个空心纸棍。

2、再用另一张16开的白纸卷成一个与空心纸棍直径相同的纸棍,把里面塞满小纸条,使它变成一个实心纸棍。

3、先在空心纸棍上悬挂小圆铁,依次增加,直到纸棍不能承受为止,看最多能悬挂几个。

4、再在实心纸棍上悬挂小圆铁,同样依次增加小圆铁,直到纸棍不能承受为止,看最多能悬挂几个。

实验现象:实心纸棍上悬挂的小圆铁多。

实验结论:直径相同的实心物体和空心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实心物体较空心物体能力强。

实验名称: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木棒(或小塑料棒)6根、橡皮筋4根。

实验目的:证明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最稳固。

实验步骤:

1、用4根小木棒和四根橡皮筋捆扎成一个四边形,扎成后用手拉一拉四边形,试一试它的稳固性如何。

2、把四边形的其中一对对角用一根较长的小木棒连接起来,并用橡皮筋固定住,此时再用手拉一拉这个四边形,试一试此时四边形的稳固性如何。

3、把四边形的另一对对角用另一根较长的小木棒连接起来,并用橡皮筋固定住,此时再用手拉一拉这个四边形,试一试此时四边形的稳固性如何。

实验现象:用2根较长的木棒和2根橡皮筋把四边形的两对对角固定住时,四边形的稳定性最强。

实验结论: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最稳固。

实验名称:探究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张16开白纸、一本重0.5千克的16开图书、胶条

实验目的:探究哪种形状的纸能把重0.5千克的图书支起10厘米的高度,并且用的纸最少

实验步骤:

1、先把16开的白纸剪成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再卷成圆柱体,此时把重0.5千克的图书放上面,看是否能撑起 。

2、依次用16开的白纸剪成长和宽分别为10厘米、8厘米,10厘米、7厘米,10厘米、6厘米,10厘米、5厘米、10厘米、4厘米五种规格的长方形纸,并把它们分别卷成五个不同的圆柱形。

3、分别用五个不同的圆柱形纸筒支撑重0.5千克的图书,看是否能撑起。

实验现象:能撑起重0.5千克图书的纸最少是长10厘米宽5厘米的纸。

实验现象:能撑起重0.5千克的16开图书所用的白纸最少是长10厘米、宽5厘米的白纸。

实验名称:制作“建筑物”

实验材料:卡纸数张,剪刀,尺子,不干胶。

实验步骤:

1、剪取长和宽分别为:20厘米,6厘米;14厘米,6厘米;8厘米,4厘米三种规格的长方形卡纸.

2、用三块20厘米×6厘米的长方形卡纸组成三棱体,在虚线切口处插入8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3块14厘米×6厘米的纸片分别撑在主体的侧面,做成一个基本单元。

3 、将若干个基本单元插接在一起。

实验名称:观察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一架,各种动植物的细胞装片

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各种动植物细胞的形状,同时学会使用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大约放在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 把一个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5 把所要观察的细胞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实验名称:测量肺活量

实验材料:水槽、较大的玻璃瓶或塑料瓶、胶皮管或带弯头的吸管、带刻度的标记纸条。

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方法自己测量肺活量。

实验步骤:

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纸上。

2、用200毫升的 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每2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个刻度标记。

3、找一个大水槽,向水槽中加入3/4容量的水。

4、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不让瓶中的水流出来。

5、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胶皮管或塑料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气过程中不要停顿。呼气完成时,迅速封住管口,记录瓶中气体的容量,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实验名称:制作肺的模型

实验材料:细线、气球2支、橡皮筋、剪刀、圆珠笔管、橡皮泥、塑料瓶。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人体是怎样呼吸的。

实验步骤:

1、先把塑料瓶的瓶盖拧开,底部再剪空。

2、把气球套在圆珠笔管的一头上,防止漏气,再用橡皮筋牢牢固定。

3、把它们塞进瓶中,有气球的那一头放在瓶中。

4、在瓶口沾上橡皮泥,把圆珠笔管固定住。

5、再拿一只气球,减去一半,剩下有嘴儿的那一半气球。

6、把此气球套在瓶子底部,用细线固定住。

7、在气球的吹嘴儿那里绑上一段细线,做好了有两种方法:

a吹圆珠笔管,让气球鼓起来。

b往下拉瓶子底部的带吹嘴儿的气球的吹嘴儿上的线,让气球震动。

实验名称:测量心率

实验材料:胶管、漏斗、秒表、网球(较硬的皮球)

实验目的:能用自己制作的简易听诊器测出自己和同学的心率,让学生体会到脉搏的频率与心率是完全一致的,能体验出心脏工作的“辛苦”。

实验步骤:

1、把胶管的两端分别装上漏斗,简易的听诊器就做成了。

2、把漏斗的一端放在自己或同学心脏的部位,漏斗的另一端放在耳边。

3、用秒表计算出自己或同学在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连续三次,取平均值,便是自己或同学的心率了。

4、用秒表再计算一下自己脉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看看是否与自己心跳的次数相一致。

5、用力握住小皮球,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它,挤压的次数与一分钟内自己心跳的次数相同,体会手的感觉,同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这样“辛苦”地工作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实验材料:秒表

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运动是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之一。

实验步骤:

1、先在室内用秒表测出自己平静状态下心跳的次数。

2、在室外测出慢走1分钟后的心跳的次数。

3、在室外再测出慢跑1 分钟后心跳的次数。

4、最后再测出跳绳1分钟后心跳的次数。

5、比较一下这几次心跳的次数。

实验结果:数字一次比一次大。

实验结果:运动的越剧烈,心跳的次数越大。

实验名称:观察池塘

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1套

实验目的: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使学生了解池塘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能写出或画出生物间的食物网,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实验步骤:

1、观看池塘的多媒体图片。

2、让学生找出池塘里有哪些生物。

3、写出这些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4、找出池塘里还有哪些非生物。

5、学生自己分析出池塘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6、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的概念。

实验名称:分析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记录用纸、笔、表格、塑料袋、细绳、皮尺或卷尺、小夹子、洗干净的玻璃广口瓶或罐头瓶、温度计。

实验目的:能根据自己选取的某个区域正确记录统计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数量,能根据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最后能主动将研究用过的动物放回大自然中。

实验步骤:

1、选点观察

2、取样记录

3、统计整理

4、展示结果

实验名称:制作“生态瓶”

实验材料:有盖的2升以上的广口瓶、活的小鱼或小虾两条、田螺两个、水草两棵、洗净的沙砾、河水。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习惯,探究池塘生态的平衡。

实验步骤:

1、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在瓶子中放入3厘米厚的沙砾,再将河水倒入瓶中至离瓶口6厘米左右。

2、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拧紧瓶盖,并在瓶子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

3、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晒的窗台上,或有其他光源照射的地方。

4、在一周内,每天观察自制的生态瓶,将 瓶内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名称:自制望远镜

实验材料:2片透镜、2张硬纸片、剪刀、胶带。

实验目的:能按要求自己独立制作一个望远镜,并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望远镜。

实验步骤:

1、用硬纸片制作两个纸筒,使其中一个纸筒刚好套在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在其中自由滑动。

2、将两片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

3、将安装好透镜的两个纸筒插合在一起,就制成了自己的望远镜。

4、用眼睛靠近纸筒的一端,观察远处的物体,滑动纸筒,直到物体清晰为止。

注意: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实验名称:制作小火箭。

实验材料:剪刀、条形的气球、硬纸板、不干胶、彩色笔。

实验目的:按要求独立制作一个火箭模型。

能说出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及其道理,总结出使火箭飞行更直,更高的办法。

实验步骤:

1、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剪下来,粘贴成圆筒。

2、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扇形,剪下后把它卷成圆锥形,固定在圆筒顶端。

3、在硬纸板上画出火箭尾翼,并用剪刀剪下来,用不干胶把它们粘在圆筒下端。这样,火箭就做好了。

4、装饰自己的火箭,并给自己的火箭命名。

5、把自己的火箭带到室外,将长条形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气球的开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估计自己火箭发射的高度。

6、重复上面的过程,改变向气球内吹气量的大小,看看火箭飞行的高度是否有变化。

7、调整火箭的尾翼,看看飞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注意:发射时要举过自己的头顶。不要向有同学的方向发射。

实验名称: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实验材料:一根0.5米长的棉线和一个乒乓球,小石子或沙子。

实验目的:能用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实验步骤: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体会此时握棉线手的感觉。

4、按上述做法,在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再做圆周运动,体会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5、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改变棉线的长度,比较握棉线的手与棉线的长短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

6、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让它做圆周运动,然后再改变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体会握棉线的手与旋转速度的大小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

实验结论: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注意:做乒乓球的旋转时要远离同学,同时也不要让细绳脱手,否则击伤同学或自己。

作文四:《六年级科学实验》4900字

河北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一、实验题目:研究哪种形状的纸桥承重能力强 实验材料: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桥墩、棋子若干 实验过程:1.将两个桥墩摆好,相距适当的距离。

2.将纸直接放在桥墩上,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3.将纸做成弓形,放在桥墩间,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4.将纸折成瓦楞型,放在桥墩上,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如有其它方法还可添加)

5.实验结论:折成瓦楞型的纸桥承重能力强。 二、实验题目:研究哪种纸棍不易折

材料:直径相同的实心和空心纸棍各1根、两摞书、钩码若干、线 实验过程:1.摆好两摞书,高度相同,相距适当的距离。           2.将实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3.将空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4.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空心棍承重能力强,不易断;实心辊承重能力弱,易折断。

三、实验题目:研究使四边形稳固的方法 材料:木棒、橡皮筋、

实验过程:1.用橡皮筋捆扎一个四边形。拉拽四边形的对角,发现容易变形。

2.在对角的地方捆扎一根木棍,形成两个三角形。拉拽后

发现不易变形。

3.在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再捆扎一根木棍,形成四个三角形。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

4.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三角形可以使四边形变稳固,第2步中使用一根木棒最简便。

四、、实验题目:观察细胞

实验材料:学生用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及其他细胞装片。 实验过程:1.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描述细胞的形状。 4.用上述方法观察其他细胞装片。

实验结论:画出或描述出洋葱表皮细胞。

注意:为了看得清楚,可用红墨水染色。方法是: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盖玻片的边上。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红墨水就被吸了过去,表皮就被染色了。

五、题目:制作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 材料:2升塑料瓶子、气球、橡胶皮膜、胶带

实验过程:1.制作模型:瓶子去底;底部蒙上橡胶皮膜,用胶带固定;瓶嘴套入一个气球。 2.对着瓶嘴的气球吹起,观察变化。

3.思考:瓶子、气球、橡皮膜各相当于呼吸系统的哪部分?怎样利用它们模拟呼吸过程的?

实验结论:瓶子模拟胸腔、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实验中气球吹

起来,橡皮膜向外鼓;气球变扁,橡皮膜恢复原状。说明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 六、题目: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材料:水槽、较大的玻璃瓶、胶皮管、带刻度的标记纸

实验过程: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瓶上。

2.用200毫升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每加2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刻度标记,直至加满测量瓶,做出完整的刻度标记。 3.找一个大水槽,向水槽中加入3/4容量的水。

4.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不让瓶中的水流出来。 5.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胶皮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气过程中不要停顿。呼气完成时,迅速封住管口,记录瓶中气体的容量,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6.根据本组同学的肺活量,制成柱形统计图。试着分析肺活量不同的原因。  实验结论:肺活量不同的原因有,不同同学肺功能不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不同,也有可能是测量时操作不够准确造成的差异。七、题目: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心跳快慢与运动是否有关

方法:先测量平静时心跳的次数,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运动1分钟后的心率。 学生活动记录 整理数据做柱状图

初步解释:运动剧烈心率会加快。 八、实验题目: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实验过程: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作圆周运动。 实验结论: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九、观察口腔粘膜细胞

一、实验题目:观察口腔粘膜细胞。

二、实验要求:说明动物身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食盐水溶液、滴管、牙签、高锰酸钾溶液、镊子、纱布。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食盐水溶液。

3、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壁上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一些口腔粘膜细胞)。

4、把牙签上附的口腔细胞在载玻片食盐水中涂一下,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口腔粘膜切片。

5、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好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结论:画出的或描述出人的口腔黏膜细胞 十、测定食物营养成分

一、实验题目:测定食物营养成分。

二、实验要求:认识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三、实验器材:米饭、瘦肉、肥肉等多种食品。纸、镊子、小刀、火柴、酒精灯、污物桶、稀释的碘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某食品用小刀分割成三小块。

3、第一块滴上碘酒;第二块放在纸上,用小刀用力向下碾压;第三块放在火上烧。观察分析该食物主要含有什么营养?根据是什么。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测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脂肪时,要在垫纸上用力碾压。 B、 测定含不含较多淀粉时,要将碘酒加水进行稀释。 十、检验唾液消化作用实验

一、实验题目:检验唾液消化作用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唾液的消化作用 三、实验器材:烧杯(500毫升)、冷水、热水、百度计、试管①、试管②、试管③、淀粉、烧杯(50毫升)、试管架、稀释的碘酒、滴管。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烧杯(500毫升)中倒入冷水,再倒入热水,用温度计测量调至42℃

备用。

3、取试管③,装入少许淀粉,倒入适量冷水摇匀。稍加沉淀后,分别等量倒入试管①、试管②,放入备好的热水中。 4、取烧杯(50毫升),收集一些学生的唾液。倒入试管②中、摇匀。 5、将试管①、试管②,放入备好的热水中。

6、约几分钟后,用滴管在试管①、试管②中,各滴入1至2滴稀释了的碘酒。7、稍加摇动后,即可清楚地看到实验效果。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烧杯(500毫升)可改用保温杯,效果会更好。 B、 热水温度要调至稍高于40℃的温度。 C、 试管①、试管②加入的淀粉量要少。 D、 碘酒要稀释。

E、 向试管①、试管②中加入稀释的碘酒时,应在2滴左右,不可多 加。

十一、体验呼吸

一、实验题目:测定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二、实验要求:知道人体需要氧气。

三、实验器材:水槽、皮管、集气瓶两个、方玻璃片两片、火柴、带提柄的小蜡烛、污物桶、手表。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集气瓶①、取一瓶外界空气,盖好备用。

3、用水槽、皮管、集气瓶②、方玻璃片取呼出气体一瓶,盖好备用。 4、点燃蜡烛,手拿提柄,送入集气瓶①,迅速盖好。并同时测定,蜡烛从放

入到熄灭,所需时间为多少秒钟,记录下来。

5、再点燃蜡烛,放入集气瓶②,同上法测定从放入到熄灭,所需时间为多少秒钟,记录下来。 6、研究分析两次实验结果。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往集气瓶①、集气瓶②中放蜡烛,打开和关闭口时,要横向拉

推玻璃片。实验中各动作要稳、要快。打开瓶口的空隙要尽量小。 B、 取呼出气体时,将空气吸入肺内后,多憋一会儿(尽量多消耗些

氧气)再呼出,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些。

测定集气瓶①、集气瓶②中蜡烛燃烧时间时,要尽量准确。 些  十二、做个生态瓶

一、实验题目:模拟池塘生态系统

二、实验要求: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实验器材:有盖的2l以上的透明广口瓶,小鱼(或小虾)两条、田螺两个、水草(如金鱼藻)两棵、洗净的沙砾、河水。 四、操作步骤:

1、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在瓶子中放入3cm厚

的沙砾,再将河水倒入瓶中至瓶口6cm左右。

2、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拧紧瓶盖,并在瓶子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

3、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照晒的窗台上,或有其他光源照射的地方。

4、在一周内,每天观察自制的生态瓶,将瓶内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时间 鱼 水草 田螺 河水 沙砾

第一天 成活 成活 成活 干静 干静

第二天 成活 成活 成活 干静 干静

第三天 成活 成活 成活 变浊 变浊

第四天 出水面呼吸 变黄 到水面

上部

变浊 变浊

第五天 死亡 变黄 水面上

更浊 更浊

十三、制作自己的望远镜

一、实验题目:制作自己的望远镜 二、实验要求:制作自己的望远镜

三、实验器材:胶带、剪刀、硬纸、透镜。 四、操作步骤:

1、用硬纸片制作两个纸筒,使其中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在另一个纸筒内,

并能在其中自由滑动。

2、将两片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

3将安装好透镜的两个纸筒插合在一起,就制成了自己的望远镜。 4、用眼睛靠近纸筒的一端,观察远处的物体;滑动纸筒,直到物体清晰为止。  注意: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十四、火箭飞行原理(一) 一、实验题目:反冲现象(一)。 二、实验要求:认识反冲现象。

三、实验器材:长气球、铁丝、粗细合适的塑料(其他材料也可)管一段、胶条。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小而长的气球,装上粗细合适的塑料管作为喷嘴。 3、在喷嘴及气球上方,用胶条各粘一个细铁丝弯成的小环。 4、将铁丝穿入粘在气球上的小环内。

5、架好铁丝,吹鼓气球,放气,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气球皮要选小而长的,这个形状吹鼓后便于架设。 B、 铁丝架设坡度,应随反冲力大小加以调节,反冲力大,坡度可大

一些。

十五、火箭飞行原理(二) 一、实验题目:反冲现象(二)。 二、实验要求:认识反冲现象。

三、实验器材:塑料瓶一个、铁架台、线绳、水、水槽。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取塑料瓶,剪去瓶口。在瓶底上方约一厘米处,扎四个洞,扎通后将锥

子向同一方向用力,使孔歪向同一边。在瓶上方,离边半厘米处,扎两个洞,拴上线绳,吊于铁架台的铁环上。将水槽放在瓶下。

3、实验时,将水倒入吊起的塑料瓶中,水即从瓶下部的洞向同一角度喷出。在反冲作用下,瓶会向反方向转动。停止后,即可进行二次实验。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为延长实验时间,瓶可稍大一些,喷水孔可稍小一些。 B、 拴绳时要调节好重心,使瓶旋转平稳。 十六、火箭飞行原理(三) 一、实验题目:反冲现象(三)。 二、实验要求:认识反冲现象。

三、实验器材:注射器、皮管、玻璃弯管、橡胶管垫。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注射器与玻璃弯管分别接在皮管两端。在玻璃弯管旁边放一纸条,向下推注射器活塞,可见纸条被吹动,说明有气从弯管喷出。从纸条弯的方向可知吹喷气的方向。 3、竖拿注射器,使皮管自然下垂。

4、反复上下拉推注射器,可看见在反冲作用下玻璃弯管被推向喷气方向的相反方向。用力推活塞,排气速度加快,反冲力加大,弯管的动作幅度也跟着加大。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注射器内一定要放入橡胶管或塑料管垫,以防推力过猛,毁坏

注射器。实验后将橡胶管垫取出。 B、 若把玻璃弯管装在飞机模型内,就可以说明喷气产生冲力使飞机

前进的原理;装入火箭模型内,也可以说明火箭发射原理。 十七、做个火箭工程师 一、实验题目:做个小火箭 二、实验要求:做个小火箭

三、实验器材:剪刀、长条形气球、硬纸板、不干胶、彩色笔。 四、操作

步骤:

1、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剪下来,粘贴成圆筒。

2、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扇形,剪下后把它卷成圆锥形,固定在圆筒顶端。

3、在硬纸板上画出火箭尾翼,并用剪刀剪下来,用不干胶把它们粘在圆筒下端。这样,火箭就做好了。

4、装饰自己的火箭,并给自己的火箭命名。

5、把自己的火箭带到室外。将长条形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气球的开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估计自己火箭发射的高度。

6、重复上面的过程,改变向气球内吹气量的大小,看看火箭飞行的高度是否有变化。

7、调整火箭的尾翼,看看飞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作文五:《六年级科学实验》1000字

实验内容: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实验器材:一些橡皮泥、叶子、贝壳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内容:模拟研究仙人掌刺的作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课题: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实验器材: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塑料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内容:探究海洋动物背、腹部颜色深浅原因(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课题: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实验器材:橘黄色透视纸、黄色水笔、白纸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内容: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1、各种各样的能量

实验器材: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橡皮筋给予吸管火箭模型的能量越大,吸管火箭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解释能量的转换(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能量的转换

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实验内容:解释能量的转换(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能量的转换

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实验内容: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能量的转换

实验器材:大扣子(穿了孔的圆形的厚纸板)、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内容:制作小水轮(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能源

实验器材:4个塑料片、带有槽的软木塞、钉子、塑料瓶、牙签、玻璃盘、漏斗、水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内容:让瓶子吹泡泡(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1、拓展

实验器材:吸管、饮料瓶、色素、玻璃杯、大盘子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内容:设计并制作以空气为动力的玩具小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2、应用

实验器材:小车、吸管、气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运用科学原理制作小车可以提高效率。

实验内容:探究海洋动物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的原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课题:2、应用

实验器材:橘黄色透明纸、黄色水笔、白纸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自己。

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整洁。

实验内容:比较白炽灯和荧光灯哪个效率更高(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应用

实验器材:15瓦灯泡、15瓦荧光灯、温度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荧光灯的效率高一些。

实验内容:金鱼存活实验(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题:2、应用

实验器材:小车、支架、吸管、气球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小金鱼之所以存活是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半部分,热的传递方向与冷水相反。

作文六:《六年级科学实验》1200字

六 年 级 科 学 实 验

一、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准备: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 实验过程: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1小时后检查三张纸的干温程度。

实验结论: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的最湿,这说明仙人掌似的外衣,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存水分。

二、实验名称:鱼颜色的保护作用

实验准备: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过程: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在白纸上覆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结论: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这是因为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起到了保护作用。

三、实验名称: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准备:火柴、细铁丝和缝衣针、花生、水(50毫升)小烧杯,橡皮泥。

实验过程:1、用细铁丝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橡皮泥上。测烧杯内的水温。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后,再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为光能和热能。

四、制作名称:制作太阳灶

制作准备:铝箔、瓷碗、挂钩、粘合剂。

制作过程:1、把铝箔放在瓷碗里,整理平整。

2、将碗中间剪开一块铝箔,将挂钩黏合固定在瓷碗底部的中心位置。

3、将一土豆穿在挂钩上,将“太阳能灶”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土豆块发生的变化。

五、制作名称:空气动力玩具车

制作准备:厚塑料纸或厚纸片,气球,剪刀,双面胶,坏玩具上的车轮。

制作过程:1、将厚塑料纸片做成流线型车厢

2、将车轮固定在车厢上。

3、把气球吹大固定在车厢前部。

六、制作名称:鱼缸养鱼

制作准备:鱼缸、小鱼、小草、沙石、池塘里的水

制作过程:1、舀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在鱼缸里。

2、在鱼缸底部铺一些沙石,载些小草。

3、放几条小鱼到鱼缸里。

4、把鱼缸加盖,密封起来。

5、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七、制作名称:种小草

制作准备: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

制作过程:找一个瓶子,放些湿润的土壤进去,栽一棵小草,然后把瓶子封起来。

八、制作火箭及发射器

制作准备:三根塑料吸管,卫生纸的卷芯,剪刀、橡皮筋、米尺、胶带、彩笔。

问题:“发射器”的弹力与“火箭”发射高度有什么关系? 假设:“发射器”的弹力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

实验设计:分三次实验,分别记录“发射器”的弹力及“火箭”发射的高度。

实验结论:“发射器”的弹力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

一、对瓶内小草生长差异的解释:初期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时间长了,小草一但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会枯萎。

二、对尺挑报纸产生不同现象的解释: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3、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报纸上的向下的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作文七:《科学实验(六年级)》2100字

六年级科学“实验与探究”题库(上册)

(北关区教研室2012年5月修订版)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 实验和探究:不知道什么时候,教室内窗台边植物角的花草,

都长歪了身子,将头探出了窗外:

我们的猜想是:(1)    阳光照射的方向有关。

(2)             (3)

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结论:(1)植物的茎、叶具有  向光生长 的特性。

(2)植物的根的生长具有的特性。

2.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3.根据植物的生活特性连线。 竹、松、柏、云杉

仙人掌

更多的阳光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2.对采光不足的问题改进实验:

猜想可以:(1)   改变光的照射方向

(2)  3.( 红 )、(绿 )、(蓝 )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

4.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反射 ),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

1.(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骨笛 )是世界上最早的乐

器。

2.以二胡或小提琴为例,怎样使乐器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呢?

猜想:(1) 琴弦的材质的选取

(2)

(3)

3.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都会产

生( 声音 )。

4.声音在(  4  ) 里传播的速度最快。

(1)水中     (2)真空   (3)空气     (4)钢铁

5.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

的物质(介质))、(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

6.建立控制噪声的方案

(1)  (2)

(3)第四单元:凳上健康快车

1. 人体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  精力充沛        (2) 处事乐观

(3) 睡 眠  充  足    (4)适应社会的能力强

(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6)体重正常

(7)眼睛明亮          (8)牙齿健康

(9)头发有光泽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2.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有哪些?(随便选上面的几点)

(1)

(2)

(3)

3.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 )、(血管)和(血液 )组成。

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蚯蚓的探究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

观察和提问  猜想和假设   计划和组织  实验和验证  模型和解释

表达和交流

结论:蚯蚓喜欢 阴暗潮湿的环境。

六年级科学“实验与探究”题库(下册)

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一、 研究报告

研究内容:为什么人类的皮肤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

做出假设:人类不同的肤色可能与生存环境的差异有关。

研究过程:1、观察和分析不同人种居住的地区及其生存环境。

2、查阅图书或浏览网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进化和人种

演化的研究22结果,然后与自己的研究结论进行比

较。

得出结论:通过观察世界人种分布地图,我们了解了不同人种在地

球上居住地区的分布情况。通过仔细分析各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

查阅资料,我们认为人类不同的肤色与生存环境的差异有关

二、 可能的考核题目:

1、人类不同的肤色与(生存环境的差异)有关。

2、、探究小组的成员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皮肤有白色的、黄色的,

还有黑色的,飞飞就猜想可能与生存环境的差异有关,于是和几个同

学一起设计了“生存环境对人类肤色的影响实验方案”。他们查阅图

书或浏览网站,参观博物馆,访问科学家,通过观察世界人类分布地

图,他们了解了不同人种在地球上居住地区的分布情况。通过仔细分

析各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查阅资料,他们认为人类不同的肤色与生

存环境的差异有关,并且把他们的发现办了手抄报与大家交流。

探究小组经历的实验探究过程是         →            →

→          →           →             。

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

可能考核的题目

某小组要到社区进行节水、节能情况调查统计,请你和他们一起设计

调查项目。

(1)是否随时关掉不用的灯,不开长明灯。

(2)                                    。

(3)

第三单元   养好小金鱼

1、小明发现班里饲养的小金鱼又死了一条,他很想明白小金鱼死因,

他猜想可能是鱼缸里的鱼太多造成的,于是和几个同学一起设计了

“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

(1)小明经历的实验探究过程是       →       →计划与组织。

(2)你猜想小金鱼死亡还可能和

有关。

2、“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适宜金鱼生活的放养密度

实验器材:大小一样的透明玻璃缸5个,品种一样、大小基本

一致的健康金鱼30条。

实验过程:在5个鱼缸内放养数量不等的金鱼,并做好观察记

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放养密度直接影响了金鱼的生活环境

第四单元   雨具的改进

夏天即将来临,雨水也越来越多,雨具就成为我们的好帮手。但目

前我们使用的雨具还存在一些缺点:

(1)下雨时,大风会把雨伞刮得翻过了。

(2)                              。

(3)

针对以上雨具存在的缺点,你的改进措施是:

(1) (2)

作文八:《六年级科学实验》3100字

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实验名称:杠杆的研究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

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果: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实验名称:轮轴的研究

材料:轮轴实验装置。个,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钩码、线、铁架台。过程和方法: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结果: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名称:滑轮的研究

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过程和方法: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察旗帜会怎样?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实验结果:1、旗帜会随着绳子上升,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发现两端的钩码数是相同的,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3、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材料: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过程和方法: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实验名称:热传递

材料:一杯红色热水、一杯无色冷水:蜡烛;火柴棍、铜丝、蜡烛油、酒精灯、铁架台。

过程和方法:

1、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烧杯壁慢慢加入一杯凉水,仔细观察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

2、点燃蜡烛作为热源,用于感觉一下,手在火焰的哪个方向上感觉更热?趴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都向下悬挂,在铜丝的一端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果:

1、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先直接流到杯底,然后慢慢的从杯壁往上流,说明加入的冷水受到了热开始上浮了。

2、实验结果非常明显,火焰上方感觉热多了,说明热在空气中主要是向上传递的。

3、靠近酒精灯的火柴棍先掉下来,接着依次掉下来,直至最远一根。

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

材料: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过程和方法: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实验名称:霜的形成

材料:深色饮料罐、冰块、食盐、纱布、塑料试管(内有少量水)、温度计。过程和方法:在一个深色的饮料罐中按大约3:1的比例放入冰和盐。把装有少量水的塑料试管浸入冰盐水中。先观察罐子外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几分钟后,取出试管,观察试管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测量冰盐水的温度。实验结果:罐外壁结出了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在试管中的水结成了冰。

六年级下册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2、 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

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实验名称:填埋场模拟实验

材料:广口瓶、镊子、喷壶、滴管(每组一套)、河沙、细石子(每组若干)、纸巾(每组2-3张)、墨水(每组一瓶) 过程和方法:

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

2.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3.在石子上铺上2厘米的河沙

4.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

5.慢慢往瓶中喷水,观察现象

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 实验名称:考察家乡的环境

材料:烧杯、滴管(每人一套)、放大镜(每组一个)、盛水样的瓶子

过程和方法:

1.制定考察计划,确定考察地点

2.做好小组内的分工

3.进行水样的提取

4.静置水样,进行对比,仔细观察

5.书写考察报告

现象:水质良好,水中很少或没有杂质;水质不好,水中很多杂质,甚至会有刺激性气味。

实验名称:观察月相

材料: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 过程和方法:

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

3.制作月相规律图

实验名称:“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

材料: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

过程和方法:

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

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作文九:《六年级科学实验》3200字

六年级科学

1.馒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 馒头在温暖 、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我的方案:

(1)将两块干馒头用塑料袋包好,同时放在冰冷的环境里,几天后,观察现象;

(2)再将它们同时放在干燥的地方,几天后观察现象;

(3)将其中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变成潮湿的馒头,再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并同时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几天后,观察现象。 (也可以按照教学参考用书上的答案。)

2、蜡烛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切割、弯折、加热蜡烛是形态的变化。 燃烧蜡烛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我的方案:(1)点燃蜡烛后,把硬纸片放在火焰上方。然后把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最后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用小刀把蜡烛切成小块。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盘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蜡烛的变化。停止加热,观察变化。

(3)用小刀把蜡烛切成小块,观察蜡烛的变化

4、食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现象?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食盐能溶于水中,也能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恢复原状。

(1)向烧杯中倒入水,用小勺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5、水泥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现象?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水泥使用后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方案:

(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4、铁钉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一)我的猜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实验方案

(1)将3枚铁钉分别放入3支试管,其中一支放干燥剂。

(2)一支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一部分,另一支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3)最后分别用橡皮塞塞紧3支试管。放置  几天观察。

(二)我的猜想

铁在有酸碱盐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实验方案

(1)将食盐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成盐水。

(2)将肥皂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成肥皂水。

(3)将4个烧杯标号1、2、3、4.

(4)将标号1、2、3、4的4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并分别放入一枚光亮的铁钉,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7、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昼夜更替的原因可能与地球自转有关。

实验方案:

(1)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8、昼夜更替对植物有影响吗?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有影响。

实验方案:

(1)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一个直径1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一个直径1 厘米的孔。

(2)将三株长势相同但真叶尚未出胚芽鞘的植物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三个花盆中。

(3)用两个纸盒分别扣住其中两个花盆(一个纸盒上的孔朝左开,另一纸盒上的孔朝右开),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灯光作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第三盆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高度、倾斜角

及当日温度、天气等情况,并不断的拍照,保留图片记录。

9、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当太阳、地球、月亮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太阳的光辉不能照到地球上,形成日食。

实验方案

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做太阳。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球与眼睛的距离,使月球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10、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是当太阳、地球、月亮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太阳的光辉,形成月食。

实验方案

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做太阳。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做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球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11、蚯蚓对明亮度有反应吗?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是有反应。

实验方案

1、用一个长方体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 的爬行情况。

下册

2、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可能与摆线长短、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

⑴、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记录摆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⑵、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记录摆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⑶、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相同,摆幅大小不同,记录摆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3、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吗?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选取悬吊物的重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分别记录降落伞落地的时间。

4、小明和小华荡同一个秋千,小明说,他体重大,所以他荡得快。这种说法对吗?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这种说法不对。

我的猜想: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我的方案:制做两个摆,让它们摆线长短相同,摆幅大小相同,

摆锤重量不同,分别记录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5、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什么科学信息?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树木年轮可用来计算树木的年龄,还可以了解树木生

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

我的方案:⑴、以年轮髓心为原点,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画“+”         ⑵、沿“+”从外向里逐个数清年轮圈数,并记录。         ⑶、测量每个方向生长轮距髓心的距离。

⑷、观察记录年轮的完整程度、疏密度、年轮颜色的深

浅等。

6、怎样建构太阳系模型?写出你的建构方案。

建构方案:

⑴、根据8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远近在纸上画一个太阳系示意图。 ⑵、标上8大行星的名称。

⑶、根据行星的大小,选择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成大小不同的行星。

⑷、按照行星的排列顺序,把橡皮泥模型分别放在不同的轨道上。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和线圈的匝数都有关。 我的方案:

⑴缠两个匝数相同的线圈,把它们分别连接到电池数量不同的电路 中,分别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⑵缠两个匝数不相同的线圈,把它们分别连接到电池数量相同的电路中,分别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8、电磁铁是否有南北两个磁极?请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可能有南北两个磁极。

我的方案:先给电磁铁通电,如果电磁铁靠近小磁针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现象,则判断电磁铁有南北两个磁极。

9、电磁铁的磁极改变与什么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极改变与电流的方向或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我的方案:

⑴线圈的缠绕方向不变,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磁极是否改变。

⑵电流的方向不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磁极是否改变。

10、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和线圈的匝数都有关。 我的方案:

⑴线圈的匝数相同,电池数量不同,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⑵电池数量相同,线圈的匝数不同,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11、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吗?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可能与伞面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选取悬吊物的重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分别记录降落伞落地的时间。

作文十:《实验六年级科学》2400字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30分钟       姓名:_________ 等级:

一、画龙点睛:

1.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__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4.钟摆摆的快慢与 ___________有关,与 _______、_______无关。

5.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________。

6.降落伞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工具,它后来发展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空气阻力伞。

7.恒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星体。太阳是一颗______。

8.2003年,____________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计划顺利返航。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二、慧眼识珠(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是(    )。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杨利伟

2.光年是(       )单位。

A.长度      B.时间      C.重量

3.臭氧层能阻挡(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太阳光

4.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     )进行交流的。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5.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6.(    )的空气最新鲜。

A.居民区     B.森林里     C.教室里

7.2009年,我国的移动电话进入(    )网络。

A.2G          B.2.5G       C.3G

8.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是(    )。

A、增加线圈圈数   B、加长导线长度   C.改变电池连接方向  D.加开关

9.帆船与风向的关系是(    )。

A.风向与帆船航行方向一定相同    B.风向与帆船航行方向一定相反

C. 风向与帆船航行方向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10.太阳系中被降级的行星是(        )。

A.天王星     B.海王星     C.冥王星

三、明辨是非(正确的打“√”,错的打“×”)

1.生物都需要遗传现象,不希望发生变异现象。               (     )

2.青少年在青春期可以自由发育,不要心理咨询。             (     )

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      )

4.能量是无处不在的。                                     (      )

5.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无关。                           (      )

6.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与磁性大小有关。                 (      )

7.任何物体摩擦就会产生热量。                             (      )

8.钟摆摆动的次数与摆角的大小无关。                       (       )

9.几个孩子玩同一个秋千,体重大的荡的快,体重轻的荡的慢。 (       )

10.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其它星球上有生命存在。    (       )

四、探究轨迹

1.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我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走进生活

1.自然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2.在青春期内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3.请按照与太阳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八大行星。

4.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呢?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细胞   细胞    2.遗传   变异  3.食物  能量  4.摆线长度  摆锤重量  摆幅大小  5.能源   6.空气阻力   7.能自己发光  发热  恒星  8.“神舟”5号  杨利伟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A  2.A  3.B  4.B  5.D  6.B  7.A  8.A  9.C  10.C

四、实验题:(10分)答案略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答案略

坊子区实验学校

√ 王强燕  孙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