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联盟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体会工作报告法律咨询精彩演讲各类材料
当前位置: 学生联盟网 > 美文摘抄 > 教师习作 > 关于困境的议论文_《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4500字

关于困境的议论文_《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4500字

时间:2019-11-11 09:28:15 来源:学生联盟网
作文一:《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4500字

作者:刘吉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 2012年05期

议论文写作一直是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的重头戏,但收效甚微。近几年屡屡出现关系型议论文考题,更是让高三学子面露难色,头绪混乱,陷入思维的僵局。笔者在2011年福建省质检“有益与无益”的关系型作文题阅卷及分析工作中,发现考生在关系型议论文写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即以2011年福建省质检作文为例,着重探究高考关系型议论文写作的六大误区,以期指导学生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

误区一:中心立意偏颇肤浅,难见辩证关系

苏轼诗云:“袖手独不言,默稿已在腹。”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打好腹稿,确立好中心立意。2011年福建省质检考题“有益与无益”为关系型考题,中心立意要体现“有益”与“无益”的辩证关系。作文材料作为提示语虽然可以不用,却是有效的立意导向,不容忽视。

考生可根据材料的有效提示初步判断立意导向。材料说:“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当人们在工具上刻下第一道花纹时,无实际作用的花纹恰恰是文明的象征;非专业棋手下棋,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表明生活有闲暇,这种闲暇不也正是‘无益’?”从这一材料中,考生可以初步判断立意导向为“看似无益其实有益”,并由此拟出较好的中心论点。譬如:“看似无益其实有益”“有时,无益也可以变成有益”“看似无益之事,实则益味无穷”等,也可由此推出多元证立意,如“有益与无益可以互相转化”“有益与无益相辅相成”,等等。

也可围绕材料中的立意导向“看似无益其实有益”思考一下“为什么”,由此拟出较好的中心论点。譬如:“无益能成就有益”“无益之事并非全然为无益之举”“无益能彰显有益的价值”“无益中蕴藏有益”“无益之事往往潜藏着有益”“无益是有益的垫脚石”“不为无益之事,何来有益之果?”“做无益之事,结有益之果”。也可换个方向立意为“有时,对己有益,却无益于世”。考生也可围绕材料中的立意导向“看似无益其实有益”,思考一下“怎么办”,由此拟出较好的中心论点。譬如:“超乎功利心去做,无益之事也能有益”“用心去做,无益之事也有益”“要勇于在无益之事中实现有益的价值”“要善于从无益中发现有益之处”等。

当然,以上不少论点,既可以做中心论点,也可以成为文章的分论点。无论立意的确立还是主体的展开,都可以由“问”而明,只要选择一个立意,从一而终地行文即可。

然而,明明是关系型考题,不少考生却忽略其一,只谈一面,从立意就开始跑题。如只谈“要做有益之事”“要做有益之人”“不做无益之人”“不为无益之事”。还有不少考生虽然“有益”“无益”两面皆有涉及,但是立意肤浅含糊,缺少深度,未挖掘二者的辩证关系。如立意为“做有益的事,不做无益的事”“有益无益不重要,快乐就好”“有益无益,靠价值判断”“有益无益无法区分”“有益无益界限不清”“有益无益没有绝对”等。

由此可见,中心立意关乎考场作文的成败。不少考生的作文败在立意,输在起点,还没有动笔,作文的高下已成定局。

误区二:开头观点含糊迂回,缺少亮度力度

议论文开篇最好迅速入题,贴切明快、观点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形成议论文的“凤头”。

然而,许多考生入题含糊迂回,缺少亮度和力度,甚至词不达意,观点不明。

开头常见错误类型如下:

1.观点含糊

例:无益有益本是同源,不离不弃同世数千年甚至数万年,这一对如何同存的说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非是人的看法不同罢了。

2.观点迂回

例:有益为何?何为有益?古人云:有利必有弊。那么有益是否也有无益,有益与无益是什么关系呢?

3.观点偏激

例: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但是,如果世人都做有益之事,被有益之事束缚,那么这个社会岂不是充满功利性?

4.观点不切题

例:常言道:有益似清泉涌流滋润万物,无益却似无底深渊,毫无益处。而我却以为,无益胜似素面朝天之美,焕发出大自然的唯美光彩。

5.观点混乱

例:生活中,有些人总说:我只做对我有益的事;而对我无益的事,我一概不做。但是谁又知道,也许在有益的背后潜藏着无益,而无益的本质恰恰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有益呢?在我看来,无益便是有益的前兆。

误区三:思路混乱,提纲意识淡薄

议论文写作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支起议论框架。议论文的思路提纲由“问”而明,比较清晰的议论文大多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序展开行文思路。

一篇成功的考场议论文,能够借助主体分论点清晰地呈现严谨切题的思路。如:

中心论点:我认为,看似无益的东西未必真的毫无价值。(在首段段尾提出“是什么”)

分论点1:在我看来,所谓无益,不过是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可以立竿见影的利益而轻视事物本身潜藏于深处的价值的说法。(分析“为什么”)

分论点2:可以这么说,大部分无益的事物,只要付出努力付出代价,它都是有益的。(更深入地分析“为什么”)

分论点3:用超乎功利的心去做无益之事,就能把看似没有实在利益的事变成有益之事。(解决“怎么办”)

以上虽然只是一篇考场作文的主体框架思路,但足以让我们看出该作者巧妙的提纲意识和严谨切题的思维,光看以上提纲思路就能初步判断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考场作文。但相当多的考生缺少提纲意识,不会拟分论点,东扯西拉,行文随意散漫,拟出的分论点也缺少点题切题意识。

分论点常见错误类型如下:

1.分论点遗漏“有益”“无益”信息词

例:中心论点:无益之事也有益。

分论点:

a.无益之事带来美的享受。

b.无益之事见证历史。

c.无益之事让人体味生活。

以上思路虽是扣题之作,但因为大多数考生写作水平一般,还是建议考生在分论点中点出信息词“有益无益”,以上示例可在每个分论点后补出“有益”或者“获得……之益”的信息词,或者句末加上反问句“岂非有益?”。

2.分论点间缺少联系,出现论证断层

分论点的表述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集中论证中心论点,但很多考生论证思路随意,分论点间缺少联系,出现论证断层。

3.分论点未集中指向中心论点,论证中前后矛盾

例:中心论点:无益未必真无益。

分论点:

a.无益有时也有益。

b.我们要做有益之事,不要做无益之事。

以上两个分论点之间没有联系,观点不一致,分论点未集中指向中心论点,造成论证的前后矛盾。

4.分论点重复交叉,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减弱了论证力度

例:分论点:

a.有益无益,应观全局。

b.有益无益,应重分析。

“应观全局”“应重分析”这两个分论点区分度不大,重复交叉,减弱了论证的力度。

误区四:主体欠缺观点,材料堆砌严重

议论文以思想观点为主,材料为辅,材料应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材料前面最好有领起的关键句或者分论点,不要让材料横空出世;运用材料收尾时最好再议论小结一下,回应观点,主体不能变成材料的展示罗列。议论文主体不能只见材料,不见观点。

不少考场作文除了首尾有思想观点,主体部分大多是三个例子的铺排,堆砌材料,并没有让事例材料较好地为论证观点服务。

误区五:例证牵强无力,信息词严重弱化

议论文行文由始至终都应该突出主题信息。例如,这次作文一定要突出与“有益”“无益”相关的信息词,信息词可以直接用“有益”“无益”表达,也可以用与主题词相关的词语表达。比如用“无实际用处”“无实用价值”“没有用处”“没有益处”和“有价值”“有用处”“获益”“得益”等信息词突出主题。

以考场作文里一段成功的例证为例:

在我看来,所谓无益,不过是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可以立竿见影的利益而轻视事物本身潜藏于深处的价值的说法。在数千年前的西方,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坚持双臂向前向后分别甩三百次。起初有不少学生可以坚持,但一年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了。学生们认为,甩手臂既不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又浪费时间,实在无益,但那位坚持下来的学生并不这么认为,这看似无益的甩手运动,使他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坚持,最终他成了苏格拉底最出色的门徒,他叫柏拉图。能说甩手无益吗?在短期内,也许它确实没什么益处,但长期坚持,甩手的有益之处就能显现出来。有益与无益,取决于你看问题的方式。

这段例证叙例简洁,分析例子准确,分析后还有意识地小结回应观点。例子很好地服务于观点,体现了例证的力度和深度。

议论文的例证是为观点服务的,举例时一定要围绕论点行文,突出主题信息词。但不少考生举例时语言索然寡味,忽略、遗漏甚至篡改信息词,例证牵强无力,信息词被严重弱化。

例证时常见错误类型如下:

1.例证时主题信息词被篡改

如把“有益无益”篡改为“利弊”。

2.例证时主题信息词被遗漏

例证时“有益”“无益”这两个信息词最好如影随形,方能紧扣题意。但是不少学生例证时遗漏或者弱化了这两个信息词。比如只谈了“无益”一面,遗漏或者未突出关于“有益”的信息。

3.例证时牵强生硬地套上主题信息词

例如:

就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注重细节,注重研究,就因为他的有益,他成了近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的成功不是在无益之时,不随意的一笔,就可以造就出前人所无法完成的事情。他的成功在于一天天的积累,一天天的总结,借鉴前人,取他人之长,研究他人的成功之处。他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的是,他自己的付出,而不做无益的事。

这一例证片段里主题信息混乱杂糅,主题信息词“有益”“无益”纯粹是被牵强地套上去的。

4.例证时注重叙事,淡化忽略甚至偏离了中心论点

例如:

不久前,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她是个“洗头妹”,在别人眼里,那可能是一种下贱的工作,可那却是她认为最有益的一件事情。虽然工作不是很好,工资也不算高,可她却是一个非常富有爱心的人,她将她平时的薪水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虽然仅有几万元的积蓄,可她却慷慨大方地把四分之三都投入了社会,捐给了需要的人们,从而获得了十大爱心新人奖,且被世人关注,被世人敬仰。

这一例证片段过于注重叙述事例本身,中心论点“无益能成就有益”被严重淡化。

误区六:收尾草率突兀,甚至偏离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结尾最好回应中心论点,做到短小精悍,收束有力,形如豹尾。可是不少考生写议论文时收尾草率突兀,立场含糊甚至偏离中心论点,前后矛盾。

最后笔者结合自身成功的教学实践,提几点议论文写作的教学建议。

1.就题取经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几个不同类型的高考作文题,也可以温故知新,把以前考过的有代表性的作文题再分析一下,从作文构思立意、行文思路上加以点拨,提高学生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和行文方向的能力。就题取经,能让学生行文时增加几分沉着和自信,在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和行文方向后,写作思维就能在规定的轨道里自如地滑翔了。

2.以段取质

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一段,比如有针对性地练好凤头、例证、引证、喻证、豹尾。学生只要能掌握写好一段话的技巧,整篇的写作也就不在话下了。

3.以纲取胜

教师要指导学生鉴赏优秀作文,熟悉掌握较好的行文思路。高考前可以多写几篇作文提纲。有了提纲意识,写作就有了清晰的脉络。

作者介绍:刘吉英,福建厦门市集美中学。

作文二:《转变观念走出困境论文》600字

转变观念走出困境

观念是人们对某一人或事物的感知,进而认识,经久而形成的对这一人或事物的思维定势。观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一经形成,将难于更变,并且回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左右人们的价值取向、是非判断、言谈举止。联系实际,想想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通存的现象是政治课难上,欲说政治好困惑,教师教得昏昏,学生学得昏昏,以师之昏昏,岂能使学生昭昭? 究其原因是观念滞后使然。首先是社会变革,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亦随之悄然变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他人,他人不可负我”、“有用就是真理”、“金钱万能”等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在头脑中积淀下来,继而向四围辐射,影响和左右其下辈人及周围的人。这些思想反映到课堂上就是书本知识理论与社会现实相去甚远,缺乏说服力,学生对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价值观的裂变,不良思潮的冲击,干扰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其二是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之后。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系之下,教师、学生围着考试这一指挥棒团团转,考的内容就教就学,不考的内容就不教不学,算入总分的就认真教认真学,反之则马马虎虎,糊里糊涂,即谓之“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也。学生即便去学,去记,也只是为了那几个分数,教师去教,亦知识为了应付学校的考核,以分定优劣,以分论英雄。其三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只仅仅将思想政治课看成是纯知识的传授课或者是说教课,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就在于加大知识的灌

作文三:《走出记叙文写作素材积累的困境》2100字

记叙文写作要注重素材的积累,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懂得并会付诸实践的。仔细观察教学实践,一方面是学生花样繁多的日记、随笔、大小作文,另一方面则是作文水平的停滞不前,遇到写作的时候,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该从何下手。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的学生感觉似乎材料就在眼前,又似乎无米下锅。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目前记叙文写作的现状。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虽然平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写着各种各样的文字,但是写了以后有什么用,能怎么样,认识基本为零状态,面对考场作文,仍然属于无准备上场。而学生考场作文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素材缺失,陈词滥调,缺乏真情和新意。付出得多,收效甚微,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素材积累陷入困境。它的出路又在何方呢?一、间接经验也是积累的重要来源 写作主张贴近生活,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人与事,这样便于从自己的视野去发现、去感受、去感悟,也便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一般的写作素材积累,老师会比较强调学生写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的直接经验,这一点从写作指导上来讲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阅读学生的练笔,我们发现学生写作内容大同小异。在一次以母爱为中心的期末考试中,阅卷老师发现频率出现最高的是妈妈送雨伞,深夜送热牛奶,除此之外,选材独特的作文少而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学生生活圈子小,据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区域就是家庭和学校,而生活内容除了上学就是回家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各种媒体手段发达,学生和文字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对他们感悟生活,理解情感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间接经验虽然没有直接经验那么直接而亲切,但是如果引导得好,是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的。教材就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跟着鲁迅一起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捉蚂蚁,回忆自己小时候曾经怎样用饭粒去逗它们,也可以跟着高尔基回忆自己的祖辈,感受大人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在朱自清的背影里理解了妈妈的唠叨,在李广森的台阶中懂得劳动的艰辛。间接经验往往来自生活感悟深厚的人,这些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懂得,原来同样的人和事,可以有不同的感悟。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写作的方法。二、素材积累还需养成自主的习惯目前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素材大多数的积累活动,都来自教师的要求。这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弱。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原则。所谓学习的自由,是指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只须提供学习活动的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教师只是从旁协助,以减少阻力与挫折。只有自发的学习活动,才会使学生全心投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求答案。[1]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笔者曾经在班上指导学生进行积累活动,和以前做法不同的是,除了每天写作日记之外,引进了一本随身可带的小本子,命名为“偶得”本,即偶然得到之意。如偶然得到的灵感,一时的感悟,随时随地记录其中,回家写作时,可翻阅加工。一天一素材,日积月累,必有所成。“偶得本”使用,极大的引发了学生业余写作的兴趣,每天的日记不必抓耳挠腮,翻看小本本,灵感既得。此外,对学生的积累及时批阅和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的好办法。他们会等待老师的评语,等待阅读别人的作品,做好下一篇作文的构思。渐渐地,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思考成为一种享受。自主给积累注入了新鲜而长久的活力。三、运用才是素材积累的终极目标目前写作素材的积累之所以高效而低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们注重了积累,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素材积累的最终目标是运用,忽略了指导学生如何梳理和使用写作素材,以致出现了素材积累与实际写作互不相干的现象。首先是指导梳理。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将自己平时比较成功的习作分门别类的收集起来,分类的标准是多重的,比如校内校外、从前现在,老师同学、男生女生,情思哲理、感悟行程,亲情友情、个人集体……由于这些都是自己平时最深刻的体验,因此在考前温习这些,实际就是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又重新经历一遍。以2013年苏州中考作文“遥远的眼神”为例,有了这样的作前准备,那么,家庭的关爱、老师的理解、遨游世界、欣赏自然……,无一不是可以捕捉眼神的素材。选材就显得胸有成竹,下笔有神。其次是指导使用。如何围绕中心去处理好材料的使用,详略和节奏是关键。这一点也对学生进行指导,他们才能懂得素材积累的意义,也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学生的作文中,详略不能处理好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是占有材料很多,未加遴选,拿来便写,写到哪里是哪里,凑满字数再说;有的是因为根据自己个人喜好,难以取舍,导致所有的内容在习作时都平均使用力量,最后就不知道中心到底是什么。关于文章的详略问题,写作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要具体充分的详写,可谓泼墨如水;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可谓惜墨如金;而不能表现中心的一律忽略不写。实践证明,间接经验也是积累的重要来源,素材积累还需养成自主的习惯,运用才是素材积累的终极目标,注重以上三个方面,无疑为素材积累注入新活力,走出写作困境。注释:[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67页.(李江华 江苏苏州胥江实验中学 215004)

作文四:《走出中学记叙文写作的困境》4900字

作者:蒋信伟

语文建设 2016年07期

一、功利范式,致使记叙文写作走向边缘

记叙文难写,已经成为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缘何难写?究其本质,是由于写记叙文难出亮点、难解深意、难得高分。一类作文向记叙文“挥手的决绝”,二类作文与记叙文“握手的激动”,使“记叙文难写”得到验证,使“最好不写记叙文”有了充足的理由。

第一,考场作文的评判标准,影响了记叙文分值走高。以考场作文发展等级评判的四个标准为例:其一“深刻”,是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其二“丰富”,是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分,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三“有文采”,是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其四“有创新”,是指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对照这四条标准,除“有文采”“有创新”外,另外两条标准的价值指向,相对于记叙文来说,显得更有利于议论文亮点的呈现,更有利于议论文高分的评判。漠视这个基本事实,似乎有违客观实际。

第二,记叙文体的写作路数,不及议论文易于上手。议论文写作在观点明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观点的逻辑特点、语意中心,展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递思考,形成起承转合的论述思路。在搭建分论点支架之后,论述材料的选择空间相对较大,甚至有像“司马迁”“杜甫”之类的万能材料(当然这点不足取)。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根据材料的类型化进行归类,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材料库,写作时俯拾即是、驱遣自如。

记叙文本质上是个性化写作,是个体生活情境面向特定主题的召唤与展开,是个体情感体验面向主观生活画面的串联与组合。中学阶段的记叙文写作,已经不能停留在起因、经过、结果的程式化初级阶段,其情感触点、叙述张力、审美意味、深层认知等结构要素会因个性化而出现差异化、多样化,而这些绝非路数和程式所成就。

第三,材料作文的“雄踞天下”,也不利于记叙文的考场写作。材料作文因其开放性、灵活性和人文性,已经成为高考作文主流样式,成为语文话语形态的焦点,但材料作文有观点先行的“首因效应”,有立意为枢的“晕轮效应”。材料作文中对材料的理解概括,一般表现为观点式、议论性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在写作展开时则又常为上述两个效应所钳制和左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叙述性文体在核心立意的支撑力、表现力方面所产生的感官效能有些淡化,心理认知有所弱化。

二、体验收窄,迫使青春叙事面临萎缩

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本质上是基于自我的青春叙事,是面向生活的话语建构,也是回应时代的青春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学阶段的记叙文写作,不需要什么宏大的视角,不需要什么深沉的哲理,所谓的青春叙事、话语构建和青春思考,必须根植于个体视角下独特的生活情境、生命体验。离开了青春特质的生命体验,青春叙事必将在失真、失色、失味中式微。

一方面,成绩下滑成了挫折坎坷的主打题材。挫败感是青春励志的必备因素,是情志涌动的体己诱因,也是青春叙事的重要内容。然而,反观中学阶段的记叙文写作,在以表现挫折坎坷为主题的材料选择中,呈现出大众化、单向度的不良倾向。笔者曾在高二年级让学生以“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收到的60篇习作中,有46篇为议论文,其余14篇为记叙文。在这仅有的14篇记叙文中,除1篇以家庭生活变故为题材外,其余13篇在材料选择和叙事模式上高度相似。

这13篇记叙文的作者,把叙述的内容都指向自身最有真切体验、真实感受的东西——成绩变动,基本上都是以“沉浸昨日辉煌—成绩突然下降—内心难以承受—经过内心冲突—通过他人点拨—走出成绩阴霾”为模式展开叙述。这虽是个案,却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貌。言为心声,在成绩名次上的绑缚与纠结,凸显了中学记叙文写作在文化观照下格局的狭隘和格调的低沉,明显缺乏昂扬蓬勃的少年精神和青春亮色。这已经不仅是写作能力层面的焦虑,而是写作生态层面的焦虑,甚至可以说是教育生态层面的焦虑。

另一方面,阅读泛化成了积累弱化的重要因素。真情实感是记叙文写作的生命基因,是青春叙事的绿色引擎。当生活化、体验类的写作素材呈现枯竭时,读图化、快餐式的个体积累开始构建起叙述的图景。尽管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但需要审视和关注的是当下中学生阅读兴趣和涉猎对象的变化。诸如以青春、玄幻、惊悚为标签的网络小说、“口袋读物”,以自我狂欢的秘境体验代替人格确定的社会认同,用庸俗时尚的个性符号取代引人向上的主流价值。这些读物一旦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就会使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以此阅读为写作培基之土,无异于污毒土壤,恶化写作生态。

经典作品无疑是记叙文写作的绝佳养料,但经典阅读在转化为写作经验的过程中难免伴随“消化不良”症状,而化解这种症状的“良方”则是阅读主体的人生阅历、文化积累以及个性禀赋转化为解读文学、观照人生的内生力。这种内生力的缺乏,恰恰是后经典时代缺乏深度阅读,造成自我面向生活想象展开时叙述质地“骨质疏松”和表达方式华而不实。

三、面向真实,促使记叙文写作走出困境

中学记叙文写作何以在生存困境中逆袭,乃至成为一种自觉的写作风气,从而蔚为大观,恢复原初的生命力度?这是一个主体层次的实际问题,但又绝非主体层次所能解决的内部问题。深而言之,本层次的问题不能在本层次得到有效解决,本层次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制约本层次的上位要素应声而动,顺势而行。中学记叙文写作无法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是考场范式。如果要在考场范式、主体表达和材料积累之间寻求一个记叙文写作的生命支点的话,那唯有真实这个基本的支撑力。

第一,命题方式必须提供记叙表达的真实空间。文体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命题的立意指向和逻辑中心,命题形式本身不可避免地对写作者的想象空间和表达策略产生先导性影响。尤其是一些偏向思辨性的材料作文,把文体不限的表达自由束缚了,把生活想象的展现空间压缩了,其结果是记叙文写作的冲动与欲望遭到无情的遏制。以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很显然,这是一则极具思辨性的材料作文,立意的核心是要思考守正与创新的关系。面对这一较为宏大的辩证思考,对于写作者来说,基于个体的情境叙述和想象表达难以承载如此深宏的思考,记叙文在面临“不可承受之重”中凸显出“不可承受之轻”。

显然,命题本身不仅规定了写作的主旨要义,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文体的选择倾向。记叙文写作的真实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命题者对写作者表达考量的合理平衡,取决于命题构架对写作展开的逻辑引导。自由的文体选择,必然有相对宽泛和灵活的命题格局。以2015年天津卷高考作文为例: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这则作文命题的可圈可点之处,在于为文体选择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平衡点。材料的核心词“范儿”容易让写作者产生生活体验的感知与认同,进而延伸出真实的个性叙事和镜像化的想象表达。“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的提示语,也进一步强化了生活指向,增加了叙事机缘。

第二,作文评判必须有鼓励自觉叙写的真实导向。不可回避,中学阶段的写作倾向受制于考试作文的评判逻辑,面临着“为谁而写”和“写给谁看”拷问下的尴尬与窘境。评判本身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却往往潜含着对话的单向性与导向性。记叙文写作不能只是写作者的“一厢情愿”,而应是写作者与评判者之间的“情投意合”。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评判者的价值取向是首位的,也是根本的决定因素。

鼓励真实叙写,需要在技术层面对发展等级的评判标准进行调试。前述发展等级的四个维度,内涵界定显得有些笼统,实践操作难以把握。不妨进一步细化,分别凸显记叙文与议论文发展等级的亮点特质(见表1)。

鼓励真实叙写,还需要发挥优秀记叙文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尤其是高考作文,阅卷中心组能在阅卷任务完成之后,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遴选一些记叙类范文,使之大量进入语文教师和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必能使记叙文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门可罗雀”走向“门庭若市”。此外,中学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语文考试还是在习作练习中,切不可只是大谈特谈议论文写作,而把记叙文视为“二等公民”,甚至避而不谈。多讲记叙文写作,多谈记叙类优秀范文,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自觉追求与责任担当。

第三,作文教学要培养优秀叙事的真实素养。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一篇800字左右容量的作文,应该如何叙述?这是记叙文写作的主要关切,更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核心问题。那种以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行文叙事的方法,极容易造成文章平铺直叙、低幼直白。

应该说,当下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对基于中学阶段的优秀叙事缺乏清晰的认知与界定,教学还停留在概念式的图解、感性化的评说层次,缺乏那种深入叙事内核、切入表达肌理的理性思考与经验表达。

对叙事“真实”表征的理解与处理,是构建真实叙事素养的基本前提。“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原生事件,进入人们的意识并得以认知的事件,以及被叙述者物化成文本的事件并不是一回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原生事件’总是经过理解者情绪和‘先见’的包裹,并被叙述者选择、改造和变形之后才能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1]无论是紧贴地面的生活真实,还是高蹈而行的艺术真实,事件从原生步入认知、走向文本的过程,也是在想象中呈现真实情境的过程。如果写作者的叙事主体只是局限于原生事件的线性陈述,显然是没有进行真正的“艺术处理”,没有达到中学生叙事应该具备的真实素养。

寻找素材的异样眼光,是叙事素养的基本起点。取材的同质化和刻板化,是叙事的大忌,也是记叙文写作的通病。以人教版必修1表达交流《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为例,不少学生在写自己老师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雨中老师为自己打伞”“深夜批改作业”等画面,然后径直叙写起来,结果作文大同小异。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强化一个意识,就是别人一下想到的东西尽量不写,如果非写不可,则要让学生思考别人想到的东西常常有被忽视的地方。

呈现片段的动人之处,是叙事素养的核心要素。“集中到叙事的核心,人物、情节、场景,就要注意少叙述,多描写。”[2]一旦叙述展开,在800字左右的空间容量中就容易梗概化、粗线条化,也就失去了叙事的味道和节奏。中学生记叙文切忌面面俱到,应该在叙述事件中放慢节奏,注重剪接核心之处,再集中笔力,以一两个画面或片段搭建叙事的支架。片段的动人,是叙事韵味的衡量标准,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情性力量、想象空间和审美意境。

把握结尾的点睛之笔,是叙事素养的关键之处。不少中学生在记叙文结尾常常会加上一个议论的尾巴,其目的是要点明主旨、卒章显志,但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直白有余而深沉不足,且有前后文脉割裂之嫌。好的结尾,应该要言不烦、含蓄深沉、引人深思。如鲁迅《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寥寥几笔,恰到好处,丝毫没有空发议论之感,且水到渠成,与前文浑然一体。记叙文结尾,要的就是这样的点睛之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去抽丝非一日之功。中学记叙文写作要走出困境,需要评价者、教学者、写作者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写作的土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要有跳出考试看写作的思维,因为过于强化考场范式,会扼杀记叙文应有的灵气。

作者介绍:蒋信伟,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作文五:《【作文教学】: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王栋生)》9900字

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

王栋生

【王栋生,笔名吴非,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著名杂文作家。1968年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南师附中任教。1988年起在教学之余从事杂文写作,发表杂文、评论、随笔1500多篇,出版杂文体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的用人术》,杂文集《污浊也爱唱纯洁》,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等。】

反思我们的写作教学,可以这样说:有多少未被关注的问题,也就会有更多的尚未尝试的办法。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在这方面,许多一线教师作过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也在不同层面上取得过成功,只是没有受到业内的充分关注。本文试图从寻找对策的实践层面,略谈一些体会,和同行交流。

让写作真正成为生命的活动

写作是自我生命的活动。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教学中贯彻就更难了。从教学角度出发,教师总是得想,这次写作的意图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体现什么样的能力要求,期待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文章,等等。而学生未必要这样去想,对他来说,每一次作文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他要利用这次机会,反映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展现自己的想象与创造,他要借这个题目,显示自己的追求和寄托。看起来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文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活动完全可以统一起来,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活动。

作文要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在这中间,特别重要的是“关注自我”。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在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开掘自己的写作资源。

作文是精神的活动。学生不是机器,机械地按标准复制产品;学生也不是政治家,总是要倾诉经世济民的宏论。没有必要让学生反复地在上下五千年中寻找民族自豪感,没有必要让他们把08奥运说成生命中的头等大事,没有必要让他们热衷于发疗世济民的高论。事实上,真正会写的学生,尝一脔而知味,他们能从柴米油盐一类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从里巷俚语中观察世像人情。写作者是享受生活百味的智者,不懂生活之美,一味地论证人生目标,远离自己的世界,必然笔下无物,面目可憎。为什么不把他们的目光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呢?一个善于思考、发现的人,在写作上能“一触即发”,他的笔下,永远会有新奇的体现人的智慧的事物。在起始年级的写作课中,就应当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

这种关注首先在于丰富并充实自己的生活。应试教学造成学生的生活单调乏味,确是事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一些同学缺乏想象力,不善于观察和联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他能发现生活的乐趣,发现有价值的事物。多年前我曾在作文课上要学生写出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的价格,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来。有学生认为这个问题没多大意思,回答不出来也没关系。我只说了一句“回答不出来也没什么,只是这关系到你们的父母每天劳动的价值”,学生很受震动。1986年我教高二,有次作文课上,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白纸,要他们“把爸爸妈妈的生日写出来”。全班近一半学生写不出来。那一次我的作文题是两题选一:“我是怎样记住父母生日的”,“我为什么忘记了父母的生日”。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能说,那次作文写得特别好。看似单调乏味的生活,也有许多有待我们去开掘的富矿。囚徒的生活更是真正的单调乏味,可是十九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在监狱中都能写出不朽的作品。这从另一面证明:只要你能想,就不愁找不到值得思想的事物。

我常对学生说“你的生活很重要”,但我们不是为了写好作文才去关注生活的,实在是因为生活在显示我们的生命价值,生活太值得我们热爱。我在十多年前的一次作文中,让学生写过“没有意义的一天”。之所以那样命题,是想到学生学写作以来,总是有教师和他大谈人生的意义,总是要他写“有意义的事”;而他的平凡的生活令他自卑,于是他不得不说假话;他认为社会的一切都重要,而自己不重要,他的生活没有价值,他的生命也没有什么价值。好吧,既然他已经说“我的生活没什么意义”,那就写一写这种“没有意义的一天”如何?然而结果很有意思,——有些学生把每天那种“没有意义”的日常琐事描绘一番堆砌成文,发现这就是通常说的“日子”和“岁月”;不会写的学生说,连“没有意义的一天”也写不好,那的确是我的写作能力差了。有学生后来看到陈村的《一天》,感慨地说,过去太重视“意义”了,而生命中有许多事物是不能用简单地“意义”去认识的。

写作应该是个人感情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教学不宜设置禁区,教师应当启发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在什么情境下,学生写作的激情会“一触即发”?一些教师的体会是:一定要让他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想写的欲望,那才是最好的教学。我虽未必愿意接受“情商”一说,但坦率地说,由于各种原因,作为写作者生命中不能没有的“感动”,在青少年身上日渐淡漠。我在不同的教学班试过,每次板书巴尔蒙特的诗句“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写完回头,总能看到两三位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你可以相信,能被这样一句诗感动的学生,他的作文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写作教学应当成为心灵的歌唱,教师为什么不注意创设激励学生想象、触动他心灵的情境呢?

要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

作文教学中,主要是学生一方的“学”。对学生的写作状态,教师需要有深入的了解。作为一个写作的学习者,他是否有写作的准备;在写作过程中,他的思想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他有什么样的表达习惯,他的表达技巧还需要作哪些提高;他对哪一种文体更加感兴趣,他的写作积累有什么特点;他是否愿意写,他喜欢写些什么题材,他写作的主要困难在哪里,等等。在一个教学群体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写作状态,教师的教学有基本的目标,但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随笔和其他交往途径,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并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对学生没有足够的了解,就谈不上因材施教,写作的效率也不可能提高。有经验的教师接手一个新班,只要写过两次作文,他对全班的写作就会有数;一个学期下来,看了每个学生的十多篇文章,对每个人写作的长短,也就基本了解了。谁长于议论,谁长于记叙,谁说话简明扼要,谁常能有诗一般的语言……知道这些,对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很有帮助。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能持续地有效地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而已。

面对一道作文题,学生可能想起什么?他思考的范围有多大?他会如何选择?他会不会扬长避短?他有没有进一步调动写作资源的意识?如果选择某类题材,会出现什么障碍?行文中,他有可能在什么地方被“卡”住?……作为一位关注学生写作过程的教师,是能想到这些的。如果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能想到这些,他也就了解了学生的写作状态,这样才有可能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才可能不断地有“新点子”和新思路,成为有办法的教师。

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助于正确判断他们的写作状态,帮助他寻找发展的机会。我曾注意到有几位学生几乎永远不会描写。这些学生性格沉静,内向,他们似乎不关注形象与细节;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发议论时颇有精神高度,善于分析事理。反过来,也有些学生,什么记叙文题目也难不倒他,有着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结构能力,但是如果让他说明一件事,往往颠三倒四,语焉不详。不了解这些,往往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这些,都应当是写作教学要关注的问题。

学生不愿意写,未必是没有可写的东西,也未必是不会写。他或许是在等待,或许是“不在状态”,或许仅仅是不喜欢这个题目。但教师无论如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不要把学生想得太幼稚,同时不能自以为是,高估自己。有一年江苏省作文竞赛,题目是“猜一猜,我有多爱你”,有评委担心学生去写早恋。这是很典型的一种教学自扰。结果选写本题的37名学生,没有一个去写男女恋情,而且立意新颖,境界高。学生未必那么俗,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他们最怕的是遇上一位自寻烦扰的教师,如果不幸让他遇上了,则有可能自我压抑,长期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享受写作的愉快,让他能自觉自愿地写,高兴地写;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好的作文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经常地命出让学生“眼睛一亮”的新题,必定能有效地调动大部分学生积极思维。请看下面这道题

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朱自清字佩弦,钱钟书字默存……人们选取与名的含义相关的字以表德行、特性,体现精神追求或自我期待,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你想给自己起一个字吗?翻检词典选几个你喜欢的词,推敲含义,选定最能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的一个,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

学生见到这样的题目,不可能没有反应。他在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接触到许多这方面的知识,可是他自己竟没有想到过可以为自己取一个字(或号),姓氏依宗族沿袭,名为父母所赐,现在,他有了一次选择的权利与自由,他当然会有自己的思考。这次作文,很多学生绞尽脑汁,因为他知道,字号有可能流传,他必须郑重其事。我的班做完这篇作文后,在讲评中介绍了一些同学的字号,此后有些同学便以字相称。这道题来自一线教师的创造,现在已经编进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模块。

如果写作能有文艺体育活动一样的愉快,何至于要苦口婆心地动员?把握学生的写作状态,才有可能因势利导,才有可能让他们在写作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其情感体验往往也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对学生在写作中的各种表现,应当和他的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联系起来考察。作文是学生的“精神产品”,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教师必须保护并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而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加以判断。例如,问学生:读《一个人的遭遇》的结尾,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画面?三个学生的叙述会各有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想象依据的是自己的经验;而如果事先放电影给他们看,他们的描绘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富有想象的画面。(这也是一些教师主张通过语言感悟形象,不主张过多使用音像制品教学的原因之一。)

了解了学生,“点拨”才是有效的。20多年前,有个高一同学在随笔本上写了篇短文《信》,叙述的是在传达室接到一封信的经过。作者性格温和,写文章一向平实,表达习惯于平铺直叙。我问这位学生能不能改得有些吸引力,她没有信心。我建议她把这五六段文字调整一下位置,用独立的短语插入过渡,结尾不要有结果,留点空间让读者去想,可能会很有趣。这位同学用了一小时改了一遍,自己看了也吃了一惊,说:“怎么像小说了?”后来《语文学习》等多家刊物转载了这篇作文,于漪老师还专门写了评论。这位学生从此对“一波三折”、“尺水掀波”、“水似看山不喜平”有了深切的感受,不用我再教她了。

经常有同行谈到,高中生的记叙能力往往不如初中生。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比较复杂,应当注意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高中生追求理性思考,忽略了形象思维,他们的作文缺乏想象力,特别是无法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展开联想。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展开这样的思维练习。以下是几年前的一个课例。

师:现在我们来看窗外,那儿有一棵松树。你第一次注意到它是什么时候?快,快说!

生8:到这间教室以后,上课分神,看过它。

生9:记得是我站在树下等同学时,那是一年多前的事,站在它下面有20分钟。

师:想过什么没有?

生8:想过,觉得为什么只有这一棵树,孤零零的。

师:还有谁想说?

生9:我前些天想到这棵树,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人侵犯了自然要遭报应,我觉得应当说“教学楼离这棵树太近了”,而不是像有人说的“这棵树离教学楼太近了”。当时我想这句话应当这样改一改。

师:很好,善于推敲,这是语文学得好啊。还有吗?

生10:我忽然有些害怕,——我刚刚注意到这棵树。

师:是吗?那你想了些什么?

生10:我在想,树就在我身边,我竟然麻木到这种地步,一年半了,还没发现它,我因此在想:我有没有这样对待过别人?

师:比如班上的同学,都说过话了吗?全问过好吗?和每个人交流过吗?

生10:想想是有点问题,我自己的问题。

生11:我看到这棵树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它有没有一百岁;如果有,那它就比我太爷活得还长。

师:看,南面那一棵,一百多年了,鸦片战争之前就站在那里了。

生11:我想,如果它有思维和情感,那我们今天从课本中学的历史,都在它眼中。

师:想一想,在这棵树下,发生过些什么事?

生11:可以有很多。也可以编出很多。

师:“编出很多”?你所谓的“编”,也有许多事是可能发生的,这就是所谓“文学的真实”。

生11:很多小说和电影作品都是这样。

师:比如,又到了桂花飘香的时候了,喜欢吗?

生:(众)喜欢。

师:很多年了,我从来没听说有哪位同学不喜欢桂花香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几棵树是谁种下的?栽树人是位什么样的人?他种下了这些桂花后到哪里去了?他种下这些树的时候凝望过它,并有过遐想吗?

生12:也许是学校的一位老工人,头发花白,很和蔼的一位。

生13:也可能是青年人,比如,当年的学生。

生14:也许是个小女孩,像奥达尔卡(阿斯塔菲耶夫小说《禁忌》中的小姑娘),现在是位老奶奶,我想当年她提着小水壶看着这棵树的样子。

师:我想象,那是位老花匠,他栽下这棵树后,擦了一下汗,坐在这里吸了一袋烟,在第一次长出小小的花骨朵时,他就深深地吸一口气;也许那是个孩子,把爷爷无意中丢下的树苗随意地栽在了这里,从此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也许,那是位穷苦人,靠栽树养家活口,他种下这棵树,想到自己的生命根本不可能有树长久,叹息了一声离开了……总之,飘起的桂花香,会引发我们想象好多可能的生命故事。

能不能把文章写好,首先在于思维的品质,其次才是表达能力。教师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细节上多下工夫,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灵敏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使之能有效地和生活契合,虽然未必能达到联想心鹜八极,议论切中肯綮的境界,但是从此不怕作文,则未必是很难的事。

作文对话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在中学教学中,写作还是受到重视的,除了高考因素,更在于它毕竟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重要的是“怎么教”。目前,教师“不会教,教不好,不想教”,成了普遍现象。有些同行认为没有单编的写作教科书,致使教学效果不好。此论恐难以成立。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写作》使用两来,很多学校安排学生自学,没有专门安排课时。为什么会这样?是不重视吗?未必,乃是有了教科书也不会教。很多教师认为只有“多写”,在“练”中提高,不能纸上谈兵。但是,“练”也要看效果,如果学生享受不到“练”的愉快,无休止的“练”只会消磨他的写作热情。

在“写——改——讲评”的基本程式上,能不能注意提高效率呢?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到,许多学生并没有做好写作的准备,他甚至对写作还没有认识(或者说“没有感觉”),已经被动地一篇篇地写起来了;在写了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特别想想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缺点;有的则丧失了写作的信心。

不少教师尝试过在作文之前对学生作启发式的讲话,但那样做也会造成他预料不到结果:他的讲话有可能干扰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构思很容易“入套”。我们经常会看到,几十名学生的作文构思雷同,只有表达上的差异。

启发式的“谈作文”是有必要的,特别是经过一阶段写作之后,学生需要整合写作资源,需要提高构思表达的技巧。如果能有一种活跃灵动的对话,启示他在在构思立意和表达上不断地“再朝前跨一步”,他便有可能获得新的“路数”。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这种有效的作文对话。以下是一次“谈作文”中的一个环节。

师:还有点时间,我们再来讲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出版的一本书中的。

上课时,教师在桌上放了个瓶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鹅卵石,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鹅卵石全放进去了,他问学生:“这瓶子是不是满了?”……

学生:这个故事我听过。但说的不是教师和学生,说的是禅师和小和尚。

学生:我也听过的。

师:既然不少同学听过,我只需简单说了。

……然后同学们说:“满了。”教师再从桌底下拿出一小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瓶口倒进去,摇一摇,还可以加一些,问学生:“现在是不是满了?”这时学生受到启发,纷纷说“还可以放”,放什么呢?

学生:砂子。

师:对。放过砂子之后呢?

学生:(许多同学插话)还可以倒水。

师:……我就不详细介绍。那么请大家说说:这位教师做这个试验是想告诉学生什么?

学生:是想说“艺无止境”。

学生:我记得禅师和小和尚的对话,好像是要说“修炼是没有止境的”。

师:都对。还有没有?

学生:好像可以用来说“任何事物永远有发展的可能”。

学生:我看过原文,好像是说从利用空间得到启发,去利用时间。

学生:我觉得,虽然是同等的空间,有的可以放置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东西,有的却不一定。

师:很好,还有没有?

学生:我想到一点,不太确定,我觉得:放东西的先后是有讲究的……

师:很好,你好像有点犹豫,大胆的说,机会不多了,快下课了。

学生:如果先放的是水、砂子,最大的鹅卵石就有可能放不进去了。

师:说得真好,你的思考不同一般。但是这“先放”与“后放”给了你什么启迪呢?

学生:生活中,或者人生中有些重要的东西、大的东西先要解决好。

师:这“重要的东西”、“大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要先放在“瓶子”里?——我们可以把这个“瓶子”当作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当作我们的心灵。课后我们都来想一想这个问题,好吗?

通过这样的对话,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他们的写作状态,知道他们写作上的长与短,当然,更有价值的是让他积极地去想。我在教学中,每学期有四五次作文对话,用整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聊”,而且并不一定是为了配合一次具体的写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打开思路,启发他积极思考,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实践证明,“作文对话”有明显的效果。有一部分学生原本不过是听听纸上谈兵,但后来发现他们开始主动地做笔记。他记下来的是些什么?——分析问题独特的视角,他的“思维盲区”,别人的精彩的表达,历史事件的启示,一个有趣的故事,人物的睿语,等等。学生喜欢听“说作文”。写什么,怎么写,他很愿意有个借鉴,或者想从其他人的构思与表达中获得“灵机一动”。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视野狭窄,而一次有趣的谈话,可以给学生打开几扇窗户,感受八面来风。这样的对话,有可能触发他的灵感,开拓他的视野,启发他的想象,进而激发他的写作欲望。

教师要善于发现,从现实生活中抓住机会展开有效的对话。学生对生活实例往往比对教科书有兴趣。下面是去年一节课的实录,那天的话题刚好是“准确而简练地表达自我”。

师:先问一件事:今天晨会上大家为什么不断地笑?

生:因为那位演讲的同学说话很搞笑,比上星期的高一的那位还要厉害,一个腔调。

师:什么叫“搞笑”?

生:他说话太“花”。明明可以质朴一些的,他偏要追求华丽的词藻,和他平时说话习惯截然不同。

师:你们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花”的表达?

生:现在好像流行这种形式,电视新闻和广告经常有这样的语言。

生:他肯定以为这样“很文学”。

生:“花里胡梢”会出岔子,太浮华就有些肉麻了。╳╳╳就说他“被麻翻了”。(笑声)

师: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这个问题。没想到课前又看到这种活生生的例子。

表达要简练,倒不一定因为“言多必失”。我们讲简练,不是论文章的篇幅,而要看作者的表达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有作用。

比如今天晨会上那位同学的演讲,意思是好的,演讲者很有激情,想打动听众,可是那个套路和浮华的语言害了他,让他失去了听众。回顾一下听报告听讲座的经历,对报告人的语言表达,你们有些什么样的体会?

生:我喜欢听生动的,风趣的,有结结实实内容的。上次╳╳╳教授来,讲了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生:╳╳╳先生的报告也不错,但是他一讲到理论术语我就傻了,慢慢地也就走神。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有次座谈会他的发言只有五分钟,说得很干净,全在点子上。

师:同学们听报告时,经常不耐烦,做小动作,讲话,有时是个人修养问题,有时也可能是报告人的表达不够简练。

生:有时未必是内容不重要,而是报告人不会讲。十分钟可以说完的话,他偏要凑满一小时甚至拖成两节课,还埋怨“会风不好”,这就很容易让我们心烦。其实我们真的是很能忍的……

师:这样看来,你们也知道表达应当简练、准确。听别人说废话,你们不耐烦,可是为什么你们的作文起笔就喜欢说废话呢?下面读几篇作文的开头,大家也评一评……

这是一次随机谈话,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至少以后轮到他在会议上演讲或发言,他会想到要追求“准确”“简练”。

当然,怎样说,说什么,教师要有目的和计划,要依靠自己的积累,要有课堂智慧。一些教师自己不具备观察意识,让他和学生谈“观察”,除了教科书上的老生常谈,他举不出一个鲜活的例子,他自己不善于剖析身边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自己的发现,同时没有智慧传达自己的写作灵感,学生也就很难受到启发,进而也就无法体验“观察”和“感悟”的乐趣了。

在自由作文中体验写作的成功

写作是个体生命的活动,写作教学能否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环境,并让学生在这个环境获得发展,可能是现今必须考虑的问题。

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写作,更能从中发现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有几年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学生的自由作文往往比按教学程序安排的作文更有生气。特别是“课外练笔”或“每周随笔”,因为和课堂作文相比,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他能尽情地发挥。有些学生的课堂作文淡而无味,而他在随笔中却能展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因为有那个“随”,他的束缚就少得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

学生的个性与趣味有所不同,而课堂作文题目统一,有具体要求,这样他未必能扬其所长。如果能有一个自由写作的阶段,再给他一块自由写作的空地,题材放开,形式放开,字数也放开,他必定能感受到自由写作的愉快,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写作有自己的期待与渴望。在不同学习阶段(指初、高中)的第一年,可以做这样的尝试。先培养学生写作的热情,让他愿意写,想写,教师再适当地教他一些文章“规矩”,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一些教科书的编写也注意适当地给学生一些自由写作空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每个专题的写作部分都有一句“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也可以根据话题范围和写作提示自拟题目写作”。这种松动,既照应了专题教学目标,也给学生一定的写作空间,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发展需求。

当然,我们不可能以自由写作取代写作教学。《课程标准》有对写作能力目标的描述,教科书有统一要求,学校教学有统一要求,教师不能放手不问,什么都不教。让学生有自由写作空间,目的是让学生在自由写作中寻找并摸索写作的技巧,不是让他藐视写作的章法。

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写作基础知识,拓展思路,而课外的自由写作才是学生获取写作愉快的天地。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来自广泛的阅读和自由写作。1999年至2001年,应多家出版社的请求,南京师大附中共出了五套14本学生作文选集,入选的文章百分之八十选自学生提供的自由作文。

作文有“规矩”吗?其实没有。留传下来的前人佳作,有几篇是“课堂作文”?有几篇是“讲规矩”做出来的?作文教学要讲基本章法,让学生习得技巧,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但如果把技巧当作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给自己的思想套上了锁链。教师过多地指导学生按“规矩”写,学生写起来也许会比较“熟”,比较“顺”,只是那样做非但培养不出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千篇一律的格式作文也令人生厌。又如,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是不是一定要按“文体程序”“阶梯训练”教学?学生有兴趣选择不同文体作写作尝试,不必要等教学计划的安排。他的自由作文可以是散文和诗,可以是杂感、笔记,可以是喜剧小品、短剧,可以是自拟的广告词,也可以是小说,等等,只要他愿意,就可以选择任何文体去写作。教师要有信心,有耐心,鼓励学生放胆尝试,并允许他们失败。曾有位学生尝试写中篇小说,一个学期“连载”七八次,后来发现收不了场了,便在本子上写了个“无限期待续”。——你以为他失败了?没有。在这七八次写作中,他有了创作小说的体验,他的叙述和描写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有了文学语言的表现意识。此时如让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他会喊难吗?

作文教学有“规矩”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写作是创造,写作教学也得有创新。浙江一所名校有位教师让学生自由写作,规定每学期交8篇作文,可以一次交清,也可以分批交;时间不限,可以在期初交,也可以在期末交。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她的学生写作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我们没有必要夸大作文教学的困难,因为我们更应当看到教师的教学勇气和智慧。我们不断地看到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的探索,如果应试教育的压力能有所减轻,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关注能趋于理性,老师们的改革思路会更加开阔,方法还能更多一些。

作文六:《走出困境的话题作文》1200字

走出困境的话题作文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题记

的确,只有花儿经过了风雨的洗礼才会有娇艳的容貌赢得众人的赞赏。娇艳的花儿都是经得起风雨摧残,走出了风雨的困境才能拥有今日的荣耀。

捧着《我与地坛》,仿佛看到了那个折腿青年在轮椅上沉思的样子……折腿后他也曾一蹶不振,但命运并没有把他击跨。地坛数年冷静的沉思使他得到了生命的顿悟,母亲去世使他更懂得了生命的弥足珍贵。走出了那片泥淖,他让自己的生命重新鲜活起来。

史铁生的生命宛如冬梅,孤傲的在寒风中独自拼搏,平淡而执着。

伴随着《命运交响曲》激昂的旋律,仿佛看到一位激-情演奏的音乐家正忘情地搏击于千军万马之中,没有人会想到,他的双耳早已失聪!当命运给了他致命的打击时,他没有放弃,双耳失聪也丝毫磨灭不了他对音乐的执着。他,用心灵之手,击响了命运那沉重而苦涩的琴键。

贝多芬的生命之火宛如玫瑰,任困境的摧残,也能娇艳地开放。

吟着“凄凄惨惨戚戚”的诗句,眼前的她,面容憔悴。中年丧夫,辗转流离。她的生命被困境所困,虽然有些凄苦,但她还是奋力挣脱了困境的枷锁,平淡而坚定的整理《金石录》,编写《潄玉斋》。

李清照的执着宛如水仙,不愧为花中君子,困境中是那样从容而坦然。

走出生命的困境是需要勇气与信心的,就像花儿面对自己生命中的狂风骤雨,选择的是到底被永远击倒还是重新站起。

生命如花,一生只会绽放一次,把困境当养料吧,在它之上开出娇艳的成功之花。

走出困境——做个勇者

生活需要经得起磨难的人,世界更需要经得起磨难的人。所以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逃避、退缩,要做个勇者。

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只有经过地狱般磨炼的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畏缩,心中时刻牢记“阳光总在风雨后”,做个强者。

当然走出困境不光需要我们的勇气,还需要我们的智慧。就像那两个生意人,在陷入经济上的困境时,他们不只是有勇气,而且还有智慧。他们用一元的成本起家变成了百万富翁,实质是他们勇气加智慧的结果。

走出困境还需要我们有一颗不平凡的心。记得,勃朗特当初学写作时,发表的文章常受到大文学家们的批判,她曾几度想放弃写作。但后来她并未放弃,她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大文学家们的批判,把他们的批判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于是就有了极具轰动效应的书——《简·爱》。而相反,丹麦著名小说家安徒生就不是这样了,他在遭到批判时,精神崩溃,情绪低落,以致后半生再无好的作品问世。这就是因为他在困境中,不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致以别人批判自己的话为伴,始终不能释放自己,释放心灵。当然也就不能走出困境。

走出困境还需要我们不怕失败。英国大将军威灵顿因为七败而七战,所以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英勇;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因为有了八次落第,所以才有了《项脊轩志》这么优秀的文章;越王勾践正因为不被失败打-倒,卧薪尝胆,所以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

困境是懦弱者无底的深渊;是勇者登上顶峰的阶梯;是教徒洗礼之水!朋友们,勇敢地面对困境吧,做个勇者!

作文七:《关于走出困境的作文》1500字

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只有经过地狱般磨炼的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畏缩,心中时刻牢记“阳光总在风雨后”,做个强者。

当然走出困境不光需要我们的勇气,还需要我们的智慧。就像那两个生意人,在陷入经济上的困境时,他们不只是有勇气,而且还有智慧。他们用一元的成本起家变成了百万富翁,实质是他们勇气加智慧的结果。

走出困境还需要我们有一颗不平凡的心。记得,勃朗特当初学写作时,发表的文章常受到大文学家们的批判,她曾几度想放弃写作。但后来她并未放弃,她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大文学家们的批判,把他们的批判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于是就有了极具轰动效应的书——《简·爱》。而相反,丹麦著名小说家安徒生就不是这样了,他在遭到批判时,精神崩溃,情绪低落,以致后半生再无好的作品问世。这就是因为他在困境中,不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致以别人批判自己的话为伴,始终不能释放自己,释放心灵。当然也就不能走出困境。

走出困境还需要我们不怕失败。英国大将军威灵顿因为七败而七战,所以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英勇;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因为有了八次落第,所以才有了《项脊轩志》这么优秀的文章;越王勾践正因为不被失败打倒,卧薪尝胆,所以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

困境是懦弱者无底的深渊;是勇者登上顶峰的阶梯;是教徒洗礼之水!朋友们,勇敢地面对困境吧,做个勇者!

困境中的人们总爱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结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渊,丝毫不见"柳暗花明"的转机。

办法,我们总会得到!我们不愿囿于困境之中,我们渴求解脱!

"根源何在?"一个声音响彻脑际。对呀,"唯物主义论"主张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猛然间,一个例子涌入脑中:有两个人做生意折了本,仅剩一文钱,其中一人准备扔掉时,另一个灵机一动,说:"有办法了。"于是他们用一文钱买了几张彩色纸,再捡起些树枝,做成了一些玩具小风车,拿到集市去卖,很快便销售一空。而后他俩用所得的钱做本钱,继续做这不起眼的生意。几年过后,他俩成了富翁。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来"困境"的"困",在于人的"不能"。我恍然大悟!

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实干精神。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人。古语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告诉我们: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

正所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如果不去干,建国初期,我们也不会建大庆、胜利等大油田,使我国摆脱了靠进口钢铁、洋油过日子的困境;如果只是干等干靠,比尔·盖茨也不会当上微软公司的总裁,一跃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左右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只言片语,写出许多文学巨著;著名科学家竺可桢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1974月2月6日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不靠自己,能行吗?

有飞来的山、落镜的湖,有背来背去的王屋太行,名山大川自可以用传说来解释,惟有长城不能。因为只有"干"才是筑起万里长城的一块块扎扎实实的"青砖"。因此,我们应该说:困难算什么?我们能干!

古今中外,能成功的人从来都是敢于承受挫折的人。如果一个的内心脆弱,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震颤,那他必会成为困难的俘虏,永远一事无成。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司马迁忍受遭宫刑之痛完成《史记》;贝多芬克服耳聋的巨大障碍,写成了世代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敢于直面人生挫折,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作文八:《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4300字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盐城市龙冈小学  夏云祥

【前  记】  写作文难,教作文烦,是很多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异口同声、千篇一律的新八股让人“食之无味”;走进语文老师的作文课堂,老生常谈的讲授丝毫不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作文难教难写这个多年困扰师生的老话题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和教育专家的重视。笔者在十多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也有诸多困惑和思考。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却往往成了教学研究的盲区。同时,学校资源的不足,优质师资的匮乏,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制约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贫”与 “困”,本文试从一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角度,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给作文教学“脱贫解困”做一些积极地尝试。

【关键词】脱贫解困 读写脱节 放胆文

一.现状剖析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水平往往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作文教学的总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已历经多年,如今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反思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作文教学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力度不大,教师大多还是单兵作战,依靠经验教学,教学效果差。这一点在农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教研力量薄弱,往往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很多教师业务学习比较懈怠,教改信息闭塞,不能准确把握作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作文教学无序列、无系统、无计划,方法单一,课内课外,读写脱节。很多教师非常缺乏习作指导的专业技能。具体表现为:习作指导空话多,漫无边际,不得要领,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无话可写,无话可说,往往生

编乱造,内容虚假空泛,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讲解作文不厌其烦,“开头—过程—结尾”面面俱到,过分强调行文格式,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条条框框不得逾越,学生束手束脚。往往老师讲得越细致周到,学生越觉得无从下手;教师不动笔,只动嘴,没有写作的基本功,作文指导方法单一,图省事,基本靠模仿现成的作文。老师传授的往往是应试“套路”,甚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多年的所谓应考经验,从各种作文选中挑选若干篇目的范文要求学生背诵,完全把学生当做是考试机器,学生的习作能力得不到任何训练和提高。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深知农村孩子普遍比较“怕”写作文。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办学条件薄弱,优质师资匮乏等因素的制约。相对于城里孩子而言,农村学生的阅读量低,知识面窄,学生词汇积累大都只是依靠语文教材上的文本,腹中空空,提笔作文却笔头枯涩,无话可说。同时更加缺乏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不同的年级段,学生会面对不同的教师,这些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自身作文能力低,习作指导无章可循;有的教师缺乏学习和研究精神,作文教学往往是“经验主义”,随意性比较大。学生无法形成系统全面的习作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课外生活比较单调乏味,他们所接触的新鲜事物少,交流、合作能力低,羞于表达自己。

二.几点尝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把作文

教学过程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成为作文教育的根本目标。”①如何打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诸多瓶颈的制约,帮助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思想、方法、技能上逐步“脱贫解困”;帮助学生广开素材源头,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让学生爱上写作,实现从“没话说、不敢说、不会说”到“想写、敢写、会写”的转变。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简单尝试。

1.畅快“说” 。

说是写的基础,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先得抓好“说”的训练。每天让学生口述见闻是提高学生听说兴趣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每天接触社会、他人,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们都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利用说话课或其他机会让学生将自己的见闻口述出来,与老师、同学交流,这是他们颇感兴趣的事。口述见闻,给每个学生提出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捕捉新鲜事物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做生活学习的“有心人”,有利于说、写材料的积累。口述见闻,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听说的机会,可以采取自练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全班说的形式,学生口述见闻,师生听评“口述”的质量,这样,学生训练的面广,有力地体现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的要求。 可以在口语交际课中鼓励学生大胆讲,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观察,以鼓励为主,多表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在竞争中练习说话,提高听说水平。

2.自由“想”

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时代是充满想像与幻想的时代,而且儿童的想像总能给人以美妙神奇的感觉。“世界在孩子的想像中,充满着奇异的色彩,就像童话一般。”②想象,就是把头脑中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想象也非常重要。一篇作品因为有了丰富、奇妙的想象,就会像一只羽翼丰满、展翅翱翔的鸟,变得生动而更具魅力。小学生的思维普遍比较活跃,爱幻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时他们能想出连大人都很吃惊的东西,但真正到写作文的时候,他们往往又词穷了,不知该写什么。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想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少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就是有了很好的想象,也可能准瞬即逝,无法及时用语言表达,用纸笔捕捉。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把这种想象的优势成功地应用到作文中来呢?这就需要老师精心地引导了。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就得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想象有源可循,有本可依。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将想象转变为语言和文字,这样的想象才可以为习作增色添彩。

3.尽情“玩”

将孩子带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去,让他们在天然的乐园中寻找鲜活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学生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大的应用场所。作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写作情境。”③可以结合农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课

外活动,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与自然亲近,与生活融合。在活动中,教师应善于点拨和升华,让学生在司空见惯中发现 “美”,在习以为常中找到 “乐”,可以提倡自由命题,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不拘一格,或长或短,只求言之由衷,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4.享受“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果只是停留在有限的语文课本中几十篇文章的学习,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绝对是杯水车薪。”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教师要想方设法打破农村小学受软硬件条件先天不足的限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如倡议同事捐书,发动学生之间换阅等,通过“好书分享”“交换阅读”等活动开发班级书角。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读书指导,通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引领学生精选精读,大力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让学生畅游在优美的文本中,尽情体验名篇佳作的魅力。在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积累,鼓励学生边读边摘录优美词句和精彩修辞,从而丰沛学生的文库素材。建议学生多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以读促写,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在一起。

5.放胆“写”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多写放胆文。我们的祖先很重视对作文经验的总结。南宋著名诗人谢枋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曾在《文章规范》中讨论过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提出大胆文”和“小心文”的概念。他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他指出学习作文必须经历两种境界:初学作文不要泥于文法、技巧之类的清规戒律。可以在初始阶段有意识地多降低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淡化“创作”的色彩,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随心所欲地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把自己想吐露的思想、想表达的各种心情尽情地袒露,没有束缚头脑和手脚的框子,在这样宽松而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写作,没有思想压力,心情愉悦,把纸上洋洋洒洒的文字作为心灵的一扇窗子,”④尽量不要用统一的要求和尺度约束学生的手脚。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把心里的话写清楚写明白就行。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自己喜闻乐见的、想说能写的内容,让学生轻轻松松写作文。在形式上也可以少一些条条框框,多一些自由表达,从而激发学生以写为乐的情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6.仔细“改”

修改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即使是文学家的作品,也需要推敲和斟酌,更何况是小学生的习作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习作修改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有的重写轻改,前重后轻,注重了写前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习作修改;有

的独揽批改大权,以批代改,认为学生写老师改是天经地义,一篇篇习作精批细改不遗余力,常常是劳心劳力却收效甚微;还有的指导学生修改方法简单、不得要领,只停留在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纠错层面上。长期以往,使学生失去了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修改的机会,这种缺失,导致学生习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小学生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认真体会和训练,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反复读、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则相机为学生提供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步骤,要让学生修改作文成为一种习惯,通过个体自查自悟、学生互批换读、班级共批、范例引领等方式逐步提升学生修改能力 ① 朱慧珍.《素质教育中作文教学理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30期 ② (2)李吉林.《探索面向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7

③ (3)汤建英《“读者意识”及培养策略在小学作文中的效度研究》《书写儿童记忆的关键词》2010.P185

④ (4)吴勇.《我写我酷:中学生放胆文》.2004-5.P189

作文九:《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无话可写”的困境》1200字

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无话可写”的困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孩子对着作文题一筹莫展,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头脑里一片空白, 实在没什么可写的。别人写了大半, 他刚写个题目; 别人已在修改, 他才写个开头。一句话, 如果没人帮忙, 他无论如何也完不成写作任务, 这就会影响全班的教学。因此, 如果说, 对全班学生的指导, 教师是“指路人”,那么, 对于这些“无话可写”的孩子, 教师必须承担起“领路人”的角色, 要有足够的耐心, 运用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 带着他们走出就在眼前的困境。

1从谈话入手, 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写作素材

学生一看文题就茫然无措, 主要是生活体验不够。要想让这些学生尽快进入写作状态, 首先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素材。谈话是走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的有效办法。谈话中, 教师要有耐心, 要心中有数, 尽量进行多路径的启发, 要善于发现与挖掘, 一旦发现一点迹象, 马上进行追问, 从而锁定目标。

2从观察入手, 帮助学生定好写作的切入点

有的学生确定了要写什么, 可是从哪些方面写心里没数, 只是想哪写哪, 泛泛几句。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从不同的侧面来写。例如, 写《变了》这篇作文, 一个学生写体育场的变化来反映家乡的建设成就, 可他只写了那个地方比原来多了哪些设施, 注意的只是体育场外观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通过一张填表作业让学生再去观察, 表格列出的是体育场的不同侧面, 如:环境变化、建筑及设施变化、功能变化、人的变化等, 在每项变化后都有一项, 就是人们的态度或评价。经过这样的有目的、多角度的观察, 学生的作文内容就充实了许多, 因为每个侧面就是一段话, 多几个侧面, 就是多几个自然段了。在这样的启发下, 一位同学通过写人增加了篇幅, 突出了体育场的今昔的变化:原来去体育场的人们戴帽子, 裹头巾, 捂口罩, 一个个成了“外星来客”,而小孩儿必须遵守纪律, 坐得端端正正观看比赛, 结果眼角、嘴里都是沙子, 一个个成了泥猴子; 现在去体育场的人们, 男女老少都有, 他们的装扮各异, 锻炼的方式不同, 但个个喜笑颜开, 话语间流露出满足与幸福。小作者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多方面的描写, 将人的精神风貌的变化写活了, 令人印象深刻了。

3从扩句入手, 帮助学生完成每一段话

有的学生确定了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可是一、两句话就把那个意思说完了, “生动具体”一点都谈不上。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帮助学生把一两句扩充到一段话。写《美丽的校园》这篇作文, 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操场很大, 四周有甬路, 甬路边种着树和花, 很美。有两座教学楼, 每个楼有四层, 南楼边还有个小凉亭。”要扩句成段, 教师可让学生围绕操场、甬路、树木花草、教学楼、凉亭分别写几

作文十:《走出困境》6900字

走出困境

主持人:王利芬

嘉宾:摩托罗拉全球总裁克里期托夫高尔文、四通公司总裁段永基、经济学家许小年。

王利芬:无论多么辉煌的企业,都曾经有过面对危机的,这样一个经历,很多企业在这个危机里面就从此消失,所以能走出来的那些企业,的确是非常让人羡慕。我们今天就要谈到的一个话题,就是企业如何走出危机,而非常荣幸的,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请到了摩托罗拉全球总裁高尔文先生,为了很好地分享他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在开始还是先了解一下摩托罗拉和高尔文先生本人。请看大屏幕。看完这个片子我想大家,肯定首先想问的是高尔文先生,一个企业当时处于那样一个困境,怎么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又重新回到轨道,重新又让大家刮目相看呢?

克里期托夫高尔文:我们的公司已经有七十多年历史,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变革,随着科技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革,我们在那段时间所做的是重组公司结构,以前为客户服务重点是在产品开发上,后来我们重组了整个公司,重点放在提供解决方案上,这使得当时公司的一切业务都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了改变。

许小年:在这一点上呢,我相信总裁先生做得非常杰出。能够使得公司内部,及时地调整它的战略,调整它的组织机构,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我觉得这是我们,从摩托罗拉这个经验里面所得到的,能够为我们所用的东西。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过去公司按照部门进行划分。现在则以一个摩托罗拉的形象,整体面对全世界的顾客。我们将重点放在市场,而不是产品和科技上,按照顾客需求来组织业务,考虑全球电信业的需求,考虑半导体大型客户的要求。最后再得出结论,公司变革的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王利芬:这个变革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革,做这样大的一个调整的时候,您当时两个星期呆在那样的一个楼上, 据说是不出门的。那么您觉得紧张吗? 恐慌吗?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我们得出最终结论,是需要全球很多人的帮助的,许多员工收到电子邮件,许多管理人员和客户进行交流,还有许多顾问提供咨询,但是并没有恐慌的气氛。只是在解决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而已,客户说如果你们进行了变革,我们会从摩托罗拉购买更多的产品。所以我们进行变革,这是合情合理的。与客户的建议一致,我们有幸取得了变革的成功,而不至于过于激烈。

王利芬:我非常想了解一下,当时摩托罗拉究竟面临怎样的一个危机,这些危机由哪几方面组成,哪一点是您当时非常担心的?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当时公司最困难的情况是我们在亚洲进

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亚洲货币纷纷出现危机,这使得民用半导体和寻呼业务,定价随之大幅下滑,在九十天到一百二十天的时间内,公司由全面盈利变为几乎无利可图,亚洲金融危机使公司丧失了盈利能力。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都有所萎缩,这使得我们当时的处境极为困难。

王利芬:当时据我们所知的话,好象是摩托罗拉在模拟和数字这个判断上有所失误,导致了这样一个市场份额的减少,是这样吗?

赖炳荣:当时我们的判断,CDMA(码分多址技术)有绝对的技术上的优势,GSM(全球移动通讯服务),我们本身也有优势。很多知识产权都在我们手中,GSM比较上来说,我们当时的判断应该是CDMA。

王利芬:如果是这样的话,当时美国应该说是一个数字技术非常强项的一个国家。那怎么可以丢失到一个欧洲国家的后面呢?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我刚才已经讲过了不可控的因素,可控因素是你的投资;不可控因素是执行投资决定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在GSM手机方面业绩不佳,当GSM手机业务刚开始时,我们曾经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这个问题更主要是因为,有一段时间的执行状况不佳,而不是因为投资决策本身,我们没有很好地执行投资决策,所以我们出现了失误。我们决定进行调整,今天公司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百分之九十七的产品,都是数字化的产品。

王利芬:有些观点它是这样说的,说摩托罗拉是一个习惯于成功的公司。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摩托罗拉发明了GSM,所有的时分多码技术和无线系统设备的知识产权,都属于摩托罗拉实验室。因此我们在这一行业处领先地位,有时候我们制定的策略,在一个领域中运作得很好,但当变革到来时却往往会行不通,所以大型公司有时会。因此栽了跟头,我们采用小组的方式来设计产品,这样动作就会很快

我们曾采用一种特别的商业技巧,这种商业技巧在早期运作很好,当科技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原先以为这种商业模式会成功,但由于这种商业模式已经老化,因此公司就会栽跟头。我们必须要停止,改变原来的商业模式,这不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引起的,因为这项科技本身就是我们发明的。而在于商业运作的过程,人们总认为自己采用的商业模式优于其它任何商业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

赖炳荣:但是整个浪潮,所谓数字化的浪潮掩盖了一切,挡也挡不住。包括国内也采纳了以GSM为主体的,所以在这方面我可以说是我们应该说是判断错误了。

段永基:当技术进步的时候,它由模拟技术的霸主,如何面对数字技

术的后来者,这个东西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判断起来很难,因为作为我的体会来讲,比如一个旧的技术将要淘汰,一个新技术刚要诞生,这个时候最难判断的就是,你根本判断不了它们的速度,这个在外人听起来很简单,新技术来了你为什么不做,它的旧技术很成功呀,全世界老大啊!那么把旧市场扔掉,我来搞新技术,这对一个CEO(首席执行官)来讲,是非常大的问题。

许小年:我觉得高尔文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利用这一个偶发的因素,然后看到深层次的问题,再看到一个企业转型的问题,进行整个企业的全面的改造。许博士一定看到过,很多公司的这种危机的一些状况,我们发现在推动重组的过程中,就是感到很困难,各方面的阻力非常非常大,但是如果这个公司已经到了混不下去的地步,那个时候重组反而很容易。所以我感觉到危机未必是坏事,它可以推动改革,可以推动重组,它可以使你公司的经营,从原来的水平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利芬:企业已经发生危机了,怎么样去面对,如果四通发生危机了,你怎么样去面对?

段永基:其实四通遇到的危机挺多,众所周知的就有,我就不说了。面对这种危机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作为一个四通的员工,怎么对自己的同事负责。那么当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处理危机的时候,最高标准,最高原则,就是保证全体职工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在这个前提下,其它东西都可以不考虑或者少考虑。

王利芬:企业面对危机去解决危机这个话题,我们台上的嘉宾谈了很多,我不知道现场的观众,有没有人问台上几位嘉宾?

观众:我想问一下段先生,看起来比较儒雅,刚才你问到这个问题就是,咱们这个企业碰到困境,碰到问题怎么办?他回答第一个好象是保护员工的队伍,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儒家的这种小仁。那个仁是仁义的仁,

不是这种小人的意思,首先第一个,我觉得无论如何应该考虑的是客户,我们中国企业这种无视客户或者蔑视客户这种做法,我觉得实在是不能接受。第一个首先是考虑客户的需要,客户是怎么需要的,你这个产品为什么不好,你这个公司为什么走向困境,我觉得你这个公司的员工的队伍,反而要负责任。

王利芬:好!您请坐。段先生。

段永基:你说得非常对。作为一个常规的公司应该这么考虑,但是四通比较特殊,所以它危机包含的面很广泛。除了常规的商业上的危机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危机,我是做一个总体上的回答。

许小年:我是做资本市场的,我始终要说,资本市场上我们最终的老板是谁,就是股东。我们每天在

这里要做的事情,一个公司它的目标是什么,它的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我想在危机的时候,其实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股东,既不是员工也不是客户,而是股东。

赖炳荣:我时常讲中和西文化的差异。所谓中西文化差异,在西方的文化里头,股东第一, 员工、然后再国家 。所以我说美国的社会是这样下来的。假如排列有先后性的话。但是往往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可能是国家、员工、股东,剩余才给股东。这两者之间怎么找到个平衡点,我们的中庸之道就可以用在这方面。

观众:我想请问一下高尔文先生,在前几年国际手机市场上,诺基亚很显然是打败了摩托罗拉,那么作为手机业的一个霸主,你们在摩托罗拉内部认为,诺基亚是凭什么打败了你们的。我比较关心这一点。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诺基亚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型非常成功。重点在GSM上,占到了世界手机市场的百分之七十,在第二代确实做得比诺基亚好。有人对我说,电子市场的生命周期如此之短,太令人恐怖了。过去的生命周期一般为三、四年,而现在的生命周期仅为一年或一年半左右。一种产品从诞生到被淘汰,只有十八个月的时间。我回答说,一方面这确实令人恐怖,但另一方面也是很棒的机会。如果你错过了其中的一个环节,你可以在另一个环节上很快迎头赶上,你可以重新完成自我定位,成为赢家。这就是摩托罗拉的转机。电子市场生命周期的短暂,使我们有可能在其它环节迎头赶上,这就是摩托罗拉取胜的原因。

段永基:我认为摩托罗拉在GSM上,之所以输给诺基亚,主要是诺基亚手机的人性化服务。我作为一个用户,我对此感受非常深。作为中国人来讲,我非常欣赏诺基亚的手机软件。坦率的说比摩托罗拉的好。

赖炳荣:商场如战场,分秒必争,到底谁输谁赢还不晓得。举个例子,在中国市场里头。根据最新回来的调查报道,摩托罗拉在手机市场上面,我们是领先的。

观众:我们知道摩托罗拉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我想历史越长文化积淀越深厚,相对来讲,对欧洲竞争对手的企业文化,觉得有没有什么可以让你借鉴,或者你认为很好的,优于你的文化这方面。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我想我们是这样来看待,竞争对手和其它企业的,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来采用他们的最佳做法,如果这些做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话,我们一度改变了公司的一切,只是不改变公司尊重个人的准则。

赖炳荣:我们往往会请很多竞争对手,加入我们的行列,用我们所谓的中国战略孙子兵法来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要做到专业的

水平,来达到竞争的目的。

许小年: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为了应付这种迅速的变化,从刚才摩托罗拉总裁的讲话,我体会到有两点。一个就是说,对一个国家来说,在你的经营环境,在技术发生迅速变化的时候,经济里面要有一个快速预警系统,当摩托罗拉在跟不上这个变化的时候,这个股市的价格迅速地滑落,一看到它的股价。我马上就知道,摩托罗拉In trouble。预报的前提是什么,市场一定要很准确地反映出来。公司的经营状况,对比我们国家的市场,就反映不出来这样的状况来,我们是往往是业绩越差的公司,它的股价上得越高。这说明什么,我们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距离还相当地远,起不到快速警报的作用。

王利芬:我记得段先生说只看两种书,一个是看历史的书,还有一种是看未来的书。你这种看未来的书,是不是刚才许博士刚才分析的,就是说有一种对未来危机的一种预警机制,是这样吗?

段永基:当然包括这个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未来的方向。比如说网络经济出来了,那么大家对它怎么看,有叫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最后说网络经济,最后还是格林斯潘先生归纳得比较准确,新经济。作为像中关村公司或者是四通公司,以什么样的节奏,来适应中国这种经济转型的步骤,这样才能有市场。超前了也不行,落后了也不行。

许小年:这是一个,第二个快速预警报出来的话,公司内部有一个快速反应部队,能够很快针对这些问题来解决它。

段永基:那么当然也看陷阱在那里,任何公司的发展过程都会有陷阱。因为商场如战场,到处是地雷,比如INTERNET非常热,那么要不要投当时所有的INTERNET公司。一夜之间很多年轻人都成为百万富翁,那么这个时候,比如像四通这样的公司要不要投呢。我们当时投了,那是在1993年时投的,今年在最热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投。

观众:我想问赖先生一个问题,摩托罗拉在中国投资一直很成功,但是实质上它是生产大量的产品,占领中国市场,其中国家给的税收优惠会不容置疑。你的特别税只有百分之六,其它企业交的增值税交百分之十七,那么现在要加入WTO了,可能国家对中外企业要一视同仁,你现在又追加了一百多亿的投资,将来在中国是不是还是做一个生产企业?那么还做生产企业的话,你这个税收优惠越来越少,你有没有危机?或者潜在的危机。

段永基:所谓的税收并不代表优惠政策。就是说一定使企业成长得很快,主要的是怎么在国内市场里头,能够设计出国内的产品,摩托罗拉制造的基础,所谓产业摆在天津,变成了

我们制造的中心。同时我们在全国所有省份都有走动,两条腿并进的方式来发展我的业务。所以所谓危机,摩托罗拉一直认为一定要有危机,危机并不是坏事,有没有危机,我们就找出New Idea来,生意生就是New,意就是Idea,市场要找出New Idea来,怎么应对这个危急?所以摩托罗拉我可以说,在中国一层一层地我相信,包括国有的公司应该会有它的市场。应该会有它一定的份额,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怎么找出Idea,怎么变成两条腿来跑,和国企互相结盟来发展我们的业务。

王利芬:我相信包括我在内,在座的每一位中国人,现在心里一定是非常着急的,就是为我们的手机市场着急,为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着急,把话说得的有点大了,我希望许小年博士,能够给我们把这种着急的心绪平息一点。

许小年:我确实不是太着急,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一下,中国家电产业走过的道路,包括段总所在的,计算机行业走过的道路,尽管现在一些关键的零部件,仍然从国外进口。但是和十五年前相比,我们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个巨大的进步从哪里来的,就是从危机开始的,十五年前,当我们把家电市场开放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做了统计分析,百分之八十五的家电市场被外国人所占领,特别是日本公司。我们国内的品牌只有百分之十五,所以很多国内的企业,根本就活不下去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么国内的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我们的家电企业,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

王利芬:那我非常想听听刚刚来到中国的,从美国的眼光,从环球的眼光看看,中国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我想问问高尔文先生。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中国也在不断地扩大。我是前天晚上到达的,在我飞到北京后,我看到北京的变化太大了。这和十五年前大不相同,从这十五年当中,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还会进一步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观众:许小年博士是资本市场的专家了,我知道他参加过很多项目的推介,接触了很多投资者,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观点,正在不断地变化。我想问这个机遇对我们中国企业是怎么样的意义?

王利芬:我看你是对许博士有专门的研究,还是让许博士一个人回答您的问题。

许小年: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落后于世界上其它的企业,这个差距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所以在这种不断外界竞争的压力之下,迫使我们的大型国有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

段永基:我们统计过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它高层人员的薪酬构成,它主要是固定工资,年完成聘任计划之后

的奖金,和公司的效益股票升值这部分。那么最高的公司,股票升值部分要占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固定工资和奖金只占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一般都在四十以下 就是高层管理

许小年:我们最大的危机在于系统的僵化,在于我们原有的计划体系,留下来的制度的僵化。那是我们最大的危机。

王利芬:这种危机能克服吗?

许小年:可以的。在危机下,中国人有聪明才智,可以克服的。

段永基:许博士,我给你补充一个数字,实际上从中央领导层已经克服了。你可以看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赖炳荣:我想来减轻一下危机感,因为我知道华为举个例子是很成功的公司。在招聘人员方面,在全国大中院校里头占有绝对的优势,往往我们都摩托罗拉请不到,又被华为拿走了。华为请好的人,针对这点来说,完全决策于一个公司的领导人,他的智慧和眼光。我觉得中国的领导人,都是有智慧和有领导人的。

王利芬:事实上中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人士,像段总和许博士这样的。

赖炳荣:对。

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我刚才在对话中听到好象不够耐心,你们都希望快一点,相对来说,整个社会都要变革,我们要有开放的规则,要有竞争规则。这样人们才愿意加盟进来。

王利芬:许博士,您同意他的观点吗?

许小年:我同意。最大的竞争优势确实就在于人,但是我强调人只有在好的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质。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勤恳,吃苦耐劳。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我觉得中国的机遇掌握住的话,

包括西部的大开发,产业的提升,一片光明。我们应该有危机意识,但是应该有生意的眼光 ,New Idea,一定把它克服。

王利芬:段总在深深地点头,而且我觉得你在结尾的时候,是露出笑容,这一点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我想他一定还有话要说。

段永基:我认为我们现在从上到下,整个中国社会的主流,已经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所以这是非常可贵的。而且我们过去,应该从邓小平先生就认识到了,过去走了二十年,很辉煌很成功的路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相信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会更加辉煌。

王利芬:今天我们关于企业,如何面对危机、走出危机,谈论了很多,我们非常地希望这样一些,就是谈论的这些话题。给我们正在脱困的国有企业,和很多面临困境的民营企业,给它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最后我们衷心地祝愿,我们国家的企业。我们国家的手机,和摩托罗拉的手机、摩托罗拉的事业一起。像摩托罗拉的广告所说的那样,飞跃无限。谢谢大家。

中国中央电视台